春江水暖,冰河乍裂,2023年是疫情之后全面复苏的一年,笔者认为疫情三年仿佛是一道分界线,疫情后很多业务领域的趋势和打法逻辑都不太一样。
针对财富管理领域的法律业务,笔者把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观察和思考总结了十点,和读者朋友分享:
01
私人财富法律服务愈发向纵深发展。法律业务与境内外税务、国籍身份规划、跨境资产配置结合,形成时间与空间可行的整体方案的趋势日益明显。信托保险、婚姻家事、公司股权、资本市场跨法律部门的各专业律师,在财富管理律师总协调下,协同服务的趋势日渐明显。非一线城市律师的客户粘性与一线城市律师的财富管理业务的专业能力和经验相结合,总所、分所或跨所为客户共同服务的趋势渐显。所以,为中国本土高净值客户服务的专业生态逐渐整合形成。
02
更多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关注私人财富领域业务,纷纷在市场上树立影响力与专业品牌。与传统的重视法人单位法律业务不同,越来越多的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关注、重视私人财富的蓬勃需求,纷纷开设私人财富或财富管理的专业或业务部门,私人财富业务在律师行业内部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普及。
03
移民机构开始涉足财富管理业务,开始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移民机构天然接近高净值客户,由于重视服务体验的传统,客户的信任度很高。客户移民后,跨境资产如何配置、如何应对移民后国内与移民国法律、税务、金融带来的交叉风险,如何解决二代跨境接班、婚姻、传承的问题。客户移民后的服务必将催生出移民机构与律师、境内外财富管理机构的合作。2022年,新加坡爆火的家办业务正是很多移民机构与国内外律师、财富管理机构合作趋势的体现。
04
遗嘱业务不再是简单的法律文本起草,日益和遗产管理人、遗嘱信托等重大法律安排结合,成为上至超高净值下至小康人家进行财富规划的法律安排“打底”配置。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关注遗产管理人业务,包括律所、公证处、家办。遗嘱信托业务虽然制度简陋,也将会逐渐破冰试水。
05
国内拟上市的家族企业,创始人开始日益关注IPO的企业股权顶层架构嵌入股权信托安排,以结合IPO统筹完成面对未来家族股权传承的安排。对于家族信托安排需求,监管部门将会关注到其合理性与必要性,未来IPO案例以传承为目的的股权信托顶层安排会越来越多。
06
家族信托的信托财产最重要的一定是家族企业股权,家族企业股权传承的信托需求会日益明确和增长。受托人、律师能否把信托法与公司法、婚姻家事法律、境内外税法、跨境国籍身份结合并论证,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方案,是信托业务竞争力的体现。
07
离婚、继承案件,依靠律师进行斡旋以协议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的比重会增加。在谈判中,将会灵活运用家族信托、人寿保险、保险金信托来解决财产分割和抚养权问题,并通过动态调整机制来提前预防未来离婚后财产、抚养权纠纷风险。好的婚家律师,一定是懂谈判、懂信托等创新工具的复合专家。
08
普惠型信托将走进更多的中产家庭和小康家庭。信托不再是有钱人“专属”的规划工具,监管部门关于信托业务分类新规出台后,设立门槛为100万元的家庭服务型信托将满足广泛的中产家庭的规划需求。
09
家庭常年法律顾问需求或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有产家庭意识到专业的价值——事后弥补不如未雨绸缪,家庭律师的需求理念开始普及,从担任家庭律师开始建立与客户共同成长的关系,不啻为新的业务切入点。
10
随着家族信托、人寿保险、保险金信托业务的爆发性增长,未来关于家族信托纠纷、人寿保险纠纷会不断发生。同时信托或人寿保险的受益权,保单现金价值作为私人财富的新型权益在离婚、继承、债务承担中如何分割、担责,也是律师需要与时俱进学习掌握的新领域、新知识、新型诉讼业务。
疫情后,客户做财富规划的需求越来越呈井喷态势,需求所在就是市场,就是业务增长。相反,如果客户的需求不能满足,业务就会迟滞于这个时代。笔者认为,对律所而言,具有境内外服务网络、业务部门多元的律所,客观上服务优势更突出。对团队而言,专注财富管理,并能很好整合诉讼与非诉服务能力、境内外业务协同、不同专业机构协同,高效、专业响应客户或机构需求的,竞争力更强。对个人而言,不断学习和扩展最新的工具与技能,用全新的逻辑整合旧有技能和积累,才能不断满足客户的迭代需求。
特别声明:
大成律师事务所严格遵守对客户的信息保护义务,本篇所涉客户项目内容均取自公开信息或取得客户同意。全文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大成律师事务所任何立场,亦不应当被视为出具任何形式的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中的任何内容。
— 往期推荐 —
本文作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