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用一首歌形容,就像前不久杭州亚运会带火的经典歌曲中所唱的那样:
“简单爱你心所爱,世界也变得大了起来,所有花都为你开,所有景物也为了你安排……”
如此简洁纯粹的表达,让人听起来突然有种世界因我而精彩般的感慨。
是的,有朋自远方来,整个世界也大了起来。
我们习惯了网络,以为世界很小,可真实的交流会真正治愈,西外的师生需要这样的《小王子》中的时刻,“他说他下午四点会来,你从三点就开始期待。”
时间越临近,你就越欢喜。
1
即便2020年后,地球终还是圆的,
世界依然是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世界很小,我们都有联系。我们需要建立一座跨越文化的桥梁。
教育是什么?想想看!教育是为了培养所有的年轻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意识,能够立足本土,也能在世界任何地方生活、工作和行走。我们应该在这个地球上联通交流、互帮互助、携手共进…...我希望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有机会去看不同的文化,拓宽你的思想,把这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总是去鼓励和支持彼此,并努力去理解彼此。我不认为我们应该有任何障碍。
我们有英国姐妹学校结对,有八周的加拿大世界教室项目学习;美国、德国、新加坡,我们在全球视野课程中,与北非学生联网讨论全球化的问题,和德国学生讨论身份认同的问题......只有桥梁,只有理解,只有鼓励,只有友谊,这总是能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西外总校长林敏博士
2
迎来送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这是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盛宴,也是一次深化友谊的交流活动。
当陶笛清脆悠扬的音符响起,所有的喧嚣立刻消失无踪。西外学生以精湛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将陶笛七重奏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轻快的旋律如泉水般清澈,荡漾在西外报告厅里,也萦绕在两国学子的心头。
古筝的琴声如潺潺流水,二胡的弦音如丝丝清风。古筝的温婉与二胡的深沉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中国古典艺术的韵味。西外学子面带微笑,手指在乐器上轻拢慢捻,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仿佛在述说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他们以音乐为媒介,表达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在欢迎仪式上,西外还为远道而来的友人呈现了古典舞蹈表演《兰亭序》优美的舞姿与悠扬的旋律相得益彰,西外小舞者仿佛仙子下凡。欢迎仪式的表演无不彰显着西外学子的艺术才华与热情好客。他们用音乐、舞蹈和热情的笑容,向远道而来的马来西亚友人展示着中华经典的魅力和两校间美好的情谊。
在欢送仪式上,马来西亚Orbix国际交流团的表演同样精彩纷呈。
舞蹈《Monster Mashup》以独特的创意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话剧表演以戏剧性的情节让观众们感受到马来西亚学生的才华横溢,他们通过深入的角色塑造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长安十二时辰》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学生们身着亮丽的服装,如同一群闪耀的星星,她们用舞蹈传递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最后的古筝表演以其悠扬的旋律为这场欢送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迎来送往的交流展示中,两校学子共同用艺术的形式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文化交流。以音乐、舞蹈和戏剧为媒介,他们互相表达了对彼此文化的尊重与欣赏。这场交流不仅增进了两校之间的友谊,也展示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3
古筝、陶笛、剪纸、书法……
我们以国粹会外友
为期三天的学术交流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外国学生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环节。体验活动不仅让马来西亚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中马学子之间的交流。在活动中,两校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搭建起相互理解的文化桥梁,凝聚起团队精神,建立了跨国友谊!
在陶笛课堂上,老师以亲和力和专业性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探索这种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感的吹奏乐器。陶笛的音色在钢琴的和谐伴奏下流淌,悠扬婉转的旋律深深吸引了马来西亚的交流学生。
初时,学生们觉得难以控制气息和口型,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他们逐渐掌握了吹奏技巧。在教室里,学生们尝试用不同速度吹奏出简单的曲调,感受陶笛独特的音乐魅力。
在古筝教室中,学生们尝试着将手指轻轻悬空在琴弦之上,感受那微微发颤的琴弦带来的触感。肘部发力带动手腕翻转,右手抓弦,左手抚弦……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极高的精确度和操作技艺。而当这些技巧被学生们逐渐掌握时,那美妙的琴声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古韵的时空。
短短一节课的时间,不少同学掌握了古筝的传统弹奏技巧。教室里的每一次的拨动,每一次的轻抚,都充满了古色古香的韵味。
在剪纸体验课上,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和制作过程。剪纸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源于民间,融合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剪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学习剪出“福”字图案和各种独具匠心的花纹。老师耐心地讲解每一个步骤和技巧,并亲自示范给学生们看,而学生们则是认真地模仿,小心翼翼地剪出每一个细节。
当学生们完成自己的剪纸作品时,老师还帮助将作品打包塑封,使之能够长久保存并作为纪念。剪纸,也成了马来西亚学生们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书法体验课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马来西亚的学生们通过练习横竖撇捺等基本书写技巧,逐渐掌握书法的核心要素。他们不仅学习了如何正确握笔、调整呼吸和书写笔画,还了解了每个字的构造和意义。在书写过程中,学生们也需要不断琢磨和思考,如何将笔画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书法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逐渐感受到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情感,也领悟到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本次“中国文化课”不仅是学生的一次新奇体验,也是两所学校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良好契机。
马来西亚Orbix国际学校教师巫雪漫曾在中国留学多年,她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融入不同的学习文化,
“希望可以把中国文化带到马来西亚,让更多的学生开拓视野,感受不一样的文化环境。”
4
OuLiPo体验:
“船长”Johnathan引领学子探索诗歌奥秘
The OuLiPo,全称为Ouvroir de Littérature Potentielle(潜在文学工作坊),是由诗人雷蒙·克诺(Raymond Queneau)和数学家弗朗索瓦·勒利奥内(François Le Lionnais)于1960年在法国组建的作家和数学家群体。OuLiPo超越了传统文学形式规则,为文学创作制定了俏皮而诙谐的新“约束”。
西外外教Johnathan Mulcahy将OuLiPo概念引入课堂,与中马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沙龙——Collaborative Writing(协同写作)。
从诗歌创作中发掘自我, Johnathan带领来自两个国家的学生们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认识诗歌、创作诗歌、朗诵诗歌,通过诗歌打开了同学们的心扉,架起了中国与马来西亚青年的沟通之桥。
作为诗歌沙龙的热身环节,Johnathan启发学生用几个简短的单词创作出了专属自己的Slogan(口号),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快速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简明有力的短语,何尝不是诗歌的一种?十几岁的孩子们,本身就是多元、青春与活力的承载,字里行间,已然显现出大家的独特个性:
Try your best!
(尽你所能!)
Nothing is impossible.
(无所不可能。)
I'm good at playing badminton.
(我擅长打羽毛球。)
Shy but outgoing.
(害羞但外向。)
Fly without wings!
(无翼飞行!)
……
你很难想象,看起来还稚嫩的脸庞,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斗志与希望。小小的句子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孩子们的文学才华被点燃了。
随后,Johnathan用清晰的话语介绍了本次沙龙的诗歌创作规则,让同学们分别写下带来美好记忆和痛苦记忆的三个词,并在“美好记忆”组前加上“I remember”,在“痛苦记忆”组前加上“A far away from”。规则如此简单,却能碰撞出精彩的文字火花。一组五人,每人两行,组合在一起,一首独一无二的小诗便得以完成。
纸笔已经盛不下小诗人们的才华。Johnathan趁热打铁,鼓励每组成员将刚刚创作的小诗用饱满的情感朗读出来。他带领“朗读者”们站上椅子,瞬间将沙龙的气氛烘托到了极致。教学空间被极大拓展,文学的激情在朗读声和欢呼声中被阵阵激发。几年后,他们可能不记得自己的诗作,但一定会记得当时“俯瞰”教室时的豪迈与开阔的心境,以及朗读诗歌时自信且响亮的声音,从而不断追求人生的高度。
这何尝不是对《死亡诗社》精神的致敬!这位西外“船长”将生命张力、自由气息、真实思想散播至每位学生的心田,也让大家审视内心,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同伴。
I remember her smile
A far cry from procrastination,laziness and sleepiness.
I remember sleeping whole day
A far cry from feeling sleepy and bored.
I remember the sunlight, winter, warmth and peace
A far cry from failing exams.
I remember mother, dog and warm garden
A far cry from that person.
I remember my brother falling
A far cry from socializing.
I remember meeting new people
A cry from being alone.
I remember taking a walk
A cry from peer pressure.
I remember spending Christmas with family in Korea
A far cry from boredom without friendship during covid-19 lockdown.
I remember DJ-ing at a cosplay party, the hot chocolate someone gave me, and the photos my friends took for me
A far cry from a screwed, confusing and bittersweet memory with someone.
(学生诗歌作品✏️)
最后,Johnathan科普道:“当OuLiPo的听众听到绝妙的诗歌时,他们会用打响指的方式代替掌声。”同学们纷纷打起响指,和Johnathan欢呼“OuLiPo!”,在一片清脆的响指声和欢笑声中构建了独属西外的“OuLiPo”。
5
手拉手,结对子,
社团活动精彩不停
30位马来西亚学生,与西外学生共结成30个双语结伴,在为期三天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大家参与了丰富多彩的社团与课堂活动,感受到了多样的氛围。诚然,西外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校园,不同国籍的学生、不同文化背景的好朋友组成了一个共同学习圈,在语言的桥梁下开启了中马学子之间热情交流的新篇章。
热血碰撞,友谊交融
——篮球足球友谊赛
篮球、足球友谊赛是这次交流活动中的一大亮点,热血与友谊在球场上碰撞。深秋初冬傍晚的操场被夕阳染上了温暖的橙色,给比赛打上了欢乐的底色。
马来西亚学生和西外学生团队之间的友谊赛紧张激烈,成为双方交流和合作的契机。在比赛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语言障碍逐渐被打破,友谊和团队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菊与刀》读书分享
——历史社和阅读社
历史社团的活动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思考和启发。通过研读《菊与刀》和小品演绎,学生们深入探讨了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的差异。西外的学生代表分享了两类文化的发展历史与作用机制,也和大家一起探讨了生活中两类文化的影响。这个话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和深思,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历史社团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历史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阅读社团则有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室内的灯光柔和而温暖,学生们聚集在一起,享受书香,与文字对话,与作者交流,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这里成为他们追求知识、启发思考、拓宽视野的温馨家园。
缤纷美味披萨制作,享受DIY乐趣
——cooking课堂
在烹饪课堂上,学生们学习了如何制作披萨。缤纷的食材和丰富的调料让每个人都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DIY的乐趣。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手工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最重要的是,大家在分享美食的同时也分享了彼此的文化和传统。
Homework的意义与存在的必要性
——辩论课堂
辩论课堂上的讨论让学生们思考作业的意义和存在的必要性。通过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考的训练,他们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作业的价值。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活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明白作业不仅仅是学习的一部分,更是培养自律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6
三天太短,三天也很长
对于来访的马来西亚学生们,三天太短,三天也很长,就像西外外方校长Enrico所希望的那样,“对你们中的一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你们第一次来中国。你们大多数人都有中国血统,在这三天里,你们将会以某种方式重新发现这些血统。你将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中体验到一种熟悉的语言和一种熟悉的文化。”
而对我们的西外学生而言,生活在一个非常多元文化的社会——这是我们的马来西亚学生每天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所以我们两组之间有一种熟悉的联系,但我们也可以从彼此中学到很多东西。
也正如10AP 班何莉琪和王⼦豪同学深情的欢送词表达的一样——
“敬朝暮有声,敬落叶⻜雪,敬深厚⻓久的友谊,敬咫尺天涯的我们。
未来光芒万丈,我们来日方长。”
西外学习社区🏠
体验预约😊
请致电📞
021-37727030
021-37729019(双语)
17317153703(微信同号)
一键扫码登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