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聆秀同学的画作获得
第二届长三角童心向党青春启航比赛一等奖
春天总是来得悄无声息,我们听不到她的脚步,但当校园里新添了几分斑斓的色彩时,我们便知道,她来了。
沉寂了一整个冬天的花草都被她的温柔唤醒,不似冬阳般孤冷,也不似夏阳般炽热,春光总是那么温暖和煦。
花木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的滋养,人也是一样。阳光洒在孩子们的脸上、身上,将他们轻柔地拥入她的怀抱。沐浴明媚的阳光,挥洒青春的力量,孩子们就像那七色光照耀下的绚丽花朵,肆意绽放着他们的多彩青春。
开学前夕的德育论坛上,一场以“向阳”为主题的报告非常不“一般”,它是由西外的三个学生发布的,不论是前期的背景调查,中期的问卷分析,还是后期的总结汇报,期间涉及的所有工作均由学生完成。
他们就是来自西外初二年级的李嘉辰、赵聆秀和王宸铭同学,三名西外学子依次上台汇报他们各自负责的部分。他们的听众不是别人,正是往日里给他们授课的西外教师。
这一次,我们不炫别的,就炫出他们的多彩模样。
 李嘉辰 
爱打篮球的儒雅书生

最先出场的是李嘉辰,他在此次汇报中负责社会背景调查部分。他从教师职能、社会称谓、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四方面展开,论证了教师的重要性与调查的意义所在:
“教师作为一个来源已久的职业,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未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老师,也就相应地有了学生。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外在内在,不同老师的所作所为也成就了学生内心中截然不同的形象。所以为了让学生爱上学习,如何在受学生欢迎的同时保持教学质量,树立自己的良好口碑这一点也极其重要的。”
▲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他的论述逻辑清晰、思维严密,却又有着暖暖的温情——“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圣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的蜡烛”,他用这些温暖的标签来形容老师这个职业。
或许是西外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给了他归属感,他喜欢班主任戴老师的幽默风趣,他们亲切地将他称为“戴sir”。
尽管千人千面,西外的老师总是能给予孩子最温暖的那一面,如同春日暖阳洒满他们的心田。李嘉辰把班级看作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班里的38个同学如同兄弟姐妹那般,戴sir就是他们的大家长。
是的,在西外,每个班都是一个大家庭,风格迥异又各自闪耀,共同构成了西外这个温馨的学习型文化社区。
李嘉辰是初二9班的班长,这真是一个神奇的班级。在这个英语及格线设在90分的班里,88.5可能就成了倒数第一,然而孩子们都欣然接受了这个“变态”设定,因为他们完全具备这个能力。
西外的考试及考后的质量分析绝不是为了把孩子分层,而是为了反映教学中的“得与失”,从而为师生在下一阶段的教与学赋能。西外总是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为他们量身定制量化指标,寻常的指标对爱挑战自我的孩子们已然没有挑战性。
正是在这样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下,西外的孩子们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成绩斐然。初见李嘉辰时,他身上透露着一股儒雅的书生气息,一年级就来到西外的他,早已在这个书香萦绕的校园里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平日里的他,喜欢沉浸于图书馆享受阅读的宁静,也喜欢行走于老巷道体会历史的厚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心体会,用脚丈量,这就是西外学子的视野与格局。
▲且读且行
除此之外,这个翩翩少年也有着另外一面。“我喜欢打篮球,我很享受在阳光下奔跑的感觉”,换上了篮球鞋的李嘉辰也是球场上的一把好手。
每每看到操场上欢笑嬉戏的孩子和肆意奔跑的少年,总是不禁感慨他们的青春活力。阳光可以帮助人体获取vitamin D进行补钙,但不知从何时起,现在的孩子竟会惧怕阳光日晒。西外非常注重孩子们对“钙质”的吸收,“文明其精神”与“野蛮其体魄”并举,如此的教育方能更加刚毅有为。
静能帷幄文海,动则化身运动小将,这就是在西外一路成长起来的李嘉辰,一个爱打篮球的儒雅书生。
▲小篮球大梦想
 赵聆秀 
多才多艺的百变精灵
汇报的第二部分由赵聆秀负责,她对问卷调查做了分析汇报。在呈现最终的结果前,她先对问卷的基本组成作了介绍:
“我们总结了很多关于老师的外在、内在、品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包括基本因素、教学风格、师生关系与内心需求四方面,汇编成一次问卷,以匿名的形式让学生们能够没有顾忌地说出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
很难想象一个初中的孩子可以思虑得如此周全,设计问卷、匿名调查、结果分析,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关于接到任务时的感受,赵聆秀表示非常乐意接受挑战,不只是她,他们三个都是如此,他们总是喜欢独立自主地去完成一些事情,他们享受西外这种给予学生尝试和体验的机会。
戴老师常常只给他们画一个枝干,其余的枝枝叶叶都交由孩子们去补齐,让孩子们自由养成繁茂的绿荫。只有当空气中弥漫着自由,才谈得上创造的开始。“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过分干预,他们有着那个年龄的天马行空,适当放手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放手”是西外的教育艺术,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尊重孩子们每一个奇思妙想。
周周演是西外特色活动课程,图书馆前的快闪广场是孩子们每周固定的舞台,赵聆秀和她的小伙伴们已经是这个舞台的常客了。她们自主改编了许多情景小品,演绎过音乐之声的师生情谊,再现过开国大典的激动人心,回顾过孔门弟子的治学礼仪......小小编剧们总能将课本知识融入中外经典,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在带来欢乐的同时又帮助了知识的增长。
▲戏剧学习贯穿成长历程
西外为孩子们提供了大大小小的舞台去发光发亮,Galaday文化艺术节、周周演、课本剧......在这样快乐积极的氛围中,他们可以肆意展现青春的多彩。
台后的赵聆秀是自成一格的创意编导,台上的她则是充满激情的小小主持人,是风姿绰约的翩翩起舞者。小小的身体蕴含着大大的能量,这个少女身上藏着无数的精彩。
百年沧桑路,奋斗筑华章。红色革命史,世代永传唱。
1921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顺利闭幕,一侧绘画的中共一大会址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后来的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中国革命就此正式开始。绘画从红船会议的情景展开,再到红船的外形,“红船精神”从内到外的影响着我们新一代青少年。中间许多革命会址也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象征,绘画中战士们英勇作战的模样,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没有这些战士们,哪来我们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
最后的绘画中呈现了现在军事强大、社会平和的图景。这副画从开始讲述到现在,体现了党的百年带来的改变与发展,红色精神将永远影响着我们!
回到对文初这幅画的解读,这是她在建党百年时的画作,她用彩色的画笔诠释着祖国的百载风雨与峥嵘岁月,这幅画也获得了第二届长三角童心向党青春启航比赛一等奖。
她是初中部团委学生会主席,也是西外之声广播电台台长,3月8日她还主持了西外之声“音乐下午茶”女神节特辑,用她那百灵鸟般的声音向西外老师献上最美的祝福。
在家的她自学二胡和钢琴,不会看五线谱就用简谱代替,现在的她已经会弹《River Flows In You》、《国际歌》等多首曲子了。
学习之余的全方面发展,从赵聆秀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在国家双减政策下,西外的教育模式也在与时俱进,没有繁多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用坚毅、专注和无私的爱守护西外学子的梦想。
▲校园处处是舞台
 王宸铭 
慎思明辨的小思考家
王宸铭负责对汇报做最后的总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借引孔圣人的话阐明广义上的教育意义,而后又以辩证的思维做出评述: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老师所想与学生所想也存在着差异。即使是天下最伟大的圣人,也难以让所有人都对他赞赏有加。天下没有完美的人,又何况老师,不过是长大了的学生呢?至于老师的存在,自然是为了我们学生,有这么些愿意为了你呕心沥血的人,或许也该为他们着想些。
我想说,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你是否受学生欢迎,无论你在学生的印象中是什么样的,无论是严厉,还是慈爱,抑或是幽默风趣,又或是不苟言笑……这些都没有关系。在不久的将来,当曾经的学生们站在自己理想的岗位上,甚至是再次回到校园,站在讲台前,望着台下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双眼,这些长大的学生们心中一定会浮现出你们的身影。
因为你们,才是我们心中最好的老师!谢谢。”
一份问卷,让西外老师更加明确了学生的需求,也明确了自我改进与提升的方向;一声道谢,更是给予西外老师无尽的慰藉与力量,促使他们朝着学生心中所期望的好老师而不断行动。
他们要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那个太阳,始终照亮他们前路的方向。
▲同学们专业的问卷分析
在王宸铭眼中,西外就如同他的第二个家一般。孩子们总爱把西外称作是自己的家,大概是缘于西外的切切陪伴与默默守护吧。同样是在一年级就来到西外的他,已然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大半个童年,近十年的春夏秋冬让他对西外的六字校训有着自己的理解:
所谓求真,是学习、寻求真理乃至创造自己的真理,这是对师生双方的基本要求。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教师首先应当是个忠实的真理“传教徒”,其次才是一个老师。学习也不是学生的专利,老师也有学习的权利,在传授之中能够“温故而知新”,体会出属于自己的真理,也是“求真”。
西外常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常学常新,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也是西外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西外双主体的课堂也使得师生角色反转成为可能,教学相长,互动共生,这是一种教与学双向交融的过程。
▲对话中成长
但教书育人,怎么能够仅仅教书呢?育人也同样重要,从而便有了“树人”与 “厚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在于培养出一棵根基扎实的好树苗,而厚德便是其中一环。当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品德,便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所谓“厚德载物”就是凭借着优秀的道德素养承担重大任务,“厚德”的人几乎都是对社会及有着贡献的人。从西外走出去的孩子,有着全球化的视野格局,他们是心怀华夏之志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员,是在浓厚德育氛围下浸润成长的有根的人。
都说孩子的眼睛是最澄澈的,十五岁的少年以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着他心中的西外,深思而明辨,质朴而纯真。身为学习部部长的王宸铭,果然有着非凡的逻辑与思维。
▲每个班级都精彩
☀向阳而生☀
师生共同成长
心中有太阳,积极地生长。这三个孩子如同西外厚土上的三株花儿,虽花型各异,却都向阳而生,绚烂绽放,班主任戴老师就是他们的太阳。
太阳有着七种颜色,戴老师,他们口中的“戴sir”,也有着他的多面:投屏教学的信息科技、舞动disco的文艺复兴、张口就来的儿歌旋律、返璞归真的班级简讯......
在西外,无数个多彩的老师们、多彩的班级、多彩的校园,多彩的青春,共同勾绘出他们挚爱的学生们的多彩模样。
从最初的一片稻田,到如今的青青校园,西外始终保持着光热,守候着初衷。我们治学深厚、自由多元,我们亦师亦友、共同成长。
向阳生长,是西外学子青春的模样,在这所十五年一贯制的全日制寄宿学校里,不论是国内考学还是国外升学,他们的青春都会多彩绽放!
▲绽放的青春
预约新一季西外
幼小初高全学段体验日
扫码登记 
⬆️点击关注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