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平常
转载:树知荟
说来可笑,这是我上大学来第726次思考自己未来要做什么。
有幸进入了QS排名前30的大学,身边围绕着“理科学霸”、“计算机大佬”、“设计界新星”…. 按理来说,我也本该像这群优秀的人一样,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
然而…. 我真的没有一次想明白过,自己到底该做什么。
一天午饭后,我拉着朋友准备来一次深度会谈,聊聊我俩的未来规划。
我们激烈地讨论着未来哪个专业就业前景更好,比较不同行业发展规划和薪水,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从300米的大床上醒来,干着一份自己热爱且薪资丰厚的工作。
“我看这种梦只有从事人工智能和写代码才能实现。” 朋友握着肥宅快乐水说到。
“超纲了,我不会。”我叹气:“那你说,我们以后适合做什么?”
“嗯…还没仔细想过,也没想通过。” 说完她点开了正在热播的韩剧。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想不明白。
不要想了,先开始做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认知误区。
相信大家听过不下一百遍类似:“你一定要做自己热爱的事”这样的话。
然而,这类散发着热血的激情假设,真的能让我们摆脱迷茫,终身追随热爱吗?
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时提到“你需要找到你所爱的东西,成就大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事。”鸡汤电影也充斥着“追求梦想”的梦幻台词。
信息时代,我们看过太多名人案例,看到那些为了追求热爱不顾一切的人。
然而,无孔不入的激情假设,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是哄自己开心罢了。
拒绝激情假设,第一步,是开始行动。
举个例子吧。
在寻找热爱的路上,我不止一次怀疑自己找不到兴趣所在。因为无法匹配激情和能力,我常常陷入死循环,无法行动,也无法思考。
我尝试过在政府单位对着电脑做千篇一律的文件整理工作,尝试过在银行做客户服务的工作,尝试过当老师。
我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性格优势,却无法在这些职业中长期注入激情。
有时候在想,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得不到认可?是不是融入不进职场氛围?尽管有些工作做得并不称心如意,好在我没有止步于当下的困境,而是不断尝试突破。
通过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 我才意识到,原来在以下三个心理需求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在一份职业中找到内在动机:
01. 自主:感觉对事物拥有控制力,并且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重要的
02. 胜任:感觉自己擅长于自己所做的事情
03. 归属:感觉自己能与他人建立联系
根据这三个关键点,我将自己曾经的职业和环境相匹配,发现自己很多对于“职业激情”的迷惑点得到了解答。
所以,首先应该开始行动。
胜任和自主需要时间,这两个关键因素一定能为你带来职场满足感。
换言之,你也会慢慢找到激情所在。
如何,正确地“做”
有了第一步的行动,接下来就是减少激情思维,加大工匠思维的阶段。
有个朋友曾经在接到offer的时候欣喜若狂地说:“天呐,我这次一定是找到了最适合我的工作。我最爱的公司,bigname,而且是最适合我的岗位!追梦成功,看我步步高升!”
一个月后的一个夜晚我们出来撸串,她垂头丧气地抱怨道:
“要了命了,每天做着繁琐重复的码字工作,只能听上级指挥,想让大家看到我的能力于是为了某个项目加班做提案,结果对方看都不看一眼。我现在上班如行尸走肉般,梦碎了。”
以上,便是典型的激情思维。
如果我们只关注“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激情思维,而不是关注“自己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工匠思维,职场中繁杂的任务和人际上遇到的挫折,便会让我们失去信心和奋斗的勇气,甚至陷入对自己的怀疑。
再谈工匠思维,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努力练习,强迫技能形成,积累有效资本。
我们难免会在工作中遇到讨厌的上司,不好相处的领导,还有天天疲于加班的工作状态。这种情况下,想要“逃”,那是必然的想法。
然而,这个逃跑,究竟是一时洒脱,还是蓄势待发,需要分类讨论。
没有什么是恰好适合的,我们会买到size大了的鞋,会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会碰到讨厌却又无可奈何的人。
职场亦是如此。停止抱怨,转而用工匠思维应对,俯下身子积累,长期积攒所转化的能力一定会让你掌握职场主动权,在这份职业上找到“创造力,影响力和自主力。”
当然,工匠思维也并不适用于所有职业。为了防止付诸的努力打水漂,首先应该分析当下工作是否满足以下任意一种处境:
01. 无法提升稀缺技能:只是出卖时间的工作,那么工匠思维可能并不适用。
02. 无法融洽合作伙伴:每天面对的都是不喜欢的人,且无法改变自己的心态。
03. 无法探究社会价值:正在从事对社会有伤害的事情。
只有在正确的环境下,朝着对的方向努力,才有看到显著成果的可能性。

也要记住,把注意力放在能力上,而非天职上。
让自己,持续地“做”
和团队小伙伴们一起工作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
当我们按部就班规划好事件,让团队按照所期望的发展进行,往往会事倍功半。就像叛逆期的少年,越受控制,越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然而,当代人最缺的不是想法,而是把想法落地的行动力,和持续跟进的自主力。
因此,以结果为目的,提高个人自主力,便成了各大公司的新型管理法则。
这里敲一下黑板,自主力发展是建立在能力之上的!!
在职场中,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领导不会把自主力交给一个一无是处的小白,毕竟小白肆意生长极有可能会破坏职场环境并浪费资本。
就像还未毕业的实习生,在你搞不清楚自己是谁的情况下追求“自由生长”的能力,大概率会被浇一头冷水。
你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拥有自己的“显性条件”,才能在职场获得自主力。
不要陷入“资本薄弱”的自主力陷阱,因为“致力于乘狗拉雪橇穿越南极洲”这句话放在简历上并不好使。
当然,前行路上一定会遇上很多阻碍,一定要学会评估自己当下的状态,究竟是没人注意你在做什么?还是没有足够职场资本支撑自己谋求更多自主力?亦或是自身价值太大,身边声音太多,拖延着你前行的步伐?
总之,先去尝试,而不是一边大声哭喊着焦虑,一边选择无动于衷。
如果你觉得这是鸡汤,那也请干了这碗鸡汤,现在立刻马上,开始逃离迷茫。
 THE END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关注本号
相关阅读:

作者:布平常,转载:树知荟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