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网红行业有个新垂类——文旅局长。
白衣侠客、宇航员、紫霞仙子、“穿越”、变装、戏剧、英语……多地文旅局长使出浑身解数,花样百出,热闹非凡。
文旅局长通过短视频推动当地旅游资源出圈,收获了网友认可,还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点赞支持,形成一股风潮。
但许多文旅局长蜂拥入场,逐渐让大众“审美疲劳”,甚至引发质疑之声。
嘈杂之中,核心问题浮出水面。
文旅局长入局短视频,效果有多大?
仅凭文旅局长一个人卖力地吆喝,能改变当地旅游业的现状吗?
首先得搞清楚,文旅局长的职责是什么。
“文旅局的角色不只是公共监管,更重要的是围绕资源可持续利用、行业促进管理、社会福祉提升和环境保育这几方面的内容,起到方向引领、战略控制、行动激励、运营监督和矛盾协调等作用。”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刘逸说。
其次得知道,是什么在决定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兴衰?
刘逸给出的答案有三点:旅游资源、交通可达性以及基础的食宿接待能力。
制图:于天昊 素材来自视觉中国
一座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城市,要有足够吸引人的名胜,便捷的交通,以及足够容纳游客起居的容身之所。
每到节假日,故宫博物院总是人满为患
但并非每个地方都有如故宫、西湖一样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以及身处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中,拥有庞大的承载力。
有的地方“酒香也怕巷子深”,也有的“有心招待无力承载”。
2023年五一前夕,淄博发布公告称客流过载问题已给游客造成不便和困扰。
两个问题串起来就会发现:文旅局长很难在职权之内凭一己之力搬动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三座大山”。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靠文旅局长,也需要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多部门协调联动。
“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态度和程度,对旅游业发展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支撑力量,不可或缺。”刘逸表示,“像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还是需要政府在规划和财政上,给予通盘考虑和实质性支持。”
岭南有许多“锅耳屋”建筑群,例如长岐古村,有大量岭南传统遗存,但一度因交通不便差点荒废。
因此,即便文旅局长努力“出圈”,对一些“先天不足”的地方而言,效果可能也很有限。
“对于资源优越但知名度不高的偏远地区,局长出圈的作用很大。”刘逸说,“但对于本身缺乏旅游产品、接待能力有限的地方,试图通过出圈推动旅游业发展,恐怕只是镜花水月。”
当然,文旅局长“一窝蜂”地扎堆“蹭流量”不可取,把业务工作放在一边整日醉心短视频更不可取。
但文旅局长热情下海,为地方文旅站台,反映出许多地方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潜力空间,不少旅游资源亟待被看见、被发掘。
“我认为文旅局长下海拍视频是一件好事,从资源宣传、地方意识促进、凝练地方特色、思维艺术转变等方面,都起到了正面作用。”刘逸说。
不论成败,文旅局长试图出圈,都是一次崭新的尝试,给文旅行业发展吹来一股新风。

但发展旅游业,不应该让文旅局长“孤身走暗巷”。
对于大部分地方而言,文旅产业并不是决定民生的支柱产业,文旅局的职能定位,也自然无法凌驾于其他部门之上。
但或许我们可以在一些特殊时期,赋予文旅局长们更多话语权。
“针对特殊时期,例如黄金周,或者像重大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期间,地方政府是否可以考虑赋予文旅局临时的统筹协调权限,而不是僵化地按照常规行政管理秩序来执行。”刘逸建议,“这种尴尬表面上是文旅局的尴尬,实则是地方‘懒政’的表现。”刘逸说。
再回头看看前阵子爆火的淄博烧烤,这可不是文旅局一家之功,当地交通部门、市场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多个部门都在行动,共同打造出“淄博烧烤”这一现象级文旅品牌。
旅游业并非一家之事,文旅局长下海,也不是长久之计。
互联网流量来得快去得快,想要长久地留住游客,还得拿出真本事、真东西。
随着旅游业的复苏,报复性旅游可能还将持续。如何把握好旅游黄金期的“天时”“地利”,还需要地方政府统筹兼顾“人和”才能创造下一个奇迹。
癸卯
六月十四
2023-07-31
监制:唐小山
编辑:单镜宇
审校:李红霞
原创声明:本文为央视网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