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英伟达(Nvidia)收盘市值1.78兆美元超越了亚马逊(Amazon)的1.75兆美元,成为排名第四大的美国公司。
Nvidia的这几年排名突飞猛进:根据Dow Jones Market Data统计,该公司一年前排第7名,三年前是第12,四年前还没进入前20名。
不久前,一亩三分地论坛也有一亩三分地员工在论坛发帖:《说说在Nvidia的工作感受吧》
图源于一亩三分地论坛 版权属于原作者
楼主根据自身的工作的经历,主要谈了一些自己认为的英伟达的一些优点,得到了很多用户的支持和讨论。
在评论区中,也有用户从不同的角度聊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匿名用户-PVMEV

那我来说些不好的。
主要是大家最关心的钱。冰火两重天,贫富差距悬殊,要认命。财富程度主要取决于入职offer的RSU数量(最重要因素 没有之一),还有每年的RSU refresh和ESPP。完全看命,跟入职时间有关,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NV以前很抠,offer RSU很少甚至没有,前几年RSU开始增加,现在因为股价涨太高,offer给的RSU数量都非常少。综合来看最佳入职时间是疫情开始后的2020年左右 ,那个时候入职的人不但 offer可以compete,股价低,还经历了拆股和后来连续几年的低价巨额refresh,ESPP 和refresh价格都锁在超低点,股票数量很多 价值爆炸,是绝对人赢,甚至比很多老员工还赚。有钱的同事现在大都躺平并且按计划套现,公司需要招便宜的新人进来搬砖接盘,贫富分化特别魔幻… 英伟达市值过万亿以后再入职的人offer都很小,RSU数量都很少。所以现在不适合入职英伟达了,如果想挣钱还不如买股票。
公司技术栈特殊,尤其和互联网公司完全不是一个世界。对普通码农的career growth非常不友好,除非已经是某个专业领域的大牛。英伟达这个平台适合那种对特定技术潜心钻研 愿意在某些领域有杰出就成的人。所以很多人说英伟达呆的越久越难跳槽。
升职困难,找scope很难。英伟达非常flat 级别很少 名称也很simple,比如Google的Staff或者Senior Staff在英伟达差不多是一个level,scope大约相当于IC5. 人少坑少,往上升职就困难,但是低级别升到IC3还算正常。Title和级别跟RSU refresh的数量又直接相关,低level (IC1-IC3)跟高级IC(IC5及以上)差别非常大。
文化特殊,不同组差别太大。好项目坑都被占满了,屎坑项目没人去需要不停招full time招intern。内部管理黑盒,performance玄学。转组全靠个人关系,如果进了烂组除了吃屎就只能跳槽。
福利待遇差 公司抠,这就没啥说的,硬件公司本来就这样。

@匿名用户-KUB8T

补充一点吧,内部其实不同组tech stack差别非常大。我们的大org都是纯软,做的东西和aws和ai company非常的像,不需要一点硬件知识。
最大的槽点是食堂垃圾和没bonus,最大的优点除了股票,办身份和remote也爽快的很。

@cxcw

从职业发展来讲,在NV个人感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能学到一些比较硬核的AI的底层技术(比如手写cuda,模型profiling和deployment,性能调优,GPU集群的调度和管理,etc),相比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front end/back end,database和cloud的技术栈,AI的底层技术获取成本目前相对较高,而且处于快速的演进中,NV刚好处于一个主导的位置,对将来跳槽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加成。

匿名用户-N9U30

还有一个不好的点就是非常的top down + 朝令夕改吧,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这个org比较严重,但很多时候做的东西会感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没有很好的延续性和engineering quality,归根到底是leadership决定的大方向一直在变,下面的人也只能跟着变来变去的。

为了避免篇幅过长,还有很多热评没有被小编一一搬上来。
大家有兴趣的话,就快点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来一亩三分地论坛参与讨论!或者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直接留言!

大家都爱看

新闻来源一亩三分地论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一亩三分地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