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热度不减。
全球公映两个月后,这部美国主旋律,已跃升影史最卖座的传记片。
关于《奥本海默》的讨论声中,有一部24年前的国产片,被反复提及。
有人说,它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主旋律电影,8万多人打出了9.4的高分。
关于它重映的呼声,一年高过一年。
甚至有B站网友剪好了预告片——
《横空出世》
那是一个,世界格局瞬息万变的年代。
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与台湾当局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台湾海峡战云密布…
1955年初,解放军收复一江山岛。
美国见状,叫嚣着要对中国大陆采取最强硬的手段,核打击。
这不是新中国第一次面对核威胁。
抗美援朝时,连一个小小的美军下士,都敢冲志愿军嚷嚷:扔个原子弹让你们尝尝。
广岛和长崎,已让世人见识过原子弹的可怖,要想驱散笼罩在新中国上空的核阴霾,没有捷径可走——
必须尽快造出自己的原子弹!
《奥本海默》有一个情节。
奥本海默向军方提出,要在实验室附近的旷野上,建造一座有学校、商店、教堂的城镇,让科学家们与家人相聚。
只有安置好家人,他们才能心无旁骛。
格罗夫斯听后,大手一挥:给他建一座城镇,越快越好。
而彼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
在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的情况下,造原子弹?
这听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毕竟,美国斥资20亿美元,耗时七年多才研制出原子弹…
冯石将军(李雪健饰)临危受命,带领刚从朝鲜归国的队伍,坐上了驶往戈壁滩的列车。
军令如山,战士们不准问干什么,也不准问到哪里去。
家里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
起初,援助新中国的苏联专家建议,把靶场建在敦煌。
实地勘察后,冯石担忧起来。
一来,敦煌有莫高窟。
一旦有闪失,那自己就是千古罪人。
二来,敦煌的水源不足,松土层太厚,试验当量只能在两万吨左右。
要知道,美国在比基尼岛试验过三百万吨的氢弹,苏联的更大…
苏联专家完全不能理解冯石的担忧。
他觉得,苏联有氢弹,可以保护新中国,没必要造千万吨级的。
冯石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
于是,勘探队西出阳关,在“死亡之海”罗布泊打桩定位。
另一边,海归博士陆光达(李幼斌饰)被委以重任,与苏联专家展开合作…
1959年6月,苏联中断协议,撤走专家。
临走时,苏联专家焚毁了设计图纸。
中国科学家扑灭火焰,抢回一些残片。
苏联专家撞见后,只轻蔑地抛下一句:这一块,你们用计算机也要算两年,没有意义…
一时间,图纸缺失、工厂瘫痪、项目搁浅,新中国的核事业前途未卜。
但新中国不能没有原子弹。
就算砸锅卖铁,也得把它搞出来!
“596”,苏联撤走专家的日子,成为了原子弹工程的代号…
电影《横空出世》上映于1999年。
该片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献礼片,获得过3项华表奖、6项金鸡奖。
集结了李雪健、李幼斌、陈瑾、高明、滕汝骏、刘琳等人,每一位都是能独挑大梁的好演员。
李雪健、李幼斌、陈瑾、高明
影片是中国影史上首部,讲述中国核事业从筹建基地,到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影片。
穿插的历史影像资料,让叙事结构更加清晰,也让影片多了一层纪实风格…
拍摄期间,发生过一件趣事。
《横空出世》对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电影。
为了拍出“质感”,剧组下了狠功夫。
片中的飞机、坦克、卡车,是从军队调来的真家伙。
那座60多米高的铁塔,是足足耗费60吨钢材实地搭建起来的。
就连战壕,都是一比一完美复刻。
现在动不动就疯狂营销的“实景拍摄”,人家《横空出世》早在24年前就做到了…
其实,彼时距离我国宣布“暂停核试验”没过去多久,片场又在敏感区域。
国外以为中国重启了核试验,直接增加了五六颗卫星,监测这片区域的动静。
据说,这事惊动了总参的领导,剧组还在报纸上刊登了解释性的文章…
不过,这也侧面印证了剧组的用心。
影片中,冯石和陆光达的关系,近似于奥本海默与格罗夫斯。
典型的“秀才遇上兵”。
一个是在战火中长大的孤儿,常年带兵出生入死,天不怕地不怕。
一个是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常年与公式理论为伴,一丝不苟。
两个成长背景截然不同的人共事,必然会有磕绊与分歧。
比如,工程用水问题。
罗布泊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五六月份的狂风动辄十级以上,帐篷被掀翻,车玻璃被飞石击碎…
七八月份酷暑难耐,特别是中午,地表温度高达六七十度,仿佛人间蒸笼…
这种情况下,连一口淡水都是奢侈品,艰苦程度超乎想象。
陆光达见战士们在用盐碱水搅拌混凝土,立马叫停。
因为这样做不符合建设标准,必须用淡水施工。
冯石明显不爽:人还没淡水喝呢,却要拿淡水和泥砌砖?
但他还是当即下令返工,把一半卡车改成水车,每日不间断地到几百公里外的生活区拉水。
天山脚下,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繁忙…
那一代人,是真正有理想有信念的。
他们目标一致——
造出“争气弹”,不再受外人欺负。
很快,两人建立起牢固的革命友谊。
见陆光达在车上打盹,冯石会特意嘱咐司机开慢一点,让他休息会儿…
罗布泊昼夜温差大,夜里陆光达出门时,冯石会让人送去保暖的大衣…
冯石还下令,要保证陆光达的淡水…
美国得到消息后,欲将新中国的核工业消灭在摇篮中。
我们不得不在所有的核工厂、核试验基地都进驻一个高炮师。
除了与日俱增的封锁线、包围圈,当时我们还要面对“三年自然灾害”。
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耕地,都受灾严重。
在罗布泊,食不果腹成为常态…
1964年年底,铁路被洪水冲断。
调往基地的粮食,堵在河西走廊一带过不来。
那是最煎熬的一段时光…
近千人得了夜盲症,三千多人腹泻不止,浮肿更是普遍症状,有两百多人病倒。
饥饿,迫使大家把榆树林的叶子薅得精光。
一盆又咸又涩的盐碱水,洗完脸后静置沉淀,晚上再拿来洗脚,洗完脚再沉淀,继续拿来洗衣服。
大家吃的,同样是这些盐碱水。
不管再苦再难,基地上上下下都遵守着一个原则:优先保障知识分子的生活,有一粒粮就让一粒粮。
其他人吃的,则是用树叶煮的清汤…
有网友评价:并不是主旋律不好看,而是烂片不好看。
现在的主旋律电影,多的是塞满脸谱化角色的样板戏,套路太严重。
而之所以《横空出世》能在豆瓣拿下9.4的高分,恰恰是因为它真诚不加矫饰。
片中有好几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戏。
比如,陆光达和妻子的重逢。
陆光达的妻子(陈瑾饰)也是一位知识分子,两人在美国留学时相识相爱。
但因为家庭背景,她备受质疑,与陆光达“失联”13个月。
重获信任之后,她买了陆光达最爱喝的咖啡,随着运送物资的队伍千里迢迢赶去戈壁滩看望陆光达。
途中,大水冲走了咖啡。
她不顾危险,着急地在没过胸口的水里摸寻,希望找回咖啡。
同行的人喊着她的名字,提醒她别掉队。
前来接应的陆光达听到后,大步蹚到她身边。
见到日思夜念的丈夫,她脸上露出短暂的欣喜,然后委屈地告诉丈夫,咖啡没了。
倾盆大雨中,夫妻俩紧紧相拥在一起…
知识分子的爱情,总是因为一份写满守望的浪漫,让人动容。
比如,冯石主持的动员大会。
拍摄前,遇上北约轰炸南联盟,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5枚炸弹炸毁,三位中国记者牺牲。
消息传到剧组,所有人胸口都憋着一团怒火,演员的情绪被充分调动,为这场戏注入了灵魂。
特别是李雪健的演讲,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演得非常传神…
《横空出世》里的角色,是有人物原型的。
其实不难看出,冯石的原型,是张蕴钰将军。
张蕴钰
他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也参与了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通信卫星等重大试验…
他平时沉默寡言,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新中国和老百姓奉献了一辈子。
他更是一位敬畏生命的革命者。
乌鸦想起一个故事。
有一次,正要召开非常重要的会议。
张蕴钰将军一大早就守在地窖口,轻声嘱咐每位来开会的人,脚步得放轻。
因为,地窖里有一窝正在破壳的雏燕。
张蕴钰将军怕惊着它们:这戈壁滩上有个小生命,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而陆光达这个角色,则是那一批知识分子的缩影。
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程开甲…
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程开甲
他们,原本可以有丰厚的待遇,有更深的学术造诣,采撷近在咫尺的名利。
但他们不愿让多灾多难的中国,再陷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境况。
他们毅然归国,隐姓埋名在荒漠深处,绷紧弦挥洒20年青春,为新中国铸盾。
缺少计算机,就用老祖宗传下来的算盘,就在一方小黑板上演算。
一遍又一遍,从春到秋,用过的稿纸能铺满整个罗布泊,终于算出苏联专家留下的关键参数是错误的…
鲜为人知的是,西方国家的首次核试验,其实只拿到了少量数据。
而新中国,自主研制的1700多台仪器设备,分秒不差地启动,几乎记录下了全部核爆数据。
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东方巨响,新中国历史有了另一种写法…
赫鲁晓夫曾说: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我们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就让一切不可能,变成为现实。
之后,美国又断言:中国在5年之内,不会有原子弹运载工具。
而事实上,我们只用了八个月。
说回“争气弹”背后的铸盾者们。
在官方“解禁”后,我们才得以知晓,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究竟上演了什么…
邓稼先,在空投核弹试验未传出爆炸声的情况下,冲进去找到了100多名防化兵都没能找到的核心部件。
他受到严重的核辐射,身体指标一塌糊涂,但他还是殚精竭虑,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而他去世后,连张遗照都找不到…
程开甲,与奥本海默师出同门,曾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和海森堡(纳粹德国研制原子弹时的重要科学家)舌战。
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知识分子,操着浓重的吴江口音,朴实无华,为中国和事业奋斗了一辈子。
为了尽快获得爆心的一手数据,他二话不说爬进直径只有80厘米的小管洞。
拿到核爆炸的全部数据…
还有不可忽视的巾帼力量,王承书。
她培育研究队伍,自掏腰包购置科研物资。
结婚三十年,却与丈夫相聚不足三年…
王承书(左二)
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故事,不胜枚举。
《横空出世》这个片名,取自毛主席的《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没有昆仑冲破云海,我们何以换得人间春色?
正如片中的科研人员所讲:人的力量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比任何科学都强大。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为新中国负重前行的他们
值得用力点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