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评分很苛刻的今天。
一部没明星、没流量、没宣传,甚至名字自带枯燥的综艺节目。
居然还能拿下9.1高分,实在难得:
《我在岛屿读书》
海南省内有一个分界洲岛,岛上有几间旧屋子,临海而望,风吹日晒...
后来,它们被改装成了一间书屋。
再后来,这里迎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
故事就是在这里展开的。
这几位客人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是百闻难得一见的,文人。
余华,大家一定不陌生,一个靠《活着》在活着的男人,作家圈里行走的段子手。
苏童,跟余华齐名的先锋作家,一部《妻妾成群》撕开封建礼教的遮羞布。
由它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我国史上第二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作品,曾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
西川,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诗人之一,曾与海子 、 骆一禾被誉为“北大三诗人”。
提到文人,你脑海里浮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文人相轻?刻板枯燥?苦大仇深?
不不不,当你走近这些文坛巨匠,你会发现,他们真实的一面,能把人笑裂。
正如苏童所言:你看《活着》是这么一部小说,但余华是这么一个人,你可能会有一种喜悦的崩溃。
这种崩溃的喜悦感来自余华老师的段子里:
比如记者问他:中国作家和法国作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余华说:最大区别就是,法国作家用法语写作,中国作家用中文写作。
嗯,真不愧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废话文学的精髓算是被你掌握透了。
更不用说,前一阵子冲上热搜的爆梗,莫言跟余华互相代签的故事。
有一次,余华签售会上,读者递来加缪和莫言的书,他大笔一挥就给签上了。
他表示:莫言的书,我签也一样。签加缪还有点手生,签莫言那可太熟了。
图片源于网络
后来,北师大的校庆电影《无负今日》里将这个梗拍了进去。
读者拿出《活着》向莫言请求签名,莫言手法娴熟地签上了余华的名字。
网友评论:主业是代签,副业是写作。
在这档节目中,苏童的伤疤又被挖了出来:
众所周知,苏童这辈子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件事情是:他竟然是因为热爱才开始写作的。
1998年,文学大佬余华、莫言、王朔和苏童,四人一起去意大利参加文学论坛。
演讲主题是:我为什么要写作。
余华说:我不想当牙医,我想睡懒觉,想不上班,还想赚稿费。
莫言说:我想赚稿费买双漂亮的小皮鞋。
王朔说:我想追女孩子。
苏童瞄了一眼自己手上的稿子,顿时就死活都不肯上台演讲。
他说:我太蠢了,我他妈怎么会说,我是因为热爱文学才走上文学道路的啊。我应该像你们那样瞎编一个。
余华一本正经地安慰他:不不不,你这样挺好的,我们说得才不好。
别看余华还会安慰人,其实他最爱跟苏童拌嘴,真不愧是相爱相杀的老朋友。
比如,看见年轻时候的合照,咧嘴一笑:我比苏童帅一点。
比如,嘲讽苏童给他写的信最无聊,没有营养。
上面还印着其他作家名字的痕迹,信的内容一模一样,简直是手写版“群发消息”。
再比如,有读者寄信过来,苏童打开一看:读者批评我的《离婚指南》。
余华一听乐了,连声赞同:这书当然应该批评...
真人秀《我在岛屿读书》于2022年11月10日开播,每周四更新一期,目前已经更到第八期。
节目邀请余华、苏童等十余位写书人、出书人、爱书人,前往海南分界洲岛,共同生活、读书、写作,享受阅读的快乐。
豆瓣开分9.0,目前已经缓慢爬坡到9.1分,说明节目反响很不错。
网友评论:请多制作一些这样的文化节目,而不是娱乐节目。
还有人说:像听长者聊天,没有说教,看完之后,感觉很舒服。几位常驻的老师,和陆续来做客的老师,都让我感受到文化对我的轻抚,让我片刻安定下来...
一岛一书屋,几个老友围坐,不设剧本,即兴聊天。
你来我往之间,文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坛,而是日常生活的碰撞和巧思。
听这些作家聊天,分享生活,会让你觉得,人世间所有浮躁的情绪都消失了,只剩下简单踏实的当下。
比如,叶兆言做客那一期,提到他的爷爷,叶圣陶。
叶圣陶身上的头衔很多:中国现代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但叶兆言对他印象最深的却是:80多岁的老头子,仍然每天坚持坐在书桌前写作。
这让他意识到:对写作而言,成名不重要,写作的背影最重要。
叶兆言出身书香世家,祖父叶圣陶和父亲叶至诚都是文坛巨匠。
苏童说:在我们还不知道书是什么的时候,你已经在叶圣陶的膝下阅览过书房。
如果用当下流行语来形容,他就是一个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但叶兆言的文坛之路却走得很艰难。
写了五年的小说,接连被退稿,有时候一篇小说能退十几次,自尊心很受挫。
高晓声安慰他:你不用投稿了,写了就搁在抽屉里,这样也很好。
于是,叶兆言就一直写,一直写,直到某一天突然有一篇小说发表了,从此才终于踏上文坛的道路。
因为记着父辈写作的背影,直到今日,他依然会保持每天坐在书桌前工作7-8小时。
你看,原来生活还有这样一种模式,成功也不只有一个终点。
不用追名逐利,不用疯狂内卷,只要遵循内心,写下去,做下去,走下去,脚踏实地...
命运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给你惊喜...
当别人问祝勇,为什么会选择写历史散文时。
祝勇说,历史的力量不亚于虚构。
历史里面有很多真实而又打动人的细节。
比如,道光皇帝的龙袍是打补丁的,为了省钱不舍得吃早餐。
他每天给点碎银太监,让他宫外买两个烧饼回来。
这样朴素无华的生活,让人惊讶:这是哪门子的皇帝,分明就是个打工人!
原来,那些印在历史书上令人觉得枯燥乏味的“纸片人”,曾经也是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他们跟我们一样,有着这样那样的烦恼,会哭会笑,会悲伤,会感动,会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前进…
圣经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但人格的光芒,人性的光辉,以及那些精神和经验却能接着书籍永远长存...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文坛巨匠,对于现在的一些娱乐方式会嗤之以鼻。
但恰恰不会。
当房琪说自己喜欢读郭敬明的言情小说,并探讨是否应该为此羞耻时。
苏童说,阅读从来不可能,也不可以让你产生羞耻感。阅读唯一的好处,就是让你活得丰富一点。
而叶兆言的一番话,无疑可以治愈很多人的精神焦虑。
他说:“纯文学”就是一个制造出来的词。文学本身是要求通俗的,是要面向大众的。
词和诗比起来,词就俗。诗余才是词,词余是元曲。就是因为俗,文学才有了地位。
你要知道,大雅就是俗。
程永新以网络小说《琅琊榜》举例,认为它跟世界名著《王子复仇记》(又名,《哈姆雷特》)有一种内在的契合,本质都在讲“王子”受到冤屈后进行复仇的故事。
所以,好的网络文学,其实是讲究结构和故事性,同时又有一定价值的文学性。
毋庸置疑的是,不同的书籍给人带来的收获,注定是不一样的。
但阅读这个行为,本身是不分高低贵贱的。
说到底,阅读是有娱乐性的,是带给人愉悦感和幸福感的。
就像窗外的大海一样,要包容,要融合,要互相增长...
它没有我们想象的沉重。
写到这里,我想起节目里最打动我的一段往事。
当年去海南参加笔会,苏童一路背着腿脚不便的史铁生,换乘各类交通工具。
他至今还能记得史铁生身上传来的温度,他说:感觉自己在背着一个文学圣洁的灵魂。
那是一个怎样的灵魂。
读过《我和地坛》的读者,一定都有领悟。
他用残缺的身体,写下最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21岁坐轮椅,47岁尿毒症,数次自杀,终于想通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他曾历经磨难,却会在分到的房子安装电话以后,兴奋地写信给余华: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他永远都在真诚地赞美这个世界。
他的笔下,有质朴伟大的母亲,在地坛不断呼唤儿子的身影;
他的笔下,讴歌人性之美,探讨生与死,引导读者探索生命的意义;
他的笔下,记录着生活中的每一次光影流转、每一天朝霞落日、每一个春秋冬夏…
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它让我们在黑暗中看见希望的微光,在苦难中读到人性的高贵。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活在钢铁丛林中的我们,很难再去细细体会那些细腻的情感,去感受人的精神,去品味人性微妙的东西...
但阅读可以。
书籍的存在,就像一面碎镜子,照射出生活不同的面貌。
可以是,悲痛欲绝的父亲在儿子去世后,失魂地走着,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活着》福贵
可以是受过新时代教育的女大学生,却在高墙深院,封建礼教中走向精神崩溃的唏嘘...
《大红灯笼高高挂》颂莲
也可以是你,是我,是今时,是往日…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但读书却能使你跨越这些边界。
我们才能借着书籍,沿着车轱辘碾出的印痕,走一走来时的路。
文学不死,灵魂不灭,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我们都在书中前行。
后台回复 我在岛屿读书
即可观看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为文学的力量点亮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