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希望,是一个人受尽生活的折磨后,依然有活下去的动力,不认命的勇气。
作者蕉叶覆鹿;主播:丁大猫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春节档电影中,有一部电影强势出圈,引发全网热议。
它更是票房与口碑齐飞,跃居春节档总票房第2名,获得豆瓣8.2评分。
它就是郭帆导演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
电影中,马兆为了完成互联网连接,付出生命;
张鹏为了顺利引爆核弹,甘愿赴死。
“五十岁以上的,出列”这一幕,更是让无数人泪奔。
可以说,在173分钟的时长里,电影向观众气势恢宏地呈现了全人类的守望相助,但在《流浪地球》原著中,刘慈欣将一切温暖撕碎,把最残酷的现实揭露给读者。
在短短两万字篇幅内,他用凝练的笔触,将荒诞世道下的人性,淋漓尽致地跃然纸上,展现出一卷末日史诗。
旷世灾难下,死亡让人猝不及防,命运汹涌的洪流,时常让人粉身碎骨。
可读罢小说,我发现:有三样东西,比死亡更可怕。
麻木,让人变成行尸走肉
在书中,物理学家预测,太阳在四百年内会发生一场叫“氦闪”的爆炸,它散发的热浪足以吞噬地球。
人类唯一的逃生方法,是向外太空移民,让地球成为比邻星的恒星。
于是,一场持续两千五百年、历经一百代人的轰轰烈烈的移民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移民路上,死亡一直如影随形,长久之下,人们逐渐变得冰冷麻木,其中就包括“我”的母亲。
“我”的父亲是一名宇航员,突然有一天,他宣布要和另一个女人共同生活,还大言不惭地说:“过一阵子我肯定会厌倦,那时我就回来。”
出人意料地,母亲没有为父亲出轨而愤懑,也没有为婚姻破裂而流泪,父亲的背叛仿佛跟她毫无关系。
她只是平静地说“你要愿意当然行”,接着,她转头看着天空的烟花,并夸赞它的美丽。
母亲对父亲的婚外情,冷漠得就像个局外人,原来,在移民过程中,她早已从惶惶不安,变成无知无觉。
毕竟,灾难面前,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很多人不会对其他事情多看一眼。
随着日积月累的影响,这种麻木的情感,也到传递到“我”身上:
爷爷被烫伤而死,母亲被岩浆吞没,父亲被热浪气化,“我”却冷眼旁观,始终不冷不热、不悲不愤。
大灾难下,“我”连自己都无法自保,又怎么会在意骨肉至亲的死活?
婚姻破裂、亲人离世……从前被看作的人生大事,现如今,被当成事不关己的小事,原来,人可以麻木到如此地步。
都说生死之外再无大事,可当一颗温热的心不再跳动,人空留一副躯壳,行尸走肉般地活在世间,这种生命真的有意义吗?
纵使世道再险,也不如人心冰冷;
即使苦难再重,也不如人心麻木。
要知道,总有厄运席卷而来,也总有苦难如约而至,但正是凭着感知人情冷暖、知晓世间百态的心灵,人们才能在黑夜中苦苦挣扎,度过寒冬。
绝望,让人陷入穷途末路
书中,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加速时,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担心氦闪爆发,可偏偏同一时间,暴雨、飓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
这种一眼望不到头的日子,人类已经度过几百年,一代又一代人活在无穷无尽的灾难中,看不见希望。
在精神与环境的双重压迫下,很多人陷入绝望,眼里的光熄灭了。
有人因为恐惧太阳,患上精神疾病,只能久居地下城;
有人希望在氦闪时,自己被瞬间气化,死得毫无痛苦;
有人疯狂酗酒后,声嘶力竭地唱歌,翻来覆去地打滚;
毫无疑问,一个人一旦丧失希望,就会变得悲愤、压抑、无所适从,而在这些情绪的煎熬之下,自己会被慢慢烧成灰烬。
眼看人们的心理防线日渐脆弱,离内心世界崩塌,只差最后一根导火索。
恰好这时,地球穿过小行星带,太空舰队清除的石块变成火流星,随即引发的尘埃笼罩在空中,让世界三年内见不到光亮。
面对无边黑暗,一名男子崩溃了,他目光呆滞,试图拿起手枪自杀。
绝望的情绪迅速弥漫,很多人从嘤嘤啜泣变成嚎啕大哭。
他们不知道苦苦挣扎是为了什么,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人失去希望,就失去活着的动力,而失去动力,人也就变得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关键时刻,一位女子愤然喊道:“痛苦恐惧只有在活着才能感觉到,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短短的一句话,却振聋发聩,将所有人唤醒:
是啊,在活着时,眼里却失去光芒,这不是更怕的事情吗?
人立于世,总要有一个精神支柱,撑起我们活下去的希望。
没有谁生来无畏,所有的不堪重负,其实都是缺失生活的盼头,迷失前行的方向。
当绝望如潮水般涌上来,寻求一个精神支点,才是一个人度过危机的最有效做法。
盲从,让人沦为乌合之众
氦闪并没有如约而至,民众纷纷拿起仪器观测太阳,却发现它和四个世纪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就这样,“太阳氦闪是骗局”的谣言,在全世界像野火般蔓延。
很快,叛军趁机煽风点火,捏造科学家“出卖人类”的罪名,他们分发武器,组建军队反抗政府。
声势浩荡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相信,这是政府和科学家为了建立独裁帝国,筹谋几个世纪的骗局。
民众将自己的愤怒、不如意,通通发泄到政府头上,他们选择接过武器,夺回地球的控制权。
战火纷飞下,联合政府节节败退,五千余名人员沦为屈辱的俘虏。
在叛军的疯狂戕害和民众的“强势声讨”下,这些为地球命运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被丢在零下一百度的严寒中,活活冻死。
就在他们死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太阳氦闪顷刻爆发,谣言不攻自破。
令人唏嘘的是,这场自相残杀的惨剧,本可以避免,但因为人们的无知盲从,差点断送几十代人的努力,将人类文明推入深渊。
现实生活中,这种盲从随处可见:
真相未明朗时,很多人听信一面之词,为有罪者喊冤叫屈;
谣言满天飞时,很多人自诩正义人士,对受害者评头论足。
心理学畅销书《乌合之众》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换取那份令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比滔天灾祸更可怕的,是群体在无意识的盲从下,展现出的残忍、偏执、狂热。
这世上,多的是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之人,舆论指向谁,他们就打向谁,舆论走到哪,他们就跟到哪。
人们一旦丧失辨别是非的能力,会变成比野兽还凶残的敌人。
故事的最后,叛军没有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忏悔,更没有为无辜者洒下眼泪、献上鲜花。
枉死的人,被历史车轮狠狠碾过,消失在时间长河中;
幸存的人,带着仅存的希望,继续在宇宙流浪。
可在天灾人祸下,也闪烁着一丝人性微光。
有人对轻生者苦苦哀求,希望他能活下去;
有人对绝望者打气加油,向他描绘未来蓝图。
小说中的人们,何尝不是现实里的我们?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背井离乡,受尽生活的苦楚,但对家乡的眷恋,让他们得以坚持下去,渡过无边苦海。
所谓希望,是一个人受尽生活的折磨后,依然有活下去的动力,不认命的勇气。
点个在看,愿每个人心中有一个“流浪地球”,在百转千回中,迎来柳暗花明,霞光满天。
作者简介:蕉叶覆鹿富书作者,我有一支笔,可以慰风尘,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