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行动派琦琦”关注公众号
找我领取10000字的《修心营成长心法》
从有了宝宝以后,很多人都跟我说,琦琦,压力不要太大,尽量不要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生气,以免影响自己情绪和宝宝呀~
嘻嘻,谢谢大家关心,我现在基本上都能保持身心愉悦。虽然偶尔还是会因为一些事情陷入低迷的情绪,但我会很快调整好自己啦。
我想,关于情绪管理,这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功课就是我们要学习“不迁怒”。
“不迁怒”出自《论语 · 雍也》。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当君王问他谁最好学,他只说了颜回,可见颜回的确是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优点。
那这个优点是什么呢?
不是颜回做出多么伟大的功绩,也不是颜回赚了多少钱,而是他不会把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犯过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
你觉得要做到这点难不难?挺难的!
我们能在陌生人面前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却总是把坏情绪留给最亲近的人。
有的人工作中不顺心,然后回到家里对伴侣、孩子没有好情绪;
有的人今天心情不好,然后就会带到工作中,对同事没有好语气;
还有的人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什么成长,然后就把怨气撒在父母身上,过年回到家也是一脸不情愿。
其实,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产生不好的情绪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既然我不开心了,那我就找一个出气筒。
所以,我们的父母、亲人、伴侣、同事、朋友,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出气筒,他们要承担我们不好的情绪,而这一点可能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然而,当我们习惯性“迁怒”别人会导致什么结果?只会让爱你的人、喜欢你的人离你越来越远,对不对?
我说过,早年创业的时候,我年轻气盛,严格要求下属以为是让他们成长,其实我动不动就对他们生气。
殊不知我只是用生气掩盖自己的焦虑。结果就是,很多很好的小伙伴逐渐离我而去。
但现在的我基本上不会生气了,所以周围的人都说琦琦温柔了起来。我和同事们相处得像家人,和斌哥的感情生活稳定,和家人的关系和谐,和良师益友一生同修,生活在爱的氛围中,你就不会愤怒了,对不对?
然而,真正做到“不迁怒”还不只是在生活中不对别人发脾气,更重要的是不对自己的人生“迁怒”。
我为什么这么说?
最近我在看《令人心动的offer5》,这是大学生成长蜕变的职场生存类真人秀,节目中汇聚了8名怀抱着律师梦想的法学院学生,记录了他们在国内顶级律所的实习律师生活。
实习生们大多毕业于海内外名校,从他们的言语中也能够看出,大部分人的家庭背景都很不错,所以他们能够去海外留学,见多识广。
然而,只有一个叫黄凯的男生是个例外。
在大家谈到童年时,黄凯说,自己基本上相当于没有父母。因为在他一岁多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然后母亲就走了,父亲又重组了家庭。
当他去父亲家的时候,父亲居然说他只是这个村的一个孩子,并没有说是自己的孩子。近几年当他好不容易联系上母亲时,她却对黄凯说,不要再打扰她的生活了。
他在讲述这一切的时候是那么的平静,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
而现在的黄凯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他考了五次才考上的。因为他本科是学医的,相当于是自学了跨专业的学科。
节目播出后,黄凯上了热搜,大家的讨论是,对于黄凯来说,他有无数的理由“黑化”,比如报复父母、埋怨生活的不公平、人生彻底摆烂,然而他却没有,而是变成了彬彬有礼,温柔儒雅,有内在力量的他。
这就是大家真心喜欢黄凯的地方,他没有把自己人生糟糕的境遇“迁怒”到别人、朋友、社会,而是选择了友爱、善良、积极、乐观。
这样的少年终于收获到了人生的善意。后来,一个带教律师在媒体平台发文说:黄凯是需要推一把的人,而我愿意做那个帮助他的人。
哇,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我真的被感动了,这不就是人生“不迁怒”的说明吗?
你想想看,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也会有陷入低谷的时候?
然而很多人想的是,为什么人生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别人都能成功,为什么比我条件差的人过得比我好……然后,他就开始嫉妒别人、打击别人、记恨别人,最重要的是,他开始放弃自己的人生。
什么叫放弃自己的人生?
这个时候他的人生完全被嫉妒、比较、不甘心、不公平等负面能量遮蔽,他选择看到的是黑暗、阴霾、愤怒,就算有人给予他爱、善意、温暖,但是他还是很难看到。最后,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窄。
所以,什么叫做人生的“不迁怒”?
任何人都会遭遇生活的低谷,切记不要因此而对整个人生失望,也不要消极地看待周围一切人和事。永远坚定地选择真诚、真实,一切美好才会奔赴向你呀!
既然“不迁怒”也是我们需要修行的一个功课,那么该怎么去练习这个能力呢?
王阳明的学生有一次问他说:一个心学修行的人该如何看待生气这件事呢?
王阳明先生说:
忿懥几件,人心怎能无得?是不可有所耳。
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且如出外见人相斗,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心廓然,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人,亦得如此,方才是正。”
这段话意思是说,人怎么可能不生气呢?但是对于生气我们要把握几个原则。
其一,不能“怒得过当”。也就是说我们生气要控制一个适当的度,而不是去找出气筒,对不对?
其二,“物来顺应”。当事情一过,怒气也就要随之而去,不要执着其中,耿耿于怀,不然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
其三,要从情绪中抽离出来,觉察自我。
这段回答的最后,王阳明还举了个例子。他说如果你在街上看到别人打架,对于无理的那一方你虽然很愤懑,但是“不曾动些子气”。
怎么样才能不动气呢?
我理解的就是要让一个客观的、理性的视角在场,懂得觉察到自己当下的情绪,才能不被情绪牵着跑,也才能有办法去解决问题。
我想,阳明先生的这三点可以用来指导我们日常练习“不迁怒”的方法。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马上深呼吸,觉察一下今天是不是对家人甩脸色了?事情已经过去几天了,自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从客观的视角安慰一下自己,而不是沉迷情绪。
我想,当我们把这个能力也作为一项功课修炼的时候,慢慢地,我们的人生就会做到“不迁怒”。
心大事就小,心小事就大。人生漫漫,我们要把自己的这颗心脏修炼得更强大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