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来美国之后,第一个不是白色的圣诞节和新年。




几个月前读完了柴静的《看见》,很喜欢。那朴实无华的文字,却好像句句掷地有声,直入心肺。


有一个习惯。当看完一本书的时候,我会合上书,静静总结这本书给我最有启发的几个关键词。


所以这次当我把400多页的内容在脑里过一遍地时候,有一个关键词不断浮现:


真 


柴静这个当年天不怕地不怕的黄毛丫头,从湖南卫视来到天子脚下。中央电视台给她带来了很多水土不服,她也经常年轻气盛地和台里的领导,包括陈虻,针锋相对。


但是慢慢地,她一步步蜕茧成蝶地把自己放到记者应该站立的位置。作为一个记者,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去揭露一个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这是一种职业素养。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他们的责任是记录任何一种观点,把评判留给观看者自己。


其实,不止于记者。任何人,都不该放下“真实”二字。






今天,是我在世上第10000天的日子(好了,我知道自己不小了)。如果每个人差不多可以活30000天的话,我的三分之一已经过去了。(叹息


上几天翻开自己多年前的微博,看一下更新时间:2008年。


那时候,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我们欢天喜地地奔三。我们好像一点都没有想过,前途会如何艰险,命运会如何幽默。我们听着周杰伦、孙燕姿和林俊杰长大,我们幻想着自己终有一天的展翅飞翔。


10年不到,天翻地覆。回想这十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


尊重内心的感受。


它比外面的大道理更重要。


柴静说的有一段话令我印象尤其深刻:


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生活在別处。


地铁上满头小辫的黑姑娘在电话里跟男朋友吵架,报馆里都是开会熬夜菜色的脸,咖啡馆里两个花白胡子老头对坐着看一下午人来人往,酒吧里心高气傲没嫁出去的女人端着酒杯一眼把所有男人分成三六九等,父亲带着儿子在晚春才破冰的河边一言不发地钓鱼......人类只是个概念,一代一代人都是相似的生活,这辈子决定你悲欢的就是你身边的几个人。 


包括你自己。除了你自己,别人并不能从你的角度真正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这个词,其实放在任何其他人身上,都不恰当。



 

现在有很多人,活成了别人的模样。


朋友圈里的照片:有很多人喜欢露一个自己好不容易买来的名牌包,却忘记了自己好久没有给父母塞过一点钱。装作不经意地撸头发,好把刚到手的A货装成正品得意一下。跟男朋友吵了好几架,终于拿到手的爱马仕手链,每礼拜至少晒三次。


朋友,你不是模特,你不用做代言,活得真实一点有那么不舒服吗?


你不是千金小姐,不用硬假装你包包塞满衣帽间。你没有那么广的交际,不用硬让人相信你身边有很多大牛。你的男朋友很普通,不用硬要让他送你他承受不起的东西。你暂时买不了房子,不要硬装出自己不在乎的样子。


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你的感受,你发的很多心情和照片,只是茶余饭后的笑谈资料。因为你好不容易得到、引以为傲的东西,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没有人在乎。


你活成很多人的模样,唯独没有你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几年前的QQ空间、人人网曾经是整个互联网的交流世界。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过我们年轻的足迹。

那时候的我,恨不得早上吃个早饭、手套找不到了、赶不上公交都要发一条状态。好像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需要跟别人分享,需要别人理解。每一条评论都会认认真真地回,为有些人没有回复而一个人生闷气。

对错好像是别人评判的,生活好像是别人给的。我上演的一个个舞台剧,只为自己的观众打造,却让自己累得无法自拔。

直到后来,慢慢地意识到生活中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观众。那些人看到你说“自己生病,好累”的状态,只会笑笑,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快速下滑,你的任何感言根本进入不了他的心里。

其实那些为了讨好观众而付出的心力,可以用来倾听自己的声音、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所以现在的我,喜欢做瑜伽,也喜欢上了海钓。

望着那湛蓝深沉的大海,就是那一段时间的静谧,好像可以驱赶走任何嘈杂。

只剩下一呼一吸,以及自己的感受。

“我现在的状态是自己喜欢的吗?我快乐吗?我为什么走错了?我到底想做什么?”

都应该细细地去回想。



上几天跟一个做公众号的美女聊天,两个人对如今做公众号的难度互倒苦水。

她说她写过很多文章,阅读量很高。但往往这些文章都不是她用心写的,而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话题。比如如今带有偏激无聊的观点,很多都可以获得很高的流量。很多花了很多心思写的文章,反而没有人看。


但是如果没人看,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无法坚持写下去。


真实还是迎合,这不就是“选工作要是自己有兴趣的吗”这个问题的相似无解题吗。


我的公众号不盈利,但是有一段时间,我却拼了命地想写符合大众口味的文章。于是时间久了,我忽然发现自己笔下的故事,都说服不了我自己。我忘记了公众号的最初目的,其实是为了激励自己。


现在的我,只要在灵感来了的时候才写,不再跟以前一样按部就班地每周发一篇。如果觉得艰涩地下不下去,索性关上电脑。去交谈,去看书,去汲取。


反而轻松不少。


生活不容易,保持真实就更不容易。


每一个人的目的不同,这会本质地影响做事情地方向和方式。但是有时候走的时间久了,就会忘记为什么出发。


当生活的迷雾层层笼罩的时候,我们总还是需要拨开一点乌云,去找回一些真实的自己。那些心底的念念不忘的回响,其实更有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这是我2016年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今年十月份,多事之秋。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撇下了准备IPO的创业公司。

业界一片哗然。这个殚精竭虑的创业人还有很多壮志未酬,让人悲从中来。


在头七那天,一篇她妻子写的《一个人,和他的爱》刷屏了所有创业者的朋友圈。信里,妻子句句生情,催人泪下。


有人批评他自私。这个把事业放在了首位的创业人,还没有给妻子一套房,甚至是一个孩子。


人们问,如果让时间重来,他不知道会不会有同样的选择?


其实我觉得他会,因为只是在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


她妻子说


你是自由的,你是放荡的。你去追求你爱的梦吧,不要停。


她是最懂他的人,让他放肆奔跑。一生在追求自己的方向,又拥有挚爱的宽容。


他其实是最幸福的。




Jocelyn Wildenstrain, 曾经不仅是曼哈顿高贵的社交女王,还曾经是英姿飒爽的女飞行员。但是为了挽留丈夫,她把自己的脸硬生生地整成了“猫咪脸”。那张让人看到倒吸一口冷气的脸(请自行百度),如今已经做不出任何表情。


没有人知道她心底的悲伤,或是释放的愉悦。


可是,还是有那么多美人,虽然老去,却可以完完整整地接受时间在他们脸上刻下的烙痕。



图片来自网络


我在曾经的一篇文章里说过,我喜欢呆在美国,因为它给了我足够的空间去保持自己的真实。


在国内大多数同龄的朋友,早已经手抱一个,肚子里又怀一个。如果在国内,我一定已经被身边的亲戚朋友唠叨到耳根子都出老茧:年纪不小了,该生孩子了!


连说“不”的空间都没有。


可是在美国,身边同事好几个在美国长大的韩国妹子,快四十了都还单身一人。她们不知道自己几岁了吗?她们当然知道。她们和不同的男人约会,画精致的妆容,踩Jimmy Cho的高跟鞋。你们是不是听了眉头一皱:不正经,这么老了还不早点找人嫁了?


可是,四十岁怎么了?看多了那些有能力,有收入的三、四十岁的单身女人。她们继续还有迷人的气质,和个性的举止。她们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圈子,不仅一个人活得很有情调,她们还有令人称赞的闯劲。


除了独立的人格和生活,她们一直努力地将自己变得更好。


而且,从有些角度上来说,她们活得令人嫉妒。因为她们没有随大流活成另一个人。



有些内心感受,别人是触碰不到的。就算能触碰到,他们也无法理解那种深入骨髓的执念。


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是还是有人在仰望星空。”


生活不容易,听惯了流言蜚语,也需要多听听自己的感受。毕竟当它被套上层层枷锁后,如果它还是生生不息,那它就会拥有万钧之力,陪你去拼命、去战斗。



公布作者个人微博啦!会不定期发各种自己喜欢的东西。赶紧关注

个人微博ID:艾霖彦雨霖玲


长按下图右上角的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公众号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