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地 悉万象
仓颉取象形以书
久经衍生流变
约定俗成
是为文字
篆隶楷行,草舞翩翩
观之形式多变
可豪放、可含蓄
朗朗上口,意韵无穷
汉字之美
在形体,亦在风骨
穿行在横竖撇捺之间的
是千年前先贤的伟大探索
那是冲破蒙昧的先声
千载文明,以此为阶
万里来路,以此为始
2024年
我们特别推出
“字”从约定你 」系列
所有作品
皆由  你我共创
我们每期都会选定一个汉字
予释义、呈演变
寄情
语韵
作“字”飞花令
邀请你接力创作
你与汉字的篇章
与字相约  一期一会
由中间向左右滑动卡片“开门”,解锁本期汉字
第一期
“字”从约定你 」
邀您共赏
本期的主题汉字为
“元”
人们常说
新的一年要“从头开始”
表示“头”“元”
逐渐引申出了“始”的意思
“元旦”正是一年的开始
元的意思
还从“始”衍生为
“本原、根源、基本的”
到现在,产生了
“元宇宙”这样的词
而在古代
“元”和“兀”则是同一个字
比如在清华简史书《系年》中的
“元”就是以“兀”的字形出现的
一图了解!元”的演变历程
从只字出发
到词组、诗句
循序渐进地去诠释
一个立体汉字
可以蕴涵
一片天地、一方宇宙
于是回望传统
借势“飞花令”
古有饮酒助
而今我们行令探索

汉字的广袤博大
让我们一起来看“元的不同解!
天地之德莫先于此 
“头”
是人体最先发育的部位
由人体本身出发
逐渐迁移到其他事物
所以,天地生发之气为“元气”
人体的本源是“真元”
国家的本源是“黎元”
以人民为国家本源
至今,亲民重民
依然是我们的整体思想
生物之始
天地之德莫先于此
飞花令(只字)—“元”(字体摘自“清华简一皇门3”)
文字既是历史的载体
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乾, 元亨利贞”
元乃万物初始之气
是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
推演着事物发展的趋势
万物皆安其命
是朝气蓬勃
是自强坚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旦”愿美好在
       岁月常如新
向新而行
 元 月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元月冬风吹动人
旦出云彩亦倾城
团聚、祝愿和好久不见的我们
元的浪漫就在于
可以在一个有限的时空
畅想未来无限的可能
飞花令(词组)—“元月”
 元 宝 
顾名思义是
“开始的宝物”
具有啓动“初始”财富的能量意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开元之宝”
如满载货物的船只
会随着“运行”而不断增强
同时产生“生生不息”的威力
飞花令(词组)—“元宝”
 状 元 
状元及第,大展宏图
历来都是读书人的共同愿景
古时进京科考的书生
要先填写自己的身世和近况
相当于现在的报考表
名为“书状”或“投状”
科考后,根据名次先后
把名状作为档案依次排开
第一的名状
即为“状元”
飞花令(词组)—“状元
元工开物争春妙
一年之“源”
是上元夜的皓皓明月
是一夜鱼龙舞 万家灯火明
看星光点点 山野漫漫
璀璨的烟花在空中盛放
默念倒数 三二一
展望滚烫新光
是碗里热腾腾的黑芝麻五仁馅元宵
是归乡的游子
团圆的一家人
是灯笼融融红光照映下的笑颜
即使你远在西洲
亦有南风愿达意
是岁月的流转
更是生命的成长
是对旧岁的告别
亦是对新年的期许
云暮岁末 然朝阳复始
只待春满山河
元亨利贞 元气满满
愿新年 胜旧年!
飞花令(诗句)
2024,“字”从约定你
一元复始之际
我想
邀你接下这份飞花令

和我们分享一下
你此刻心“元”(愿)!
投掷你的新年愿望
我们将选取部分心愿
呈现在下期推送中
并送上清华定制礼物!
预告!
“清华@你来写诗”文创
正式版本将于近期发布
左右滑动,查看文创礼盒
参考文献:
[1]陈松长编著:《马王堆简帛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页。
[2]董莲池编著:《新金文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第2、5页。 
[3]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2年。上引简称为“合集”。
[4][汉]許慎撰;[宋]徐铉校定;愚若注音:《注音版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1页。 
[5]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九卷本》,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289页。
[6]黄德宽主编;徐在国副主编;徐在国,程燕,张振谦编著:《战国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2页。
[7]季旭昇:《说文新证》,台北:艺文印书馆,2014年,第2版,第39-40页。
[8]李守奎,王永昌:《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年,第433、446、451页。
[9]李学勤主编:《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沈阳:辽宁出版社,2012年,第1页。
[10]刘钊等编纂:《新甲骨文编》(增订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版,第2页。
[1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二)》,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
[12]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一)》,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第198页。
出品 | 汉字小分队

鸣谢 | 出土文献中心
策划 | 赵姝婧 江盛盈

插画 & 封面设计 | 李家慧 张一宁
文 & 排版设计|吴新姿
内容创作 | 秦丹妮 刘馨蔚 曾净 柳文熙 彭程勃 
SVG|郭玉楷 何广荣
摄影 | 赵子健 史芳溪 王世兴
编辑|江盛盈
责编|赵姝婧
审核|许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烟火人间,清华愿你团圆
清华@你来游园,寄正月新年
我们一路记录,终会步步生花!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