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久,避免错漏,点击上方 少加点班 “设为星标

我们骂人时常常说对方“真是禽兽”甚至是“禽兽不如”。
一些学者认为,这其实并没有羞辱被骂的人,这侮辱的是禽兽。因为鲜少有禽兽会像人类那般极端残忍。

人类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千百年来,思想家们为此辩论不断,大家可别以为谈论这些问题是吃饱了撑着,对人性的看法深远决定了我们的社会结构及运作模式,与我们休戚相关。
尤其是,最近大环境不太好,我们更需要知道,历史的黑暗面是否仍会上演。
本专题,我将与大家探讨下人类的“恶之花”:敌意、暴力、残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性本恶。
我只是通过各类严谨的科学实证及历史事件,向大家全方位揭开人性的神秘面纱。
以及,为以防万一,对极端情况下,为人类潜藏的善与温暖留下一些火种。这也是对我们今天处境的一点预防性思考。
人类天性残忍好斗
研究“天性”可比它字面意义复杂的多。尤其是对人类这种以模仿、社会学习为主的物种,漫长的人文历史难免破坏了“人性”的“纯洁性”。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学家做研究时,总是需要到一个“未开化”的原始部落居住一段时间。
所幸的是,现代遗传学给了我们开辟了另一种研究人类天性的思路。
如下图,猿类历史谱系树为我们呈现了人与其他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
黑猩猩、波诺波黑猩猩是我们的基因近亲,大约在距今500~700万年前与我们分离出来,而后两者是在距今100~200万年间分化。

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认为,我们最好将人类看作第三种黑猩猩。
这句话颇有启发,我们只需要研究另外两兄弟物种与我们的共同行为,遵循奥卡姆剃刀定律,就不难推断出我们的最近共同祖先(the most recent ancestor)的主要特征(天性),毕竟,不同物种分化出来后又再次进化出许多共性,这种概率微乎其微。
那么,另外两种黑猩猩与人类的特殊共性是什么?
合作狩猎、分享食物、使用工具、发动“战争”。
没错,人类不是唯一能实施上述“高智商行为”的物种。
以黑猩猩为例,它们喜欢捕猎羚羊、猴子(甚至人类),而且合作技巧高明。不难想象,人类在与黑猩猩分化之前的共同祖先就已具备这些天赋。
我们当然不能因此就认定人类天性残忍。
但我们必须警惕,人类天性具有捕食其他大型动物的动机、谋略及行动力。
当然了,其他大型肉食动物,比如老虎狮子鳄鱼,它们杀生起来也毫不手软,但它们杀生仅仅是为了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或者扼杀(潜在)威胁者,这些行为,只是为了达成目的,但并不做无谓的厮杀、虐待。
而人类的特殊之处在于,人类的暴力行为,却存在另一种属性——以伤害且造成「他人」(有时甚至是无辜的人)的痛苦为目标,很多时候,甚至不需要通过物理接触,比如语言暴力同样属于此类。
显然,这是人之恶的绝大多数行为——给他人造成痛苦。
本着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精神,我们不妨多问一句,人类对他人保持「敌意」,到底有什么意义?
人们彼此温柔相待,笑若芳菲,岂不更好?
人类「敌意」存在的意义何在?
我们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维度更清晰的看到「敌意」的价值:
宏观上,「敌意」即“同仇敌忾”,能迅速激活古老的部落荣誉感,忽略(转移)内部矛盾,淡化个体的“个人性”,变成群体人,产生强大的集体力量。
我们都很熟悉了,大到世界战争、民族仇恨;小至公司竞争、班级比赛。幕后主使都是它。
微观上,「敌意」能协助我们人类思维中成百上千相互竞争“主权”的进程迅速消停,为混沌的思维提供秩序,让我们更专注、行动更果断、持久。
「敌意」虽然犯下了累累罪行,然而人类却也借助它让人能挣脱地球引力飞向太空;
「敌意」虽然会蒙蔽人的双眼让你“不假思索”冲动行事,但你也可以借助「敌意」让自己跑完马拉松、完成复杂的科研论文;
可见,「敌意」已经交织进人类文明,藕断丝连,它既无法消除,也不能消除。简而言之,「敌意」是一把利刃,好坏全凭使用者是谁。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如何避免毫无意义的敌意,避免被他人利用,避免让自己成为敌意的牺牲品。
这也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议题。
那么,哪些因素会激活恶性「敌意」,我们如何避免成为「敌意」的奴隶?
社会心理学第一定律
你是否曾经:
  • 因无谓的小事跟陌生人(或亲近的人)大吵一架甚至大打出手
  • 全方位贬低一个认识的人甚至造谣攻击
  • 想象以极端残忍的手段“对付”某些人
  • ……
如果你曾因控制不住上述“低素质”行为(或意图)而自责不已,那大可不必。
有趣的是,几天前,有人请我吃了上述行径的“全家桶”。
我以前的专题“智商简史”在第三方内容平台同步后,被一个陌生读者进行了“剧烈”批判,贬的一无是处。
他漫长的评论中有部分在理,但多数内容经不起推敲,且言辞张狂,我也就不予理会,但也没有删除其内容。
岂料,不知是不是我回复了其他读者的留言,忽视了他。隔了两天,他发疯一样对我的所有文章进行恶意诽谤,说我不学无术编造论据,到后来上升到对我辱骂诅咒人身攻击,并威胁要持续追踪并为我的所有新文章“挑刺”。
一些读者替我说话,结果被他一起咒骂。
好笑吧?
我跟他素不相识,智商简史那篇专题,是为了让缺乏自信、低自尊的群体重新找回信念、恢复认知水平,怎么碍着他了?
何况,我自始至终没有回复他一句,留着他那些诽谤、诅咒,已然让他占尽了威风,发泄了怒火,但他竟把我当仇人般死咬着不放。
*后来工作人员替我处理了此人的诽谤评论,感谢
这种人在互联网上并不罕见。如果你遇上,你会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吹毛求疵、孤僻没朋友、偏执狂、妄想症、暴力倾向?
你们都知道我对专题打磨的苛刻程度,遇上这种恶意诽谤,坦白说,我不可能没有情绪,也很难不对此人做出各种负面猜想。
但是,感谢知识将我从愤怒的深渊中拉回,让我学会更好的理解他人、宽恕他人。当然,这也是宽恕自己,憎恨对自己身心也造成伤害
这个人,现实中未必面目可憎。他多半只是一个普通人:
涉世未深,努力上进,无奈在高压的社会竞争中颇受挫折,对未来迷茫,心中有恨却不知道该怨恨什么(所以他需要一个“替罪羊”)。
我心平气和,不对这个“激进评论者”做出最恶意的猜想,是受了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概括的第一定律启示:
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
此言乃社会心理学中的广义相对论。
人类行为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及灵活性,社会文化、现实情境、群体氛围随时可能激发普通人做出一些连他本人都“惊呆了”的行为。
我们唯有理解这些文化、情境对人性的影响,我们才能真正消减“恶之花”的数量。
哪些因素会激活人类的恶意?
我吃的那个“暴力全家桶”很有代表性。
它映射了一个普通人,在特殊情境下,可能会将一个无辜的人(比如我)视作替罪羊,进行最惨无人道的攻击(诽谤)。
下面,我结合心理学的实验,以及今天社会的实际情况,谈论酝酿“恶之花”的社会情境因素。
另外,为慎重起见,对于有争议且无法重复的实验结论(比如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我不予采纳。
*精神疾病、生理因素(遗传)导致的残忍暴力行为,本专题不讨论
1.挫折-攻击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on)
负面事件会引起不良情绪。但多数事件,只会引发我们的即时情绪,而且通常,我们只反击“源头”。即俗话说的“有仇报仇有恩报恩”。
服务态度差,你给个差评,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有一种负面情绪,却像定时炸弹,极易伤及无辜。这种情绪,我们都不陌生——挫折感。
产生挫折感的原因,并非来自“失败”,而是来源于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你不努力,拿不到奖学金,这鲜少产生挫折感;

你努力,却拿不到奖学金,会产生较大挫折感;
你努力,但奖学金却被作弊的人拿到,这会产生剧烈的挫折感。
没错,挫折感最容易在“不平等、竞争激烈、热衷社会比较”的地方引爆。
听着“我的未来不是梦”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发现拼死拼活,却连一套房子都负担不起。
与之相对的是,一些不劳而获的群体,也许因精神空虚,自觉承担起向世界广播“有钱人的幸福”的使命。此消彼长,可以想象,人们体验的挫折感有多大。
更值得忧虑的是,少子一代不少人被宠溺着长大,有些人甚至认为“不努力但要求平等回报也合情合理”(巨婴),他们在当下社会碰壁时,受到的挫折感无疑也是巨大的。这又是一大隐患。
2.社交媒体扭曲的现实
不幸的是,我们还拥有成熟的互联网。人类原始的部落习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正被社交媒体指数级扩散。
社会本身并没有那么不堪,但因为互联网“幸存者偏差”式的扭曲映射,比如,知乎上人均年薪百万,就是这么膨胀出来的,更扩大了不平等的裂痕
人是社会化动物,个体独处与群体中出现时,往往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行为。
群体中,我们很容易陷入“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状态,即我们的“人性情感”会极大削弱,行为会倾向于从众、不顾后果、更极端。
这方面的实验证据数不胜数,就像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凯所说,“战争最残忍的是,它强迫人们集中在一起,干一些就个人而言谁都很反对的事情。”
很多人都体验过轻量级的群体失控感。比如在红绿灯路口,其他人都“闯红灯”时,你如果坚持不闯,反倒会产生莫名的压力。
更糟的是,互联网的“匿名性”、便利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沟通环境,会产生类似于“群体极化”的效果,这也是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暴力言论的原因。
或许你会认为,在网上骂一骂,发泄下负能量,不是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减少现实中的冲突么?
3.泄愤只会起到反效果
这种想法很自然,甚至渗透到我们的文化、语言中了。
比如,我们说“满腔怒火”,显然,我们潜意识中把不良情绪看作一种可存储的“物质”,既然它能储存,那把它“倾泄”掉不就皆大欢喜了?
弗洛伊德将此总结成液压理论(Hydraulic theory),即没有表达的情绪会积累压力,必须采取行动将压力释放,否则会导致“爆炸”。
那么,泄愤真的有用么?比如,观看暴力媒体、暴力游戏,如此就能维持情绪健康?
大量实验表明,泄愤不仅无效,反倒会形成反效果。
以沙袋实验为例,参与实验的人被刻意激怒,接着将他们分成三组:
  • 一组让他们静坐不动
  • 一组是提供运动器材让其运动
  • 一组提供沙袋供其想象是敌人泄愤

实验结果,静坐不动组对激怒他们的人实施“报复攻击”最小,运动组次之,而泄愤组的“报复攻击”最剧烈。
其他大量类似实验均重复了这一结果。
这就是所谓的“暴力滋生暴力”。
这很糟糕。
你在电商平台上搜“减压玩具”会出现许多暴力发泄的商品。
各类商业影视、直播视频、网络游戏偏偏提供了大量暴力泄愤的素材,供现实中备受“挫折”的愤怒者发泄,结果,不仅没有抑制人们的恶意,反倒激活了另一种增强恶意的效应——社会学习。
4.社会学习及认知负载
媒体(游戏)的各类暴力元素虽然不会平白无故增加我们的怒意,但是,它却容易刺激“有泄愤冲动的人”进行模仿,或者将一些“恶意”付诸真实的行动。
这些现象在儿童、青少年收看暴力节目的追踪中得到了大量数据证实。
最为严重的是,当影视剧中备有魅力的主人公,采取冲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且还在故事中受到大众认可、青睐时,更容易让观众认可这种“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
常常刷视频的人也更容易以“简单化思维”(比如非黑即白)去看待现实中的问题,丑化异见,残忍攻击,并合理化自身恶行。
信息社会对工作成效的高要求、信息爆炸对我们心智认知造成的负载过大,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懒得思考”,更容易沉浸于“简单化思维”。
除此之外,近几十年来个人主义泛滥,弱肉强食的竞争文化深入人心,有些人甚至已产生“他人的成功就是我的失败”这种扭曲的心理。
上述种种社会文化因素也为“恶之花”的绽放提供了温床。
当下社会更糟糕的问题是,引发人们“挫折感”的因素往往不是具体的个人或事件,这个时候,人们更倾向于……
5.替罪羊理论(scapegoating)
社会心理学有个替罪羊理论,即当一个人造成挫折的根源太大或太模糊时,他倾向于将攻击矛头转向现实中跟自身意见不同或相对弱小的群体。
我认为,这是当下社会“恶之花”的最大工厂——造成当代人挫折的根源——社会系统太大太复杂,以至于大量无辜的人成为替罪羊。
历史上,因“替罪羊”而犯下的恶行累累:
二战时期的犹太人,19世纪加利福尼亚中国移民,卢旺达种族屠杀……今天,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弱势群体遭受各种或隐性或显性的虐待。
欺负无辜的人算什么?
你或许会问,这些人难道不会愧疚么?会,但人类的潜意识会本能的保护自己——这引起“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效应。
比如,你伤害了无辜的人,这不符合你对自己“理性、善良、好人”的自我评价,为了扭转这种心理失调,大脑会不断编造“此人肯定罪有应得、伪善、偷偷干了一些坏事”的假想。
简而言之,人们对某个目标的泄愤,事后只会增加对该目标的厌恶,选择性忽视自己犯错的事实。
人们有着将自己视为完美而又理性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又是多么频繁地导致我们采取那些既不完美又不理性的行动
尾声
如何不让恶意奴役我们?
究竟,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讨论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自然进化赋予了人类具备实施恶行的生理条件,但鲜有人与生俱来以恶行为乐,人类的思想及行为模式具有极高的可塑性,人类的“恶之花”是社会学习与社会情境综合影响的结果。
简而言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用这句佛教智语来总结人性已经颇为接近了。
所幸,人性会比此更有弹性一点,人,终身可塑,浪子回头金不换。
那么,世界会变得更暴力么?这取决于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今天的社会也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我们“看到”的世界终归是互联网上的扭曲形象,现实未必那么糟,不要选择性忽视了现实世界中温暖的一幕。
就好比“承认无知才是求知”的起点,承认人性存在缺陷并不可怕,假装完美才是灾难。
比如,阅读了本专题,我们已经很清楚,恢复人文之光,行之有效的手段有:
  • 政策及经济层面,努力减少社会不公
  • 家庭及学校教育,在主流中渗透更多「移情」教育
  • 社会教育,以更多的「合作」取代「竞争」
  • 媒体文化层面,塑造以理性、创造性解决冲突的英雄形象而非“以暴制暴”
  • ……
以上都是社会组织能够优化的方向。
那么,在个人层面,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社会心理学实验证实有效的策略,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来了: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于公于私,哪怕是“为自己考虑”,我们也应该善良。
理由很简单,与人为善,尝试设身处地思考他人立场,培养「移情」的习惯,这有益于提升情商,为创造性的处理人际矛盾、培养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安全感归属感都非常重要,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与人为善,无关道德,我认为,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能力」。
反过来,如果所有人都对世界报以冷漠,任由社会变得更糟,那终究会验证“一切祸福,自作自受。”
毕竟,覆巢之下无完卵。

*点亮「在看」,我会看到你
*老读者建议,有空再刷一遍,会有更多惊喜
延伸阅读:
本文由作者李少加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少加点班),媒体转载请后台回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