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带娃出行,回来和友人们聊起出行经验,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 citywalk 。
citywalk 是指那种随心自在地穿梭于大街小巷,用脚步和镜头来记录城市、感受城市的旅行方式,不用特意做攻略,也不再只看重目的地,反而是过程成为了旅行的主体。
大家都说,citywalk 的内核是悠闲、随意、自在,可以让人不那么焦虑,所以这种形式也越来越受欢迎。

不过也有一位“焦虑的纽约客”,把自己的 citywalk 拍成了怪诞不经的喜剧片。
他就是号“史上最强街(gai)溜子”约翰·威尔逊
他很喜欢走上纽约街头,扛着摄像机,将自己看到的、亲身经历的、别人口述的场景,全都记录下来,再以标新立异的方式,将这些素材整合成十分跳脱,但又十足有趣的短片。
HBO由此还出品了一部纪录片——《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每季 6 集,每集 30 分钟,短小精悍,特别适宜闲暇时观看。

2020 年,第一季一上线就收获了极佳的口碑,甚至在烂番茄上获得了 100% 的新鲜度。
豆瓣上也有超过 2 万人给出了 9.5 的高分,2021 年播出的第二季,豆瓣评分也高达 9.4 。


经历 2 年的沉寂后,前不久终于推出了第三季,同时也是最终季,同样收获了好评,超六成观众打出了五星,几乎零差评。

有网友评论说:“很爱看这个纪录片,大概是因为‘已经活在这荒诞的世界里,就算发生了什么也随他去吧’的自得其乐太吸引我了。”
还有人说:“这是我看过的最独特的节目之一,他捕捉到的东西很神奇,感觉既真实有趣,又真实忧郁。”
《纽约时报》对这部纪录片的评价是:“滑稽搞笑的人类学研究”“威尔逊对城市生活的荒谬性有着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大家可能会好奇,为啥由街头日常碎片拼凑成的纪录短片,可以如此受欢迎?

我觉得,还得到短片里去寻找答案。
这一系列纪录片又名《约翰·威尔逊的生活指南》,每一集都会有一个特定的主题。
约翰·威尔逊一人身兼数职,导演、主演、摄影、旁白全是他。
用威尔逊的话来说,“我只是想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拍摄纽约。”
所以,当我们观看短片时,可以透过约翰·威尔逊所独有的观察视角,为我们在思考万事万物或“怎么做”时,打开新的思路。
当然,咱也不能真的把这部纪录片当成严格意义上的“生活指南”,毕竟就连威尔逊自己,也会时不时地流露出纠结和迷茫。
但威尔逊牛就牛在,无论遇到什么,他总能坦率地面对,在“丧”中寻找各种“乐子”,把生活过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彩蛋。
难怪有网友说:热爱旅行的人看到的是一部城市观光片,喜欢人文的人看到的是一部科普教育片,幽默逗趣的人看到的是一部喜剧片。
新的一季中,威尔逊的选题又玩出了新花样,包括如何找到公共厕所、如何进行锻炼和如何清洁耳朵等。
我提前替大家尝了一口新鲜出炉的“电子榨菜”,还是那个味儿!
如果上厕所不重要,
还有什么更重要
在新一季的第一集,威尔逊真是一点缓冲都不给,一上来就发表了一番看起来非常无厘头,细品之下又颇有道理的有趣“暴论”。
他说,我们和厕所的关系,和家里其他任何物品都不一样,我们一起分享了无数的亲密时刻,是浪漫的情侣关系

紧接着,就引出了这一集的主题
《How to Find a Public Restroom》
,开始教大家如何寻找公共厕所。


说实话,如果不是威尔逊,我绝不可能知道,在纽约这座国际大都市,居然有很大一部分的公共厕所都是关闭的(相比之下,我们的城市人性化多了)。

也很难想象在拥有 800 多万居民,每年还要接待超 6000 万游客来访的纽约市,可供使用的公共厕所只有区区一千余个。
更夸张的是,这里面居然只有 2 个公厕是 24 小时开放的。
就连时代广场、洛克菲勒中心这种人山人海的大热旅游景点,都找不到任何公共厕所。

看到这里,我忽然就理解了,为什么威尔逊要把找公厕放在开季的第一集来讲。
透过威尔逊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纽约的很多地方,都因为缺少公厕而使用临时的移动厕所,因为疏于管理,卫生条件相当恶劣,且设施大多破败、无人维修。
所在位置也经常出人意料,充满了黑色幽默。
比如,有的临时厕所设置在车辆川流不息的公路中央,想上厕所不仅要横穿马路,还得练习跨栏技术。

说起来,纽约也不是没有为厕所问题做出努力。2008 年时,纽约专门建立了 5 个自动清洁厕所(是的你没看错,只有 5 个),服务于5个区。

每上一次厕所需要花费 25 美分(只收硬币),还要限时 15 分钟。

让人拍案叫绝的,这个厕所的自动清洁系统。
双脚离开地板一定时间后,这个厕所的自动清洁系统就会判定人已经离开厕所,会立即开始狂风暴雨式的清洁程序。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威尔逊坐在了洗手台上,紧接着他就经历了一次人生中十分难忘的洗礼。
很难不怀疑,当威尔逊打开厕所门时,看到的耀眼光束是来自天国的光

因为如厕如此不便利,纽约这座城市比我们想象得“更有味道”。
地铁车厢、商家店铺门口、宜家的卫生间样板间、行人如织的马路边、随处可见的饮料瓶子里,全都有“迹”可循。



如果想去街边的小店解决三急,就需要花上一笔钱,成为尊贵的顾客。
所以威尔逊出了一个很有味道的“馊主意”——直接从路边的垃圾堆里捡一张小票,就能获取店内厕所的开门密码。

要不就试着学会长时间憋尿,甚至可以为自己进行一次“汉普顿膀胱手术”。

之所以叫“汉普顿膀胱手术”,是因为从纽约开车到汉普顿,需要三到六个小时。
如果给膀胱注射肉毒杆菌,就能放松膀胱肌肉,这样就能从纽约直达汉普顿,中途不用停车上厕所

看到这里,总感觉威尔逊是在用真情实感胡说八道
当然,威尔逊对于厕所的追寻之路并没有就此停下,之后他还随机跟车去了一个声称非常开放的狂欢活动。

在活动中他完全玩嗨了,拍了整整一周的素材,当他以为自己捞到了大素材,这一季纪录片稳了的时候,被主办方告知这个活动已经签了独家纪录片,威尔逊拍的所有镜头都不可以公开

深感挫折的威尔逊,为了搜集素材,去参观了由火箭发射基地改造而成的末日堡垒。

还去了遇到核武器袭击的时候,美国领导人会藏身的地下室,还使用了一下那里国会使用的干净厕所。

在威尔逊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纽约不同人群的生活百态。
这一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位于布莱顿海滩的一个公共厕所。那里的员工阿姨不仅将厕所打扫得非常干净整洁,还自掏腰包,将厕所装饰得非常华丽。

墙壁上四处贴着励志的图片和标语,正是这些积极正向的标识,曾经挽救了一个伤心人的生命。

或许就像威尔逊在纪录片说的那样:
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糟糕的事情,一些事情也会照常运作,即使古老的设施不再像原本设计的那样发挥作用,至少他们还可以提供一种想象,让我们对“明天会更好”充满希望。
健身复健身,动力哪里找
威尔逊不仅仅会“整活”,有的时候也会突然从小事展开,讲述一些人生大事。
比如第三集,主要聊的是现代人最在意的身材焦虑,主题是《How to work out》,教大家如何健身。

说起健身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积攒了太多“怨气”,威尔逊一开篇就直接来了段单口相声。
“大多数健身房都有器械,模拟你在户外非常讨厌的运动;还有很大的区域是给人躺着发短信用的。”

在健身房里,你能收获的就是无限的免费纸巾和观看高清电视里的励志节目(注意看节目的内容)。

健身房也许不错,但很难想象自己每天泡在里面运动的画面。
明明家里有那么多健身器材却从来不碰,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一旦办了健身卡,就会开始热衷于锻炼

我相信,在看这段的时候,肯定有很多人都被“扫射”到了(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哈哈)。
在嘴犟了一番之后,威尔逊还是决定开始泡健身房。他的教练建议他给自己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开始——健身前先拍一张全身照作为对照

结果威尔逊这么一个独立导演,居然以自己拍不出全身效果为由,跑去了一个宠物猫展,让专门给小猫咪拍照的摄影师掌镜。

甚至还专门登记了宠物(威尔逊本人)的信息,等着摄影师用电子邮件把照片发给他。

结果等来了摄影师说器材全部都被偷了的邮件,自己“丢人现眼”的半裸照更是不知所踪。

这时候,威尔逊想起来在猫展上遇到过一位写宠物侦探小说的作家,他去拜访了这位小说家,希望对方能帮他分析出到底是谁偷走了相机。

小说家在十分认真地分析了一通之后,对威尔逊说我不是侦探,你还是得报警。

但好消息是,威尔逊并不是相机的真正主人,他只是想要一张照片而已,而小说家也是一个会拍照的人(现代社会谁还不会拍照呢)
于是,威尔逊终于拥有了一张记录健身前身材的照片。
看到这里,我想说,威尔逊简直就是在演我们很多人。
当我们想要追求成长进步的时候,总是会因为担心努力过后仍然避免不了失败,于是在开始前总是会踌躇不前、各种拖延。
其实,只要开了头,就会发现做一件事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困难。
不过,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会遇到新的问题。
可能又会觉得,即使付出了远超预期的努力,仍然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样子,于是开始怀疑自己到底在努力些什么。
从而陷入“难道余生都要一直这样努力下去吗?”“如果停下来就会重回最初的样子或者更糟糕吗?”的沉思之中。
因为没有达成最初幻想的样子,人们往往会忽视已经产生的显著变化、获取的不大不小的成果,总是会不自觉地质疑自己、陷入迷惘。
甚至想不明白,那些通过不懈努力得来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

这时候最渴望的,就是从别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中收获肯定。

健身如此,人生更是如此,只是人生的问题比健身更难解。
此时的威尔逊,也处在人生小有成就,但还远远不到可以自我满足的阶段。
因此,他想到了回到母校给自己“充电”,期待能在那里收获一些来自后辈的支持、肯定和崇拜。

很可惜,可能是他毕业太久了,也可能是因为他确实还不够有名。如今的校园里,认识他的人寥寥无几。
在年轻人的眼中,他只是一个举着摄像头到处乱逛,还冒充电视台工作人员的中年大叔。

“充电计划”落空,让威尔逊心里的空虚感更加明显了。
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一辆载着巨大南瓜的卡车。

通过闲聊,威尔逊得知南瓜的主人是一位竞技南瓜参赛者,对方非常热情地邀请威尔逊参观正在培育的超大型南瓜。

主人介绍说,南瓜是地球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人类总会试图把它们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在此前的比赛中,南瓜的主人从未获得过第一名,但他仍然热爱这项赛事。

通常,一个超大的南瓜需要 130 天才能成熟。
在这 130 天里,南瓜的主人每天都在精心地培育,并耐心地等待着。

在南瓜成熟后,南瓜的主人邀请威尔逊来到巨型南瓜的比赛现场,参观整个比赛过程。

比赛场面非常壮观,上秤的南瓜也一个比一个重,南瓜的主人倒数第二个上秤称重,他的南瓜获得了远超其他人的成绩,也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但最终他还是输给了最后一位参赛者,获得了第二名。

威尔逊本以为,与冠军失之交臂这件事,会击垮南瓜的主人,但令他颇感意外的是,南瓜的主人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依然喜形于色。
因为他为超越了去年的自己而感到无比喜悦,并且对明年的成绩更加期待了。

终于,在这场和南瓜的相遇中,威尔逊领悟到了如何进行锻炼,也是如何面对人生的方法:
“如果你真的想长大,只要确保你能找到一个健康的发泄途径,那样的话你就不会在别的地方忘乎所以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进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定要找到能提醒你从哪里来的东西,这样你就不会丢掉自我。
锻炼应该是很自然的事,只要你能找到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输赢不重要,找到喜欢的方式本身就足够让你成为赢家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时候迷恋本身,
就是在不停回忆
第三季中,我觉得最温馨的一集当属第四集了,主题是《How to watch the game》,教大家如何观看比赛。

故事的开始,威尔逊为了拍摄运动相关的素材,终于想起来回应一下主办方早就发给自己的观赛邀请。

当他买了球队帽子、学习了球队历史、还了解了棒球手势,做足前期准备前往球场后,“翻车”人设不倒,这场比赛因为大雨取消了。

好在,在球场旁他遇到了一个球队资深球迷,并受邀到球迷家中观看往年的老球赛。

其实威尔逊本人对体育赛事并不感兴趣,甚至平时看球赛也是对赛间休息的清理活动更感兴趣一些。
但可能是受到了资深球迷们那种无比热爱的氛围的感染,威尔逊决定邀请朋友到家里一同观看比赛。
于是,他掏出了许久不用的吸尘器开始打扫房间,却发现吸尘器坏了。
去修吸尘器的时候,他意外得知现在卖得最好的吸尘器,并不是最好用的,很多老式吸尘器更好用。
而且每年都会有吸尘器爱好者在酒店举办年会,展示、比拼各种吸尘器的性能。

坏消息是,只有一个朋友回应了他在家观赛的邀请,好消息是,威尔逊可以毫无歉意地放朋友鸽子,去围观吸尘器年会了。

这些参会者们有的拥有 75 台吸尘器,有的拥有 120 台,还有的拥有巨型吸尘器。
每年他们都会聚在一起讨论预算,还会把各种粉尘倒在地毯上进行性能比赛,并且严格评审、打分。

原本只想凑个热闹的威尔逊,却意外地在这里收获了新的赛事爱好。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完全明白了所有规则,而且真的很想知道到底谁赢了。


一开始,威尔逊并不理解,为什么这些爱好者会对吸尘器,表现得如此狂热。

但随着和不同参会者的交谈,威尔逊逐渐了解到,这个看似简单的爱好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令人动容的感人故事。
有人是推着奶奶的吸尘器,学会了走路,吸尘器从此拥有了超凡的意义。

也有人将已故亲朋好友曾经使用过的吸尘器留在身边,单纯只是为了不忘记他们。
每台吸尘器都不再只是一台简简单单的吸尘器,更承载着浓郁而沉静的情感寄托。
这听起来很古怪,却又合情合理。
也许是被触动了心底里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威尔逊驾车回到已经去世的奶奶家。
他常常因为没有更好地陪伴奶奶走完最后一程,而感到愧疚。
不过,这次他找到了另一种方式和奶奶相伴——他从壁橱里翻出了奶奶每天使用的吸尘器。
“每个人都有一个真空吸尘器,只要你准备好了,你可以随时把它拿出来。”
至于究竟应该如何观赛,威尔逊给出的答案是,“不喜欢和别人一样的比赛也没关系”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些东西的迷恋,都来自成长过程中的回忆。
做生活的勇者
在看这一季的《怎么做》时,我脑海中总会时不时地蹦出曼·罗兰的那句经典名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威尔逊就在践行这种英雄主义。
他走上城市街头,记录那些或平淡或离奇的生活碎片,再把这些碎片一点一点地拼凑起来,堆砌成一条直抵人们心底的路,去探寻我们真正关心的有关自尊、遗憾、死亡等问题的答案。
威尔逊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他从没有真正雄心壮志地想要做出什么电视节目来,他更倾向于把这个过程比做一种治疗
威尔逊家中堆满了录像带
“我害怕所有这些悲惨的经历,如果我不把它们变成一些东西,就只是净损失。
我的逻辑是,哪怕能从中获得一点积极的东西,就不后悔这些经历的发生。

或许我们也可以像威尔逊一样,多去用心地感受这个世界。
无论好坏,都欣然接受它,如果能从中找到乐子,那就再好不过啦~
这部纪录片第三季的观看资源,我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老规矩,大家点个赞和在看,再转发下这篇文章,在公号对话框回复“威尔逊”,就能看到观看方式啦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字幕来源:擦枪字幕组
川妈说说
人到中年,越来越深刻体会到生活的难。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身体工作,没有不操心的。但这几年,我和老王吵架矛盾反而少了很多。我和闺蜜聊起来、开玩笑说,中年人实在太忙了,哪有时间吵架,有那空还不如多睡一会、刷会手机。可能真有这一部分原因在,但我觉得更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心态改变了。遇到问题,不再执着于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非得要搞清楚原因,而是迅速往前看,看怎么解决问题。
最近开始看阳明心学的书,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但已经发现自己的内心平静、笃定了一些。守住我们的内心、积极行动“事上练”,40岁开始困惑的我,好像找到了解惑的方向。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