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有太多时间被荒芜;2022,有诸多空间被桎梏。一切记录与语言让我们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感受生活的张力,也感受影像的张力。
时间终会流走,但纪录片用自己的方式关照个体、捕捉真实、记录生命。宏大的社会叙事与渺小的个体记忆,在基于真实的“诗”与“思”里,这些真实而动人的故事,让我们得以在更丰富的情景中,重新思考影像记录的价值、日常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复杂性。
1月6日—8日,20余位成渝纪录片创作者们相聚在了麓湖,5场重磅放映、2场纪录片论坛,我们一同在影像中见证了个体的真实,在交流讨论中激发出关于纪录片的力量。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回顾(阅读全文,收获文末福利)
图 | 纪录片放映与论坛交流现场
01
看见真实的个体与复杂的生命
5场纪录片放映+映后交流
1月6日
19:30
《世外桃源》
周铭影
《世外桃源》一片以内部的视角拍摄了当时重庆一家以“花卉大餐”闻名于世的餐厅,以几乎全人物的视角记录了餐厅里魔幻的服务和洗脑式的管理模式。
“活在角色里”是张德荣给员工的指导,人们依附于金钱关系、企业环境、宏大理想扮演着某个角色,从而形成强烈的身份认同。
“自我”的人是开会的批判对象,也是“世外桃源”里的危机人物。但当“金钱”的理想逐渐破灭,现实伤口的拉扯逐渐剧烈,戏剧背后的幕布被赤裸裸地呈现出来,“自我”开始逐渐显现,一切成为幻影又成为割舍不断的记忆。
1月7日
13:30
《惊蛰》
宁佳伟
《惊蛰》以导演家乡的渔民作为此次实验性影片的创作题材,探索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海面被冻封住,影像通过一艘等待冰海融化出海捕鱼的渔船来探讨渔民生存状态的议题。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就如同影片的英文名"awaken",植物在醒来,海在醒来,船在醒来,万物都在醒来,人也在醒来
被冰雪覆盖的茫茫海面,渔民伫立其中,一切都显得孤独,却又能够感知到情绪饱满的瞬间;以第一人称镜头展现渔船的作业,翻找石头缝中的海参,一切都体现着真实,也让我们从不同维度看待真实;作业时空灵的凿冰声响、雪化滴向大地的空灵,人物与自然仿佛融入一体,被逐渐放大,却又各有特征。
主观与客观的镜头交错,直击灵魂的声响与充满灵魂的影像结构与质感,让我们深切思考人与自然的微妙的关系。
1月7日
15:30
《两个星球》
范俭
2008年的地震是人们关于生命的集体伤痛。影片聚焦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失去独生子女的两个家庭,讲述两个普通家庭在创伤发生后多年,接受事实回归生活的故事。十多年过去,城市在重建,生命在流动,可关于集体的记忆应该被记录与表达。
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镜头画面的切换,前半段叙事性与后半段生活散状化的转变,透过细腻的观察与表达,通过还原生活本身的质感以及对“时间”的独特解读,我们在影片中关照日常,也进入关于社会议题的探讨。
在都江堰流动的河水中,在充满遗憾与悔恨的墓地上,在生命的守护与轮回中,在一场凄厉的雨后,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家庭的故事,是“两个星球”的故事。不一样的时空、不一样的生命状态,却是时代的集体记忆与矛盾凸显,关乎关系的重构以及生命的思考......
1月7日
19:30
《淹没》
李一凡
2002年,为保证三峡水库第一次蓄水成功,在水位上涨前,一场大型的城市迁移由此发生,《淹没》便记录了奉节这座小县城的搬迁过程。

本片以“奉节县”为主角,多条支线进行展开,记录了一位志愿军老人的生活变迁、一座基督教教堂在利益面前的动摇、以及移民干部和城市贫民的矛盾纠葛。

李一凡导演以脱离主流叙事的影像语言、以深入现场的肉身体验,为这场巨变下的集体与个体、顺从与反抗、真相与虚假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记录。
1月8日
19:30
《尘默呼吸》
李维
根据2021年数据统计,全国累计报告职业性尘肺病患者91.5万人,现存活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大概还有45万人。《尘默呼吸》便记录了尘肺病人郑大章在生命中最后的一段路程。
妻子的出走、父母的年迈、再加上3个年幼孩子的抚养,似乎这个家庭因为尘肺病而跌入了深渊,一种极其无力的气息蔓延在这个家中、充斥在这部电影的每分每秒。
在影像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家庭的故事,关于生命、关于爱、关于死亡,关于童年......但在影像之外,又有着多少同样的家庭备受尘肺病的折磨?又有多少孩童正在亲眼凝视生命的困境与残酷?也许,我们无法得到解答,但保持持续看见......
放映结束后,5位导演分别与观影观众展开了纪录片的交流,展露了纪录片拍摄的背后故事,剖析了更多的细节。
关于《世外桃源》,实际拍摄背后的故事以及影片中人物的现实境遇成为了观众关注的重点。周铭影导演分享了三个月时间里高强度拍摄、短时间睡眠、长时间训导的故事,在聊到花卉大餐的那些人物时,一度哽咽,真切实感地为观众分享了他在回访中看到的“世外桃源”理想破灭后个体的生活现状。
图 | 《世外桃源》映后交流现场
《惊蛰》中人物的选择、第一视角与几乎全背影的镜头方式、拍摄中所面临的严峻自然环境等引发了观众的追问。宁佳伟导演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童年故事以及记忆里与渔民、船、大海的种种,回答了关于人物与视角的选择,剖析了镜头背后的故事,解答到关于选择镜头的故意,认为脸只是一种符号,要达到想要的效果就要进行取舍。

图 | 《惊蛰》映后交流现场
《两个星球》放映后,眼泪与欢笑参半,观众开始交流回忆起自己关于地震的记忆,也沉浸在两个家庭的叙事中,询问更多的幕后故事、拍摄手法以及导演新片的内容。在谈到影片画幅的变化上,导演解答到关于实现年代的变化以及过渡的目的;在谈到之后的影片计划上,导演也透露出拍摄地震家庭故事的延续以及关于余秀华第二部纪录片的故事。
图 | 《两个星球》映后交流现场
《淹没》则在一片废墟之中结束,所有房屋都被夷为平地,静待巨流“淹没”,但在这场迁徙之下的个体命运,依然牵动着现场的观众,这种对巨变现场的个体关注,也引起了观众的好奇。李一凡导演谈到自己在创作时的观念转变,从主流媒体的宏大叙事回落到具象的个体命运,这才是自己在场时真实的感知和审美判断。

图 | 《淹没》映后交流现场
《尘默呼吸》后,观众仿佛身处其中、被更真实的无力所笼罩,好奇在拍摄中遇到的困难与回应。导演袒露,作为拍摄者,自己是躲在摄影机背后的,这其实成为了一种保护。同时,导演也表示电影中的场景换成其他疾病依然是成立的,尘肺病其实并没有成为这部影片的核心,这些被病痛所折磨的家庭,更加值得记录和呈现。

图 | 《尘默呼吸》映后交流现场
02
围炉2022
纪录片论坛交流
1月7日晚,20余位成渝创作者相聚在寻麓书馆,就“从学院到原野,纪录片如何与国际接轨”“从地震到疫情,纪录片如何介入公共议题”两个论坛主题展开交流讨论。关照彼此,看清困境,理解当下,也期许未来。
图 | 纪录片论坛交流现场
1、“从学院到原野,为什么现在选择以纪录片的创作为媒介?”
李一凡:
我的路径跟他们后来的确实不太一样。我是大学在中戏上学,也不是学纪录片,我们学编剧、学导演、学舞美的。我们那个年代拍纪录片的成本以及面临的环境还是挺复杂的。
我那个时候也没有想一定要做个什么电影,或者是做个什么。我只是觉得自己有一些对社会的看法,对各种事情的看法,我要找到一个表达途径,我觉得纪录片这个途径好像对于我而言挺有意思,这样就开始干起来了。
宁佳伟:
我觉得做纪录片除了这个作品本身以外,其实更深层次涉及到的是社会学的层面,我跟人怎么打交道,我怎么介入到社会这个过程,包括我最后跟这些不同的人接触完以后,对我的改变,以及我重新开始思考。
纪录片能给我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刺激和的体验,让我感觉我的平行的空间有不一样的维度。但我今天的心态也变得慢慢地平静下来,不是为了做什么而做,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是对自己的一个真实的体验,纪录片比较适合我现在的这种表达。
2、纪录片如何与国际接轨?参与海外节展获得过怎样的冲击与启发?如何突破现有困局?
徐筱:
其实去每一个节展可能带来的感受都不一样,现在国外对于纪录片本体的讨论,可能已经不太会在意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国内还处在这个讨论它是不是真正的一个阶段。
国际上每一个电影节他可能都会选择一个方向。如果说你去追逐这些议题,其实你永远赶不上,因为你这部片拍完了之后,这个议题已经过了,只是盲目地追逐着议题去拍,其实没有太大的作用,还是去拍你自己真正想拍的、真正想了解的人。
许创:
其实我觉得在任何地方它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和圈子的问题。在国外的纪录片语境里,还蛮看重纪录片里关于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东西,然后是关于创作者,也有关乎有没有加更多的能量在里边这样的一些问题。
3、对于纪录片介入公共事件或者是公共议题是怎么看待的?
范俭:
我觉得《两个星球》是一个很好回答这个问题的案例。它实际上是一个生死的公共话题,能够作用反映到每一个具体的家庭的身上。
在这个时间段里,我觉得这个片子确实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路以及扩展的模式,它可以从很多角度来构成一个公共话题,有一个公共议题在进行,那么那个公共话题就可以进行切入。但是公共话题不仅要记录还要表达,你还要把你的态度,作为一个创作者,将灾难跟大众的一种关系表达出来。
我觉得纪录片来介入公共话题,实际上不是一个学术的范畴,而是一个很个案的、很具象的东西,但是具体的虽然小,但是一定要把它放大,做到以小见大。
除此以外,就论坛的两个主要问题,成渝纪录片创作者们均交谈了各自的看法,我们也在交流与探讨中看到纪录片导演们亲临的现实处境,了解纪录片发展背后的故事,看到未来的可能与不可能。
(注:以上论坛交流文字并非全程内容记录,内容上有所删减)
03
谨启2023
导演新项目交流
2023,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一切都在书写与记录着另一种可能。1月8日下午,成渝纪录片创作者再次相聚书馆,就2023年之后即将面世的新作品展开互动交流。
图 |  新项目交流论坛现场
其中,范俭导演在新项目交流论坛中透露,2023年他的第二部关于余秀华的纪录片将与公众见面。时间回到2016年,以女诗人余秀华为主人公的《摇摇晃晃的人间》面世,影片展现了余秀华赤裸裸的日常:摇晃的走、抽动的脸、绝望的哭泣、愤怒的吵架、高声的谩骂,更以细腻的表达而又富有启迪与思考的形式描述了一个生命不凡的女人,这部影片也曾斩获2016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长片竞赛评委会奖。而在即将面世的关于余秀华的新片中,将更多的展现她的变化。
“我的创作与我对海水的感受、理解一样,《惊蛰》让我慢慢读懂海明威的那句‘没有什么象征意义的东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一场表演》让我在困境里看到事物的真相,从而反思自己。“宁佳伟导演带着自己对海的理解,带着对社会、自然、个体的理解,拍摄的关于海洋馆的影片也将与公众见面。
除此以外,李一凡、陈心中、康世伟、高屯子、周铭影、李维、张杰、张艺馨、刘广宇、樊春辉、陈俊华、程俊灵、徐筱等导演也透露与分享了新片的花絮或背后的创作故事。谨启2023,我们期望更多更好的纪录片面世。
三天时间,我们从影像与交流中,感知个体的真实、感知生命的复杂、感知记录与叙事的力量,从而唤醒与激发集体记忆,引发对社会的再思考。
时代的质感需要文化去打磨,更需要真实与看见去填充。
文末特别福利
转发本篇文章,并附文感想文字,我们将随机抽取5位幸运读者,每人送出导演亲笔签名海报一张。
参与方式
1/ 将本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附上#关于纪录片我想说,并写上自己的感想文字;
2/ 将朋友圈截图发送至寻麓书馆公众号后台。
特别提示
中奖结果将在2023.2.2发布,奖品将在2月的第一周进行邮寄,请大家留意公众号后台消息噢~
撰稿 |  墨蠡、Rosebud
编辑 |  墨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