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由作者授权发布。欢迎赞赏,支持原创!
有个古老的说法:人的一生中有七次运气,抓住一次你就发了。我年轻时死活想不通,为啥是“7”次,而不是0.7次、70次?直到2008年股市崩盘的那一天,我顿悟了。
我去,这不就跟经济周期一样吗?每7-10年一次经济周期,人的寿命在过去大概也就50-70岁,数量级对上了啊。眼看着Paulson发了横财大红大紫,我觉得我可以!于是突然对金融感兴趣,开始订阅WSJ,并阅读相关书籍。
不怕大家笑话,到2008年,我已经在HF(对冲基金)工作了N年了,但对金融一无所知。作为典型的SDE,我沉迷于技术。但又是在计算机系才混了一年的水硕,完全不知道怎么提高自己,也不懂去问同事们。自己瞎学还去考了Oracle DBA证书啥的,现在想想真是……哎,我刚毕业工作的时候要是有琪石俱乐部就好了。人菜瘾大的我一直在同事们后面追赶,零零碎碎地学习(不知道系统性学习啊哭),直到Paulson触发了我的金融兴趣。
第一本书,我读的就是《When Genius Failed》。这次聊对冲基金的一百种死法,第一个我想到的就是它: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长期资本管理基金。所以说你就是诺贝尓经济学奖获得者,取基金名字也不能太土霸太直接。这个“长期”基金,成立于1994年,倒闭于1998年。果然没撑过“一般HF都死在四年以内”的定论,汗。八卦一句,第二个我印象深刻的土霸直接基金名字,就是“上海高频交易公司”了,成立于2013年倒闭于2015年股灾,因为名字太冲GJ不喜欢。
业内对LTCM的来龙去脉肯定熟悉得不得了: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市场极端波动,严重影响了LTCM的头寸。LTCM的盈利公式过于简单,且用了大量杠杆。大量杠杆顺风球时放大回报,逆风时就是放大损失。当市场暴露这头鲸鱼时,不仅对手方疯狂挤兑,就连Broker们也加入挤兑阵营提高保证金要求(据说Broker的借口是LTCM仗着自己资金量大,平常疯狂压榨Broker降低保证金要求,这时候Broker就……我看到此处冷笑,难道平常LTCM不压榨你,你这时候就不挤兑了吗?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别谈什么聊斋)。公司面临多重挤压,被迫以贴现价格抛售资产,一代巨星辉煌了四年,瞬间陨落。
巨星陨落吓到从业者了吗?恰恰相反,LTCM的故事激发了从业者极大的兴趣……
*本原创系列将在交易门持续发布,敬请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