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欧美曾一度流行制作“人生导师”题材的校园电影,出品了不少佳作,比如《死亡诗社》(1989)《闻香识女人》(1992)《心灵捕手》(1997)《放牛班的春天》(2004),故事模式都是一个饱经沧桑的长者循循善诱引导迷途的青年渡过人生难关。这些电影以现在的眼光看都有不少局限性,比如导师和学生都是男性或以男性为主,隐含着男权社会主导者之间的代际传承关系。抛开此类不足,这些电影最大的价值是一直在努力思考个人在不断变革的生活和社会秩序中如何自处。
《留校联盟》再次恢复了这个传统,作为《杯酒人生》导演亚历山大·佩恩新作,它的故事编排、影像风格、人物塑造都很“老派”,复古的片头、叠化和向左滑动画面等剪辑方式也不停地在营造过去的氛围。
故事发生在一所预科学校巴顿学院,这里的学生大多非富即贵。电影的三位主角各有各的困境和心结。
历史老师保罗(保罗·吉亚玛提 饰),母亲早逝,很早与家庭失去联系,始终未婚。长相不讨喜,性格也不讨喜,爱掉书袋,言语尖刻,行事古板,不通世故。校长暗示他给为学校捐款的富豪的孩子打高分,保罗断然拒绝,他平时尤其不满富豪子弟的飞扬跋扈,不满的校长顺势把圣诞假期看管留校学生的任务交给了他。
学生安格斯(多米尼克·塞萨 饰),连续三次退学转校,郁郁寡欢,聪明又叛逆。因为母亲要和继父出去度假,便强迫他留校。
厨师长玛丽(达明·乔伊·伦道夫),非裔单身妈妈,为了儿子能上大学含辛茹苦,儿子却牺牲在越南战场。她始终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时常沉浸在睹物思人的痛苦中。
三个人最大的共同点是孤独。这种孤独放在个人身上像是偶然的不幸,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却又是难逃的宿命。
三个人像是组成了一个“临时家庭”,严厉的父亲,慈爱的母亲,淘气的孩子。玛丽居中调节和促进着保罗和安格斯的关系,也观察着他们的变化。
安格斯表面看着像“问题学生”,但其实很善良,是生活让他的委屈变成任意发泄的愤懑。留校期间,他偷了钥匙四处游荡,保罗发现后一路追赶,导致安格斯摔伤。治疗时护士安排填写保险信息,但如果被家长发现就意味着保罗的失职,他会有被开除的危险,安格斯向医院力争了现金支付,这件事成为两个人的秘密,也成为他们改善关系的契机。
玛丽敦促保罗做地更多一些,于是促成了波士顿之行,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了解。
安格斯父亲很久前罹患精神疾病,母亲无法承受选择离婚,父亲住在波士顿一家医院,安格斯就是想去看看父亲,但遗憾的是父亲毫无改善。安格斯明白母亲的想法,母亲把他放在寄宿制学校就是要远离他,看到他就会想起父亲、想起过去的生活。如果这次再被退学,他只能去军事学校。
保罗也是巴顿学院的学生,后来上了牛津大学,但是被富家子弟抄袭作品而且倒打一耙,他开车撞了同学后被开除。在波士顿保罗遇到了那个同学,如今是大学教授功成名就,保罗骗他说自己也在大学任教。
当安格斯问他为什么撒谎时,保罗回答:“他不配分享我的故事。”
安格斯为何桀骜不驯,保罗为何愤世嫉俗,都有了答案。
在博物馆参观的时候,安格斯问保罗:“你知道同学们和老师们都讨厌你吧?”保罗用尴尬的笑作回应。他们都清楚自己的言行及其影响,但他们不愿妥协,也无路可退。
回到学校不久,东窗事发,安格斯父母来兴师问罪,责问校方为什么允许安格斯去精神病院探视病人进而影响了现在的家庭,他们不满意学校的管理想让安格斯退学。保罗包揽了所有责任。他无法代替家庭做判断,也很难批评母亲的“自私”,他只是徒劳的问,本该阖家团圆的时刻,安格斯却不能见自己的亲人,为什么如此对待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门外等待结果的安格斯对一切无能为力,玛丽同样无能为力,只能紧紧握着安格斯的手。玛丽的角色此时像是一个更宏大视角的旁观者,当面前的少年为换学校烦恼时,她的儿子已经葬身异国他乡。
同样能感受到命运捉弄的是电影巧妙设计的几处反高潮段落,在圣诞派对上以为三人各自遇到有缘人,镜头一转发现不过是场美丽的误会和不合时宜的相遇;在精神病院以为父亲会为儿子的成长感到欣慰,停顿片刻却是父亲毫无关系的胡言乱语。
人生看似很多可能性,但面对命运时,就像在迷宫里找不一定存在的出口,选择越多越容易蹉跎。
安格斯没有被退学,但保罗被学校解雇,正式离开了他前半生视为唯一的家的地方。保罗没有告诉安格斯发生了什么。
保罗教了他什么?
他教育他们不能撒谎,但他当着安格斯面骗同学;他教育他们守规则,但他私自带安格斯出校、允许他吃含酒精的蛋糕。
他愿意为此承担相应后果,他愿意牺牲自己换少年留下,愿意保守真相不给少年增加思想负担。
保罗没有告诉安格斯年轻人应该学会什么,但是他传递出来人应该做什么。
要有牺牲精神,有道德底线,会独立思考,能承担责任,对世界不心存幻想,对人生不轻言放弃。
要做一个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人。
保罗是一个不完美的“人生导师”,安格斯的命运也依然悬而未决,但这个温暖的圣诞节永远留下了。
回到开头的问题,人如何在极速变化的时代自处?
保罗曾对安格斯说:“想要真正了解当下或者自己,必须要从历史开始。历史并不只是研究过去,它也是对当下的一种解读。”
要从近处看历史,要从远处看自己。
放在历史长河里,所有的沧海桑田都是弹指一挥间,找到支点,锚定自己,历尽千帆,不坠青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