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 
主题:自由与共同体——一种哲学的想象
主讲人:黄裕生(清华大学)
主持人:向玉乔(湖南师范大学)
与谈人:胡好(湖南师范大学)
肖洪泳(湖南大学)
王大封(湖南师范大学)
时间:2023年10月17日19:00
地点: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景德大讲堂(一楼)
腾讯会议:460294982
哔哩哔哩:23001406
主讲人简介:
黄裕生,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一哲学、德国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与法哲学。出版的主要专著:《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社科文献出版社,1997年)、《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站在未来的立场上》(三联书店,2014年),《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第一哲学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权利的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2019年)等。主编有“纯粹哲学丛书”。
讲座内容:
共同体优先原则视共同体先于-高于成员个体,因而只能从共同体出发理解共同体的善。这一原则实际上包含一个存在论预设即“存在一个最高-最大单位及其完备之善”与一个认识论预设即“有人能全知最高单位及其完备之善”。这一原则盛行于古代社会而规定着古代社会。但是,对人自身的有限性的自觉与揭示则否定了它的两个预设。而对人的自由的发现则表明,自由即是目的本身而是善本身;同时,除了从自由出发,我们无法知道任何其他善本身或其他更高的善。因此,一个善的共同体必须首先是一个维护与促进自由的共同体,而一个值得期待的善的共同体则只能从自由出发去想象和理解。这意味着,如果有一个值得期待的全球共同体,那么,它不应是一个把共同体置于优先地位的世界体系或天下体系,而应是一个把个体自由置于优先地位的自由体系。离开了自由,所谓世界体系不过是霸权的自我标榜,所想象的天下体系则必定是集权的自我神话。
主持人简介:
向玉乔,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院长、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工程专家、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出版的主要专著:《生态经济伦理研究》(2004年)、《后现代西方伦理学研究》(2011年)、《道德记忆》(2020年)等。
与谈人简介:
胡好,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康德的相容论》,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发表论文十余篇。
肖洪泳,法学博士,现为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思想比较、罗马法、宪政理论。代表作:《法律史:立场、方法与论域》(2015年)。
王大封,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是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简介:
外国哲学研究所于1998年成立,著名学者燕宏远、姚新中、邓安庆、舒远招等人曾先后担任研究所负责人。外国哲学学科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批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哲学研究所主要研究西方价值观与实践哲学、西方认识论与科学哲学等方向,其中,德国哲学研究是外国哲学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该研究所有8位中青年学者,其中5位研究德国哲学,主要研究德国古典哲学。
以思想经验世界,
以思辨观照天下;
言由衷之言,不避有失;
究普遍之理,无惧特殊。
·往期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