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还记得羊前两天给大家报喜,我们终于要有自己的玻尿酸工厂了。
结果留言区炸出好多老粉的祝福,羊恍然惊觉,原来我们已经互相陪伴了近10年。
2023年,是新氧成立十周年,这十年里我们从一个小小的App,到中国领先的医疗服务产业集团。
羊也从发出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到现在写了5701篇原创内容,再到从0到1做了我们的自营轻医美——新氧优享。
一路风风雨雨,幸运的是,一直有你们的支持和陪伴。
羊也非常好奇和期许,想知道我的姐妹们在关注羊的这些年里,你们的生活都有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或许在刚认识新氧的时候,你还是学生,或者是职场新人。
而现在,你已经毕业工作,升职加薪,或者结婚生娃,独立创业,打卡新的人生阶段了。
在这其中,我们共同拥有辛酸和低谷,喜悦与高光。
在新氧10周年的收官之月,羊准备了一笔很大的预算,免费送姐妹们新氧定制专研的新一代微点聚焦超声盾、紧肤超水光、元气超光子。
希望姐妹们翻翻自己的回忆手册,告诉羊,你和新氧的故事,你的成长是什么样的?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向羊展示自己这一路走来的欢笑与泪水吧!我们一起见证彼此的长大。
参与方式非常简单,大家点击下方小程序进行回帖,活动规则也在下方小程序内容里,价值8万的大礼包等你免费拿!
点击上图小程序👆,找到👇评论区留言即可参与分享❤️。
宝子们晚上好呀!
羊写的东方美学专栏系列之帝王审美乾隆爷 和 宋徽宗大家都看过了吗?
羊今天接着更新这个系列,来看看雍正爷大胖橘的审美‍‍‍‍‍‍‍‍‍‍‍‍‍‍‍‍‍‍‍‍
看过《甄嬛传》的宝子们估计能感觉到大胖橘对自我审美的明确和坚持。‍‍‍‍‍‍‍‍‍‍‍‍‍‍
他在后宫热衷各种评价妃子们的穿搭,网友:大胖橘的粉色焦虑。
嬛嬛前期得宠,大胖橘美妆博主上线,亲自给嬛嬛画梨白➕淡粉姣梨妆。
夸嬛嬛“花落眉间恍若无色,可见嬛嬛肤光胜雪”;夸自己:“四郎画就,四郎取名,很是风雅”。
转回头就开始双标,挑剔上了年纪的齐妃穿搭不合时宜:
粉色娇嫩,你今年几何“?”你穿湖蓝、宝石绿要合身份的多”。
下朝偶遇眉姐姐精心打扮上演丢镯子,他又觉得眉姐姐穿粉紫色很不错。‍‍‍‍‍‍‍‍‍‍‍‍‍‍‍‍‍‍‍‍‍‍‍‍
大胖橘:“你甚少穿得这样娇嫩的颜色,娇而不妖,是好看”。
眉姐姐靠一套穿搭成功给孩子上户口。
到了甄嬛那里浣碧上赶着给他端茶倒水,他不太感冒毫不客气打击浣碧穿粉色小low。
再次双标:“绿裙娇俏,只是用粉红花朵点缀,又着粉鞋未免俗气”。‍‍‍‍‍
甄嬛听多了大胖橘的点评,对前期老公后期老板的审美心中了然。‍‍‍‍‍‍‍‍‍‍‍‍‍‍‍‍‍‍‍‍‍‍‍
甘露寺久别重逢,嬛嬛坚持一身素净僧侣穿搭:“皇上在宫里浓艳素雅都看多了,我便是要这样洁净到底”。
顺利给孩子上户口。‍‍‍‍‍
大胖橘不只是对后宫妃子穿搭审美要求高,在他执拗的审美输出中,整个宫中的衣食住行各种器具都很讲究。
为了还原雍正年代的审美,郑晓龙:累鼠!
网友也不辜负导演对道具的用心,拿着放大镜看完剧,再跑去博物馆打卡四大爷审美。
网友:确定了自己的审美是雍正帝!雍正大爷的审美,果断买单。
就连店里咖啡,也惊现雍正审美😂。‍‍‍
被网友如此追捧有如此有辨识度,很难令人不好奇历史上真实的雍正审美到底如何。
今天羊就具体来说说这位拥有审美仙品的996工作制鼻祖·田园博主·美术生·美妆达人·化学家·瓷器设计师·极简主义推崇者·丹药上瘾病患·爱新觉罗·大胖橘。
亲自掌管宫中瓷器设计
做春天里的艺术家
网友拿着放大镜看甄嬛传剧中的精致小餐具,发现无一不有来历。
眉姐姐喜欢菊花,茶具中有菊花元素,同款茶具就藏在博物馆内。
历史上真实的雍正也是一个瓷器狂热粉,凭借一己之力独创雍正审美。‍‍‍‍‍
图源:王状元瓷器研究所‍‍‍
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自封宫内瓷器设计总监,对于要烧造的御用瓷器必须经他亲自审定,才可以制造。
雍正的竹节茶壶
为了烧出好看的瓷器,雍正还重用罪臣。
历史上华妃的二哥年羹尧获罪,大哥年希尧也跟着被流放。
但因为年希尧精于绘画和透视法,是个学霸,雍正舍不得他去流放,流放半路被抓来烧瓷器。
年妃哥哥著有《视学》一书,讲透视法
后来还任命他为景德镇督陶官,给他提要求:“此时烧的活计粗糙,花纹亦甚俗,嗣后尔等务必精细成造”。
年妃哥哥烧的瓷器
前面我们提到雍正的审美很务实朴素,他喜欢女人拥有朴素婉转的一颗心,瓷器审美也是类似。
雍正瓷器,对比前朝,不做大改,但求更精准的表达雍正的私人化审美。
在他的要求下,雍正瓷器大多颜色清淡雅致,不浮不媚。
雍正粉彩瓷器
如果是金红配色,就用朴拙天真的图案做冲和。
4000w人民币的花瓶,依然艳而不俗。
600w的小碗,也端庄柔和。
不同于乾隆帝狂轰乱炸的多巴胺少女心,和在瓷器上系蝴蝶结的极繁主义。
乾隆年间的瓷器
雍正爷主打一个删减去繁,转去追求大道至简。
雍正年间的瓷器
在这种审美下,雍正年间的单色釉得到了空前发展,自成一个审美流派。
来看看这一组雍正年间的单色釉,既小清新。
又马卡龙。
还有莫兰迪色系。
时隔多年,依旧没有陈旧之气。
大英博物馆中的雍正瓷器
放在现代装修的家中,也不违和。
除了颜色明快素雅,雍正瓷器瓷体通常玲珑剔透,有种自然纯粹的美感。
尤其是瓷器中植物元素的运用,在颜色和造型上有着非常精妙的平衡。
雍正年间的瓷器
除了明快雅致的单色釉,或许和他沉迷佛教和道教的无常美学有关,雍正还喜欢在瓷器上使用极简窑变釉。
窑变即釉在高温下流淌于瓷器胎体上,要么显示出不可预测的图案变成宝贝,要么炸裂成为一堆废土,堪称不可控的激烈美学。
雍正大力提升极简单色窑变的艺术水准,利用窑变的自然发色,做出了极致的变色。
雍正灵芝花插
每一件都是限量款瑰宝。

除了单色釉,雍正还把白釉粉彩和白釉墨彩系列玩的很精彩。
白釉粉彩常见纹样有牡丹、月季、寿桃、海棠、蝴蝶等,雍正让宫廷画师根据器物的形体配以完美的构图,主题突出,用笔精细。
加上雍正优越的配色审美,绝绝子。
墨彩系列是白釉搭配流动的墨彩,形成山峦高峰流水等意境。

不论摆件还是日用,有一种安静的禅意。
虽然看不懂但大为震撼·jpg,咱就问,下面的小物件你是否喜欢?

雍正不但讲究瓷器的颜色,还擅长给它们命名。
因为用色精细,雍正喜欢用另一种物品来带出瓷器的颜色:珊瑚红、胭脂红、梅子青、茶叶末,蛋黄、甜白、玉子色。
苹果绿、瓜皮绿、松石绿、孔雀绿、梧枝绿,雍正:你说的绿,是哪一种绿?
还有更少见的传统色命名,巧妙之处在于不用看到实物,仅听名字就可以大致想象出它们的颜色。
图源:故宫博物院
雍正的色谱比别人要长,也更有诗意,他还赋予颜色一些精神性意味。
譬如他所钟爱的绿色,在他的瓷器运用中被赋予了“东方闲色”的标签。
再比如有一种红被他称为祭红,是皇家祭祀用的。
吹绿,富有春天气息的名字,是用低温烧制绿色的系列。
热爱日常器物艺术审美,或许这也是他艰辛、乏味、劳累的帝王生涯里的一点小清新和小趣味~
热爱cosplay的大胖橘
梦想成为李子柒?‍‍
清朝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雍正的爸爸康熙,戎马一生开疆扩土被称为千古一帝。
但到了雍正这里,他的政绩由对外重新变回守内。
在位13年,据说忙于朝政一生未出北京城,较远的行宫和猎场他都没享受过,安安分分在皇宫内践行996工作制,过得相当牛马。
来看看这份正史记录的雍正作息时间表。
大胖橘每天坚持凌晨3点起床给老太后请安上班,工时超长(皇帝工时排行榜第四)老太后:烦死了!
不仅卷自己,还卷别人,卷王发火be like:
他的工作量也超级惊人,光是批阅奏章就手写了1700多万字,平均每年100多万字。
看到这里,就能明白为啥剧中有文化的嬛嬛得宠,而大字不识几个的安小鸟只能苦练技艺了。
忙于批奏章之外,大胖橘不像儿子乾隆沉迷下江南和大明湖畔那种work hard play hard。
他的兴趣爱好也很朴实无华甚至有几分辛苦:种地。
古代皇帝为了宣扬重农的思想,会亲自走到田间表演种地。
但在大胖橘这里,他有属于自己的一亩地,真的干活儿还自得其乐。
还是亲王的时候,大胖橘对自己人生的极端幻想,是成为李子柒那样手动打造自己生活的田园博主。
他和自己的福晋一起cosplay农夫种地养蚕,让画师画成画册《雍正耕织图》。
这套耕织图中耕图、织图各23幅,大制作堪比《清明上河图》。
用笔精到、设色典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描绘了劳动者辛勤耕作的场景,拥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雍正还在画册上亲笔题诗,把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和文雅遒劲的书法相结合,诗、书、画达到完美的统一。
在这本画册大盖章中,还能看到雍正给自己起了一个法号,自称破尘居士。
enm,或许如果没有成为皇帝的话,他会和李煜有可能成为诗人,宋徽宗有可能成为画家一样,做一个快乐的农夫。
后来单纯种地不能满足雍正过田园生活的心了,他又让画师给自己画了一组《胤禛行乐图册》。‍‍‍‍‍‍‍‍‍‍‍‍
在这套画册里,大胖橘更肆无忌惮的cospaly。
点评别人穿粉色不合适,但自己可以美美穿汉服。‍‍‍‍‍‍‍‍‍‍‍‍‍‍
时而是独钓寒江的渔翁。
时而是戴着假发狩猎刺虎的西洋人。
既能变身采菊东篱下的隐士。
也能是林下弹琴的高士…
真实的雍正渴望过的生活,和他的称号一样,let's 破尘。
看完真实的历史,羊发现雍正剧里剧外看起来都有几分病娇。
但多层cosplay之下,或许雍正不再是爹不疼妈不爱,九子夺嫡胜出才登基的帝王,而是有趣有闲的四大爷胤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
身为康熙之子和乾隆之父,雍正一辈子呆在北京城,没有康熙辽阔,没有乾隆风流,没有船,也没有马,有的只是逼仄、反目、杀戮和早逝。
但在某些时刻,他已经凭借自己的审美趣味,惊艳了世人,成为让后人认可的艺术家。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生的胜利呢?‍‍‍‍‍‍‍
推荐阅读:一个疑问,张雨绮身上的巨星气质怎么消失了?
为爹不疼娘不爱的‍‍‍‍‍‍
四大爷点个赞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