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政策引导的经济发力点,也是当下热门的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长,可分为上游的钴、镍、锂等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电池材料制造,动力电池和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制造,中游的新能源整车生产,以及下游的整车、电池的回收利用,充电及后市场服务等。前述产业链中的各类企业均涉及众多需要严格落实的环保合规要求,若相关企业未履行好相关要求,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则不仅将面临环保法律责任风险,也将与为了环保目的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初衷背道而驰。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环节中,可能涉及的环保不合规问题包括矿山非法选址,非法采矿,非法排放尾矿水,非法处置废渣、废石、尾矿砂,尾矿库环保隐患治理不力,尾矿库泄漏、溃坝等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尾矿库闭库后未进行环保治理修复等;电池材料及动力电池生产环节可能涉及的环保不合规问题包括未批先建,未验先用,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非法排放大气、水污染物和噪声,非法处置固废危废,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不合规问题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的新能源整车生产环节中,不仅涉及生产型企业常见的环保不合规问题,也涉及整车产品相关的环保不合规问题。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可能涉及车外噪声排放、禁用物质使用、电磁辐射及能耗等方面的环保不合规问题;使用内燃机驱动的混合动力汽车还可能涉及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对发动机、污染控制装置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不合规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的整车、电池回收环节中,可能涉及的环保不合规问题包括对整车、电池的非法拆卸、非法拆解、非法贮存,以及固废危废的非法处置等。
除传统的污染防治方面的环保问题外,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还面临着产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压力。一方面,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ESG实践的发展使企业环保合规面临新的挑战,企业的环保合规重点需逐步从污染防治转向碳排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管理,并需要加强对监管部门、公众和投资者的信息披露;另一方面,其他经济体为应对气候变化出台的监管制度也对在当地投资设厂以及向该市场销售产品的中国企业产生影响,例如,2023年8月17日生效的欧盟新电池法中的碳足迹、供应链尽职调查、电池护照等制度要求可能会倒逼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相关企业关注全产业链的环保合规管理和碳排放管理。
本蓝皮书将分八章对前述问题进行探讨,供相关企业参考。第一章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降碳减污相关的政策、立法进行简要梳理,并概括提炼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中常见的环保合规问题及合规管理重点。第二至第四章分别针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环保合规问题结合案例进行进一步介绍。第五至第八章将分别针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绿色转型升级、降碳减污方面的新要求(包括生产者责任延伸、碳达峰碳中和、环境信息公开以及社会责任报告和ESG报告等热点内容)进行专题介绍。
本蓝皮书由金杜环境法团队编写,报告撰写人为:吴青律师、周悦霖律师、张帆律师、张文博,梁潞对本蓝皮书亦有贡献。 
 《2023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环保合规问题蓝皮书》
长按扫码阅读全文 
转载声明:好文共赏,如需转载,请直接在公众号后台或下方留言区留言获取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