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突破撬动消费,华为重回正循环。
文 | 贺乾明 张家豪
编辑丨程曼祺
华为没有给开售近一个月的 Mate 60 系列手机补开发布会,毕竟最大的悬念——产品配置和售价都已公布。但不管在与不在、出场多久,Mate 60 系列产品和它使用的麒麟 9000S 芯片都是这场发布会的主角。

9 月 25 日,华为在深圳春茧体育馆举办 2023 年秋季 “全场景发布会”。这是华为过去三年来,最盛大的一场消费硬件产品发布会,可容纳上万人的体育馆里几乎座无虚席;等待发布会开始时,现场观众数次齐呼 “遥遥领先”,这是华为终端业务掌舵人余承东在发布新品时的口头禅。发布会开始不到 10 分钟,仅微博端的直播观看人数就突破了 3000 万。
众人瞩目的不是一次新品发布,而是一场宣告回归的仪式。
余承东没有过多提及 Mate60 系列本身,他只在刚开场时简短地说:“感谢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正在加班加点紧急生产(Mate60 系列)。”
麒麟 9000S 未现身,却是造就如今形势的关键。它不是最先进的芯片,据央视新闻引用的多方信息,华为 Mate 60 系列产品中搭载的麒麟 9000S 采用 7 纳米制程,相比苹果刚发布的 iPhone 15 Pro 中使用的 3 纳米芯片还有差距。
但这是华为被美国连番制裁后,第一次发布自研的、数据传输速度达到 5G 的手机芯片,而且是 7 纳米制程,比美国严格限制的 10 纳米技术领先一代。与此同时,华为新发布的平板电脑、电视、耳机中,都装上了华为自研的新芯片。
但重要的不只是华为手机等设备里终于重新有了可用的自研芯片,还在于一个强大的技术投资正向循环再次高效转动了起来:用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卖给更多人,获得更多利润,再进行更多投资,继续研发新技术,造出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华为本是这个循环中的赢家:2018 年,它先于苹果宣布了 7 纳米芯片麒麟 980。在手机市场,先进的芯片等技术,帮华为一度超过苹果、三星,在 2020 年第二季度登顶全球手机市场,华为也是中国唯一站稳高端市场的手机公司。
也是在这个销量鼎盛期,华为一度强劲的技术研发循环遭遇危机,每一环都被动摇。先是消费:2019 年,华为手机不再能使用  Google 服务套件(应用商店、邮箱、地图等),海外销量受影响;接着是供给:2020 年的更严厉禁令,斩断了台积电等代工厂为华为生产 10nm 及更先进芯片的可能性,华为也不再能买到或找公司生产 5G 芯片。
供需两端被钳制,最终打击了华为手机业务的整收入和可用于再投资的利润。过去这几年,华为手机市场份额一度跌至 7.9%,只有巅峰时的四分之一,收入也随之腰斩。
而现在,搭载麒麟 9000S 的 Mate60 系列改变了华为的处境。从供给到消费,华为的正向循环正在恢复。
《财经》了解到,在 Mate 60 系列产品的刺激下,华为预计,今年其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3500 万台,是去年的 1.5 倍,明年销量将达到 6000 万台。这比去年在中国卖出最多手机的 vivo 还多出 700 万台(市场调研机构  IDC 数据)。一位另一家手机公司的管理层预测,一年内,华为手机份额就会重回中国市场第一。
三年蛰伏后,最盛大的发布会
2020 年及之前,华为在秋季为手机等产品举办的发布会都异常盛大,颇有与苹果打擂台的架势。国内的竞争对手在华为的攻势下疲于应对。余承东曾公开提及,一家国内同行甚至会请求他手下留情,不然公司可能要倒掉。但最近两年,受困于芯片的华为只能蛰伏:

  • 2021 年,华为停止更新 Mate 系列手机,只在发布会上搬出了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显示器和一体机等产品,发布会时长从 1 个多小时缩短至 45 分钟。
  • 2022 年,华为发布 Mate 50 系列,余承东花了近一个小时介绍新手机的防摔屏幕、拍照优化和卫星通信功能,一句都没提手机上搭载的高通芯片和不支持 5G。原本芯片是华为发布 Mate 系列新品的重点。
而今年,即使 Mate 60 已开卖近 1 个月,华为仍举办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它是一场宣告回归的仪式,展示了华为蛰伏三年后的蓄势待发。
发布会上,华为推出了超高端品牌 ULTIMATE DESIGN,并公布了第一款产品,一只售价 21999 元的黄金智能腕表,它采用 18K 金材质、机械表形态,可发送和接收北斗卫星消息,支持百米深潜。
一个未提前披露的安排是,知名演员刘德华作为 ULTIMATE DESIGN 品牌大使现身发布会。华为过去在中国市场从未为高端的 P、Mate 系列请过品牌大使或代言人。
会后,华为在官博发布了 Mate 60 Pro+ 和属于 ULTIMATE DESIGN 高端品牌线的 Mate 60 RS 两款新手机,售价 8999-12999 元。
Mate60 Pro+(左)、Mate 60 RS(右),图片来自华为。
华为也推出了一系列鸿蒙生态设备,多款产品搭载了华为自研的新款芯片:
  • 13.2 寸的平板电脑 MatePad Pro,这是华为发布的屏幕最大的平板,售价 5199 元起。余承东没有透露 Matepad Pro 使用了什么芯片,但强调和手机产品一样,“使用的都是旗舰芯片”。
  • 98 寸 /85 寸电视 V5 Pro,华为说这 “不只是电视,更是一个超大屏手机”,它搭载了华为自研的电视主芯片鸿鹄 900,比华为 2019 年发布的鸿鹄 818(28 nm 制程)算力翻倍,并在 CPU、GPU 之外增加了用于 AI 计算的  NPU。售价为 36999 元(98 寸)和 24999 元(85 寸)。
  • 无线蓝牙耳机 FreeBuds Pro 3,售价 1499 元,使用最新的麒麟 A2 芯片,这是华为 2019 年发布的麒麟 A1 的更新版。华为终端 BG 首席运营官何刚介绍,麒麟 A2 能让耳机降噪效果和音质更好、功耗更低。
华为同时更新了智能眼镜、智能手表、路由器,并预告了智界 S7(轿跑)、问界 M9(SUV)将在 11 月、12 月上市。余承东提到,问界 M7 发布以来,日均订单超过 1500 台,交了不可退定金的大定用户已超过 2 万人,12 月即将上市的 M9,则会是 “1000 万元以内最好的 SUV”。
华为 2023 秋季全场景发布会上展示的产品,图片来自华为。
余承东还宣布,鸿蒙系统将迎来新版本,并全面启动鸿蒙原生应用计划。他称已有 6000 万台设备升级到了今年 8 月初发布的鸿蒙 OS 4,每天新增用户 120 万。
相比此前三年的发布会,这场发布会上的余承东看起来更有自信了,他上台时边笑边挥手、走得很快、步伐有力。据财经获取的一份数据,Mate 60 Pro 开售后的第一周就卖出了 27.6 万台,这超过了多数国内厂商发布类似价位手机时的成绩。
“华为还与渠道商们打招呼,尽量把手机价格压下来,不要因为缺货而加价。” 一位接近华为的人士称。过去几年华为手机业务的困难期,渠道商更多时间是在想办法保持手机价格别下跌。
财经了解,华为预计,Mate 60 系列今年能卖出 500~600 万台。“相似价位的中国手机,发售半年内卖出超 100 万台,就已算是大卖。” 一位手机行业分析师说。
过去三年:留住用户、开拓收入,维系正循环
华为手机业务的迅速反弹,除了过去几年被打压带来的品牌加成,还得益于华为的苦心经营,使它保留了一批忠实用户。据极光旗下月狐 iApp 的数据,到今年 8 月,中国市场每 100 个有手机的用户里,就有约 15 人在使用华为手机,这低于苹果和 OPPO,但高于 vivo、小米、荣耀等品牌。
在 2020 年遭遇严厉制裁时,华为就有重回手机市场的信念。“华为不会退出手机市场,华为手机业务一定会在。” 一位华为手机业务高管当时告诉财经,“高端芯片供应总有办法解决”。
据了解,那时华为高管在内部多次提到:约两年之后,高端芯片的供应问题就会解决。华为的策略是,在最难熬的两年里,尽可能开拓新收入、维系业务运转、把消费者留在华为体系内,等待高端芯片突破,再次回归市场。
华为果断剥离了手机品牌荣耀和麦芒等业务, 2021 年获取第一笔净收益 574 亿元,其总利润也从此前两年的 600 多亿元增长到超 1100 亿元。华为自己则保留了手机系列中,高端的 P、Mate,中端的 Nova 和低端的畅享系列。
华为也对外授权技术和手机设计方案,由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和鼎桥等公司主导开发。这些手机的一部分会在华为官网 “智选手机” 专区和华为的部分线下渠道销售。
由于运营主体与华为无关,这些品牌均可采购 5G 芯片。大多数与华为有关的定制手机都与华为产品十分相似,如 “鼎桥” 去年推出的鼎桥 M40,外观与华为 Mate 40 几无二致。授权业务也给华为带来了一定收入。
鼎桥 M40(左)和华为 Mate 40(右)。
尽管从利润到投资的循环被冲击,但华为没有削减研发投入。过去三年,华为收入从 8914 亿元打七折到了 6423 亿元,研发支出则从 1418 亿元增长 14%,到了 1615 亿元。
高额研发投入的成果,不只是麒麟 9000S,还包括一系列芯片之外的手机技术。华为更加卖力地研发、迭代推广鸿蒙操作系统。华为 P50 上首次使用的 “计算光学” 技术,强调算法弥补画质损耗,让用户拍出更清晰、真实的照片;在国内,华为手机独有的卫星通信功能,能让用户在没有信号时也能靠卫星联系外界;Mate 50 系列上首次搭载的 “昆仑玻璃” 提升了整机抗摔能力;折叠屏手机 Mate X2 上首发的水滴型铰链技术淡化了屏幕折痕,华为现在也是中国卖出最多折叠屏手机的公司,市占率超 40%。
这个过程中,华为在拉着供应链上的中国公司一起投入研发: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由华为与华力创通合作研发;昆仑玻璃由重庆鑫景供应,它取代了华为过去的玻璃供应商美国康宁;水滴型铰链则由华为与东睦股份、大富科技等合作开发。
这些产品优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Mate60 系列发布前,华为手机一度只能使用 4G 芯片的劣势。据市场调研机构 IDC 数据,2023 年二季度,即使如今大卖的 Mate 60 系列仍未发布,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低谷的不足 8% 攀升至约 13%,比第五的小米只少 0.1%。
而对于那些希望继续体验 “完整版” 华为手机的用户,华为则提供了比所有竞争对手都极致的维修与升级服务,尽力延长老用户使用华为手机的时间。
2022 年,华为已支持为 Mate 40、30 等旧款旗舰系列更换昆仑玻璃屏幕,费用 589 元起,iPhone 换屏幕需要约 2000 元;用户只需花 99 元,就能为 70 多款华为手机换一块全新电池,而 iPhone 换一块新电池要花 700 多元;把 Mate 30 Pro 的手机硬件内存从 128GB 升为 256GB,只需要 492 元,少数提供类似服务的其它手机品牌要升级同等内存,往往需要 800-900 元。
手机之外,华为还在继续推出那些不那么依赖先进芯片的消费电子产品。据了解,即便在最困难的这几年,华为手机业务也没有主动大规模裁员,大量手机部门的员工,转到平板、手表和电视等部门。这些产品完善了华为的物联网生态,部分弥补了手机销售额的损失。
华为也不再只盯着个人消费者。2021 年,原本以手机为主要业务的华为消费者 BG 更名为终端 BG,扩充了台式机、一体机、大型显示器等商用办公产品,甚至做起了打印机,开始把更多设备卖给政府、学校、医院、矿场、工厂和银行。
比如华为把智能手表卖给山东能源集团,这些手表可远程监测井下职工的心率、血氧、体温等指标,如遇危险,手表可实时报警,发出定位信号,帮助救援。“类似的单个大客户订单,每年出货量就能有大几万。” 一位华为人士告诉财经
根据华为年报,2021 年,华为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30%。
不断丰富的物联网生态,加上持续更新的鸿蒙系统,华为给了用户留下来的理由:他们可以买不那么完美、但不乏亮点的新产品,也可以通过各种升级服务延长旧手机的使用时间,等待未来的重大更新。
今年 8 月,华为终端 BG 首席运营官何刚说,华为手机用户的换机周期比行业平均长 3 个月。
依靠更多元的产品和汽车业务,华为也尽可能保全了销售网络,这是华为反弹的另一重支撑。2022 年,销售华为产品的门店和专柜有 60000 家,只比 2019 年少了 5000 家。
艰难之中,华为勉力维系住了从好的产品,到消费者付费,再到用收入与利润投资新技术的正向循环。麒麟 9000S 和华为新品中搭载的一系列新芯片,是这种努力的结果之一,也是让新循环开始有力转动的起点。
当市场足够大,技术发展总会找到出路
大航海时代以前,靠严格的技术封锁和禁止工人离开封闭的生产地,威尼斯曾控制玻璃工艺 200 多年,威尼斯穆拉诺岛上产出的玻璃,赚取了全欧洲乃至更远地方的钱。
而在工业革命后,全球化分工体系日益发达,严格封锁一项技术已难以长期奏效。原子弹是一个典型例子。美国在 1945 年最先掌握了原子弹技术,仅仅四年后,苏联就复现成功,接着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原子弹的原理和制造方法早已不算秘密。
芯片也类似,后来者去复现已经成型的技术时,虽会受制于设备、原料,但靠坚定的投入,短期内突破并非绝无可能。
只是与原子弹不同的是,芯片早已不是一种军用技术。诞生近 60 年的芯片,在发明初期,最大的使用场景确实是登月计划和导弹。但只靠导弹,芯片可成不了信息时代的基石。
真正使芯片发扬光大的是生生不息的消费需求:从首次使用英特尔 4004 处理器的日本计算器,到后来的个人电脑、辅助白领的办公软件、供少年消遣的电子游戏,再到年销 10 亿台的智能手机……难填的消费之欲,才造就了芯片如今的重要性和庞大的产业规模:只有当源源不断的消费转化为众多公司的收入与利润,才能带来长期投入先进技术所需的巨量资源。
苹果、华为、三星、高通、英伟达、台积电等芯片产业链公司,都努力使自己处于这一循环中,靠好的产品赚取利润,再用利润去投资,以保持领先。
华为的产品现在再次赢得大量消费者青睐,华为将有更多资金投向技术研发,这些投资也将渗透进供应链,带动更多中国公司发展,牵引更多环节突破。比如芯片设计离不开的 EDA 软件,中国公司过去做不了全流程、只能做单点,其适配的制程也不够先进。今年 3 月,一批中国公司通过合作,已能国产与 14 纳米制程配套的 EDA 软件。
中国有全球少有的国内大市场,当需求足够旺盛,技术发展会找到它的出路。
责编 | 张雨菲
题图来源 | 华为终端微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