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国内资产表现不佳,大部分行业指数都是负回报,要选一个如同2022年的新能源般景气的代表性板块,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高分红的煤炭石油、创新想象力拉满的Ai,都可能是2023年表现最好的板块,但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看,相信也有不少投资者选择中国医药板块,毕竟在2023年,港股制药行业表现还是不错的。
2023年,多家中国医药公司捷报频传,先是陆续不少产品成功在海外上市,其次,大量小型biotech对海外公司授权合作,获得了可观的现金收益。
相比于CRO的制造代工定位,创新药研发设计的收入,更加体现了工程师红利。也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医药行业的未来更加乐观了起来。但事实是这样的吗?
一、对外授权新高
2023年,中国药企对海外的授权新高,无论是总交易金额、交易量、总付款都是新高。
从交易一览来看,主要集中在免疫疗法的ADC(抗体偶联药物)上,相比于过去几年,PD-1、CAR-T以外,应该是多了一个中国创新药企业内卷的方向。
ADC领域的增长是很惊人,几乎每个大药企都急需入场的门票。而中国biotech多年前在这个方向上的下注,也确实是对了。
不过也要注意到,今年以来,全球医药行业并购异常火热,在今年,国外濒临破产或已宣告破产、倒闭的Biotech达近60家。今年以来仅有11家Biotech公司成功在美股IPO(除借壳上市),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74和85。A股港股就更不用说了,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内小公司生存困难的问题。
在行业低迷,biotech估值下滑之时,大药企纷纷开始买买买,今年医药行业达成的1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超过20起。其中,TOP10收购项目总金额高达1149亿美元,远高于2022年的757亿美元。
伴随着行业并购的火热,药物合作交易自然也冷淡不了,因此,目前中国药企的大量BD,也有很大的行业趋势因素。是财务端融资困难,加上海外药企在新赛道上的竞争要求,带来了这么大量的BD。   
资料来源:医药魔方
二、贱卖还是双赢?
不过,大量的BD和授权固然带来了不少收入和后续的预期,但仍然有一些质疑。
投资者发出疑问,这一系列的交易下来,对于中国公司来说,确实获得了收益,验证了产品力,但也有可能,无形中贱卖了很多优质的资产。
例如,一款药物,如果定位是best-in-class,在海外对应的市场天花板也很高,假设能做到10亿美元的市场巅峰销售额,以欧美药企90%毛利,净利率50%的预期算,每年5亿利润,至少能支撑几十亿美元的市值。
但如今通过BD,是获得了1-2亿的首付款,随后的里程金加销售分成,拿到手的利润预期,大概之时原先的一半,甚至更少。这样,在同样的产品达到同样的进度后,公司的合理市值就降到了原先预期的一半。
不少药企的巅峰股价对应的估值,都是按照上面的海外自己做的预期来的,在BD过后,收入多了一个参与者在分,就不再可能给到那样的估值了。
最典型的例子可以看信达生物,公司作为目前国内PD-1的龙头之一,曾经也把PD-1产品的国内权益授权给了礼来。礼来在Q3在中国市场仍然分得信达PD-1 接近1亿美元以上的收入。
信达上市最大的预期就是成为PD-1龙头,信迪利每年产生超过50亿的收入。到如今,信达的PD-1收入做不到50亿,也成为不了市占率第一,主要就是被分掉的这一部分的影响。
今天看到这些BD的条款,在日后一旦产品成功上市,真到了该分利益的时候,会成为造成收入不及预期、市值不及预期的双刃剑。
而biotech公司大量BD也是思路的转变。
行业确实不再好高骛远,不再追求成为大药厂,对标的不再是什么辉瑞强生默克,而是先活过眼下。
过往有好产品,市场容忍度高,融资顺畅,是可以大展宏图,于是希望借此长驱直入,做成biophrama。但是今天的现实已经说明,市场没有足够的钱,为了不倒闭需要把权益让出来,先赚点BD的小钱,海外的研发和销售,也得靠别人的力量。
这么一来,不少公司无形中也确实错失了一些做得更大的机会。
像核心产品一直握在自己手里的百济神州,烧的钱是胆战心惊,但确实到后面产品成功后,收入的增长那是一个猛烈。
主要是百济产品开发的前几年医药融资市场一直很好,这是无法模仿的,也可以说,对于药企来说,融资是时代的机遇。
BD之外,有另外一些现象也值得留意。
如上面提到的,今年以来海外药企破产数量新高,而且并购金额大增,但今年国内药企破产倒闭几乎没有,被直接收购的只有几天前的亘喜生物,收购案例也是极少的。   
这侧面说明了,在融资寒冬下,很多药企的BD也可能是给公司续命的折中之举,是为了避免倒闭而出让产品权益。毕竟全卖了,公司也就没了。国内对于破产和公司转让的态度还是太保守。
无形中,这拖慢了行业内落后产能的清理速度。而且对于小biotech来说,BD的产品很可能是当下的管线内的核心产品,而其余的产品按照研发规律,很多就是是数据不行的将淘汰产品。因此,这个核心成功产品的收入必须要填平剩余失败产品的研发费用。   
但今年以来,60多起国内公司的BD中,首付款高于1亿美元的只有8起,剩下的都低于1亿美元,对于管线的总投入来说,真的完全覆盖了吗?
大药企顺水退舟,不到一个亿的首付款,赌输了也没什么,首付款很低,里程金却很高,主打的就是一个低胜率高赔率,完全以赌石的心态来对待,如果是这样,这些大药企的BD背书,实际上也不算什么,而且,后续还有产品合作被退货的可能。
三、仍需要更多成功的药物
中国药企对外授权是新高了,但这仍然远不是成功的信号,因为大部分的BD都只是首付款,后面的大笔里程碑付款,产品不上市是基本拿不到的,如上面所说,大部分的合作条例,首付款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钱。那些靠此续命的公司,产品失败了,该破产的还是得破,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罢了。
而倘若这一系列中国原创新药临床数据不行,没能成功上市,那么也意味着中国医药整体实力没有取得实质上进步。
目前,成功海外上市的中国原创新药还是少,今年共有三款产品上市,君实的PD-1,和黄的呋喹替尼和百济PD-1的欧洲获批(FDA未获批)    
资料来源:贝壳社
虽然数量上有突破,但这些产品大多数都是小适应症,也算不上best in class产品。所以,其在销售额上的预期是不如泽布替尼和Carvykti的,2023年度的中国新药海外上市,突破意义是不够大的。
过去,中国企业在CAR-T的内卷,卷出了传奇生物。今年的大量ADC,在几年后,也基本能验证临床成绩,或许到那个时候,才是中国创新药真正出海爆发的时点。
四、结语
当然,很多biotech的BD,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产品上市的概率在BD后大增。成功上市,那么收入和利润不就来了吗。收入和利润预期来了,股价难能不动?   
但不能忘记的是,医药行业始终是一个兑现时间很长的行业,从传奇生物的优秀数据披露第一次大涨到今天走过了6年,同理,不少今天的成功BD的生物医药公司,从概念到验证时间更长,时间拉长,平均收益率就会被稀释。
百济神州,从18年至今收入翻了14倍,但如今股价与5年前无异。传奇生物的母公司,上市更早的金斯瑞股价也是一样原地踏步。但百济神州,已经基本是中国biotech成功出海里的估值天花板,任何公司的成长空间,都可以照着百济的市值和收入成长作类比。
所以这个行业去长期持有等成长,那会是很难的一件事。更多的是不断地跟随事件和情绪的波动,大部分生物医药投资者所等待的,就是一个好数据,并随之引发的:把未来6-7年后的收入兑现到现在、无视授权分成、无视销售成本,无视最终临床获批难度的乐观时刻。
所以,当下中国医药产业出海尚未成功,还要几年通过陆续的上市来确认,但投资者希望的是,这一系列的数据,已经可以证明成功了,在后续的时间,市场可以借此开启乐观时刻。

加入【丫丫港股圈】知识星球,您可以获得:         

1、重要财经新闻的分析(包括中美日股市),主要针对它对企业/行业/股市形势的影响。         
2、有价值的第三方报告 + 纪要分享,以供大家借鉴与学习参考。         
3、每一周至两周一篇分析员的股票报告,深入剖析投资逻辑和基本面因素。
丫丫商务合作微信:wushuxi_
(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合作事项)
丫丫内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