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12月18日晚,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突发6.2级地震。据央视新闻报道,截止今晨5时30分,地震已造成131人遇难。排查搜救、伤员救治、基础设施抢修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当地的低温天气,给救援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与此同时,国家气候中心预计,北方和青藏高原地区还存在发生低温雪灾的风险。这背后,是全球气候危机所造成的影响。
地质灾害、极端天气在未来都有可能再度发生,我们要如何维护自身的安全?看理想曾经邀请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的联合创始人郝南,探讨气候危机与救援救灾的话题。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是一家致力于解决灾害援助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公益组织。2021年河南水灾发生时,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救援信息收集文档,原型就来自卓明。当时卓明在河南真正的极端降雨发生之前,就已经有所预警并且提前响应了救援工作。
今天的文章,郝南将从一线救援的视角,讲述救援救灾中主要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建立更有韧性的预警和救灾系统。
嘉宾丨郝南,卓明联合创始人
主持
丨Dany,看理想编辑

来源 | 《气候告急,关于气候危机的20次讨论》
01.
灾害中,有多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看理想:从去年开始,极端天气所带来灾难事件越来越多。在严峻事态之下,关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建立合理的预警和救援系统上的关注。去年联合国就呼吁大家要加强预警系统,有了预警系统,提前撤离,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损失。
但是目前来看,国际上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还是很少,首先我们想来问几个比较大的问题,这样的系统要怎么构建?政府和非政府的力量要如何合作?从更广泛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如何对灾难事件进行救援?
郝南:这个问题确实挺大的。比如去年中东地区的洪灾,沙漠里发洪水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但这样的事情在国内也不是没发生过,新疆最近几年几乎都有洪水灾害。灾害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日常能够想象的范围。
《地心引力》
我自己的感受是这几年做灾害相关的时候,最困难的地方是连接性的工作,怎样把气候的变化和灾难之间建立起连接,换个说法,就是在应急领域里面怎么去救灾、响应、应对、预防。
在不同领域出发,视角完全不同,跨领域的的沟通目前发展得还很不够。我能感觉到大家其实不知道灾害是怎么样的,灾害发生后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的机制是什么?通过影响机制能够如何去应对?大家是比较少去了解的。
我这几年一直在理解灾害这件事情,会发现在应对灾害的过程里人类的知识过于直接、独立,各层体系没有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想要解决灾害当中的不对称问题,目标是为了挽救生命,提高救灾的效率。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处理灾害需求,会付出很多生命的代价,会有很多人遭受苦难。
在灾难当中,你会看见这个世界有非常多的裂隙,很多地方并不连贯,灾难会更多地暴露出这一点来,这也是我们努力的动机,我们想跨越这种信息不对称。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理解它。比如,去理解到底什么是地震,它会造成什么影响,是怎么造成建筑破坏的。这涉及到我们怎样从地震废墟里把人救出来,怎么评估建筑会不会倒,会不会压人,它又在什么样的地震下会倒,什么样的地震下不会倒……我们要去做相关的理解,才能有一个判断。
《后天》
地震是一个非常随机的事情,难以预测,至少我们目前没有找到地震发生的规律。准确地讲,我们现在听到的倒计时,是地震发生后做出的警示,它是灾后的信号。
但是这些看起来不可预警的灾害,也是有前兆的,可预警的,只是预警时间特别短,可能只有几分钟,抓住预警的信号很难。也有一些气象灾害有相当长的预警期,比如台风,可以通过抓住预警期来减少生命损失。
所有的灾害都有周期,包括地震在内。只不过周期的时间尺度可能是20年,还会包含一些随机性。但是,如果这个地方发生过洪水,大概率还会再发生,如果你无视这个规律,就会有代价。

02.
如何面对越来越多的“百年一遇”?

郝南:要想建立有效的防灾机制,需要知道一个地方到底会不会发生灾害,有多大可能发生的风险评估需要多学科参与。
比如水灾,水利部门和气象部门会依据气象学给出的估计概率,进行评估。但是这个模型参照的数据是历史数据,那段时间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一段气象观测期。而现代化社会开始观测记录,也不到一百年。
如果我们用最稳定的时期的数据,去预测最不稳定的这未来一两百年,模型是无效的。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的现状是,历史数据模型慢慢对预测未来失效。我们从前说的“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灾害,未来可能以更高的频率发生。
那么,以前我们认为可以用工程抵御灾害,现在可能要放弃这个思路。
我们以前认为几百年内都不会有问题的工程,如今可能很容易就不够用了,我们必须做好相应的预案。当我们觉得防御措施足够坚强时,我们会过于依赖它。
《流浪地球》
比如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日本非常自信自己的防震防海啸工作已经做到世界第一了,但当时的海啸就比防御等级还高了一个等级。
我们必须想到,当现有的防御手段都被突破了,下一步怎么办?这种极端预案的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说极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我们没有了解清楚。
一个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是有上限的,超出上限后,就考验一个系统的韧性。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防灾系统的韧性,怎么动员系统的潜力,而潜力在灾害发生前是不可能具备的。
看理想:激发这种潜力也需要前期准备,不可能在突发情况下就达到最大的能力。
郝南: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河南水灾。当时有几十万人被水围困,如果等应急救援队要好几个月才能救完,这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且水灾已经淹出一个大面积的湖,在这种情景里,就算有效协调当地力量,发配任务,也不可能完成。
要不是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上千支民间救援队去了现场,这件事根本无法想象。这也说明灾难发生后,社会有的潜力。
还有,那么多队伍去现场,怎么知道哪里需要救援?他们都需要指引。但因为有太多求助信息,像卓明这样的组织是没有能力处理所有指引的。
那时候有很多线上志愿者完成了这件事,像当初的救灾文档,肯定有上万个线上志愿者在处理这些信息,才能把求助人和救援队连接起来,并且将灾难信息传播给更广泛的社会。
那些志愿者都是没日没夜地干,这种工作动力、潜力从哪儿来?都是被灾难激发出来的,而这些力量很可靠。在灾难发生的时候,他们就是被激发出来的社会韧性,成为了回应灾难的有效力量。每次看到这样的例子,还是非常感动。
《流感》
我一直笃信会一直有人成为卓明的志愿者,因为这样的力量在人群中是生生不息的,但是这样的力量没有被真正纳入到防灾机制或防灾准备中。
人很难为一件自己没有想象过,也没有见过的事情做准备。我们可以建立一些即时的工具,让更多平民真正有效地参与进来。
当然,很多人来现场会造成救援负担,因为会有混乱期,所以如何缩短这个混乱期是可以努力的方向。把社会中平民的力量连接起来,或许会成为灾难发生后的另一道屏障。
如果来不及做那种需要长期大量投入的机制化建设,我们还是可以去建立一些应急情况发生后的有效屏障。环境危机已经在我们身边发生,而且会越演越烈。我们需要让更多人知道,并且动员更多人参与到这件事的准备中,不然就来不及了。我们现在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03.
远方的命运,跟我有关

看理想:在救灾面前,很多人会有一种无力感。但卓明给人一种勇气,即便没有相关的背景、没有接触过救灾工作,但只要真的想帮助,也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
郝南:卓明成立到现在,很多成员的工作或者学历背景跟灾难并没有关系。大家都是转行来的,都是普通人。每个人在参与卓明之前,都没有想过自己有能力去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卓明这几年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证明普通人聚在一起,选对方法,也可以有所作为。
《流浪地球》
另外一个意义是蹚开了一条道路:普通人如何真正有效地参与救灾。有效的方法能够证明,远方的命运是可以跟我有关的。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红利,它给我们建立一种可能性,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连接在一起,甚至是以一个我们并不具体知道的机制连接在一起。相信的力量,最终是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
卓明这些年响应了200多次灾害。单从经济成本上衡量,气候变化不是宏观上的调控能够去应对的,它超出了人类社会目前应对风险的系统化的能力。所以我才会说,这是一个需要充分动员起社会潜力去应对的一个问题。
未来能够真正实现气候适应性,还真的是普通人的事。环保需要一两百年才能看到影响,当链条太长,个人的感知就不够了。但是现在我们说的气候适应性,包括发生灾难以后怎么办,需要大家守望相助。
河南水灾发生时,全国各地的线上的志愿者都能出一份力。未来这样的事情可能会越来越多,我们要跨越地域去看。重庆山火的时候,平时玩摩托车的人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运送物资的胜利军,没有他们重庆这仗打不赢。社会里有这样多元化存在的力量,在有组织的情况下,就可以变成一个特别强大的屏障和网络。
《流浪地球》
我们还需要去学习怎样把社会的力量,充分地用于应对气候灾害造成的影响这件事情上。这个事情其实是可以用数学模型证明的,灾害的系统治理,它的能力增长曲线是有限度的,随着致灾因子的增强,灾害造成的影响就超出了人类社会系统的治理能力。
那超限了以后怎么办?需要社会自身的潜力去补充,它是受到影响之后,如何有韧性地恢复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人类未来的希望还是在每个普通人身上,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音频节目气候告急,关于气候危机的20次讨论》17、18集,标题为编辑所取,完整内容请移步"看理想"收听,点击最下“阅读原文”。
音频编辑:Dany、dy
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
封面图:《唐山大地震》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