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王迁教授在智合关于AI“文生图第一案的讲座中,有一处事实依据可能有误。
一、外包实验
王迁教授一直都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学者,他的很多著作、观点都让我受益匪浅。因此,他对于北京互联网法院文生图第一案的观点令我非常感兴趣,我专门听了王老师在智合的讲座。
在讲座中,王迁教授提到:智合团队发现不同硬件配置的计算机,哪怕使用相同参数,Stable Diffusion生成的图也不同。王迁教授表示这与预期的不一样,配置不同的计算机理应只会影响图片生成速度,对生成物应当没有影响。
但是,智合团队的实验结果看上去确凿无疑,并号称进行了多次测试。测试的条件是在配置不同三台计算机上使用完全相同的软件,输入完全相同的模型包、提示词、参数,在此基础上,智合团队发现生成的图片完全不同。
这个结果让王教授感到震惊,并且发出了同一个创作行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许多作品的疑问。这个现象还成为了王教授后续讨论的事实依据。
二、是不是哪儿不对
这个结果和我对Stable Diffusion架构和技术原理的理解和认知似乎存在差异。
所以我也决定做个实验,使用手头两台配置不同、操作系统不同(win10和win11)的计算机,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书中的路径,下载、安装Stable Diffusion
,输入相同的提示词、配置相同的参数,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

因为计算机性能有限,我没有去导入模型,但也足够测试Stable Diffusion的特性,即参数、提示词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不同计算机上生成图片是否固定。
提示词:a yellow space destroyer landing on alien planet,
提示词:a crying robot,sad,fly,
提示词:略(参考判决书中的提示词与反面提示词,但没导入模型)
三、我的测试结论
我只能说:还好,物理学可能还在,还没那么快完蛋。
简单来说,我发现使用Stable Diffusion,只要参数固定,生成的图像就是确定的,哪怕计算机设备的硬件配置、底层操作系统不同。
于这个事实,“AI工具说是不是又能往前一步了?人的智力投入与结果的对应关系是否就这么建立了?
后面有空,我再导入模型试试,然后再写篇文章详细讨论下这个AI生成物的版权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