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留言反馈:

“你莫不是把公安局和交警大队搞混了吧”

“公安局就这几个大队?那些支队、总队呢?”

“技侦、特警、森林、食药环、双基呢?一个都没写到。”
“你听没听过督察大队?”
既然大家觉得只聊公安局不够,索性今天我们就聊聊公安机关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中国公安可不是随便蹦出来的新家伙,而是历史深处流淌着的,是我们的祖国历经了嬗变与涅槃之后,坚实而有力的支柱之一。
公安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像历史上脍炙人口的故事有狄仁杰断案、施世纶断案、包拯铁面无私。
不过呢,他们并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公安。
包公、施公、狄大人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距离现代咱们所熟知的公安含义,还是有些差距滴。
说了这么多,我想你可能晕头转向的。别急,下面我就慢慢给你讲解现代警察制度的由来。
让我们把时间往前回溯220年——
1793年3月法国大革命形势危急,需要一个更强力的机构,3月25日在巴雷尔的建议下,由25名代表组成的救国委员会成立,公安也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救国委员会,后面也翻译成“公共安全委员会”。
到了20世纪初,西方的这些概念被引入咱中国,这个时候,一批专门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打击犯罪的警察局就诞生了。
1920年孙科正在广州市政厅长任上,曾奉命草拟市政条例,竟在一夜之间,将市政范围、性质、权责、职权等一一列出,完成了一部《广州市组织条例》,其中“公安”与“公用”两局名称就是孙科发明的,沿用至今。
这一波的新鲜血液注入,就像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注射了新鲜血液似的,赋予了它新的生机活力。
后来嘛,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我们的国家开始尝试设立一种全新的警察结构,有的被叫做警察局,还有的被叫做警察厅。
这样的警察机构,它们的职责可不只是抓贼那么简单,更多的还是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打击各种犯罪行为。
看到这你就知道,我们的国家一直都在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在1927-1935年,中央特科和红军各根据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成立,主要负责侦察、肃J、反T、Q报等工作。
在抗战时期,各根据地成立的人民警察及1939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央社会部,主要负责治安、侦察、反T、内审、Q报等工作。
到了1949年,咱们的新中国成立,Z府开始逐渐重视起法律的重要性,中国这片大地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公安风",各地的公安局纷纷登上舞台,成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犯罪活动的重要力量。
直到现今,在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部长、党委书记王小洪领导下的公安机关的系统架构已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体系,它包括了多个层级和部门,以确保公安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体来说,公安机关的系统架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公安部:这是全国公安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和指挥机关,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公安政策、法规,以及协调和指导全国公安工作。
2.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这些机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机关领导机构,负责执行公安部的政策、法规,并指导、协调和监督本地区的公安工作。
3. 市、县公安局:这些机构是市、县的公安机关,负责具体的公安工作,如刑事侦查、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
4. 基层派出所:这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单位,负责处理日常的治安问题、服务群众等。
以刑事侦查为例,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由基层派出所或市公安局的刑侦部门进行调查。
如果需要跨地区协作,可能会涉及到省公安厅或公安部的协调。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层级的公安机关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操作技能方面,公安机关的系统架构中不同层级和部门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相应的公安基础知识和技能。
例如,刑警需要具备刑事侦查技术,交警需要熟悉交通法规和处理交通事故的流程,而派出所民警则需要掌握基本的治安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这些技能通常需要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来获得。
总之,公安机关的系统架构是一个层级分明、部门齐全的组织体系,旨在确保公安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往期笔记:
---👇欢迎扫码添加好友,进群交流体制经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