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影
老夫于2012~2016年有一搭没一搭在“天涯论坛”写了四五十篇总计近40万字的“博客”。2018年以来,门槛高筑,并且被大量移除,欲上敝博“正定文琪王”颇费周章。好在2014年已结集编印《收获近距离》一书,尚有迹可循。
不才忝列顾准先生(1915---1974)粉丝,2013年在参阅相关文章资料,有感而发撰写“‘死不相别’顾准之殇”一文。嗣后被新浪、搜狐、共识网、凤凰网等平台分别转载。
顾准先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世出的优秀经济学家。近年来,每逢先生忌日,各大网站旧文新刊,旨在弘扬先贤嘉言懿行;尤其是在所谓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声称“把钱花光,为国争光,花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等光怪陆离的语境中,重温顾准、吴敬琏等一代杰出经济学家学术风范显得更有必要。
去年,意外发现拙文“‘死不相别’的顾准之殇”题目和文章起首的两小段文字不胜惶恐被“历史研究”网站阴差阳错误植在易中天老师文章中(参见下列“张冠李戴”网页截图)。本来对于我这个籍籍无名闲来无事的“码字”爱好者而言,文字被采用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可是不明就里的读者朋友会误以笔者臭不要脸抄袭赫赫有名的易中天老师的两段文字呐。
为了弄清其中的是非曲直,笔者特地查阅了易中天老师的相关文章。原来《易中天文集》第16卷共三大单元,即“盘点李泽厚”“走近顾准”“劝君免谈陈寅恪”;其中 “走近顾准” 又分九个章节,即:“一、奇才与厄运, 二、才气与傲气 ,三、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四、也有幸免于难的,五、顾准不是钱锺书,六、绝望之望, 七、两难选择, 八、无情未必真豪杰, 九、做人,才——是最根本的 ”。易著中根本不存在“‘死不相别’的顾准之殇”一题,九个相关章节丝毫不见“那是1974年一个特别寒冷的子夜——12月3日零点,时年59岁的顾准忍着子女‘死不相别’伦常天理难容的冷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一直到第二自然段文末“为一个非亲非故,且已离世二十年的‘陌生人’而唏嘘悲叹,这在娱乐明星、文化快餐、时尚达人大行其道的当下文化生态中,实属难得一见的人文景观”近400个字。
可见,“历史研究”网站编辑擅作主张对易中天老师的文章做了剪辑错了的篡改。殊不知,网站编辑阴差阳错乱上榫头,笔者则极有可能因此而无缘无故背负“剽窃”之恶名。易中天老师是本人所尊重的一位学者。可是,“被混进”易文中,既是对学者的侮辱,又是对一个无辜“码字人”的极大伤害。对编辑而言,推崇学者文章就得用心解读,而不是信手拈来东鳞西爪抄近路。不然,弄出文字官司,彼此呒没“落场势”。有鉴于此,鄙人不得不写下这篇辩诬文章,以正视听。一重刊拙文“‘死不相别’的顾准之殇”,立此存照。
凤凰网读书发表本人拙文截图
搜狐网上《历史研究》编辑将本人文字“张冠李戴”截图之一
网上搜索“张冠李戴”对比截图之二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