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手机自动旋转功能观看此照片
2017年5月农历小满节气原长新中学69届部分同学聚会上海大学新乐乎楼。
《新华路时光》公众号可以追溯到2000年,当时校友聚会已经采用了日本松下数码相机,为了更多地保存数码照片,曾登录雅虎等网站提供的免费博客空间加以保存并对拥有账号的校友开放,后来在搜狐、新浪也都备份安家。2006年正式搬家加入网易开设以“新华路时光”命名的博客空间,毫无疑问,网易博客的灵活自助且又提供多种服务的版面设计和管理模式是吸引入驻的主要原因。但可惜2018年网易步雅虎后尘,也关闭了博客功能。此时手机自媒体蓬勃兴起,网易“新华路时光”博客适时转入腾讯公众号,继续作为校友聚会留影的一块自留地。由于手机的飞快普及,比起电脑使用起来更方便迅捷,因此,有不少校友在微信中留下的文字加工后变成了公众号的文章;同时,为了纪念69届毕业和插队落户50周年,我们自发搞过一次征文,所有这一切成全了公众号的运营并一直维持到今天。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新华路时光》成为与这条路有关联的每个人原意关注的平台,原意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它像路边的老梧桐树和老洋房一样,构成能够回忆、留恋和慰藉心灵的我们共同的家园。
《新华路公众号》的Logo 就是我们征文纪念册的封面。封面封底连体设计,为了体现“新华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理念。

纪念册内页的设计风格,正好给了公众号版面设计提供灵感
“新华路时光”不是什么网红公众号,顶多属于那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事没事晒点老友人生感怀与故事的驿站。这是一批新华路原住民、69届学长们在他们六十好几时创办的“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极有版面个性的公号。
人们都知道“老三届”这个专属名词,可我们也不会陌生69届那一代人所遭受的憋屈与无奈。1966年正是他们“小升初”的关键年份,运动了,领袖说,“资产阶级统治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然后,大中学校老师靠边站,红卫兵说了算。小学毕业班没人管事似地被推迟了七八个月,没经任何考试,不分三六九等,以居住地划分,“打包”送进初中学校。与70、7N届相比,69届正撞上所谓“封资修”教材被废黜,WG教材来不及出版的课本空窗期,稀里糊涂在校园待过一段时间。1970年又被“一片红”打发至外地农村,连得沪郊农场不给一个名额,命运对他(她)们彻底不够意思。
被“打包”进入长新中学
又被“打包”插队落户,这些16、7岁69届毕业的姑娘来到云南西双版纳戍边务农。是今天城市长大的女孩做噩梦都不敢想象的。
那年那月,在遥远而又贫瘠的山村田野,包括69届在内知识青年,以他(她)们并不强健的脊梁,扛起了日出而作“大有作为”的生存重任,至于“火红青春”这一代人所想得到的休闲娱乐、看书学习,那只能指望天公不作美。而就是在这样劳其筋骨困窘不堪的生存环境中,一大批知识青年顽强不屈,默默抱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理想……新时期文学所涌现出的路遥、卢新华、叶辛、张抗抗、韩少功、舒婷、陈村、梁晓声等知青作家莫不是用他(她)们捏过镰刀、锄把,嵌入泥巴和麦穗的那双手捧出了农舍煤油灯下“熬制”的心血之作。沪上“两陈一王”(复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画家、公知陈丹青,作家王安忆)则是69届中的佼佼者。
新华路夏天一景
笔者今年年头无意中阅读“新华路时光”公号文章,颇感惊诧。循迹找去发现这是新华路上一批69届学长已开启近三年的“精神家园”。在自媒公号林立的当下,说是五光十色眼花缭乱并不为过,但公号版面做得如此清秀而又有个性的并不多见。眼前的“时光”,勾起自己对恰同学少年的一些记忆。半个世纪前,也就是1969年本人跨入初中门槛时,尚在校园的69届如王润滋等学长爬在竹梯上,贴着墙面书写红色标语的情景犹在眼前。那会儿觉得这些个学长头戴一顶草绿色军帽真够酷的,记得彼时肤色黑黢黢,操闽南口音,教政治课的罗映红老师对我们说,那批戴军帽,活跃校园的69届学长还在自习逻辑学。至于什么叫逻辑学,我等浑然不知。听罗老师话语的意思,这批“军帽”学长将来会有出息。
军帽是青年学生当时的时尚追求。
新华路一带有闻名沪上的“外國弄堂”,有比外國弄堂更有中国特色的393弄和445弄,当时这两处市级机关的家属大院,据说里边“食堂、理发店、俱乐部、澡堂、托儿所等一应俱全”;上班时分,当时还极为稀罕的公务车从弄堂内“鱼贯而出”……在那样一种“大院文化”浸润下,更兼家庭环境影响,自然而然形成爱好读书学习的风气和习惯。因之,有理由相信当年罗老师所说“自习逻辑学”并非空穴来风。1973年起,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的《青年自学丛书》,在那一代知青中闹出不小的动静,尤其是为身在信息封闭农村有着求知欲的知青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化殿堂的窗户。1952年生人、上大历史教授朱学勤曾在一篇文章中坦陈,他与夫人双双考入高校大门,拜当年那套《自学丛书》所赐。透过《新华路时光》文章信息,得知69届学长中的一些人有着跟朱学勤先生同样的经历与感受。在极其困难、乏味的生存环境中,毫不懈怠地追求未竟学业,挤出有限的休憩时间,悬梁刺股勤学苦练,硬生生地翻越了横亘在自学道路上“崇山峻岭”。有道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拨乱反正,恢复高考的元年终得福报。据我所知,69届学长中有大学教授,有各级领导、高层管理人员,甚至有东瀛株式会社的执行董事……我没机会采访他们,尚不知这些个菁英人士是不是当年头戴军帽、“自习逻辑学”的中活跃分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毫无疑问,“69新华人”值得我等尊敬,他们不仅写下那一代知青人生的辉煌篇章,而《新华路时光》则是他们从各级岗位退下来后继续以军帽情结、逻辑思维状态为我们树立了学长的榜样。
深秋了,新华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纷纷落叶了,给这条美丽的马路增添了另一番情趣。她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全国各城市中取名新华路不计其数,唯独上海的新华路最美丽

在了解“新华路时光”公号的来龙去脉后,对笔者而言,除了“与有荣焉”的亲近感外,不揣谫陋地想,若能共襄“好时光”,为其奉上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则不胜欣欣然矣。时值辛丑新年,在与原报社老同事陈丹路先生致候时,乘便问起两年前由他领衔策划的“新华路建筑风貌摄影赛”作品,可否经授权由“新华路时光”刊载?在我想来,原汁原味的风貌时光,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但被告之,赛事主办方在时过境迁的两年后,扭扭捏捏说版权云云。且不说人家想法的对与错,人家也未必了解《新华路时光》就是个单打独斗、非盈利性公号;“单打独斗”是指公号的“后厨”就一个“奔七”的唐震熙先生完全凭着人文关怀的热情与信念甘当“时光”义工。我的疑惑是,新华路建筑风貌不在同样路名的“时光”中刊载,难不成上“曹家渡”“八埭头”时光?
遭遇婉拒后,鄙人顿时感到抱愧唐先生。反复思忖之际突然想起李华老同学两三年前曾转我76届女生汪频图文并茂写母校的文章,记得她既是街道干部,又是邬达克纪念馆的志愿者。据李华介绍,汪同学对新华路上梅泉别墅、外國弄堂等老洋房的风貌和机理有过专题阐述。这岂不比区区摄影赛事更有文化底蕴吗?经李华串联,当即与汪频对接。非常有意思的是,如此这般一说,汪频与“时光”版主唐先生竟然是失联二三十年的新华路393弄同一个门洞楼上楼下的老邻居。
“稿约”遭乌龙,心里当然不爽。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让唐先生和汪频二位意外重续邻里情、校友情,还是一桩值得欣喜和恭贺的事。更重要的是,“新华路时光”会因此而喜聚人气,共襄快乐人生好时光。
生活在新华路的日子,是同时生活在现实与梦幻中的日子。新与旧同时存在,融化在了一起,没有什么隔阂的,融化得清清爽爽,梧桐树叶的味道,长长久久,日日年年的,散没在空气中,吸进心里,然后,沉淀到深处,变成雷打不动的眷恋。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