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晓红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冬季旅游市场日趋火热,玩雪和泡温泉需求持续攀升。随着人们出行意愿高涨,全国各地的冰雪游、温泉游表现抢眼。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把多勋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冬明春是疫情后第一个冰雪温泉游的“热季”,冰雪温泉游的“反弹式增长”或“报复性增长”将成为常态。“冰雪游”与“温泉游”是互补性的旅游产品,继夏秋季旅游火爆之后,预计今冬明春的冰雪温泉游将成为第二拨出游指向的核心体验。
“冰雪+温泉”成冬季旅游最佳“搭子”
  “泡着温泉赏雪景”在今年冬季旅游中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途牛数据显示,东北、云贵、新疆等冰雪游热门目的地,对温泉游用户展现出了更高的吸引力。赏雪、滑雪和泡温泉成为今年冬季备受欢迎的“旅行三件套”。
  据飞猪工作人员介绍,在刚结束的飞猪双11大促中“囤冰雪”的消费者陆续踏上旅程,其中,涵盖哈尔滨、长白山、牡丹江等目的地的多日跟团游商品核销率最高超90%。
  “今年冬季旅游,追求更高品质的冰雪温泉旅游产品将成为游客的重要选择,目的地的冰雪游和温泉游一定是更加满足游客以康养、运动加极致体验为核心的业态与产品供给。消费者对冰雪游和温泉游的性价比选择会更加‘苛刻’,在目的地选择上会更加理性和审慎。”把多勋表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冰雪旅游不再仅限于传统的观光和游玩,而是与传统文化、现代艺术、休闲度假等紧密结合,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冰雪旅游不再局限于传统冰雪胜地,而会向更广泛的区域扩展,尤其是以往被认为是“冷”点的南方有降雪地区,有望成为冰雪旅游的“热”点区域。冰雪旅游人群进一步扩大,亲子、银发市场在冰雪旅游市场中的份额会不断扩大。
  把多勋认为,由于冬春季只有一个春节长假供人们“挥洒”,因此,以周末短时近距离为特征的“小半径”客源市场将是目的地重要的目标市场。
各地积极发力冬季旅游市场
  各地也积极出台政策进一步支持冬季旅游市场。比如,吉林省文旅厅近日就通过飞猪等旅行平台面向全国游客发放2023-2024新雪季冰雪消费券,带动万科松花湖滑雪场等景区的成交订单数快速增长;北京市也已启动第十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提出将陆续向广大市民发放不少于3万张冰雪消费券。
  把多勋表示,为更好地适应今冬明春的旅游“暖冬”,目的地必须进一步优化、调整供给和策略。他建议,第一,由于消费者对价格会更加敏感,目的地应定位在“大量低价”旅游产品上;第二,冰雪游和温泉游“互补”成为备受游客热捧的产品,产品和业态组合将是重要的策略;第三,由于亲子、孝老、研学、休闲、新体验以及短时度假等与冰雪和温泉游叠加,应注重景区内和景区外各种业态和产品的组合和协同发展;第四,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出游将是主流,应加强科技对冰雪温泉旅游的支撑和赋能,附加一些与核心旅游相关联的科技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和丰富家庭出游的体验。
  王金伟建议,一方面不断推动冰雪旅游的跨界融合,“冰体旅”融合、“冰农文旅”融合发展将成为各地推进冰雪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针对年轻人市场,采用现代科技开发沉浸式、体验化的冰雪旅游项目,创新营销方式提升冰雪旅游目的地人气,将成为各地发力冬季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
王辉
王继承

监  制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