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大家介绍了博物馆最近救助的6只小猫咪:“观复猫再幸福,也没有我家的小猫咪幸福”,收到了大家很多留言反馈,今天开篇先把大家想要的新成员房小虞墨镜照发给大家,再继续聊聊救助和弃养的话题。无图分享,纯文干货,耐心看完再送房小虞炫彩动图一张,无他。
+
+
之所以今天补写这一篇的起因是小编在后台收到了一条评论,结果回复越写越多就成了一篇小作文。相信大家都十分关心猫咪弃养和救助流浪猫的话题,今天就和大家再来聊一聊。

这条评论是这样的:
这条评论中,无论是对观复博物馆还是对流浪猫救助的看法都有失偏颇,下面就具体来谈。
其一:决定养一只猫咪或宠物前,先问问自己...
现实情况和这条评论不同,因为很多人不是捡到了流浪猫,而是自己出于各种原因不想再养了。而且其中因猫咪患病无法或不愿花钱治疗,决定弃养的情况占大多数,博物馆这些年被丢来的猫里几乎都有健康问题,轻则猫癣,鼻支,贫血,营养不良,重者猫瘟,传腹,肾衰竭...
这种情况我们是坚决谴责和抵制的,无论是观复博物馆还是其他救助机构,救助能力都是有限的,救助的本意是帮助流浪猫回归家庭,而不是让本来有家的小猫咪遭到遗弃。观复博物馆不是救助机构,我们在优先照顾好馆内原有救助猫的情况下,才能用余力再去帮助更多猫咪重回家庭。
希望大家养猫之前考虑好:家人能不能接受?经济状况能不能负担?如果生活发生变动,宠物应该如何安置?一只猫咪的寿命可能长达十几年,你们是否愿意始终陪伴?一旦猫咪患病或者有意外发生少则几百,多则上万的治疗费用自己愿不愿意尽力去承担?
其二:救助不可草率,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当你遇到一只需要被救助的流浪猫,决定要成为一个救助人的时候,请先考虑一下自身情况,救助不可草率,不是今天捡了带回去随便养养,玩一下又觉得差点意思,明天就找地方给丢了。不知道什么是家的时候是不会觉得自己可怜的,但如果被教会了什么是家之后又被赶出家门,怕是谁都不愿意接受那种空欢喜一场的感觉。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认真去对待,救助更需要去做很多功课,不是想当然地把猫带回来给口吃喝就完事了,流浪猫的情况可能会比你想象的复杂很多。这里想要着重提醒大家:家里已经有原住民的朋友,把救助猫带回家后一定一定要先做隔离。
毕竟流浪猫的各种情况都是未知的,隔离可以让新救助的猫更好更快的去适应新环境,也能让人在隔离期内更方便观察救助猫的健康和行为状况,隔离期一般需要一周以上,做好免疫和驱虫之后再让猫咪们见面,也是给家里的原住民一个缓冲期,隔离新救助的流浪猫是对您和原住民猫猫的健康与情绪负责。
其三:抓捕-绝育-释放(Trap–neuter–return)
从结果上说,有能力自己领养或者帮助小猫咪找到新家最好不过,但确实不是所有流浪猫都适合回归家庭。如果没有条件或是猫咪性格不允许家养,也可以参考国内外各大动物救助机构:抓捕-绝育-释放(Trap–neuter–return)这套方法,能科学有效地控制流浪猫野外种群数量,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
再其次,如果你还只是一个学生或者其他情况不具备实行救助的条件,当发现需要帮助的猫猫,可将信息通过社交平台传递出去:把情况写清楚,积极地去沟通,也是很有爱心的表现,不会有人因为你没有把流浪猫带回家就谴责你。
但如果不明情况、没有经过沟通和对方同意就扔流浪猫给别人,不论是扔给个人还是救助机构、宠物医院、博物馆等等,都会对他人或机构的正常安排造成影响。这种扔猫的行为看似自己很有爱心,实则只是一种自我感动,将责任转嫁他人,是非常应该谴责的自私行为。
其四:选择救助,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本心的坚持...
观复博物馆在救助猫咪时,即使只是用短暂几周或几个月去帮助猫咪过度,也会本着对领养人负责任的态度,尽可能的了解猫咪的情况:是否亲人可进家?是否有健康问题?是否有行为问题?等等...在猫咪度过隔离期后,年龄满3月龄,做完免疫和驱虫,确定其健康,性格和行为是可进入家庭的,才会发布领养。在接触领养人时双方需要充分的沟通,这样才能帮助小猫咪更好地进入家庭。
最后,如果你不喜欢小猫咪、没有救助流浪猫的想法,也不需要有压力。当我们萌生去救助一只小猫咪的想法时,应该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出于对本心的坚持,而非其他任何杂念。
你不喜欢猫咪,或者不喜欢任何小动物,都很正常,不应该被任何人来评价。但如果有意对流浪动物、对这些比你更弱小的动物施以残害,就是人人都应该唾弃、人人都应该斥责的行为。我们一直在呼吁立法,法律约束社会,道德约束自我,在法律不健全之前,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用领养替代购买,让生命不再流浪。”
以上,就是“观复猫”这群曾经流浪或是被弃养,现在当上了观复博物馆有编制的猫馆长们还想对大家说的话,谢谢大家看完了这么长的文字。如约:新成员房小虞的炫彩动图奉上。
文案编辑 : 观复绾华、观复二白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常见问题戳↑ ↑ ↑
想深入了解观复猫?四个大合集戳↑ ↑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