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金钟奖上,出现过这么一幕。
同为《痞子英雄》男主的周渝民与赵又廷争奖,结果出人意料,当年的视帝颁给了新人赵又廷,以至于本来大热的周渝民尴尬赔笑。
事后,周渝民甚至撰文透露结果早已泄露,指向结果的不公。
当年的人们不理解。
明明周渝民突破了曾经忧伤贵公子的偶像形象,算是转型成功了,为什么不给他肯定?
真的是实力不济?
还是人们对偶像剧明星本就有偏见?
没想到。
这样的争议过了十几年后,我们再看回台湾的偶像剧男主,会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命中注定我爱你》的阮经天。
正在影院里上映的《追缉》,他扮演一个邋遢的黑工中介商角色,明晚颁奖礼争影帝的《周处除三害》,他饰演的陈桂林,更是疯得让人害怕。
《想见你》的许光汉。
前脚在《鬼家人》里“旋转跳跃我闭着眼”,后脚就到《瞒天过海》里,对着张钧甯目露凶光。
没有人再质疑他们的“出身”。
所以是发生了什么?
不但人们不再以“流量”的标签来看待这些明星,还对他们的“演技”抱有期待?
而这些偶像们。
不管是早年成名,还是刚刚爆红,似乎连一刻都不停留在“流量”这样的身份上,而随时“转型”?
说到底。
不是他们突然爆发了事业心。
而是在台剧的环境里,由不得他们不努力。
01
台偶男主今何在
你还记得那些年的台偶男主吗?
相比于女主来说。
这些偶像剧里的男主,爆红的概率要高的多。
比如《流星花园》
台偶盛世的开创者,不但在当年创下了平均6.43的超高收视率,让许多人念念不忘“要是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这样的台词,还让一大批人因此而爆红。
尤其是F4。
言承旭、周渝民、朱孝天、吴建豪,几个刚刚出道的新人凭借一部剧,立刻红遍大江南北。
到什么程度呢?
光是2003年,F4就举办了19场世巡演唱会,每场观众超过3万人,并成为美国《福布斯》杂志权力榜唯一入榜的华人组合。
其光芒之盛,至今后无来者。
为什么?
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年的台偶会从女性视角出发,所以它们所塑造出来的男主,往往会满足女性对男性从颜值到价值观上全方位的想象。
就拿“霸总”来说。
没错,这两年“霸总”又火了,出现了不少类似的剧。
比如《以爱为营》里,那个各种死亡角度西装革履装酷耍帅的总裁。
或者《我的人间烟火》和《归路》里,在执行任务时总不时展现帅气动作的男主。
似乎“霸总”这个词,就代表着这个人性情高傲,并随时对别人颐指气使。
但真的是这样吗?
“霸总鼻祖”,《王子变青蛙》
当年的明道,演绎高冷的霸道总裁单均昊和失忆的落难王子茼蒿这样的角色,几乎是教科书级别的,我们看到的,“霸总”不是高傲,而是共情。
没错,他也很“霸道”,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他标志性的理袖口动作。
但如果你仔细看。
会发现给下属指令时,会考虑到时间太晚,先说不好意思把你吵醒了,或者对待陌生人时,也会彬彬有礼。
一点也不“油腻”。
这样深情款款、只在女主需要时出现的男主,毫无疑问更容易获得女性观众的青睐。
包括《绿光森林》里的立威廉。
会遵守承诺,一回来就跟从小喜欢的女生告白(虽然一开始搞错了对象)。
《恶作剧之吻》里的高冷学霸江直树。

即使再怎么冷漠待女主,也是为了让女主早点在职场里成长起来。
《下一站,幸福》里从小混混变成正义律师的任光晞。

在法庭上,为被性骚扰的女主争取权益。
《命中注定我爱你》里,为女主造梦的纪存希。
看到女主被劈腿后,为她改变造型反击渣男。

《放羊的星星》里的仲天琪。
为女主甘愿放弃富二代身份。

《微笑百事达》里臭屁的歌手何群。
陷入创作低潮期,被女主的“乌龟”精神感动,重拾创作欲望。

于是那些年,F4、明道、飞轮海、阮经天、贺军翔、许绍洋、郑元畅、郭品超、立威廉……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着台偶的辉煌。
但。

突然,一切都变了。
2011年,在陈柏霖靠着《我可能不会爱你》爆火之后,我们忽然发现,已经鲜少见到再有男演员因为台偶走红了。
再一次见到这些名字。
他们也似乎换了副模样。

见到周渝民,是在《逆局》里。
他饰演了一个有着高智商,却因被诬陷性侵而坐牢的律师。
展示了他的演技实力。

见到郑元畅,是在《有生之年》里。
他饰演被领养的二哥,不管是作为儿子、丈夫还是父亲,都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形象。
在他身上能感受到已经放下偶像包袱的松弛感。
……
当那些偶像的光芒不再,他们终于回归成了一个个演员。
那么。
为什么会这样?
02
台剧巨变
不得不提到《甄嬛传》事件。
2012年,《甄嬛传》在台湾主流电视台华视播出,立刻刷新了八点档收视纪录,不但让台湾人大呼这样的剧集他们拍不出来,更是让非台湾省剧集的收视占比,从之前最高的27%,一路已飙升至35%。
而之后。
一方面因为诸如柴智屏、陈乔恩等,都前往大陆拍片,造成台湾人才外流,另一方面内地剧集持续输出,比如2015年,耗资3亿元制作的《武媚娘传奇》一度成为台湾年度收视冠军。
台湾的电视剧产业,从此跌入低谷。
怎么办?
继续拍那些小情小爱的偶像剧?事实上,这样的剧已经没人看了,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听不到台剧动静的原因。
没办法。
于是2014年,他们开启了“自救计划”——
比如
Q place

据凤凰娱乐报道,表演训练平台“Q place”由台湾导演王小棣主导,集结了包括蔡明亮、陈玉勋、许杰辉等8位导演及不同演员。
Q place不仅开设了培养新演员表演的课程,也开设了“客制化”的“在职进修”。
两年后。
主打单元剧的“植剧场”应运而生,王小棣与知名编剧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邀请金钟影后影帝杨丞琳、吴慷仁等加入,与从Q palce出来的实力派新演员打造出创新剧集。
在24位实力派演员中,最出圈的便是在2020年通过《想见你》里的李子维,跻身成为当红演员的许光汉。
除此之外。
还有《谁先爱上他的》《俗女养成记》的谢盈萱,《我们与恶的距离》陈妤,《阳光普照》刘冠廷,《孤味》孙可芳等,都是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新演员。
解决了内患,台剧也开始与外界达成合作。
2016年台湾公视与HBO  Asia首次合作了《通灵少女》,这是HBO首部全中文电视剧,一开播就打破了《痞子英雄》保持了七年的收视记录。
2018年,台湾公视与Netflix合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2019年,台湾公视与HBO Asia合作《我们与恶的距离》。
国外的视频平台不仅带来了资金支持,也带来了美剧制片的工业化流程。
例如,首集1.5-2倍于后续剧集的制作成本、每集15分钟就得出现的引爆点、每集末尾留下悬念等等,以此为标准打造爆款剧。
而更大的变化是。
这些电视剧不再以爱情为主要元素,而是更关心现代人的时代处境。
比如《我们与恶的距离》展现在社会新闻背面,精神病患者、受害者家属、新闻制作之间的冲突,探究人性的善恶。
比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通过奇幻单元剧的形式,展现不同父母教育下产生的悲剧。
或者《她和她的她》以女主小时候受到伤害的碎片化记忆,带领观众回到那时候,直面痛苦,揭开性侵真相。
就算披着爱情外衣的台剧,也会像《想见你》以时空线索交错展现主角的内心世界,揭露校园霸凌、性别歧视事件;《荼蘼》给予女主家庭与事业不同选择道路的可能性,让剧集结构更新颖。
这些聚焦普通人成长、社会问题、甚至普通家庭琐事的台剧,引发大众共鸣,成为当代年轻人反复观看的高口碑佳作。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一个演员只懂得演深情款款的霸总,该如何生存?
他们不得不变。
于是。
Sir看到了越来越“神似梁朝伟”的初代偶像周渝民,也看到了可以随时切换偶像与演员身份的新晋顶流许光汉。
他们不断突破自己的安全区。
而最近,Sir看了一眼台剧的明年待播片单,和这些台偶男主相关的亮点也不少。
比如以“小三”为主角的《不够善良的我们》。
这是《谁先爱上他》《我可能不会爱你》的编剧徐誉庭导演的新剧,林依晨在剧中饰演小三,与情敌许玮甯貌似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贺军翔与她们的多场戏游移在情欲之间。
比如探讨“中年人性生活”的《同栖散策》。
光是看海报的句子就让人陷入深思,“不存在所谓的爱,只有对爱的幻想。”
原本叫做《婚姻现场》,林依晨和言承旭饰演一对结婚10年的高知识分子夫妻,但随着时间的逝去,他们的相处形式而且性生活一成不变。
以及所有人都在期待的《我们与恶的距离2》。
卡司大换血,周渝民、薛仕凌、杨贵媚等,但导演林君阳、编剧吕莳媛等核心制作人员没变。
编剧历时4年写的剧本,涉及公卫、法律、政治、精神病等领域。
所以未来的一年。
我们将看到大量民生话题、性生活话题、女性话题的台剧,题材选择上越来越大胆。
而曾经的台偶男主们。
可以预见,他们的戏路也会更加多元。
03
为什么成功?
回到开头那一幕,《痞子英雄》影帝风波,其实细想下来,会觉得当年观众的质疑也正常。
毕竟在《流星花园》中,我们看到的不是这几个男演员的演技,而是演员本身的气质。
爆红的演员想要摆脱标签,本来就很难。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周渝民能够转型成功?为什么阮经天能够转型成功?为什么陈柏霖能够转型成功?为什么……
可能,在解答这句“为什么”之前,我们需要再看一个故事。
明道的故事。
2019年,明道参加了一个叫《演员请就位》的节目。
第一次演出后,他拿着麦克风,对所有人说了一句话:
这是我今年演的第一场戏
观众震惊了。
曾经的台偶一哥,如今已经沦落到无戏可演的地步了?
Sir知道很多人要说,摆明了就是自己还有偶像剧光环,演不了其他角色呗。
可。
那个节目的最后一次演出,我们分明看到,他在陈凯歌的镜头下很好地完成了理发师这样的角色,说没演技,Sir是不承认的。
那为什么会这样?
翻开明道的作品记录,我们会发现,这十几年来,他一直在内地“捞金”。
从一些古装大制作,比如于正的《王的女人》,到一些跟风的现偶,比如和颖儿合作的《最好的遇见》,这些年,他不断地接演这些4分、5分剧。
甚至今年,他还有一部《转角之恋》播出,搭档蒋雯丽,豆瓣2.9。
试问。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是的,Sir觉得很大一部分的台偶男主,本身其实是有能力处理复杂角色的,在那些偶像剧中,他们并不是只有花瓶形象,他们也需要通过复杂的人物解读代入情绪,理解女主的处境,感染观众。
而这样处理复杂角色的能力。
放在那些年的内地偶像剧中,完全不需要。
无独有偶。
明道的这段经历,按照明道的形象打造出来的阮经天,其实也经历过。
虽然之前靠着《命中注定我爱你》大火,又凭借《艋舺》拿了影帝,可他回内地拍戏的那段时间,也是一塌糊涂。
与杨幂合作的《扶摇》豆瓣十万人打分4.7;和成龙合作的《神探蒲松龄》3.8;和宋祖儿搭档的《舌尖上的心跳》4.5。
至于那些扑得不声不响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直到最近。
他转战台湾,挑战形象,才终于拍出《周处除三害》,不但口碑过硬,还再一次被金马提了名。
所以是不该来内地?
倒也不全是,准确地说,其实是不该功利性地拍戏
人很容易受环境影响。
当这个环境浮躁,你也会变得浮躁,当这个环境务实,你便也会变得务实,而当你在一个浮躁的环境里做功利的的事,能带来的结果只有一种:
逐步的自我消耗。
就像《艋舺》里的那句台词:
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
阮经天也是失败了许多年,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发现我们这个行业,机关算尽是没有好处的。我这个项目和谁合作,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功,这些事情在我过往的生涯里面不乏出现,但迎接的不一定是成功,无论结果好坏,最重要的还是是否值得。我有演过一个电影,在香港上映的时候票房只有十几万港币,惨到不行,但我很喜欢那个拍摄的过程,也很喜欢那个角色,所以经过若干年后,我仍然觉得那段时间是有意义的。
——来源:二十二岛主,对话 | 阮经天与《追缉》:那些闪亮的痛苦和荣耀
而现在的台剧,确实有着一个比较正向的创作环境。
在主观客观的条件下,使得他们现在关注的只有一点:社会价值。
于是便不再浮躁。
而是切切实实地落到了地上。
同时。
当有更多具有社会价值的电视剧出现的时候,观众势必也能够接受不够完美,更复杂,更具社会讨论度的角色。
比如《周处除三害》里阮经天饰演的通缉犯,《此时此刻》里林心如饰演的女同,《不够善良的我们》林依晨饰演的小三。
没人再质疑他们的“三观”,指责他们的“初心”。

这是一种肉眼可见的正循环。
最后。

Sir想用同样台偶出身的吴慷仁(《下一站,幸福》),获得金钟奖时说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你不一定要跟别人比,但不要轻易放过自己。”
做演员如此。

拍一部剧更是如此。
就算努力之后,最终也改变不了什么。

但至少。

我们还可以看到希望的曙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坂元家的小二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