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恋爱脑”这个词挺神奇的?
在电视剧宣传这块儿,女角色+恋爱脑=狠狠被骂,是负面评价。
图为#恋爱脑不配做公主 @野生炸姐
男角色+恋爱脑=最好嫁妆,是正面宣传。
图为#恋爱脑是最好的嫁妆 @卖安利的青岛贵妇
在小红书上,告诫姐妹们“拒绝恋爱脑”的话题已经有了 3.3 亿的浏览量。吐槽恋爱脑闺蜜、骂女明星恋爱脑的帖子数不胜数。
而搜一下“男生恋爱脑”,你可以找到:
图为接恋爱脑男友的文案
以及,在各种软件上都刷到过的名言:想要恋爱谈的好,男生得是恋爱脑。
图为夸赞男生恋爱脑的评论
除了接“恋爱脑男友”,夸赞“恋爱脑男人”,甚至还有“如何培养恋爱脑男友”的干货——某条培养方法点赞 4 万,收藏也高达 3.1 万。
表情包 小猫惊讶:啊这
01
「恋爱脑」男女大不同!
关掉手机,回到现实,身边的一些女生朋友(包括我自己)对“恋爱脑”标签深恶痛绝、避之不及,而有些男生朋友却开始标榜自己“终极恋爱脑”、立“恋爱脑”人设。
无意评价以上具体事件的好坏,本人只想知道原因:
为什么女生恋爱脑被骂挖野草,男生恋爱脑却被当成宝?
表情包 小猫问号
“恋爱脑”是网络流行词,而非心理学专业术语,所以没有严格定义,含义复杂。
百度百科上是这么写的:一种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那些一恋爱就把全部精力放在爱情上的人,往往会被形容“恋爱脑”。
而正因含义复杂,渐渐地,不同性别群体开始分别承担了这个词的积极义和消极义。
表情包 小狗沉思
大家有没有发现?
当我们说男生恋爱脑时,我们往往指的是——愿意付出,真诚体贴,绝对忠诚,粘人可爱……而他在情感关系中的过度消耗,以及自身发展欠缺,则被隐没。
表情包 企鹅吃惊:还有这种好事?
而当我们谈到女生恋爱脑时,我们往往说的是——丢失自我,没有原则,过度牺牲,不理智不冷静,眼盲……忽略她的奉献精神和对爱的真诚。
网上接的“恋爱脑男友”,和骂的“恋爱脑闺蜜”,其实并不是一个“恋爱脑”,但却共用着同一个词汇。
02
词汇竟然也会性别双标?
这种同一个词在面对不同性别群体时产生含义偏差的情况,并不少见。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著作《语义学》中提到:
语言是变化的,使词语的意义也发生迁移,一个最初表示褒义色彩的词语,因强势文化的影响,当用于指称弱势文化群体时,其语义内涵可能发生变化,变成贬义词。
例如,在古英语中,governor 与 governess 分别用来表示某领地行使主权的男女首领,后来却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最新含义。
如 governor 变为统治者、地方长官等代表权力无比的统治者,governess 则变为家庭教师或情妇。

表情包 小猫惊讶:竟有这种事?!
涉及到男性词语时,语义变化相对稳定平缓。
对女性所指对象时,其语义变化过程连续多变,歧视诋毁色彩与日俱增,因此形成一种特殊的“语义反转”(semantic reversal)变化模式。
汉语中,“大哥”还是那个“大哥”,亲切而尊重,可从“大姐”到“哒姐”,普通正常的女性称呼却多了一层嘲讽贬低的意味。
反方向套用模型,可以得出这种解释:
最初,“恋爱脑”作为贬义词语,主要用于批判警醒在恋爱中过度付出、失去自我的女性。
可随着强势文化影响,用于指称“男性”时,其语义内涵发生了变化——付出不必过度,更没有失去自我,在恋爱中做得好即为“恋爱脑”。
消极意味隐匿,不好的标签反倒成了夸奖。
图为小红书恋爱脑男友话题下的帖子
@Petrichor^@娱乐课代表孙小寒
推崇“恋爱脑男友”的背后——是属于强者的沾沾自喜。
在这个社会愈加排挤“恋爱脑”的同时,强势一方反倒占据着这个词汇的褒义。
而那些真正在恋爱中失衡、过度消耗自己的男性,也将在“恋爱脑男友”这个名词的潮流下,被忽视,被淹没。
03
性别的双重标准中,没有赢家
词语背后的性别双标,不是性别对立。
事实远比“词语描绘男性就变褒义,到了女性那儿就容易贬义”复杂得多。
这是有关强势和弱势的问题,也是有关污名化和群体暴力的问题,男性一样深陷其中。
处男羞辱,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图为《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男主角,35 岁的处男
《厌女》中提到:男性成为男人,需要认可自己为男人的男性集团,这个过程被称为“男人的性主体化”
而确认该主体化的机制,则是将女人客体化。
简单点来说,就是:
连老婆都管不住,你还算什么男人;只有做过爱了才是真男人。
2018 年的一则研究中指出,许多文化默认性经验是男性“男人味”的证据,而缺乏性经验的男性则没有“男人味”,因此“不够男人”。
表情包 熊挠头:怎么会这个样子啊

在这种逻辑下,处男被认为是不合群的、没有魅力的、缺乏男子气概的,成为了男性集团中被嘲笑的对象,其他人通过贬低“处男”获得快感和地位上的巩固。
而翻看这枚硬币的反面,处女成了贞洁纯良的象征。在性别的双重标准中,“荡妇羞辱”和“处男羞辱”并存。
图为微博评论关于处男处女问题
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指出:
把对方当作不可理解之物,将之从我们之中放逐出去的方法,有“人种化”和“性别化”两种,这两种方法互为一体。
这让我想到古希腊人会在罪犯身体上烙印出特殊的文字,作为一辈子的耻辱标符——污名化(Stigma)这个词就是起源于此。
如今的“恋爱脑”不再是警醒,而逐渐成为一种污名化的标签,让人平添自我怀疑与苦闷,害怕这个标签烙在自己身上,被人耻笑、排挤。
而烧到发红的铁烙,总是伸向弱者。
图为 污名化意味着群体排挤小众
我们害怕自己被当成弱者,于是小心翼翼躲避刻着“恋爱脑”这个词的铁烙,独立、清醒、自身发展至上。
可旁边的男人却拿过它盖在了身上,这成为他炫耀的徽章——那一刻,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躲避并不是办法,即使躲过了,弱者依然是弱者。弱不是因为做错了什么,而是一种形势,是怎么躲都躲不开的。
那么,重要的一定不是躲避,而是不惧怕弱者的身份,不嘲笑弱者,承受住伤痛,不断成长。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弱者。
并且始终,尊重弱者。
萌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不经意翻到微博里#恋爱脑#的话题,有些发帖的女孩子很迷茫,鄙弃内心对爱的真诚,不知道什么样的付出才是“正确的”,厌恶自己恋爱脑;有些人批判闺蜜或是电视剧里的女角色,对她们极尽辱骂,愤怒溢出屏幕……
然后,我刷到了一个男性朋友秀恩爱,说自己是恋爱脑(但其实他很清醒,和传统意义上的恋爱脑完全不搭边),下面的评论全是夸赞。
我感到剧烈的反差感。
表情包 小橘猫沉思
语言是有力量的,词汇更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我们讨厌电视剧里的恋爱脑女主,她们被塑造得很单薄,离了爱好像就不能活,背弃父母,伤害家人,敷衍工作……但现实中呢?
现实中的我们比电视剧里得要立体一百倍,我们面对“爱”的处理方式也不该被“恋爱脑”这个词局限。

有些时候,奋不顾身的爱情,只不过是实践做自己的一部分罢了。
对于女性的“恋爱脑审判”不该极端化,对于男性的“恋爱脑推崇”也不该无限扩大下去。
终有一天,我们会毁了铁烙,让弱者以弱者的姿态得到尊重。
p.s. 如果想互动但不想留言被放出,可以写上【请勿精选】哦~
参考文献:
[1]朱粵,曹慕贤,孟慧.被爱情冲昏头的“恋爱脑”[J].大众医学,2022,(6): 62-63
Leech.Semantic[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Fleming, C., & Davis, S. N. (2018). Masculinity and Virgin-Shaming Among College Men. The Journal of Men's Studies, 26(3), 227–246. doi:10.1177/1060826518758974
[3]https://mp.weixin.qq.com/s/PgDWqBO_RXeLKF2I931EDQ
[4]https://mp.weixin.qq.com/s/rHm-BHjCN4smQha8zu5GTA
[5]https://mp.weixin.qq.com/s/t0n2GEXqA9sg2v4_TT0a0A
[6](日)上野千鹤子著;王兰译.厌女  日本的女性嫌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编辑:不被定义的Angel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