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现在的网友在形容自己父母时,用词越来越精准了。
比如说,那些总是让孩子感到不舒服的家长,应该怎么归类?
两个字,“扫兴”
至于这个词是怎么和父母的行为匹配上的,就不得不提到近期特别火的一个话题了——
#有个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体验?#
视频里,女孩的妈妈会在大晚上和她一起下楼买冰棍吃,只因为自己嘴馋了;
画上奇奇怪怪的妆,爸爸会非常捧场地笑起来;
喝“不健康”的奶茶,装在碗里分享给爸爸,爸爸一边喝,一边夸……
简简单单几个生活的片段,点赞量高达348万,评论区里到处都是“破防”的声音:
“好羡慕,我的父母从来不会这样……”
是啊,好像扫兴的父母,才是中国父母的“基本盘”。
扫兴的父母,家家相似
还记得今年过年期间,以一己之力拉高全国人民血压的某音用户“狼先生”吗?
如果扫兴也分等级,他的父母一定是“扫兴之王”
带父母到三亚过年,租5万一个月的别墅,他的妈妈让他吃反复加热16次的花卷,一说扔掉就哭;
离开三亚的时候打包了所有能打包的杂物(妈妈甚至把扫帚绑在了身上),坚决不寄快递;行李太多吓跑了预定的商务车司机,为了省几百块邮费,误了飞机,浪费了大几千……
狼先生完整记录了全过程,好端端的养老旅行,生生变成了“人在囧途”。
视频没有任何配乐,几个画面加上他无奈的笑声,就让大批网友在评论区狠狠共情,仿佛看见了自己父母的样子——
强势、蛮不讲理、控制欲强烈、从不领情……
在评论区爬了几百层楼,我发现,虽然父母扫兴的方式因人而异,但在本质上其实家家相似,无非就是两步走:
先习惯性否定,然后强行说教。
先说否定。为什么说父母们是“习惯性否定”呢?
因为很多父母在孩子分享喜悦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否定的角度,简直匪夷所思,信手拈来,仿佛否定成了习惯。
有人上了大学,和父母分享第一次和外国人交谈的喜悦,得到回复:“外国人有什么好的。”
用外语和人沟通的勇敢、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那么多可以聊的角度,父母偏偏能找到角度进行否定,感觉也是煞费苦心了……
扫兴父母对待已经独立的“大孩子”是这样,对还在上中小学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
团队里有个小伙伴说了她的亲身经历:
在上初中的时候,她的学校连续两年没有办成运动会,第三年运动会成功举办,所有学生都很兴奋。
她虽然没有参加任何项目,但在给同学加油的时候,非常卖力,也非常兴奋,嗓子都喊哑了。
回到家,她高兴地和妈妈说自己班级取得的优异成绩,没想到妈妈来了一句:“你都没参赛,跟着喊什么,是不是傻?”
一项调查显示,2万名中小学生中,只有26.73%的孩子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每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总会被父母的回应伤害;每次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之后,得到的都是否定。
这种被否定的痛苦,贯穿了孩子的成长:
选餐厅,孩子想吃汉堡,父母说不健康,进了中餐馆;
选兴趣班,孩子喜欢吉他,父母说吉他没用,报了钢琴班;
孩子喜欢文科,父母说文科不好就业;
找工作,孩子想去北上广,父母说不稳定,坚决让孩子报考本地公务员……
然后,在孩子中餐没吃几口、学钢琴坚持不下来、理科成绩不好、考不上公务员的时候,父母的说教随之而来。
之前在讲“中国家庭的精神内耗”时,我引用过一个故事:
一个高中男孩跟朋友打了一场十分畅快的篮球。他非常激地跟父亲分享:“爸爸,打篮球感觉太棒了!”
父亲一脸严肃地说:“篮球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和意志力,最重要的是,你要坚持,不能只是图一时新鲜。”
相信每一个“篮球男孩”听到这样的回答,心里都会像吃了铁疙瘩一样堵得慌。
其实,父亲的话单拎出来看,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放在这个情境里,就出了大问题。
他完全无视了孩子情感交流的需求,只自顾自地说了自认为对孩子有益处的话。
扫兴的父母就是这样:
潜意识里把自己当作纠正者、局外人,而非参与者。所以无论是面对孩子的喜悦还是遇到问题,父母只会想如何纠正孩子,而不是理解孩子的感受。
如果父母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一下呢?
想想近来网络上大火的“爹味发言”给人的感觉吧:教你做事,潜台词就是“你做得还不够好”。
相信大家的感受都会差不多——
强行说教,最为致命。
对于孩子来说,最扫兴的就是,他们本来只是想分享喜悦,却总是迎面一盆冷水,还要被迫“上课”。
就算是天大的快乐,也经不起这样的打击啊。
父母的“爱”
为什么总是那么沉重?
父母的一次次扫兴,让孩子“习惯性失望”,时间一长,孩子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家反复用电刺激笼子中的狗,一开始,狗会下意识反抗,但时间一长,它就会彻底放弃挣扎,躺在笼子中一动不动,就算把笼子打开让它离开,它也无动于衷。
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反复“扫兴”的孩子,就像笼中可怜的狗狗,不愿意再尝试在父母面前表达情绪,做事越来越犹豫,逐渐形成自卑的人格,甚至怀疑父母从未爱过自己。
我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是,为什么扫兴的家长这么多?父母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吗?
我想,父母经常扫兴,原因有二。
第一,是父母自以为“我这是为孩子好”。
但实际上,他们只是过于强势,习惯了以爱之名,将自己的意愿凌驾于孩子的喜好之上。
《以家人之名》中的齐明月妈妈,就是一个想要事事包办、做主的“太后”,她对女儿的爱全部体现为控制。
说着“对你交朋友没有要求”,后面却跟着一大堆要求;
职业规划、婚姻大事、买房安家……大事小情,事事插手。
孩子稍有不满,她还仿佛受了多大委屈:“哎呦,一句话都说不得了?”
在她看来,自己的世界只有孩子,她深深地沉浸在“为孩子付出”的自我感动中,但女儿却恨不得离她越远越好。
这令人窒息的爱,导致齐明月从小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会选择也不敢选,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没自我,想什么、做什么,都以妈妈的选择为准。
看到齐明月和她妈妈,我就不禁想到武志红老师说的话:
“想体验做皇帝的感觉,生个孩子就可以,因为不管父母做什么,都会说是为了爱孩子。”
父母扫兴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自己本身就不快乐。
换句话说,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看待世界,所以就把消极传给身边的所有人。
他们是扫兴的家长,同样也是扫兴的伴侣、朋友、同事……孩子,则是离他们最近的“受害者”。
那么,他们又是为什么变得如此消极呢?
西雅图太平洋大学(Seattle Pacific University)关系发展中心的心理学教授曾经在研究中指出:
消极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反应,最深刻的消极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从父母、家人、老师、教练、朋友处学到的。
童年时物质的匮乏、精神的贫瘠,让他们形成了“肌肉记忆”;千百年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避免乐极生悲”的思维模式,深深刻在了那一辈人的骨子里。
所以,我们会看到,明明不愁吃穿,但孩子买稍微贵一点的东西,他们就会发火;明明孩子获得了成绩,他们却非要打压一番,美其名曰“怕你飘了”。
甚至还有一些家长,他们自己不会快乐,也就不允许快乐出现在生活中。
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成长心理学》里说的那样:
在童年时期缺乏关爱、被虐待的那些人,他们成年之后,可能更容易嫉妒和憎恨别人,哪怕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不能容忍孩子比自己的童年快乐。
为人父母,避免重蹈覆辙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我们这代人,就像是夹心饼干。
我们的父母,少有不扫兴的。但是他们年纪已经大了,道理嘛,讲不通,闹矛盾嘛,又怕老人家不高兴,影响身体健康。
就像上面我提到的“狼先生”,那些把网友气得倒仰的视频,只是他生活的日常。得要有怎样强大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足够厚实的钱包),才能像他一样,真的理解和尊重父母的选择?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而在面对孩子时,我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即使我已经非常非常注意不要扫兴,但还是会有很多时候,想要“纠正”娃的行为
越是这样,我越会觉得,虽然我们不认同甚至不喜欢父母的做法,但有些时候却不自觉地复制他们,成为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样子。
还有,现在的娃,其实比我们小时候更有自己的想法。
记得之前网上有个小女孩和爸爸有过如下对话:
小女孩:爸爸,你有一点点缺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爸爸:什么?
小女孩:就是有些时候,你老是让别人不开心,我觉得不好,你能改掉吗?
爸爸:不能,我就是要让你现在不开心,以后你才不容易崩溃,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最后,小女孩翻了个白眼。
父女二人的互动真是应了那句名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只不过小时候的我们,不敢翻白眼
夹在“扫兴的父母”和“成长中的孩子”之间,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成为一堵墙,拦截住代代相传的“消极情绪”。
1.做认真的“倾听者”。当孩子想要分享生活、表达情感时,不打断、不评价,给出积极的情绪反馈。
有这么一句谚语:上帝给了我们两个耳朵、一张嘴,就是希望我们少说多听。
这是沟通的要义,与孩子沟通,自然也是同理。
2.不打压、不扫兴。我们可以用方法把“习得性无助”变为“习得性乐观”,教孩子更好地面对挫折。
3.正面管教,积极引导。不乱发脾气,也不放手不管,而是适当地表达情绪、释放自我,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修正他错误的行为。
4.如果还是担心“不被打压的孩子会飘”,“不说教会让孩子走弯路”,不如多看看那些“正面案例”。
比如下面这位网友的经历。
她说,她和爸爸从小就是很好的朋友,从小到大不管遇到什么事,她都会和爸爸说。
不管她说什么,爸爸从来没有嫌她烦,也不会打断她,总是很耐心地听着;等她说完,如果真的需要建议,爸爸才会从自己的角度跟她一起分析,事情是什么样的,会有什么影响,然后给出建议。
至于采不采纳也完全看她,爸爸不会强迫她必须听自己的。
这样的爸爸,让她很有安全感,也让她更听得进去建议……
总之,就是要学习正确的沟通方法,改变消极的态度
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我们也都是父母的孩子,在育儿时,别因为急着向前,却忘了回望来时的路。
回想一下年幼的自己最渴望什么,对孩子,就能少一些自我感动,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做一个不扫兴的家长,让孩子享受当下的快乐,逐渐在精神上稳定而富足,才是真正的“为了孩子着想”……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孩子:挑战》
2.菲利帕·佩里,《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3.彭凯平,《抗逆力——给孩子一颗强大的心脏》
川妈说说
这篇文章首先是写给我自己的,提醒自己努力不要做扫兴的妈妈。也许外人看我,是个积极乐观、内心强大的人。但我自己知道,我是个很难开心、充满忧患意识的人。
那种负面视角、不开心心态,像深入骨髓的基因一样,时不时就冒出来了。回望过去溯源,但不想揪原生家庭的错;更重要的是往前看,斩断“基因”,别再代际传递下去。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第一步,然后是如何改变。我的经验是,刚开始的时候,面对孩子,也许做不到积极回应,但最起码可以“只听不说”,先闭上嘴巴,认真倾听。
神奇的是,当我们“强迫”自己做一些改变,慢慢地,一些良性循环就在我们和孩子之间发生了。孩子开心了,我们好像也变了,养娃是场修行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这里,必须点名表扬一下老王,感谢他在“不扫兴”方面对我的榜样、鼓励、督促等等巨大作用。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