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馍王
编辑/杜都督

世界上最辣的辣妹,也比不上一口曹氏鸭脖。
不知何时开始,“曹氏鸭脖”这四个大字,就悄悄进入了人们的餐桌。
它名叫鸭脖,看似和绝味、周黑鸭同在在干卤货跑道;
实则正跟张亮、杨国福等一众麻辣烫水路竞技,甚至颇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
有人吃它吃到发烧暴瘦。
有人说才吃了一半,被给辣昏迷了。
……救命啊,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人辣到昏迷,还要继续往胃里塞?
曹氏,辣遍天下无敌手
鲁迅说过,世界上有几种辣,周冬雨辣,广东辣,微辣,中辣,重辣,曹氏辣。
现在的互联网,挑战曹氏鸭脖,已经成了吃播博主痛的荣誉勋章。
有人才吃两口就半场开香槟,结果被一波翻盘的。
有声称吃过的辣条比别人走的路还多,结果直接撂碗耍赖的。
有全程宠辱不惊,最后直接失去意识的。
更有甚者,饭前强健的体魄吃完直接来到了轻度高血压。
它怎么火起来的已经无从得知。
但当它从四川走到国贸SOHO时,就已经成为了“辣度天花板”的代名词。
于是我本着求真精神,午饭点了曹氏鸭脖的外卖。
然而凌晨,我端坐于自家马桶之上痛不欲生,一边写稿,一边悼念昨日那个轻狂的少年。
= 图源:小红书博主 @段吨吨
曹氏的辣,是一种迎头痛击。
隐约记得,揭开那朴素结实的外卖盒盖儿后,一股浓烈的“午餐肉”香味涌入鼻腔。

所有菜品一水儿漂浮在姹紫嫣红的汤里,像刚组团从地狱越狱回来。
拎起一根娃娃菜,带着一种不知人死活、被软禁的红。
绝对没加任何滤镜的“中辣”
最为奇异之处是,用筷子搅合半天,连碗底儿都快翻漏了,居然连片辣椒皮儿都没找见。
而它的辣,要怎么描述呢?

中国各个以辣闻名的菜系里,除了辣,一般还带有一种自家特色的复合味儿。
比如湘菜鲜辣,重庆麻辣,成都则是香辣。

潇湘阁,另一种辣,一种国贸乙方打工人午餐优选
但曹氏的辣,是一种纯粹。
只要点微辣以上的辣度,这碗热卤你就甭想尝出别的味儿了。
无论荤的素的,娃娃菜还是鸭肠,到了曹氏碗里,都只能放低自己的定位,乖乖当把辣味从碗里运到你嘴里的交通工具。
任凭你怎么咂摸嘴,到最后也只能管它叫:“辣辣”。
曹氏的辣,还是一种走投无路。
因为当你感觉到辣的一瞬间,任何补救措施都为时晚。
连干三瓶冰水也没用,它已经从味觉变成痛觉,像钢针一样刺穿你的下颚。
你除了张嘴流泪、猛烈“嘶哈”、颤抖着双手抽纸擦嘴,毫无还手之力。
图源:方芳的快乐生活
就好像遭遇电信诈骗,你钱都已经转到境外私人账户上了,突然“啪”的一拍大腿,明白过来了,晚了!
你已经上了贼船,贼船已经漂到太平洋正当间儿,无论前进后退,满眼都是绝望的海,往哪也跑不脱。
这根本不是饭,这简直是生化武器。
不甘示弱的网友也纷纷晒出自己的破功经历:

有身残志坚坚持要吃的

有一时不慎,让旅行毁于一旦的。

但,也有更多的网友和我一样,提出了那个触及现象本质的问题:

回望那只空无一椒的外卖盒,再品品嘴里恍如隔世的狂野辣力,你在心里,不难得出一个蓄谋已久的答案:

坏了,有科技。

食品添加剂,躲不开就享受?
2022年初。
以辛吉飞、刘怂为首的一众“科技与狠活”博主,狠狠掀开了食品行业的潘多拉魔盒盖儿。
消费者们像刘姥姥进城般观赏了各路博大精深的食品科技后,叹为观止:
原来以为和食品添加剂分庭抗礼,结果一点没浪费全吃肚里了。

那些爆料博主的账号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有境界高下之分。
讲武德一点的,我一勺三花淡奶。
初入魔道的,好歹给你弄块真鸡。
而已经邪功大成的......就问你味儿对不对吧!
于是,经过六个月的发酵,人们逐渐达成了“认识科技-感到被骗-猛然惊醒“的闭环。
大家全已经得了“科技狠活ptsd“,所有人情绪激昂,抵制添加剂,拒绝化学添加。
温州一家甜品店,因在生日蛋糕上撒金箔纸作为装饰,被举报后,以10倍价格赔尝了1280元。
老牌调味品牌,因被怀疑“双标”使用食品添加剂,股价暴跌。
虽然各大官媒同时表态,禁止对食品添加剂妖魔化,但在这场焦虑里,大家态度已经非常明显:
科技与狠活,快滚出中国。
于是,中高端餐馆们扎堆发表“0添加声明”,狠狠捡粉,疯狂涨价,零添加调料在同期开始大规模摆上货架。
巨大的风口之下,商家们一拥而上,谁都想踮着脚蹦蹦,看能不能借着风势飞起来。

那么,此时此刻,我们的主角曹氏鸭脖在干吗呢?
没错,不出所料,曹氏师傅在后厨抡着大勺搞炼金术,被顾客录了个现行。
消费者是恨铁不成钢啊
还有自称曹氏鸭脖的前员工爆料,汤底里有10种以上添加剂。
此条抖音后来被曹氏鸭脖官方辟谣为假消息
这种敏感时期,这个特殊情况。
搁别的企业,公关部门得透支10年预算才能把事儿圆回去。

可曹氏鸭脖不仅没有狡辩,还握拳于嘴边含蓄一笑——
他反手就把配料单贴网上了。
他们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按这个标准走,“谁做都是一个味”,并称这些配料“绝对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尽管这张配料单里的成分之庞杂,煮完一碗曹氏之后还能再拼辆自行车出来。
……但怎么讲,比起小心翼翼、遮遮掩掩圈钱的科技货,我们曹氏鸭脖,至少真诚,而且好吃。
这份敢于在水生火热的大环境下赤裸相见的坦诚,居然一下子就取悦了一身反骨的年轻人群体。
年轻人不怕科技害人,就怕你高价骗人
抱着“知道你是科技就好,不然总担心你是科技”想法的年轻人,居然很快接受了:
既然无可避免,那就主动享受。

有人在外卖软件上发癫。
店家也很质朴。
有人为合法食用曹氏,甘愿变换物种。
甚至有人直接在爆料内容下摊牌。
这位网友你是油盐不进啊
然而,在所有曹氏教徒之中,最为狂热的,还要数“漂泊在大城市的打工人们”。
有的打工人辛劳整天,就盼一碗鸭脖。

有的打工人视人间烟火为无物,别人抢菜他囤脖。
而那些漂泊在他乡的,更是苦口婆心地给曹氏鸭脖正名。这种自证似的解释背后,是一颗乡愁之心。
那么,为什么曹氏鸭脖质朴的辣味,尤其能扣动他们的心弦呢?
草根感,饮食届的新流量密码?
我有一个朋友,他叫小杨。
从四川简阳来到北京打工5年,上个月被鉴定为曹氏鸭脖成瘾。
回想往日和小杨的约饭经历,无论是窗明几净的火锅店,还是装修精致的串串屋,北京的川菜从能抚平他紧锁的眉头。
面对琳琅满目的盘子碗,托着腮帮子的小杨在嘴里嘀咕最多的一句话是:
“啷个mayday味道儿??”
这不是个别现象。
川渝地区的市井火锅到大城市之后,开到了玻璃大厦顶层,可是一点儿也不辣了;
东北路边都是的熏肉大饼,开到大城市摆盘精美卖68元钱一份,却不够咸了;
连糖水甜品进到大城市以后,都省下了放糖的钱,在外观上猛下功夫...可唯独一点都不甜了。
事实上,对外来的菜品进行招安和软化,已经是大城市餐饮行业一个不成文的共识。
辣菜减到微辣,这样吃不了辣的人也能来两口;
咸菜减到稍咸,这样口淡的人也能夹一筷子。
短期来看,这种做法的确扩大了受众,有利于拔高格调和价格。
但,代价是什么呢?
国宴厨师探店,最常说的话
对那些来自小地方,漂泊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们来说,城市,就好像一个无边无际的巨大软体。
它钝化了各种外来食物原本的味道,也在磨灭着人们心中的激情。
人们满怀希望地来了,在软泥里拼了命扑腾两年,身心都已疲惫不堪,可是仍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在跟自己对抗。
这种无力感,最容易让人丢失前进的方向。
而吃不到地道的家乡菜,则像是心里长出来一块怎么也挠不到的痒痒肉,时间一久,容易把自己给弄丢了。
一年半没回家的小杨开玩笑说,他肯定不至于忘了简阳的样子,但如果再喝到假简阳羊肉汤,真要疯逑了。
他觉得自己就和那些被大城市招安的草根食物一样,束之高阁中,看似比曾经更加光鲜亮丽了;
实际上,却正渐渐变得不痛不痒,不咸不淡。
柳州网友为找一碗螺蛳粉宁滥不缺
而在这种普遍的巨大消解中,曹氏鸭脖和其他来自县城的原味小吃,拔地而起。
凭借着“谁也不惯着”的全国统一辣度,和永远在路边现场调配的草根感;
曹氏鸭脖们生生把大城市这团软体撕裂出一个口子,辣得成都人拍手叫好,辣得重庆人手舞足蹈。
毕竟,清淡健康是对生活体面,麻辣刺激才是对自己诚实。
即使在距发源地最远的大城市里,每一家曹氏也都地道得像是用挖掘机直接从你老家铲走运过来的。
只一口,你便确信全国各地人民吃进嘴里的,是同一个曹氏。
只一口,你便回到了十多年前那个放学铃声打响的下午,三两少年并排坐在那个热卤档口,鼻涕眼泪横流。

华灯初上。
你放下手里的曹氏鸭脖,脑袋嘴唇嗡嗡地从座位上站起,麻木的肉体经过一次短暂重启后,重新属于自己。
仰头喝下最后一口汤,你后背冒汗,无论是漂泊中难向外人道出的辛苦,还是被工作腌制的“班味儿”,全随鼻涕眼泪一股脑排出去了。
你猛然想起了自己从老家出发时踌躇满志的那一身蛮力。
你相信自己还能再拼一天,还能再爱一次。


凤凰WEEKLY公众号读者群开放招募啦!
如果您想获得我们提供的独家福利与礼品
与我们一起互动交流、探讨热点话题
表达对凤凰WEEKLY公众号任何的意见或者建议
↓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畅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