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榆

整理编辑 / 狸花猫
“咦,这棵树底下怎么啥都没了,还给围上了?”“管他呢,钻进去!”
最近,在国家植物园南园的壳斗植物区,你经常会遇到一群又一群的人弯着腰猫着背走来走去,眼光划过每一寸土地,像是要挖地三尺找东西,或者更具体地说,是非要找到点什么东西。他们是谁?在干什么?一句话:他们是松鼠的“劲敌”。
秋天本来是松鼠贮藏食物的季节,橡子、栗子、胡桃……这样一来,过冬就不愁了。然而今年社交媒体兴起“捡秋”热潮,捡坚果、摆造型、发美图、上头条,你捡走的,就是松鼠宝贵的冬储粮。
BBC纪录片《隐秘王国》第二集提到,一只花栗鼠过冬需要100多颗橡果。对于大多数松鼠来说,第一次过冬非常重要,攒不够充足的食物,意味着挨不过寒冷的冬季,那也就看不到第二年春天了。
就这样,短暂的鼠生里,松鼠又多了一项生存考验。
“跟松鼠交换食物”是个好办法吗?
“捡秋”在这个秋天突然变成了热词,北京、长沙、杭州等地都掀起了“捡秋热”。现在在某红书搜索“国家植物园捡秋”,相关笔记数不胜数,充满了秋天的惬意、生活的态度,“橡果”一词也已不请自来。
在社交媒体指数级的传播下,“植物园壳斗区没有橡果可捡”已然是事实,把壳斗区围并派人看守起来也是园区迫不得已的对策。
不过也有“跟松鼠交换果实”的说法——不少网友自带核桃、栗子、花生投喂小松鼠,或在离开时留在地上,带走一些自己捡的果实。听起来是还蛮“人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的。
但也有网友还是提出了自己关于这波“捡秋”的隐忧和不满。
我们不禁会问,跟风式捡种子对小松鼠有什么影响呢?与小松鼠交换食物是否合适?
首先,捡种子这种行为最直接地是影响了动物入冬食粮的数量,我们带走更多,留给它们的就得少。实际上,除了小松鼠爱吃的橡子,海棠类的果实、山楂等,甚至是郊区散落的玉米、水稻穗等都有可能成为住在附近一些动物的食物来源,因为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的“原著居民”,我们可能看不到,但是不代表它们不存在。以京郊平谷浅山地带的盖娅·沃思花园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30亩的土地上就观察到107种动植物。
沃思花园“生命之网”
(图源:《土里不土气》,蚊滋滋、长角羚著)
其次,听起来很美好的“与小松鼠交换果实”,一方面我们需要想想这些从市场上买来的经过加工的食物是否能够被它们长时间的贮存,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到我们所带的果实是否是它们会需要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行为本质上也是人为投喂,这有可能提高投喂对象的捕食成功率,改变它们的习性,随意干预野生动物生存法则是不可取的。
比如有些人会投喂野外的鸭子和水鸟,如果食用面包过量,野鸭会患上一种叫“Angel Wing”的疾病,这种病会让鸭子的羽毛生长过快,造成肌肉拉伤,最终导致野鸭不能飞翔;而对于其他野生鸟类,面包的摄入会让它们营养不良,甚至是患上致命的内脏疾病;同时,面包屑掉入水中变质腐烂,不仅滋生出大量细菌,还会促进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如果鸟类喝了这些受污染的水源,或是不小心将这些藻类吸入肺部,那它们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可可西里因人为投喂而快速变胖的“网红狼”
最后,平等地看待我们与其他动物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宠物化”任何一种动物都会改变我们的态度,当我们习惯了以一个施与者的身姿对待它们,我们可能常会误解它们,并忽略它们真正的需求。
都去网红地点“打卡”,却忽略了“附近”
离国家植物园不远的香山公园也是抵挡不住大家走进自然的热情,在明知客流量爆满和红叶极少的情况下,仍有大量游客涌入景区。作为前往爬香山的首要交通工具——地铁西郊线,平日里简单的换乘可能都需要40分钟。
西有国家植物园和香山公园秋游热,北有奥森公园粉黛子追随热。但这波“浪漫的粉”属实是扛不住这般人潮汹涌了——粉黛子仿佛在人海的夹缝中生存,不少粉黛子不堪重压,被迫倒下。
奥森粉黛子惨状(图源:小红书@257771794)
从国家植物园到香山再到奥森公园,变化的是地点,但不变的是大家那颗走进自然的心以及穷尽一身只能使出的看攻略、找打卡点招数。
疫情过后,大家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需求逐渐变得突出,也越来越被自媒体注意到。自媒体在缩短了我们与远方距离的同时,却让我们变得依赖和盲目,削弱了我们主动去寻找周边的美的能力。人类学者项飙在《十三邀》节目中曾提出“附近的消失”这一概念,“资本与技术把我们本来肉体直接能够感知的‘附近’转化为数据化的‘附近’,‘方便感’和‘即时性’让‘附近’消失了”。打卡热潮一波接一波,值得思考的是,我们究竟忽略附近的自然多久了呢?
我们常在“自然”一词面前冠以“大”字。但其实,大自然是由身边的很多个小小自然组成的,它可能是一个小花园,一片小水池,甚至是一方阳台、一块荒地,或者只是家附近一平米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自己开展小小自然实验,比如搭建昆虫旅馆、堆肥,或是蹲守一个小花园、一棵树,持续地观察它们的变化等等。在持续地观察与记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物种的多样,看到自然的奇妙,观察小小自然的我们,会获得大大的幸福。
观察爷爷在自家院子里中的小青菜
(图源:木土土,2020年自然之友一平米观察活动参与者)
同时,如果我们把目光从大公园转移到口袋公园上,我们也会发现另外的世界。近些年全国多地实施“城市公共空间改造项目”,通过“见缝插绿”等途径增加城市绿色,目前北京城区建设了460多处口袋公园,如香河园口袋公园、校尉胡同口袋公园、京韵园、红门霞栖公园、玉兰香雪公园、牛栏山镇军营村口袋公园、后晏子村口袋公园等。口袋公园就是面积比较小的城市开放空间(一般10000m²以下),又被叫做袖珍公园、迷你公园,城市中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都是身边常见的口袋公园。我们如果能够关注到自己身边不那么出名的公园,不为了打卡而打卡,那么我们对自然的需求或许能被更好地满足。同时,那些无名和不怎么火热的公园如果能够被打造好、宣传好,则可以分散大公园的游玩需求。
西单口袋公园(图源:小红书@Noe.Mie)
找到附近的自然了,然后呢?
如果我们迈出了“寻找”的那一步,关注到了自己身边的自然资源,下一步我们就可能想问,比起奥森公园影响到粉黛子生长的扎堆式拍照,我们可以怎么更正确地亲近自然?自然之友有以下几点建议:
(1)摄影拍照是我们最习惯的方式,但需要建立在不破坏景物的基础上;

(2)在捡拾自然物的时候,比起带走小动物的粮食,带走落叶、落羽等会更好;
(3)在观察自然时可以尝试写自然笔记,记录自己的自然观察和自然体验,让自己与自然产生链接;
(4)如果很喜欢路边的花朵草木,与其摘掉,不如尝试在家种一盆花一盆绿植,与它们一起成长;
(5)如果你是热衷发布游玩打卡指南的自媒体人,希望你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在做指南时融入一些正向引导,而不是只图吸引眼球;
(6)参与口碑不错的环保公益机构组织的亲近自然活动,如观鸟、观察植物、走进湿地、无痕露营等。
一位北大同学的北大极简观鸟指南
(图源:北京大学出版社公众号)
来围观!自然之友这样带领公众走进自然:(点击下方标题阅读)
▶ 湿地速写:
▶ 湿地观鸟:
▶ 自然观察:
▶ CityWalk:
如果你想了解一平米自然观察可以做些什么,下面这篇文章可能会给你新的启发。(点击图片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给我一平米,就能发现一整个大自然》
最后,最重要的事说三遍
👇
别再抢粮、踩花、冲击围栏了!
别再抢粮、踩花、冲击围栏了!
别再抢粮、踩花、冲击围栏了!


互动话题
你还有其他与自然链接更好的方式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没有加 “星标”的订阅号,读者收到的推送仅有标题和小图(甚至有可能长时间收不到该号的最新推送)
如果您希望每天都能第一时间看到自然之友的最新动态、不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文章,现在就请按照以下步骤星标我们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