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Los
上周知乎发起了这样一个热议话题:
中国大陆发第一篇计算机顶会的人都怎么样了?
阅览了各位答主的分析盘点后,小编不禁感慨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艰辛与伟大。纵观其从0起步的发展史,在每一次技术的飞跃与沉淀下,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如今人工智能兴起,我们又迎来了新的技术变革。
基于此,小编特对部分中国大陆发布第一篇AI顶会的学者做了如下的盘点介绍:(如有不正之处,欢迎诸君批评指正)
论文标题:How to Cope With Anomalies in Parallel Approximate Branch-and-Bound
论文链接:https://dl.acm.org/doi/abs/10.1109/TC.1986.5009434
发布时间:1986年
李国杰院士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回国工作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89年被聘为研究员。1990年被聘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95年任曙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12月至2011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论文标题:A Quasi-Dependency Model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of Chinese BaseNPs
论文链接:https://aclanthology.org/P98-1001.pdf
发布时间:1998年
赵军老师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且获得博士学位,1998-2002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工作,2002年回到北京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至今,一直从事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和知识工程方向的研究。
个人主页:http://nlpr-web.ia.ac.cn/cip/english/~junzhao/indexcn.html
黄昌宁教授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起从事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理解的教学科研工作。
“纵观ACL大会的历史,由于中国的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语言学与世界接轨较晚,再加上中国第一批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者更看重另一个会议COLING,早期对ACL大会的关注不够,直到1998年才由清华大学黄昌宁教授课题组发表了第一批的两篇ACL文章,其中黄昌宁和赵军合作的 A Quasi-Dependency Model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of Chinese BaseNPs 成为这届ACL大会的两篇特邀论文之一,在所有大会论文中这篇排在第一。”
论文标题:A Weighted Technique in Heuristic Search.
论文链接:https://www.ijcai.org/Proceedings/85-2/Papers/072.pdf
发布时间:1985年
张钹院士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目前担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科院院士。1980年2月-1982年2月,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汉堡大学授予自然科学荣誉博士。曾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技术顾问。
1984年,他和张铃教授共同摘得一项欧洲人工智能奖项,成为首次获得该领域国际重要奖项的中国人。1985年,他领衔成立了中国首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1987年,张钹院士培养的中国第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生毕业。1990年,他与同事一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1994年,张钹出任国家“863计划”即高技术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专家,承担国家重点攻关课题。2018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张钹出任研究院院长。
张钹院士是中国AI领域毋庸置疑的先锋人物。
论文标题:A Rigorous Analysis of Linsker-Type Hebbian Learning.
论文链接:
https://proceedings.neurips.cc/paper/1994/file/7634ea65a4e6d9041cfd3f7de18e334a-Paper.pdf
发布时间:1994年
冯建峰教授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系,获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1996年,由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工作。1996−2000年,就职于英国剑桥Babraham生物所,获永久职位。2000−2004年,任英国萨塞克斯大学信息科学系Reader。2005年起任英国华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Chair Professor 。2011年获英国皇家学会沃夫森研究功勋奖。2015年受聘成为复旦大学新成立的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研究院致力于开展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前沿研究,在智能算法的发展及其对脑疾病的精准诊断上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
目前,冯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对来自神经科学和脑疾病的不同尺度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和理论研究上。提出和发展了全脑关联分析(BWAS)的方法和理论,并成功应用于发现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病灶;发展了定量化大脑的泛函熵方法,应用于老龄化、智力和创造性的研究中。
个人主页:http://www.dcs.warwick.ac.uk/~feng
论文标题:Matching Perspective Images Using Geometric Constraints And Perceptual Grouping.
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590050
发布时间:1988年
权龙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终身正教授,1989年毕业于法国国立洛林理工学院(INPL)计算机科学系并取得博士学位,在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任职法国CNRS高级研究员。后于2001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并担任视觉计算与图像科学中心主任,并且他还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智能识别联合实验室主任。
除此之外,他曾在ICCV(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ECCV(欧洲计算机视觉会议)、CVPR(IEEE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和ICPR(IAPR国际模式识别会议)的会议委员会中任职。还担任过 ICPR 2006 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分析会议的程序主席。
个人主页:https://www.cse.ust.hk/~quan/
论文标题:
A weak structural texture analysis technique for obtaining wave heights from ocean wave images.
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96222
发布时间:1988年
徐建华老师曾担任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一职,后就职于纽约波西米亚符号技术研发分部。在过去的15年里,他一直专攻图形处理与分析方向的研究,并获得了5项相关奖项和荣誉,在该领域发表了35篇论文,出版了3本著作。
此外,徐教授还是SPIE的会员,中国电子学会的会士,上海电子学会信息理论委员会主席,以及上海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委员会副主席。
论文标题:Reduction: A Practical Mechanism of Searching for Regularity in Data.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B978-0-934613-64-4.50043-8
发布时间:1988年
吴轶华,计算机科学家,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6、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在机器学习、石油地震、解释专家系统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几次应邀参加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有些论文已收入美国重要学术刊物。
他负责总体设计的石油勘探地震解释系统已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水平;在机器学习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从观察数据中抽取一般规律的归约法,并实现了一个规律发现系统KEPLER 系统的总体性能优于当前的主要定量发现系统,撰写的论文被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杂志录用;提出了一个集成的学习模型,能够从示例中有效地学习专家推理规划;完成了方法设计和系统原型设计,研究揭示了学习与表示的制约关系,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主持设计了地质构造解释专家系统SIS,提出了解释型专家系统的概念,分析了适用范围、意义及设计此类专家系统的八条原则,系统综合了多种知识,分层次逐步求精的设计原则,达到了国际水平;参与组织了“863”人工智能理论讨论班,受到一大批热衷于研究人工智能基本问题的中青年研究人员的重视。
主要论著有:《人工智能基础》(合著)、“从示例中学习推理规则”、“经验律的自动发现”等。
论文标题:A new radiosity approach by procedural refinements for realistic image sythesis.
论文链接:https://dl.acm.org/doi/pdf/10.1145/378456.378492
发布时间:1988年
邵敏之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获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索尼电影图像工作室工作多年。现任同济大学船舶与艺术学院教授。
他在硕士期间和彭群生老师、梁友敦老师合作发表了中国第一篇SIGGRAPH,实现了中国大陆学者在这一国际顶会上“0”的突破。主要致力于算法设计及软件实现。邵敏之教授曾任索尼工作室数字图像处理与特效合成核心软件算法部分的首席工程师,参与索尼最新的基于动作捕捉的三维动画核心技术的研发,并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其它研究兴趣包含儿童动画、卡通动作捕捉、无标识动作捕捉、大屏幕交互广告和视屏交互游戏等。
\\ 结语
由于条件限制,本次盘点只列举如上部分学者,但毋庸置疑的是,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充满艰辛,每一位学者迈出的一步都是给未来科技发展的深厚积淀。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关键驱动力,这些伟大的学者们在往昔的岁月中不断做出的努力与创新,推动了技术进展。
我们期待,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每一位发力者能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重要成就,面临新的挑战提出优质的解决方案,推动科技进步。
部分参考:
【1】中国科学院报《从零开始的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史》
【2】知乎问答-《中国大陆发第一篇计算机顶会的人都怎么样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7499717
*点击在看收藏并推荐本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