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过大半,长城汽车还没迎来自己的「起跳时刻」。
长城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 699.71 亿元,增长 12.61%,然而净利润只有 13.61 亿元,比去年少了 3/4。
销量是涨的。2023 年前 7 个月,长城总共卖出 62.83 万辆车,其中包括 12.21 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 19.4%,远低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
销量涨,利润跌,长城汽车进入转型阵痛期。
市场也并不看好长城前景,长城 A 股市值比 2021 年最高点下跌超过 60%。
随着新能源汽车兴起,长城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显露出明显的短板。
当下竞争环境下,这家汽车巨擘能否顺利完成战略转型?
#01转型之难,难过秋名山
在长城的角度看,市场变化的速度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料。
2022 年还是长城传统燃油车的鼎盛期,净利润 82.66 亿元,同比增长 22.9%,毛利率达到 19.31%,比比亚迪高 2.27%。
和今年相反,去年净利润在涨,但全年销量在跌,尤其是核心的哈弗品牌,2022 年卖出了 61.74 万辆,下降接近 1/4。
哈弗年度销量,图片来自虎嗅
与此同时,长城汽车开始往电动智能投入大量金钱,布局混动、氢能技术,计划在低功率大算力芯片、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重点发力。
魏建军预见了长城汽车转型的艰难,并在年初做了预告:「2022 年深蹲,是为了2023 年更好地起跳。」
2023 年前 8 个月过去,长城还蹲着。
长城旗下的五个子品牌中,哈弗、魏牌、欧拉在上半年都有所下滑。
哈弗是长城旗下最重要的 SUV 品牌,占到长城销量近六成。
哈弗上半年累计销量 29.26 万辆,同比微增 1.29%,其中最重要的大单品哈弗H6,上半年卖出 11.68 万辆,同比下降 14.73%。
主打高端的魏牌、主攻女性市场的欧拉销量也出现明显下滑,魏牌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 17.44%,欧拉则是下降 20%,上半年卖出 4.73 万辆。
几个品牌中,销量增长的只有长城皮卡和坦克品牌。上半年,长城皮卡累计销售新车 10.26 万辆,同比增长 8.72%;坦克品牌销量 5.83 万辆,同比增长 7.83%。
小众市场的销量无法弥补 SUV 市场的后撤。
长城汽车转型面临两大挑战——从燃油向新能源,新能源从电动化往智能化。
恰逢长城汽车培育下一代领导人的交接棒时期,对魏建军来说,长城汽车的转型之路就像一个急转弯接着一个 U 型弯的山路,比秋名山的「五连发夹弯」还要艰巨曲折。
#02追随者和失去的 6 年 
长城转型难,这事得追溯到 2016 年。
当时理想汽车刚成立 1 年,小鹏和蔚来成立两年,比亚迪年报写的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至 9.6 万辆」。
从深圳到保定,另一头的长城股东大会上,聊到新能源,魏建军下的结论却是:
「长城只做新能源行业的追随者。」
对形势的错误判断使长城失去了 6 年时间。
2018 年,长城开始做新能源,推出独立品牌欧拉 ORA,直到 2021 年,长城旗下只有欧拉定位新能源。
主打 SUV 和越野车的长城,首个战略目标集中在女性市场,先不提女性受众这种市场定位是否合理,长城抛弃了自己擅长的主流消费者,多少显示整个公司对新能源的不重视。
其次是欧拉品牌战术上的问题,因为成本压力停产了销售担当的黑猫、白猫,21年年底,好猫也遭遇了信任危机——销售时宣称的高通八核芯片,交付时却是英特尔四核芯片。
这场「狸猫换太子」,开启了欧拉系列 2022 年后的颓势。
2021 年,欧拉销量突破 13.5 万辆,好景不长,2022 年欧拉品牌销量仅为 10.4 万辆,同比下滑 23%,2023 年,欧拉销量依然不见起色。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纯电车型海豚销量则持续上升,欧拉的市场份额被海豚吞掉。
2022 年是整个行业的关键节点。
第三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就达到 31.8%,从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的经验看来,当一个品类渗透率达到 20%,意味着它即将进入占领市场的快车道。
摆在长城汽车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转型速度过慢,核心产品越卖越差,找不到新能源时代的哈弗 H6,与此同时,以中低端 SUV 和越野在燃油车时代起家的长城,在高端品牌的探索屡屡碰壁。
细数长城汽车过去的成功路径,都离不开大单品策略:哈弗 H6 开创了家用 10 万元紧凑级 SUV、坦克 300 则开创了 20 万元紧凑级硬派越野 SUV 的品类。两辆车都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于是,长城去年年底调整组织架构,形成了四个新的业务板块:哈弗业务板块、沙龙和欧拉组成的纯电业务板块、坦克和魏牌组成的高端智能新能源业务板块和皮卡业务板块。
战略调整后,长城各品牌的定位更加清晰,重回大单品战略,但「追随者」的心态仍深刻地印在长城汽车的血脉里。
对标理想汽车 L8 而生的魏派蓝山就是一个例子。
今年 7 月,魏牌卖了 6652 辆,蓝山 DHT-PHEV 销量是 5566 台,远比不上理想L8 的 11315 台,但这已经是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以来,首次在 30 万元级市场,实现单车型单月销量突破 5000 台。
另一边,比亚迪探索高端的方程豹即将对长城的皮卡系列发起攻击。
硬派越野概念车方程豹 8
长城汽车的燃油车市场不断失守,新能源目前又没有真正挑起大梁的产品,青黄不接的中间状态最为难熬。
缺乏长期规划、缺乏转型决心,导致长城陷入主动跟随和被动挨打姿态,都别扭极了。
#03中国汽车既有比亚迪,也有长城
距离北京 160 公里,坐高铁需要 40 分钟,才到长城汽车的大本营保定。
一定程度上,长城汽车的地理位置让它不仅与人才脱轨,跟整个市场潮流也存在一定脱节。
合资品牌时代,长城汽车主打性价比路线,同级别高配置,价格下一个台阶,实现了与合资品牌的错位竞争。加上长城的成本管理,表现出了不错的盈利能力。
那么,新能源时代呢,长城又该如何定位?
一周前,长征汽车总裁穆峰接受采访时承认:长城汽车「并没有作为新能源转型的头部存在。」
现在的头部是谁,显然是比亚迪。
比亚迪现在是自主品牌大哥,新能源汽车销量一骑绝尘,甚至有资格高喊「中国汽车在一起」,长城高管在微博回应「怎么在一起?」,举报、起诉——与比亚迪有关的公关战一度是外界关注长城的焦点。
如果长城要转型成功,除了继续投放新车型提高渗透率、提升渠道销售营销等软实力外,最难过的或许是这个心理关了。
2019 年,长城卖出 106 万台辆车,当时比亚迪销量连一半都够不上。
2022 年,长城年销量仍是 106 万辆,比亚迪却卖出 186 万辆。
这种落差也很好理解,初中一直比你成绩差的同学,高中突然成了班里的学霸,还得到同学老师的爱戴。
心理关之后,转型需要战略眼光,更需要执着的执行力。长城汽车现在正处在爬坡过坎的阶段,一时半会儿脱困也不太现实。
但是,任何公司都会遇到生命周期的低谷,关键是要保持信心和韧性。
长城今年的目标销量原本定的是 280 万辆,年初调整为 160 万辆,目前完成 39.3%,照此看来,年度目标基本完成不了。
长城汽车拥有深厚的产业基因,这是它最宝贵的财富。战略上,长城对新能源市场态度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
战术上,当跟随的人从合资品牌变成比亚迪,与其阴阳怪气,不如调整心态,认真研究对手、坚持技术创新,相信长城早晚会驶出「秋名山」,重回正轨。
-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