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行业动态
万亿险资三季度持仓路线曝光:钟爱金融和通信,多家龙头在列
来源:北京商报网
摘要:10月29日,记者发现,已披露三季报表的A股公司中,保险资金重仓472只个股。从最新的重仓股来看,今年三季度险资持仓数量排名靠前的行业包括金融、房地产、制造业、通信等。其中,银行股被持仓数量最高。由于资本市场波动等原因,部分险企投资收益也出现一定波动,今年三季度,因投资因素影响,部分上市险企盈利出现下滑,也拖累了业绩表现。展望未来,业内普遍认为,险资对A股市场的投资趋势是继续加仓。
王慧轩:险资需抓住趋势性投资机会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摘要:10月27日,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2023第四届寿险业转型发展大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幸福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慧轩指出,险企进行资金运用时要考虑资本的约束,因为时点性波动、阶段性波动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更大。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投资表现就需要抓住特殊的机会,抓住趋势性的投资机会。从目前险资面临的投资机会来看,数字化的转型是确定性趋势,此外就是消费升级、能源革命、养老和健康等。
姜伟:保险资金配置需拉长久期应对挑战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摘要:10月27日,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2023第四届寿险业转型发展大会在江苏南京举行。中保投资总裁助理姜伟在会上表示,保险资金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参与资本市场,但目前服务实体经济仍有一定挑战,应采取拉长债券久期、股债结合投资新基建、增加指数基金投资力度等措施应对。
前三季度资本大腾挪:近50家保险机构股权生变
来源:中国经营网
摘要:在保险业持续深度转型的大背景下,2023年前三季度,多家保险公司的股东欲退场。在“偿二代二期”指标压力下,部分保险公司为了满足监管和业务发展需要,申请原股东或引进新股东增资扩股,提升资本水平和经营实力。同时,也有大中型险企选择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所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资本。据统计,截至10月20日,共有49家险企拟发生56起股权变动,其中注册资本金变更共涉及30起,涉及股权转让的共21起;涉及司法拍卖的5起。
首批32家险企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扫描:28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 1家不达标
来源:证券日报
摘要:截至10月27日,已有32家险企披露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有27家险企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增长,5家险企下降;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方面,有28家险企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4家有所下降,其中1家不达标。受访专家认为,多数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主要是受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优化偿付能力充足率部分计算标准的影响。长期来看,中小险企补充资本金渠道仍面临挑战,四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走势仍需关注资本市场表现。
投资承压,上市保险机构业绩会否转暖
来源:微信公众号-财经五月花
摘要:近期,5家A股上市险企已披露今年前三季度保费收入数据,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共揽保费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3%。投资承压和销售端的深度调整之下,保险行业正在寻找新的发展动能。原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10月26日在“2023第四届寿险业转型发展大会”上表示,中国人身保险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阵痛期。要激活人身保险增长新动能,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四问寿险改革
来源:经济观察网
摘要: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09亿元,同比减少47.8%。其中,7-9月净利润0.53亿元,同比下滑99.1%。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保险行业既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竞争加剧,也有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更有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蓬勃发展带来的冲击和改变。在原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看来,寿险行业的改革要进行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科技赋能等多方面的改革。
激活增长新动能 寿险业需加快转型步伐
来源:中国证券报
摘要:多位专家在近日举办的2023第四届寿险业转型发展大会上表示,当前我国人身保险行业处于转型调整期,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激活人身保险增长新动能,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需要改革。从中小寿险公司来看,这类公司在高质量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当前发展仍面临困境,需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对于中小寿险公司破局的关键点,长城人寿总经理王玉改谈到两个关键词:“聚焦”和“效率”。即能否切实解决客户的问题,并以怎样的经营效率解决客户的问题。
养老行业动态
东方基金养老FOF团队:美国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美国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构建养老保险体系具有借鉴意义。东方基金养老FOF团队认为,美国养老金体系有三个值得借鉴的经验:一是美国人充分利用公司补贴和税收递延优惠进行长期养老投资,投资者可关注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二是投资者可借助专业化服务,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养老规划和养老投资;三是做养老规划和投资应坚持长期投资的原则。
个人养老金保险新品不断 购买难题待解
来源:中国证券报
摘要:近日,有北京消费者向记者吐槽购买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不容易。记者调研发现,虽然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不断扩容,给予消费者更多选择空间,但目前个人养老金保险购买渠道有限,存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开户银行、可选保险产品的“双重考验”。多家保险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渠道,通过发力团险、个险,提升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覆盖面,同时与银行的合作也在进一步推进之中。
银行理财行业动态
估值法不合规被罚 银行理财转型迎挑战
来源:中国经营网
摘要: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开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2家理财公司合计被罚超过1000万元,处罚事由包括产品估值不规范。研究人员指出,理财公司被处罚的事由主要反映了净值化转型中存在的两个普遍难题:一是净值管理不规范,有些理财产品净值未及时反映底层资产风险,这反映了理财公司在净值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二是估值方法不符合监管规定,产品期限管理和估值方法不符合监管规定,这表明理财公司在估值方法上存在不符合监管规定的问题。
资管行业动态
商业银行须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工作相关负责人刘志清在金融监管总局2023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数据信息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初步统计,三季度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万亿元,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6%。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8月下旬以来,人民银行实施了引导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等一系列利率政策,并通过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在支持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保障老百姓利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密集布局股权投资市场 信托业加快转型步伐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今年以来,信托资金在股权投资市场上颇为活跃,包括华润信托、中航信托、陕国投信托、外贸信托等在内的超40家信托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股权投资,出资总金额超过32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与信托业转型的政策导向一致,符合信托行业压降融资类项目的大方向。此外,开展私募股权投资有利于拓宽信托公司产品矩阵,满足客户不同风险偏好。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还有助于信托公司培养投研人才,积累优质资产和项目资源。
社保基金会举行境内投资管理人座谈会 牢牢把握经济大趋势 坚定做多中国资产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在10月26日至27日举行的2023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境内投资管理人座谈会上,涵盖基金、券商、险资三类资管机构的24家受托管理人共话资本市场。与会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A股进入了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的时间窗口,要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积极把握资本市场长期投资机遇,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公募REITs市场迈过千亿大关 实探中金山东高速REIT底层资产
来源:中国证券报
摘要:10月27日,中金山东高速REIT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按基金认购价7.463元计算,中金山东高速REIT募资金额为29.852亿元。此前,已上市交易的公募REITs首发及扩募规模合计约975亿元,因此中金山东高速REIT的上市,令公募REITs市场募资规模突破千亿元。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的鄄菏高速全长43.149公里的道路,是菏泽地区最繁忙的通道之一,也是中金山东高速REIT的底层资产。山东高速鄄菏路管分中心主任王鲁英表示,这条路盈利状况在集团内部的高速中名列前茅。
9月份债券市场共发债60585.8亿元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23年9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债券市场方面,9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0585.8亿元。国债发行11822.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684.4亿元,金融债券发行8091.5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1610.5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344.9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0785.9亿元。截至9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53.9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余额133.4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0.5万亿元。
资金面紧张态势缓解,债市四季度或维持震荡格局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在央行持续加码投放力度下,资金面紧张态势得到缓解。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13700亿元,隔夜品种回落至1.6%水平。但债券市场整体仍处于震荡局面,截至10月27日收盘,国债期货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18%,10年期主力合约持平,5年期主力合约跌0.03%,2年期主力合约跌0.02%。业内人士称,本月流动性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债市未来波动幅度可能加大,仍会处于震荡偏弱格局。
完善信息披露体系 沪深交易所发布REITs临时报告指引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10月27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上交所与深交所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规则适用指引第5号——临时报告(试行)》。《临时报告指引》以“管资产”为核心,着力构建符合REITs特点及规律的信息披露体系,重点加强对与REITs业绩表现、规范运作和底层资产运营情况相关事项的监管规范。《临时报告指引》在完善基础设施REITs信息披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明确各方义务及特殊披露要求,进一步压实相关主体的信息披露责任。
资管科技动态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汉民:加快数字金融发展、以自贸试验区为抓手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10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第二届大会“亚洲资本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上以“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主题发表演讲时表示,统筹发展与安全,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实现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应持续做好风险防范,加快数字金融发展,同时,以自贸试验区为抓手深化资本市场开放,是重要路径。
夯实科技监管基础 9项金融行业标准出炉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9项金融行业标准,涉及上市公司公告电子化规范、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运营管理等,这些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运营管理指南》金融行业标准给出了信息安全运营管理过程中基础安全、信息资产、漏洞、开发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并给出了各管理域的度量指标以及行业最佳实践。
其他
冲刺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如何加力?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日前,国家发改委召开部分地方经济形势座谈会,明确统筹衔接做好今明两年重点工作,扩内需、强实体,防风险、保民生。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近日表示,步入四季度,商务部将按照“消费提振年”总体安排,多措并举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加快推动促进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消费以及近日出台的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万亿国债“上新”:资金面影响可控 长端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将增发一万亿元国债。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增发的国债将在今年四季度发行。专家表示,宽信用政策对于基建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但考虑到地产修复节奏依然偏缓,收益率上行幅度或可控,10年期国债或在2.65%到2.75%区间盘整。
流动性调控收放自如 货币政策精准有效
来源:中国证券报
摘要:10月底,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在连续实施大额资金净投放后逐步转为净回笼。专家认为,央行根据市场形势变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支持货币市场度过了本月流动性压力最大的阶段。由于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预计央行将继续运用多种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四季度有可能继续降准。
央行开展大额逆回购呵护月末流动性 业界预计四季度存降准可能
来源:证券日报
摘要: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从10月23日至10月27日来看,23日、24日央行分别开展8080亿元、5930亿元逆回购,以对冲税期等因素的影响;25日至27日分别开展5000亿元、4240亿元、4990亿元逆回购,以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专家表示,在配合财政发力,支持信贷增长和实体经济修复的目标下,央行有较大概率在四季度采取降准的方式来释放流动性,也不排除通过降息的方式来引导实体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报告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支持更多央行和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储备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10月27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明晰了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径。围绕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中国人民银行称,继续优化国际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股票涉及的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安排,支持更多央行和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营造便利、友好的人民币资产投资生态,更好满足全球人民币资产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
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 我国数据要素治理进入新阶段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在进一步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和标准统一层面,国家数据局有望发挥重要作用。在经过此前多年各地的“自主探索”后,数据治理将从分散式、碎片化探索进入“统一整合”阶段。为了避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亟待从国家层面建立更加明晰、可操作的制度标准,避免数据产品长期在“非标准化”的状态下野蛮生长,扭转此前“采集端依据不足,使用端滥用权限”的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经济增长速度稳、动力足、潜力大 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基础扎实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GDP扣除基数的影响,两年平均增长增速是4.4%,比二季度加快了1.1个百分点。从环比增速来看,三季度GDP增长1.3%,比二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经济增长呈现速度稳、动力足、潜力大三大特征。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向好的态势,也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9月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19.12万亿元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9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19.1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20万亿元人民币,银行间市场成交15.92万亿元人民币;即期市场累计成交5.85万亿元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3.27万亿元人民币。2023年1至9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92.90万亿元人民币。
规格高、议题广、接地气 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2023年大会拉开帷幕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10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第二届大会在湖南长沙拉开帷幕。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在开幕新闻发布会上从三方面介绍了本次大会的特点:一是“规格高”;二是“议题广”;三是“接地气”。李保东表示,在世界经济、政治局势日趋复杂,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激烈碰撞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是大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一次会议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
摘要:10月25日,中美金融工作组以视频方式举行第一次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级官员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参会。双方就两国货币和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全球金融治理等议题以及其他双方重点关切的问题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和建设性的沟通。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谁在“接盘”美债?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截至9月,全年美债总发行规模达15.7万亿美元,净发行1.8万亿美元,相比2022年增长45%。而其主流需求方却纷纷减持,美债最大买家美联储正逐步减持美债,海外官方投资机构主要持仓者——中国和日本也在抛售美债。市场人士表示,美国居民、对冲基金以及海外私人投资者可能是本轮美债市场的“接盘侠”。不过,展望后市,美国明年财政支出可能放缓,财政赤字或将有所收敛,国债融资需求可能放缓,供需失衡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高利率叠加回购税,延续了十多年的美股回购热遇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美国银行数据显示,美股回购规模在今年二季度同比下降26%后,第三季度再度下降了3%。本财报季的回购主要来自那些以股东回报高著称的行业。眼下,随着美联储为管理通胀而持续加息,美国银行表示,信贷条件收紧和融资成本增加意味着回购存在风险。高盛策略师克斯汀表示,2023年美股全年回购规模预计将同比下降15%。但他同时预计,随着经济环境改善、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以及企业营收增长,明年美股回购支出可能重拾升势,将小幅反弹4%。
资金出逃不止、美股摇摇欲坠,美联储能否成为“救市主”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10月以来的美股动荡仍在继续,明星科技股喜忧参半的业绩令投资者大失所望,巴以局势反复及美债收益率高位运行打压风险偏好,资金外流现象并未得到改变,衡量市场波动性的Cboe恐慌指数VIX升至今年3月以来高位。嘉信理财认为,从过去一周的一系列情绪指标变化看,抛售的强度可能接近极限,短期抄底反弹随时将出现,但趋势性行情依然取决于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和美债收益率走势,美联储决议可能成为潜在的反弹转折点。
5%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能持续多久?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2022年以来,为了控制多年未遇的超高通胀,美联储快速加息并同步缩表,联邦基金利率飙升至5.25%至5.50%,超过了次贷危机发生前的高点,接近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水平。在此背景下,短端美债收益率水涨船高,1年期和2年期均已早早突破5.0%。美国国债发行加速,是导致近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的主要原因。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的基础并不牢固,长期维持在5.0%以上的概率不大。一旦美国经济由高位回落,美联储重新转向降息,将有利于全球资产的表现。
汇债困局难解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或转向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近期,受美债收益率走高等因素影响,日本央行再陷债汇困局: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向上突破0.88%,触及2013年以来的新高;日元对美元跌破150整数关口,贬值至近一年低位。分析人士称,日本央行坚守债市缘于其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随着日本央行利率决议的临近,市场频繁传闻日本央行将再度调整货币政策。在今年仅剩两次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是否会再次“偷袭”市场,这无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IAMACfrom2014)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称“协会”)成立于2014年9月,是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中国银保监会直接领导,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自愿结成,专门履行保险资产管理自律职能的全国性金融自律组织。目前,协会会员涵盖中国金融市场所有细分领域。
协会秉承“竭诚服务监管、贴身服务会员”宗旨,发挥市场主体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面向参与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各类机构,实施行业自律,促进合规经营,规范市场秩序;提供行业服务,研究行业问题,深化交流合作;制定行业标准,健全行业规范,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推动业务创新,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行业竞争力;强化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环境,维护行业合法权益,推动保险资产管理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协会立足于市场需要和行业发展,履行自律、服务、创新、维权四大职能,依托市场平台、凝聚行业力量、整合行业资源、形成行业合力,以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和科技化的金融自律组织为目标,致力于成为提升行业能力、引导行业创新、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