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公司正式拆分后的首个Discovery大会2015年12月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专注于企业级基础设施的HPE(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不负重望,推出了全新的Synergy服务器。这是HPE旗下一条全新的产品线,被称为组合型基础设施(Composable Infrastructure)。
HPE Synergy目前还归HPE的刀片系统部门管辖,而且从产品外观看,也与HPE赖以成名的刀片服务器系统十分相似,因此引发了外界的联想:HPE Synergy是不是刀片服务器的变种或延伸?
“不是。”HPE中国区企业集团服务器产品部刀片系统产品总监周韬在回答中国记者的提问时肯定地表示,“HPE Synergy是一条全新的产品线,与刀片服务器完全不同。HPE Synergy最大的特色是既可以支持传统应用,也可以支持虚拟化环境和云应用。”
HPE Synergy不是刀片服务器
IDC于2015年12月初发布的服务器市场报告显示,在中国刀片服务器市场上,HPE在过去连续9个季度中领跑市场,并在最近的3个季度均取得了超过30%的市场占有率。IDC评价:刀片服务器成了HPE在中国服务器市场反弹走稳的基础。
不过,HPE Synergy组合式基础设施似乎并不想沾刀片服务器的光。刀片服务器虽然具有密度高、能耗低、易部署和易扩展等特点,但它毕竟只是一个硬件产品,有自己独特的应用环境。而HPE Synergy集合了计算、存储、网络,以及相关的管理软件,是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用周韬的话说,HPE Synergy并没有特定的客户群,不管是拥有传统工作负载的用户,还是部署了虚拟化环境或容器式工作负载的用户,都可以采用HPE Synergy。
刀片服务器突出的还是计算能力,而HPE Synergy是一种适用于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回顾数据中心的发展历史,其基础架构的演变经历了几个阶段,包括传统架构、融合架构、超融合架构和以HPE Synergy为代表的组合式基础架构。最初,构建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往往要经历复杂的流程,需要大量人工介入,要数月时间才能建成,而且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在融合架构阶段,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部署周期可以缩短至数天,并且可以针对目标工作负载进行预配置,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不过,这时的基础架构还是以硬件为核心的。在超融合架构阶段,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构建只需数分钟,而且存储是由软件定义的,可以支持虚拟工作负载,整个基础设施的部署与应用变得更加简单。周韬表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组合式基础设施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特征是,硬件与软件的构建真正融为一体,软件可以定义一切,整个基础设施的扩展是无限的,并且可以在数秒钟内完成部署,还可以同时支持物理的、虚拟的和容器式等多种不同的工作负载,统过统一的API与应用灵活对接。”
刀片服务器以硬件为核心,而HPE Synergy虽然体现为一个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但其核心是软件。周韬介绍说:“HPE Synergy独特的内置软件能够以智能化的方式自动发现所有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汇聚成一个统一的资源池,同时进行自动化的配置,并按照应用所需分配资源。这个资源池可以容纳一切物理的、虚拟的、容器化的工作负载。”
HPE Synergy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诸多分析师的关注和肯定。Forrester的分析师认为,HPE Synergy可以显著缩短新系统的配置时间,提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自动化水平。Gartner的分析师则认为,像HPE Synergy这样组合型的基础设施其实并不是新生事物,思科就曾将这一概念引入其UCS M系列服务器中,只不过HPE比思科走得更快、更远。不过,大多数的用户对于组合式基础设施这个概念,以及HPE Synergy这个新产品还比较陌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最初的产品推广阶段,HPE也许应该想办法让现有的庞大的刀片服务器客户率先接纳HPE Synergy。
有了HPE、思科的珠玉在前,业内会不会很快掀起一股组合式基础设施的热潮呢?
HPE Synergy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新鲜故事
HPE Synergy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周韬表示:“HPE Synergy组合式基础设施是为了应对‘理念经济’(Idea Economy)的挑战而生的。”

在理念经济时代,IT战略和商业战略已密不可分。IT部门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成为创造价值的部门。成千上万个新应用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上线,以后还要快速升级。传统的IT更多地考虑如何支持业务运营,并尽可能降低成本。而在理念经济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应用,IT的着眼点变成如何帮助企业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并以应用为驱动,实现工作流程的优化,支持不同种类的设备、工作负载,灵活地调配资源。
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一个系统新增25%的部件,整个系统的复杂度就会提升100%。采用传统的IT方式,部署一个新应用平均要花费5-6个月的时间,而现在许多企业一个月就要上线2-3个新应用。传统的IT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理念经济时代的要求。
HPE Synergy就能很好地满足理念经济时代企业客户的需求吗?周韬对HPE Synergy很有信心,因为HPE Synergy具有三大优势。
第一,流动资源池。上文已经反复提及,HPE Synergy可以自动化地发现计算、存储等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聚合成一个统一的资源池。不过,也许有人提出质疑,统一资源池的建立并不太难,通过虚拟化技术就可以实现。HPE Synergy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将所有资源,包括物理的、虚拟的、容器式的工作负载全部转变成无状态的资源。这样一来,所有资源的调配、使用、扩展就不再有限制。
以前,用户在使用硬件设备时总会在一段时间后遇到扩展边界。比如,在一个融合的系统中,存储资源可能得到了全部利用,计算资源却未被充分利用。但由于硬件设备本身的架构所限,用户只能再新购一台设备。周韬介绍说:“HPE Synergy解决了资源使用不均衡的问题。与融合系统不同,HPE Synergy并不会为存储、计算设定固定的比例。HPE Synergy中的全部容量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用户购买的是一套经过预先配置的虚拟化的基础设施,在使用和扩展时不会受到物理硬件的限制。”
第二,软件定义智能,即软件定义一切。在HPE Synergy中,计算、存储、网络等全部是由软件定义的。不过,HPE Synergy并不是由各自独立的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组成的。HPE Synergy有一套统一的软件,可以定义各种资源和功能,而且只需要一行代码,就可以定义、部署、交付、回收资源,还可以将资源全部打碎后重新组合。在传统的IT系统中,针对不同的应用会有不同的管理和应用模板,这非常容易形成信息孤岛,而且增加了管理的复杂度。HPE Synergy只有一个统一的管理界面,可以管理所有的资源。“HPE Synergy可以无缝、无摩擦更新固件。也就是说,HPE Synergy可以在用户没有任何感知的情况下,在后台自动完成打补西、升级等任务。”周韬指出。
第三,统一的API。“HPE Synergy只有一套统一的API和接口,可以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对接,让管理员可以快速地管理和开发不同的应用。”周韬介绍说,“HPE Synergy通过一行代码即可调用基础设施的每个单元。”HPE Synergy可以支持各种主流的商业软件或开源软件。HPE Synergy也与主流的虚拟化软件保持着良好的兼容性。
HPE Synergy是一个通用的基础设施,其资源是无状态的,可以被任意组合,以便支持各种物理的、虚拟的和容器式的工作负载。基于HPE Synergy,用户能够以类似云的速度部署应用,也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裸机的部署。
HPE Synergy别成为新的孤岛
谈到当前最火的超融合架构,周韬分析说:“超融合只是用软件重新定义了存储,而且它只能支持全虚拟化的应用环境。而HPE Synergy支持的负载范围更广,因为它构建了一个流动资源池。传统的应用环境或云环境,HPE Synergy都可以支持。”
HPE Synergy是一套混合的基础架构,可以作为用户构建混合云环境的有力支撑。HPE Synergy支持云环境完全没有问题。但笔者认为,HPE Synergy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以云的方式使用物理资源。这也是HPE Synergy区别于其他融合架构和超融合架构的最大不同之处。
从产品形态上看,HPE Synergy是一个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包括组合器、组合式架构、组合式计算和组合式存储。周韬介绍说:“HPE Synergy可以与融合架构、超融合架构共存,但企业原有的设备无法被整合到HPE Synergy的资源池中。”那些因种种原因不能放弃传统架构的用户,只要选择了HPE Synergy,就可以像使用云资源一样灵活地使用物理资源。
既然HPE Synergy的本质是一整套软件,那么HPE为什么不干脆将HPE Synergy变成一套参考架构呢,那样就可以更彻底地摆脱硬件的束缚,让用户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欢迎来《中国云报》串门,聊聊云计算的那些事儿,门牌号很好记“GTclou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