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25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按说,我们应该从历史出发,去看是非。但事情的糟糕就在于,事实上大部分人还是立足现在——因为揪住历史不放的话,会把事情变得非常复杂和混乱。
作者 | 李月亮
最近,巴以冲突又严重起来。今天这里杀,明天那里炸。
两周多时间,保守估计已经有超过6000人死亡,全世界的目光都看向了这个惨烈的现场。
但是很多人搞不太清楚他们之间到底咋回事,那我就从头给大家讲讲。
看完这篇文,你以后应该就能真正看懂相关新闻了。
01
耶路撒冷
先说一个城市,叫耶路撒冷,这名字大家应该都耳熟。
它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最最最激烈的地方。因为这个城市,是三个宗教共同的圣地。
在犹太教中,耶路撒冷被视为上帝的所在之地。
在伊斯兰教里,耶路撒冷是先知穆罕默德升天的地方,也极为神圣。
在基督教里,这里是耶稣基督的受难、死亡、埋葬和复活地,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
既然都是自家的圣地,人们自然就都想据为己有,于是大家就为了这个地方,打得不可开交。
那耶路撒冷到底应该属于谁呢?
这就还得从两千多年前说起了。
那时候,耶路撒冷是犹太王国的首都,犹太人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
但是后来耶路撒冷被巴比伦人攻陷,之后又轮番被多个民族和王国夺走。
直到1400年前,阿拉伯人从东罗马人手中夺取了耶路撒冷,也统治了附近的一大片土地,也就是巴勒斯坦地区。
在那之后的一千多年里,阿拉伯人都是巴勒斯坦地区的主人。
耶路撒冷
02
犹太人回来了
犹太人自从两千多年前失去耶路撒冷后,就再也没能建立自己的国家。一直在世界各地流离失所,过得相当不容易。
尤其二战的时候,还被纳粹德国血洗,死了600万人。
那幸存的犹太人,自然就有一个很强烈的渴望——建立自己的国家,不再流亡,不再寄人篱下。
可是在哪儿建国呢?这是个大问题。
世界虽然这么大,但每块像样的土地都有归属,谁也不愿意让出一块地方,给你建国啊。
而犹太人呢,心气儿还挺高,人家别的地方还看不上,就想回耶路撒冷。那是犹太教的上帝所在地嘛。
但是耶路撒冷在巴勒斯坦地区,人家阿拉伯人已经在那里生活一千多年了啊,你不能跑回去说“两千年前这是我家产业”,就硬把土地要回来,对吧。
那谁受得了。
而犹太人呢,你也知道,非常聪明。
因为他们两千年都没有国家、没有土地,只能夹缝里求生存,做点小生意活命。经商其实比种地更需要算计。
犹太人也就在逆境里,慢慢练就了一身智慧,也赚了很多钱。
大概从1840年开始,欧洲的犹太人,就开始跑回巴勒斯坦地区。拿着大把的钱,从当地人手中买下一块又一块的土地,建立犹太人的定居点。
慢慢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闻讯而来,到巴勒斯坦定居,那时候其实双方就已经开始发生冲突了。
犹太人认为自己不过是回归祖先生活的故土,而阿拉伯人百思不解——我们祖祖辈辈在这生活了上千年,你居然说这个地方是你们的?
你脑回路正常吗?你是来干架的吧?
1929年,双方就打了一大架,各死了一百多人,但是这完全挡不住犹太人“重回故里”的决心。
越来越多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买下越来越多的土地。到1947年左右,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已经有60万,而阿拉伯人也不过120万。
犹太人在当地买下来的土地,也已经占6%。
6%听起来不多,但这些土地都是官方登记、产权明晰的。
——不得不说犹太人毕竟经商出身,很有规则意识。而阿拉伯人就严重缺乏产权观念。
他们觉得我家祖辈都在这生活,这就是我的,登什么记登记。
所以据说阿拉伯人登记的土地,还不到1%,这也让他们后来吃了大亏。
03
著名的181号决议
我们可以想一下阿拉伯人的感受。
他们本来好好地在巴勒斯坦生活。
偶尔有一小搓犹太人过来,买走了一点土地,他们也觉得没啥。
没想到来的犹太人越来越多,不但买走土地,还要跟他们争圣城耶路撒冷。
而等他们意识到问题严重,犹太人已经赶不走了。
你说气不气。
从那时起,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就开始激烈冲突,打个没完。
当时还是英国在管理巴勒斯坦地区。两帮人老是恶斗,英国人说谁谁不听,管谁谁不服,自己还时不时被炸,闹心得要死,干脆就把巴勒斯坦交给联合国处理。
联合国呢,还真派了个调查组过去查看。
阿拉伯人这时就犯了一个错误。
他们觉得我们一直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我们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国家天经地义,用得着你们联合国管?于是就没搭理联合国调查组。
而聪明的犹太人,正相反。
他们积极主动地迎接联合国调查组,并且把自己塑造成苦情的受迫害者形象,说自己如何被阿拉伯人欺负。
调查组当然就觉得,那……还是应该关照犹太人一点。
他们回去后,联合国就通过了一个决议,著名的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国家。
犹太人的以色列国,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
给犹太人分55%的土地,据说多为沿海富庶地区;而占当地总人口2/3的阿拉伯人,只分到45%的土地,还多是贫瘠地区。
这对阿拉伯人显然是不公平的,等于是平白无故被别人拿走了超过一半的土地啊。
阿拉伯国家集体反对这项决议。
但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决议通过,并很快执行。
04
拉偏架的原因
当然,联合国之所以明目张胆拉偏架,肯定不只是因为调查组那几天的见闻,这背后有特别复杂的原因。
第一,当时犹太人刚刚遭遇纳粹德国大屠杀,非常惨,大家都很同情他们,觉得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家园。
可是同情归同情,没有国家愿意真的拿出自己的土地给犹太人建国。
而既然犹太人选择了巴勒斯坦,那就成全他们吧。
反正是慷他人之慨。
第二,犹太人比较有出息,美西方很多国家的高官富豪大人物,都是犹太人。
他们很大程度上掌握着美西方的政治、经济、媒体、科技……很有话语权。他们也肯定更愿意支持犹太人。
第三,从文化上,欧美跟犹太人也更近。
基督教本身就是犹太教的分支,他们彼此在宗教和文化上也更容易彼此认同。
第四,比以上几点都更重要的是——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符合美国的利益。
当时中东基本都是阿拉伯人,如果他们铁板一块,那必然是一股很大的势力,让美国不能安心做老大。
而中东又盛产石油,关乎欧美切实利益。
所以,美国就想在那里扶持一个亲美的势力,让其作为“打入阿拉伯世界的一颗钉子”。
出台181号决议的时候,联合国也才刚刚成立两年,基本由美国把持。既然美国站在犹太人一边,那决议自然就更偏袒犹太人。
当时沙特国王就曾说:
“犹太人很可怜,他们流亡千年,还被迫害,但是犹太人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为什么不在曾经迫害犹太人的德国划出一块土地,而要伤害与犹太人苦难毫无关系的巴勒斯坦人民?”
很有道理是吧。
但是谁又会听呢?
05
5次中东战争之后
181号决议通过后,1948年5月,犹太人宣布建国,国名以色列。
以色列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就迫不及待地宣布,承认这个国家。
美国记者说,其实宣告文书早就写好了。
当时还不知道犹太人的国家叫什么,后来得知这个国家叫“以色列”,杜鲁门总统用笔把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
而另一边,阿拉伯人气炸了。
以色列宣布建国第二天,阿拉伯人就集结火力,长枪大炮地攻了过来。
以色列周边所有交界的阿拉伯国家——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一起围剿以色列。
这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
因为阿拉伯国家有言在先——
不承认联合国关于巴以双方独立建国的决议,如果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他们就要把这个国家消灭。
当时阿拉伯联军的兵力,远比以色列厉害,而他们还是先动手的一方。
所以刚开始,以色列被打得措手不及,连连败退。危急之下,以色列紧急呼叫联合国,要求停火。
随后,美国等大国一起要求阿拉伯国家停火4个星期,阿拉伯国家迫于压力同意了。
结果,以色列在这4个星期里,购买武器,招募军人,制定作战计划,大大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
4周后,停火结束,鸟枪换炮的以色列,出手就把阿拉伯联军打懵了。
这个阿拉伯联军,看似强悍,其实并不志同道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埃及和约旦都想当阿拉伯世界的老大。
约旦一边打以色列,一边还想从巴勒斯坦割一点土地。另外几个国家也不想掏空家底,为巴勒斯坦死磕。
但是另一方的以色列,求生欲就强多了。因为除了胜利,他们别无选择。而且必须得承认,犹太人比阿拉伯人,更有谋略,更会打仗。
所以这仗打了快一年,最后以色列不但打跑了联军,还得到了更多土地。
而可怜的巴勒斯坦人,又失去了大片地盘。
阿拉伯人当然不甘心,之后双方又4次开战,但每次都是以色列获胜。
5次中东战争后,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已经少得可怜。
看看这地图,白色以色列,绿色巴勒斯坦。
越来越多巴勒斯坦人被赶出自己的家园,沦为难民。
想象一下巴勒斯坦人的感受。
而更让人恼火的是,以色列现在实际控制着耶路撒冷。
当年联合国出181号决议的时候,因为不敢把耶路撒冷划给任何一方,所以决定由联合国托管这个城市。
但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不乐意,都宣布自己的首都是耶路撒冷。
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就实际控制了整个耶路撒冷。
虽然联合国要求以色列撤出来,但他们不但不撤,还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远的、不可分割的首都”。
国际社会通常不承认这一点。
各国驻以色列大使馆,都设在特拉维夫,所以特拉维夫实际上是以色列的外交首都。
2017年,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争议。
美国大使馆在耶路撒冷开馆的当天,巴勒斯坦人举行了大规模抗议活动,以色列士兵打死了几十个参加抗议活动的巴勒斯坦人。
06
艰难的巴勒斯坦
而巴勒斯坦人的委屈,还不止这些。
你可能不知道,其实一直到现在,巴勒斯坦都不是联合国的会员国。
说起来又是一肚子气——
其实1988年以前,巴勒斯坦一直是一个地区,没有建国。
而当年的联合国181号协议,是想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两个国家,犹太人一个国家,阿拉伯人一个国家。
犹太人迅速建立了以色列国,而阿拉伯人因为不支持这个决议,所以就没有建立巴勒斯坦国。
又因为附近的阿拉伯国家,埃及啊约旦啊,对巴勒斯坦这块土地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巴勒斯坦就迟迟没能建国。
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生活在一个火药桶一样的地方,地盘越来越小,又没有自己的国家,处境可想而知。
这时候,就非常需要一个英雄式的领袖出现,团结和带领巴勒斯坦人。
而这个人,终于来了。
大家记不记得,很多年前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阿拉法特。
稍微有点年纪的人,当年应该经常在黑白电视里看到他的新闻。
这个人非常厉害,一直想带领巴勒斯坦人杀出一条血路,前期他一直是暴力武斗。
斗了很多年后,他终于意识到,巴勒斯坦打不过以色列国。所以后期的阿拉法特,开始走向和解之路。
一边承认以色列国,一边谋求建立巴勒斯坦国。
1988年,巴勒斯坦宣布接受联合国181号协议,正式建国。
第二年,阿拉法特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
5年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国家首脑,第一次直接会谈,并达成了里程碑式的和平协议。
以色列总理拉宾(上图左一),说了一段很动人的话: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血和泪都已经流够了。
我们无意报复,对你们也不怀恨在心。
今天,我们给和平一次机会。
第二年,拉宾和阿拉法特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那大概是两个国家,距离和平最近的一次。
可惜啊,好景不长。
拉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第二年,就遇刺身亡。
他去参加一个大型集会,一个犹太青年直接冲出来,贴身向他开了三枪,杀死了这位和平使者,也熄灭了巴以和平的曙光。
2001年以色列换了总理,随后对巴勒斯坦人民进行了残酷的轰炸,而阿拉法特随即领导人民以“人肉炸弹”进行报复。
巴以双方都死伤惨重。巴勒斯坦地区再一次陷入战火。
那以后,仇恨、冲突和死亡,就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
而巴勒斯坦人觉得委屈的是,他们虽然宣布建国,但并不是联合国会员国,而是观察员国,没有投票权。
世界上197个国家中,193个都是联合国成员国,只有2个是观察员国。一个是巴勒斯坦,另一个是梵蒂冈。
梵蒂冈是地球上最小的国家,只有六百多人,他们不愿意被联合国管着,所以也不想成为会员国。
但拥有1300万人口的巴勒斯坦,完全不同。
建国35年来,他们年复一年地申请成为联合国成员国,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因为要想被联合国承认,就需要五大常任理事国同意,并且三分之二会员国投票赞同。
而五常之一的美国,为了维护以色列的利益,一直投反对票。
所以就算其他四常和多数国家都一致同意,巴勒斯坦也始终无法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07
以色列的强大和文明
这些年,巴勒斯坦在战争和封锁中,活得十分艰难,经济、教育、军事、科技……都挺落后。
他们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主要依赖外国援助过日子。巴勒斯坦最好的大学,世界排名大概在1000名。
而另一边的以色列,却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2022年,巴勒斯坦的GDP是190亿,而以色列高达5200亿。
1948年还一贫如洗的以色列,现在已经是中东唯一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一半的科技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在IT、医药、软件等领域都位居世界前列。
民众的教育水平,同样位居世界前列,出了很多诺贝尔奖得主。
这一切,当然不只是因为美西方大国的支持,更因为犹太人的智慧。
站在以色列视角看的话,这个国家其实也非常不容易。
千辛万苦才建了国,建国第二天,就被所有邻居围着打,这些年和四面八方的邻居都打了一个遍,到现在都不消停。
而犹太人的聪明在于,他们会利用一切手段,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他们一边打仗,一边发展经济,一边用各种方式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比如犹太人有一个游说集团,专门游说美国的政客,通过捐款、支持、施压各种方式,拉关系、博同情,让他们坚定地支持以色列。
本来美国虽然站在以色列一边,但也不是百分百支持他们。
奥巴马在任时,就曾希望以色列做出一些让步,促成和解;希拉里也曾强烈要求以色列停止争议地带的建造活动,回到1967年以前的边界。
但是以色列游说集团对美国国会议员各种游说,要求打击“阿拉伯国家的罪恶”。美国100名参议员中,以色列能让76名议员为以色列说话。
所以最后……美国还是支持了以色列。
这是犹太人为人处世的智慧。
他们知道这世上很多东西都是争取来的,你不能坐在家里一声不吭,就指望别人义无反顾地帮助你,你要用尽手段去努力。
而除了与生俱来的智慧,犹太人还很重视教育和创新,所以这个国家迅速地成为了富裕的发达国家。
而发达+重视教育,就会带来一个结果——文明。
他们的城市干净,舒适,现代化。
他们的民众看起来懂规则,守信用,知书达理。
他们,和身边的巴勒斯坦人,对比鲜明。
当然,在军事实力方面,以色列更是完胜巴勒斯坦。
以色列有导弹、无人机、激光武器,现代化的精锐部队;而巴勒斯坦,你能相信吗,连真正的军队都没有。
因为以色列当年同意巴勒斯坦建国的条件之一,就是不许巴勒斯坦有军队。所以多年来跟以色列战斗的,都是当地一些武装组织。
而这些组织往往各自为战,很难形成强大的军事实力。所以现在如果打仗,巴勒斯坦完全不是以色列的对手了。
巴勒斯坦人深知这一点。
但是很多人,又是一腔委屈和仇恨。
怎么办?拿命拼。
所以才有那么多自杀式炸弹袭击。
08
哈马斯
巴勒斯坦现在最强的武装组织,就是哈马斯。
这是个暴力和野性的团体,目标是“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很多西方国家都把哈马斯列为恐怖组织。
但很多巴勒斯坦的人,视他们为“反抗以色列的英雄”
最近,哈马斯频繁出现在全世界的媒体上。因为眼下这一轮巴以冲突,就是他们搞起来的。
情况大体是这样的:
10月7日,本来是犹太教的安息日。
以色列人在这一天会停止工作,避免体力劳动,专注祷告。
但是大清早,哈马斯忽然发起袭击,从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了5000枚火箭弹,以色列多个城市都遭到了袭击,很多民众和军人被炸死,很多交通、通讯和电力系统被破坏。
然后哈马斯又炸开巴以边境的城墙,直接冲进以色列,冲进军营、民房大开杀戒,掳走以色列人。
当天晚上又冲到一个以色列的音乐节现场,乱枪打死了260人。很多刚刚还欢歌起舞的年轻人,瞬间成为尸体。
局面非常惨烈。
一个以色列幸存者说,哈马斯像“屠杀动物”一样杀死我们。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就发表讲话,宣布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
并放言,以色列将“毫无保留、毫不喘息”地持续进攻,使敌人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每个哈马斯成员,都将成为死人。
随后,以色列的战机、大炮,打击了巴勒斯坦超过500个目标。
当然,以色列认为这些都是哈马斯等武装组织的地盘,但是一旦轰炸开始,老百姓肯定就要倒霉。
大量巴勒斯坦平民,在轰炸中死亡。
以色列还下令全面封锁了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区,给他们断电、断油、断水、断食物。
当地民众,陷入水深火热。
09
加沙地区
有必要特别讲一下加沙地区。
因为这是炮筒子里的炮筒子,如果你不了解它,就很难真正看懂巴以新闻。
先看地图。
这里是巴勒斯坦的地盘,被哈马斯控制着。
面积跟咱们的县城差不多大,却生活着210万人,人口密度超过香港。
它的一面挨着埃及,两面挨着以色列。
因为这里被哈马斯控制,常常发生恐怖袭击。所以以色列和埃及就用厚厚的高墙,把整个加沙全面围住。
以色列士兵每天荷枪实弹,在这里严防死守。
只要有加沙人靠近,就可能被毫不留情地射杀。
当地人想离开加沙,有三个口岸,两个是以色列把守,一个是埃及掌控。想获得进出许可,极为困难。
而以色列为了避免加沙人走海路,还封锁了加沙的海岸线。
渔民捕鱼,都不能超过28公里的距离。
所以,加沙的210万人,就这样被围困在铁桶般的“牢笼里”,生活非常艰难。
水电等基本生活保障,都很依赖以色列供应。
——所以这次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以色列才能用“断水断电断粮食”来制裁加沙。
可怜的加沙人,他们很可能不是哈马斯,更不是恐怖分子,他们只是在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想过一点安稳日子。
但是噩运不断降临。
他们被封锁、被轰炸、被制裁……吃尽苦头。
这一轮巴以冲突,加沙就已经有4385人死于以军打击。
单纯地说冰冷的死亡数字,可能大家都没什么感觉。我们来凑近一点,看看这几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色列的一轮轰炸后,一个巴勒斯坦父亲拎着两个袋子冲进医院。
两个袋子里,都是他的孩子。
显然,孩子早就死了。
而活着的人,担心的是自己一旦被炸死,尸体无法被认出。
所以他们纷纷把名字和身份,写在手上或者身上。
这个9岁的小女孩,全家人都死了,只有她侥幸活了下来。
但是,她失去了双腿。
在加沙医院,有一对小兄妹,他们的父母都被炸死了。
有人问哥哥:“你害怕吗?”
小男孩说:“不,我会保护妹妹。”
可是两天后,这可怜的兄妹俩,也被炸死了。
有记者问一个小男孩,长大以后想当什么。
男孩犹豫了一下,平静地说:巴勒斯坦的孩子,长不大。”
前两天,巴勒斯坦驻联合国外交官有一段发言,令人心碎:
今天,我们的孩子把名字写在手上,以便在炸弹袭击他们家后,能被认出。
我们的男人正在挖掘集体坟墓,我们的女人正在用肥皂清洗身上的伤。
我们的医护在拯救生命的同时,也在牺牲。
我们的老人口渴难耐,在废墟下找水喝……
10
谁是谁非
一幕幕惨剧,触目惊心。
可是关于巴以冲突,几乎无法谈论谁对谁错。
我前几天看到两拨人在网上大吵,大家可以一起来感受一下。
两拨人,一方站巴勒斯坦,一方站以色列,事由是媒体报道了一个新闻——
美国官员说,以色列这次轰炸加沙,是因为哈马斯先袭击了以色列。
然后下面就吵起来了。
巴友:邻居杀死了你的孩子,你就可以杀死他的孩子?你们以色列不是文明人吗,怎么能以暴制暴?
以友:哈马斯以杀死平民为目标,以色列是以哈马斯为目标,殃及平民,两者有本质区别。
巴友:以色列的炮弹直接炸医院、教堂、学校,还说不是想袭击平民?
以友:那是因为哈马斯就藏在平民里,他们非要把武器放在学校的操场,拉孩子做肉盾。
巴友:所以以色列就不惜为了炸死一个哈马斯分子,牺牲无数个孩子?孩子何其无辜!
以友:以色列人好好地待在家里,就被炸死被虐杀,他们不无辜吗?到底是谁先袭击的?
巴友:他们为什么这么做?难道不是因为别人占了他们家,让他们成为难民?
以友:那里两千年前就是犹太人的家了好吗?
……
就这么一直吵一直吵,能吵得盘古开天地。
但是也吵不清是非。
11
两段采访
最近我看到很多外媒都在关注这件事,同样也是辩不清。
有两段采访,很典型。
一个是BBC采访巴勒斯坦驻英国大使。
主持人问巴勒斯坦大使:“你谴责以色列杀害平民,却不谴责哈马斯杀害平民吗?”
巴勒斯坦大使立刻被惹怒了,他没有直接回答yes或no,而是非常气愤地说:
“你知道我为什么拒绝回答你的问题吗?因为它的前提就是歪曲的。
你应该关注冲突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们的权利都被剥夺!以色列这几天感受到的悲剧,巴勒斯坦人民已经经历了50年!我们是时候揭开丑陋的真相了!”
另一个采访就更炸裂,是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以色列前总理。
主持人问:“以色列切断了对加沙的电力供应,医院里那些依靠呼吸机的老人和保温箱里的新生儿怎么办?”
(红十字之前紧急警告,如果彻底没电,加沙的医院将会变成停尸房)
结果这个提问,让以色列前总理瞬间情绪爆发,他直接冲着主持人发飙:
“你认真的吗?一直问我巴勒斯坦平民的情况?你什么毛病?你没看到发生了什么吗?我们在与纳粹作战!”
“以色列没有把加沙作为攻击目标,但我不会给我的敌人送去水和电。”
主持人试图打断他,而以色列前总理指着镜头大呼:“不!你听我说!我已经听你说够了!”
主持人也生气了,大嗓门质问:“直说了吧,你们会做些什么来确保那些无辜的(巴勒斯坦)人不会被杀害?”
以色列前总理则怒气冲冲地给出了很官方的回答:
“以色列的打击目标是哈马斯,如果哈马斯用任何人来做人肉盾牌,那发生什么都是他们的责任!”
连线最终不欢而散。
大部分争论好像都是这样——
巴勒斯坦苦大仇深,总想讲历史,想从他们无辜被霸占了土地说起。
而以色列满腔怨愤,总强调现在,说他们如何好好地过着日子,巴勒斯坦那边的“野蛮”人就发动袭击,杀死以色列人。
确实。
讲历史的话,巴勒斯坦人占理。看现在的话,以色列人占理。
按说,我们应该从历史出发,去看是非。
但事情的糟糕就在于,事实上大部分人还是立足现在——因为揪住历史不放的话,会把事情变得非常复杂和混乱。
所以当巴以双方打得越来越狠,评判的人们往往就只想说,好了好了别打了,从现在开始,谁也别动手了。
然后谁再首先野蛮出手,谁就很容易被认定是过错方,就会引发不满。
所以巴勒斯坦人,就越来越被动。
这是巴勒斯坦,在世界舆论场的第一个困境。而第二个困境,就更难——
我们现代人,都有法制观念,人和人一旦打起来,会习惯性地找警察或者法院主持公道。
但是国与国,其实不一样。
当两个国家打得头破血流,还都觉得自己特有理。可这个星球上,其实并没有一个真正无私的青天大老爷来秉公断案。
联合国也是被各个大国控制的,其他国家更是各有心思,各有所图。
虽然他们也会考虑正义,但在正义前面,首先还是利益,支持谁对自己更有利,他们通常就会支持谁。
而综合种种因素,以色列对美西方大国显然更有用。
所以,巴勒斯坦很难争取到支持。
12
我的5个感慨
事情讲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下面说说我的5个感慨吧。
第一,还是要强大。
这世界,并不是真正的“文明世界”,一个国家必须自我强大,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
否则,一旦你身上有利可图,那就是人家案板上的鱼肉。
巴勒斯坦为什么会有今天?
你可以说出无数个原因,但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一个字:弱。
如果它强大,当年联合国就不可能让以色列在它的地盘上建国。
如果它强大,以色列强行建国后,巴勒斯坦就可以用武力把它赶跑。
如果它强大,就不会被以色列一点点蚕食那么多领土,剥夺那么多权利。
看看巴勒斯坦,你就深深地懂了,国家的强大何其重要。你也会懂了,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个就是“富强”。
因为富强,是一切的根基。
第二,强大的应该是实力,而不是脾气。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人也好,不是你脾气大、不要命,别人就会怕你,就不欺负你。
真正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是你有头脑,有财富,有文化,有人脉。否则,弱者之怒,几乎毫无用处。
所以你也就懂了,为什么我们过去老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因为发展才能进步,进步才会强大。
强大,才不会被人欺负。
第三,不要结仇。
不同种族,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很容易产生矛盾冲突。而一旦这种冲突发展起来,就会形成可怕的负面循环。
你抢了我家的地,我砸光你的家产,你又杀了我家的人……旧恨未愈又添新仇,冤冤相报无休无止。
仇恨越滚越大,越来越难以化解。
最后轻则两败俱伤,重则同归于尽。
所以你就会懂了——
为什么我们国家大力提倡“民族大团结”“56个民族一家亲”,我们就是要防范于未然,绝不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下仇恨的种子。
因为仇恨,远远比宽容更容易。
然后你也就懂了,为什么那些反-华势力,会不断地在新-疆搞事情。因为他们想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我们陷入痛苦的内斗。
第四,斗勇不如斗智。
世界太复杂了。
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其实都不能只凭着“朴素的感情和正义”过日子。否则你就可能浑身是理,还失去所有,还被伤害被嫌弃被咒骂。
你还是要读书,要有智慧,要懂规则,要能用高明的手段去处理问题。
这很难,但做到的人是真能获益。
第五,人,是人痛苦的最大根源。
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站在食物链顶端,没有天敌。
其实不对,人有天敌,就是人。人和人一旦斗起来,那痛苦和惨烈,在自然界绝无仅有。
最后说。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不知道还要在这条暗黑隧道里厮杀多久。
虽然大家都知道,暴力只能换来暴力,无法换取和平。但是谁能劝说巴勒斯坦人放下仇恨,不使用暴力,不争取自己的权益?
谁又能说服以色列人在孩子被斩首、老人被割喉后,不选择报复?
所以,这是一道无解的命题。
没有人知道,兴亡谁人定,盛衰有何凭。我们只能唏嘘地看着,企盼痛苦早点结束。
其实,这世界上,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里,都有无数问题是混乱的、无解的,我们也一样别无他法。
只能在混沌里,顽强地、踉踉跄跄地向前。
谢谢你看完这篇长文。点个“在看”吧,愿世界和平,愿我们幸福。
— THE END —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解读情感,透视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著有新书《活得清醒》当当网热卖。微信公众号:李月亮(bymooneye),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
灼见热文 
◐◑张颂文:因为认真,所以潇洒
◐◑国家一级演员杜雨露:抗癌11年,葬礼只有6人参加,11字遗言让人落泪
◐◑中年女的俭朴生活美学
◐◑这样回你微信的人,就别再聊了
◐◑热搜上2万赞的“神仙家庭”让我顿悟,情绪稳定有多重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