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最新报道称,安踏体育旗下的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已秘密提交在美国的IPO文件,筹划于明年初上市。
此番上市,亚玛芬预计将募集10-30亿美元的资金。如若上市成功,这家坐拥不少高端运动品牌的企业估值可达1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超过720亿元。
图片来源:搜狗微信
这两年,亚玛芬在体育用品行业颇受关注,公司旗下的品牌接二连三地“火”。先是始祖鸟成了“中产三件宝”,紧接着萨洛蒙的鞋又成了今年大热的时尚单品。
安踏财报显示,公司持有亚玛芬体育母公司AS Holding的52.7%的股权、57.7%的表决权。2019年完成收购时,安踏持有亚玛芬体育57.85%的股权,之后安踏又间接把5.2517%股权出售给超鸿、晋富、红杉SPV及ZWC。此外方源资本持有亚玛芬体育21.4%的股权,lululemon创始人Chip Wilson通过其个人投资公司Anamered Investments获得20.65%的股权,腾讯则通过对方源资本的投资持有5.63%的股权。
可以说除了安踏,参与收购亚玛芬的财团里面还有一众“大佬”。
3年开50家分公司
亚玛芬在中国市场成长迅速
亚玛芬旗下拥有一众高端品牌,还有着体育用品行业的“劳斯莱斯”之称。截至目前,旗下体育用品品牌多达12家,Wilson、始祖鸟、Salomon、Peak Performance等,覆盖领域包括网球、羽毛球、高尔夫、滑雪、滑板、健身器材等,且定位大多是中高端。
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里亚玛芬体育借安踏渠道成功打入中国市场。自2020年以来,国内新增亚玛芬体育分公司50余家,其中有12家位于北京市、6家位于上海市。
始祖鸟自2020年以来不断落地线下门店,场地选择、门店装修等均对标中高端服装市场,再加上签约品牌代言人、跨界联名、品牌营销等多种举措,使得这个曾经市场声量较小的加拿大老牌高端户外品牌,迅速跨出户外圈,跻身“中产阶级三件套”。
图片来源:搜狗微信
而萨洛蒙品牌也在中国市场有了较高知名度。萨洛蒙成立于1947年,是著名的冬季运动和越野跑品牌,但其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于2019年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直营店。如今萨洛蒙在2020年至2022年间实现了三位数的营收增长,其中鞋履占比超过70%。

图片来源:搜狗微信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安踏集团全资持有亚玛芬的合营公司AS Holding营收则从174.99亿元、167.04亿元、197.2亿元增长至240.26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达到132.67亿元,同比增长37.2%。
中国体育用品
史上最大的跨国收购案
亚玛芬和安踏的缘分始于2019年。当时亚玛芬体育以约49亿美元被收购,如今将以10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为何短短几年亚玛芬体育的估值就翻了一倍?作为亚玛芬体育的最大股东,安踏无疑是其身价暴涨背后的最大推手。
2019年3月,安踏体育联合方源资本、AnameredInvestments及腾讯组成的投资者财团,斥资46.6亿欧元(约合370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亚玛芬98.11%的股权,创下我国服装行业最大一笔跨国收购案。
彼时,以安踏为代表的财团融资总额为56.63亿欧元,其中包括约46亿欧元的股权邀约,以及需要帮亚玛芬体育偿还的约9.5亿欧元债务,以及融资费用等其他费用。而安踏在此次收购中自有资金出资7-8亿欧元,承担债务约8亿欧元(5年期),利率约2%(浮动利率),并为财团提供13亿欧元的债务担保。
如此大手笔收购亚玛芬,对安踏来说压力并不小。为了缓解这场“蛇吞象”式并购带来的压力,2019年11月,安踏宣布以总代价约1.4亿欧元,折合大约11.98亿港元,出售旗下亚玛芬体育间接股权的5.2517%,出售对象为超鸿、晋富、红杉SPV、ZWC以及FountainVest SPV。
此外,对于亚玛芬旗下一些协同性不高的业务,安踏则积极进行“瘦身回血”。2020年12月,安踏将亚玛芬旗下聚焦健身运动的Precor以4.2亿美元的总价出售给美国智能健身品牌Pelton,并宣布此后业务重心聚焦在鞋服品牌的拓展上。
图片来源:搜狐网
耗费巨大代价收购的亚玛芬,当时其实并不能盈利,反而给安踏带来了不小的亏损。财报显示,2019至2021年,AS Holding净利润分别亏损10.92亿、11.4亿和1.54亿,三年连亏近24亿。按照安踏52.7%的持股比例,收购亚玛芬的前三年继续失血约12.57亿元,直至今年才扭亏为盈。
收购王者安踏的隐忧
安踏这些年来业绩与市值的飙升,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其收购兼并的战略,安踏尤其热衷于收购品牌,而这些品牌,几乎占据了安踏的半壁江山。
10月16日早间,安踏集团发布公告称,宣布收购女性运动服饰品牌玛伊娅(MAIA ACTIVE)业务,进一步完善集团旗下女性业务板块。
玛伊娅服饰于2016年在上海注册成立,经营专为亚洲女性设计的运动服饰品牌MAIA ACTIVE ,秉承“让亚洲女性享受运动的美好”的设计理念,通过科技运动面料和更适合亚洲女性的版型系统,聚焦瑜伽等心智运动场景,打造高质量的女性运动服饰,致力于为亚洲女性带来更好的运动体验。
2021年12月,MAIA ACTIVE曾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由百丽国际战略投资。MAIA ACTIVE的投资方还包含红杉资本、华人文化、华创资本等机构。
图片来源:搜狗微信
安踏通过一家间接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与玛伊娅的若干股东分別订立若干买卖协议,有条件地购入75.13%股本权益。在收购事项完成后,玛伊娅服饰将成为安踏集团间接非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

在众多购买品牌中,业界讨论最多的主要还是FILA。2009年,安踏体育花费数亿港元,从百丽国际手中收购FILA在中国地区的商标使用权和经营权,这一举动成为安踏发展的转折点。在耗费4年时间实现FILA的收支平衡后,FILA逐渐成为安踏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图片来源:搜狗微信
2015年,安踏的整体营收为111.26亿元,而到2022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至536.51亿元,2015年至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5.2%。与此同时,安踏在国内的营收规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产运动品牌企业梯队中,而是成为能够与国际一线运动品牌一较高下的存在。
2022财年,耐克大中华区实现营收72.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9亿元),同比增长4%;阿迪达斯大中华区实现营收31.7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7亿元),同比下滑36%。而安踏的营收为人民币536.51亿元,同比增长8.76%。
在这样一种“多品牌”战略的指引下,安踏的营收、规模都得到了快速增长,但同时安踏的负债也在急速攀升。2020年至2022年,安踏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0.21%、49.48%、45.32%。对比之下,过去三年,李宁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0.46%、30.29%、27.68%。
并购让安踏背负上较大的负债压力,整体商业模式也显得较为臃肿。随着海外品牌比重的越来越大,安踏能否顺利吸收这些品牌,并进行国际化运营,都还是个未知数。但相信一个能够成功把FILA打造成国内第五个营收超过两百亿的品牌,并不缺乏这样的复制能力。
资料来源:虎嗅、电与店、金投研、节点财经、体育大生意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