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想写短点,可惜写了三天已经没法短了。开门见山,本文按时间和逻辑列出16条关于以色列、巴勒斯坦和中东的知识点,公道自在人心。
1、“大巴勒斯坦(包括如今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以及约旦、埃及的一部分地方)那块土地,从国家主权角度来说,以前既不属于阿拉伯人,也不属于犹太人。
我们可以说那块地方曾经被犹太人、波斯人、希腊人(马其顿)、罗马人、土耳其人、英国人统治过,也可以说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前以阿拉伯人基因为主的人口(不完全是阿拉伯人但近乎是)已经成为当地的主流人口,但从严格的国家意义来说,那块土地既不属于阿拉伯人,也不属于犹太人。
按照最终的国家归属,应该属于英国(一部分地区也属于法国),至少是英国的殖民地,因为是英国从土耳其手里打下来的。只是英国想主动放弃,于是犹太人想到那里建国。
这也不是犹太人的一厢情愿,英国人也想扶植当地的阿拉伯人建国,这就是第2点:

2、二战以前英国人已经逐渐在帮助阿拉伯人建国了,阿拉伯人的现代民族意识来自于英国人。
因为在一战时土耳其是德国的盟国,英国当然要颠覆土耳其。因此,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被英国人点燃。既然英国打着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旗号反对突厥人统治阿拉伯人,那么当肢解奥斯曼帝国以后,中东是否要建国呢?
大英帝国知道自己的实力已经今不如昔,所以主动顺应潮流。1921年约旦成立,1922年埃及成立,1926年沙特阿拉伯成立。
所以二战以后的全球民族解放运动,可以说在二战以前就逐步开始了。
3、犹太人建国同时得到了美国和苏联的支持。
美国支持犹太人建国不奇怪,但苏联支持犹太人建国,或许现在很多人觉得很奇怪。但当时苏联支持建立以色列有以下几点理由:
(1)挖英国墙角,英国殖民地尽量独立,有利于苏联。
(2)早期的犹太建国者大都是社会主义者,列宁时代苏联布尔什维克高层中犹太人占将近70%,意识形态有亲近感。
(3)二战时犹太人太苦了,斯大林觉得帮助在中东建立一个犹太国家等于帮助了犹太民族解放运动,也有利于苏联的形象。
但是后来美国和犹太人越走越近,而美苏关系对立。于是美国支持的就变成苏联反对的。而且苏俄内部的犹太人感觉以前长期受苏联和俄国压迫,现在很多人想移民以色列。这让苏联感觉到了人口损失(二战以后苏联极度缺人),于是苏联开始支持阿拉伯国家。
4、以色列建国获得巴勒斯坦55%的土地,但是综合来看对双方是公平的。

请看1947年的分治地图,蓝色是以色列,黄色为巴勒斯坦。有人说巴勒斯坦的土地被分割成三部分,被以色列欺负了。但以色列何尝不是三块?who欺负who?
所以很多人一听“巴勒斯坦被分成三块”就觉得巴勒斯坦受了欺负,很明显是有人想误导读者。当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生活区犬牙交错,划分者绞尽脑汁想出这种“3对3”的划分方式已经很不容易了,在充分照顾双方的利益。
再看面积和人口:当时巴勒斯坦占45%,人口100万;以色列占55%,只有人口60万。貌似以色列占得更多。
但是,以色列领土中有一半都是沙漠(内盖夫沙漠),所以没那么有利。
请看下图,再对照上面的领土划分图,可以看出:
好地方(平原尤其是靠海平原)基本上被双方平分。
所以为什么把内盖夫沙漠给了以色列?因为这么一大块不毛之地用处不大。当然,这块沙漠的东南部也有一小片绿洲,更能驶入红海,通过红海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所以对以色列也有用处。
从当时“大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人口比例以及所占领土来看,这个划分总体上还算公平吧?
就算有人认为有利于以色列,但考虑到1.2万平方公里的内盖夫沙漠占了以色列当时1.5万平方公里的一半,又有利于以色列多少呢?
摸着自己的心口想想,以当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占“大巴勒斯坦的人口比例,这个划分是不是基本上算公平?
有人说当时犹太人只占有巴勒斯坦6%的土地,却划走了55%的领土,实在不公。
拜托,所谓6%是属于犹太人个人或公司的私有土地,有产权证的。而当时阿拉伯人的产权概念还比较模糊。也就是说,剩下94%的土地没有确权,不能说这94%的土地一定属于阿拉伯人还是犹太人,只能说属于“大巴勒斯坦”这个地区。
正如秦晖教授所说,我们一定要区分“国家领土”和“私人土地所有权”的概念。比如你在美国买房子,土地就是你的,你有永久产权,但这也是美国的国家领土,没错吧?
同样,1947年当时只有6%的土地被明确属于犹太人私人或公司所有,这属于“私人土地所有权”的范畴,和国家领土是两回事,更不代表剩下94%都属于阿拉伯人。

5、第一次中东战争,实际上是周围阿拉伯国家想吞并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巴勒斯坦领土,他们并不想让巴勒斯坦建国。
这里面有埃及、外约旦(当时叫“外约旦”是因为约旦河西部属于巴勒斯坦的部分叫“内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五国讨伐以色列。除了伊拉克,其他国家都和以色列接壤。
请看下图,阿拉伯国家的进军路线(黄色)也包括了巴勒斯坦,说明当时他们都想吞并所有领土。黑色路线是以色列的反击。只是他们打不过以色列,所以后来退了兵。还丢了一些土地,让以色列把三块领土连成了一片。
为什么这些阿拉伯国家想吞并“大巴勒斯坦呢?因为巴勒斯坦当时没建国啊!它只是一个地区,犹太人在这个没有主权的地方率先建国,这让周围阿拉伯国家不满意了:凭什么你犹太人“捷足先登?于是几个国家一商量,咱们先别让巴勒斯坦建国,打下来不就是咱们的吗?
所以巴勒斯坦迟迟不能建国,首先得埋怨那些阿拉伯兄弟国家。
可是网上凡是支持巴勒斯坦尤其是哈马斯的,他们会埋怨这些阿拉伯国家阻碍了巴勒斯坦的独立吗?
不会的,他们眼里只有以色列,是以色列破坏了一切。
6、阿拉伯国家后来才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并把它作为对抗以色列的前线。
经过了几次战败,阿拉伯国家的想法变了,本来是想消灭以色列,把巴勒斯坦都瓜分了完事。后来一看啃不动,以色列的地盘反而越来越大,于是阿拉伯国家改变策略,变成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反正这本来就是《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很合理吧?
所以后来的形势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国家支持巴勒斯坦内部的各派势力和以色列斗,巴勒斯坦内部也争斗不休。
由此可以看出,中东穆斯林国家的目的好像没那么高尚吧,打不过了才把巴勒斯坦给“竖”起来。这时才想到巴勒斯坦要民族解放了,早干嘛去了?
但问题是中东战争已经打了几次,以色列每次获胜后都获得了一些领土,让以色列完全退回到过去的疆界怎么可能?这都是鲜血换来的。可是阿拉伯国家不管,他们说以色列就是侵略者、压迫者。
阿拉伯人多势众,后来很多巴勒斯坦人也这么认为。这种言论在全世界也很有市场。
确实,表面上看,每次都赢的以色列扩张了领土,显然是强者。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好像是“被受欺负”的一方,那么当然要同情弱者了,尤其是要h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
那巴勒斯坦人有什么正义事业?当然是建国了,还要收回领土。
可是,有人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吗?
这就说到第7点了:
7、大家都赞成巴勒斯坦建国,但是领土划分是个难题。
1988年11月18日巴勒斯坦建国,领土划分就是个难题。
因为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181号决议实施巴以分治方案时,该决议规定: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获得1.5万平方公里,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区获得1.15万平方公里,建立巴勒斯坦国。
但问题是现在经过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了大量地盘,都是鲜血换来的,也早已建立了很多犹太人定居点。现在巴勒斯坦建国还要按当初的划分方式,以色列当然不会同意。
做事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吗?
可是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以色列想到了土地换和平。
但这个话题后面再说,我们先谈谈以色列获得领土是不是具有合理性,这就是第8点:
8、以色列的领土虽然在不断扩张,但每次都是周边国家先“挑事”。战败割地是不是很合理呢?
“战败割地是战争的通行做法吧?德国败了两次,土地被割走1/3,还分裂成两个国家最后才统一。主动发动战争的一方总得受到惩罚,不成文的规矩就这样,全球都这样。
可能美国英国是例外,但一般人恐怕没那么高的思想境界。
别总埋怨以色列贪图领土,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如果阿拉伯国家打胜了,别说从以色列割地,很可能就把以色列给灭了。
所以现在以色列打赢每次都占一点土地,咱们抛弃意识形态,单从战争本身来考虑,不算过分吧?战败了割地赔款,大家都这么干,只不过阿拉伯国家没打赢而已。
更何况巴勒斯坦那个地方1988年以前还没建国,除了叙利亚和埃及的一部分领土(可能还有约旦),以色列拿的大都是没有主权之地,这过分吗?
请看地图,戈兰高地实在太重要,面积也不很大(1800平方公里),可以俯视以色列。所以以色列拿下这个地方后没有还给叙利亚,所以吞并了。但这个高地对以色列太过重要,有了戈兰高地,以色列可以在东北防止叙利亚、约旦、伊拉克,北部防备黎巴嫩的进攻,让他们发起进攻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关系到以色列的生死存亡。
有人说,戈兰高地难道对叙利亚不重要?这本来是叙利亚的地方,以色列太过分了!
但是,这个地方对以色列的重要性要远高于对约旦。如果约旦以前不打以色列,以色列当然没有吞并戈兰高地的理由,但是约旦主动侵略还打败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从军事角度来看,占领了戈兰高地之后,以色列继续大规模进攻甚至吞并叙利亚的可能性,根本没有。因为叙利亚比以色列大得多,就算抵挡不住,以军深入叙利亚境内将在三面面临黎巴嫩、约旦、尤其是伊拉克援军的围攻,土耳其、沙特、伊朗也会参与进来,变成除埃及之外的伊斯兰强国集体反击以色列。
而且此时以色列必然投入重兵,以色列南部空虚,埃及很有可能抄其后路,从南边发起进攻。也就是说,如果以色列大规模进攻叙利亚,将遭到中东穆斯林强国集体围剿。这种前景太过可怕,所以以色列不可能那么傻去大举攻占叙利亚领土,无论背后有没有美国的支持。
因此,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纯粹是防御性的。
可能以后和叙利亚还有军事摩擦,但要说据此要大举进攻甚至灭了叙利亚,毫无可能。
好吧,我解释了这么多如果仍然有人认为以色列占有戈兰高地太过分,那我就不说什么了,因为这属于价值判断。就像A先打B一拳,B回击两拳,有人认为B太过分,只应回一拳;也有人觉得B惩罚A太轻,应该把A打死,或者至少回一百拳;也有人认为B根本不应该还击,就应该被A打,哪怕被A打死,B都不应还手。
这些都属于价值判断,“我就是喜欢A或B,你能怎么着?如果根深蒂固,说明他的立场就在A或B,根本没道理可讲,这时谁也没有办法改变。
好吧,咱们就算以色列确实过分了。以色列内部有些人也觉得只知道扩张而不知道让出土地,好像也挺过分的。于是以色列提出了“土地换和平”方案。
以色列让出以前占领的一部分土地,并支持巴勒斯坦建国,这总可以吧?
但是:
9、以色列的“土地换和平”计划在巴勒斯坦这里却失败了。
“土地换和平”在埃及那里取得了成功。1979年,埃以两国签署了和平条约,以色列把占领的西奈半岛全部交还给埃及,埃及则承认以色列这个国家,并与之建交,保持长久的和平。
时至今日已经四十多年,埃以两国还是和平的,都遵守了条约。
“土地换和平方案获得了成功,于是在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了“土地换和平2.0版”方案,希望以色列和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达成协议,实现永久和平。
1994年,巴以达成“土地换和平”的共识,发表《华盛顿宣言》。同年约旦和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看起来巴以之间达成协议好像指日可待。
可惜一波八折,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内部都经过了多次反复,鸽派的以色列总理拉宾在1995年还被内部的鹰派给刺杀了。以后以色列的鹰派和鸽派间隔上台,政策忽软忽硬。而巴解组织这边也有鹰派和鸽派。虽然美国经常压迫双方进行谈判,但始终难以达成有效的协议。
1998年10月23日,经过9天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一项巴以临时和平协议终于在白宫签署。巴解主席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协议上签了字。约旦国王侯赛因也应邀出席签字仪式。
克林顿觉得自己已经接近达成历史性的和平功业,所以志得意满。阿拉法特、侯赛因看起来也很高兴,但内塔尼亚胡(就是2023年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他多次任以色列总理)则十分勉强。
美国给了以色列很大压力,连强硬派内塔尼亚胡也不得不低头。
又经过两年的谈判,2000年12月,克林顿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约旦河西岸97%、加沙地区100%的土地,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区域,都归巴勒斯坦。美国再提供300多亿美元的巨额援助。

为此,以色列将不得不拆除占领区的大量犹太人定居点。以色列已经在考虑为期十五年的计划,争取在十五年内拆除定居点。
这个方案,被当时的以色列工党、鸽派的巴拉克政府同意。
以色列做出了巨大让步。大家可以看看上面1948年和1967年的以色列地图,可以说除了巴勒斯坦最北边的一块地方,以色列已经让出了几乎所有占领的土地。
但是,这个方案被阿拉法特拒绝了。
其实阿拉法特也没有拒绝。他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不同意,就是拖着。
巴解组织的条件是:让以色列撤出1949年的停火线,全体巴勒斯坦人都有回归故土的权利。这意味着当初漂泊在外的65万、现在已经繁衍到将近400万人的巴勒斯坦人理论上都可回归。
这个条件,以色列不可能同意。因为这意味着以色列几乎放弃后来所有的胜利果实。而且400万巴勒斯坦人如果回归,以色列人住哪儿?
要知道,当初虽然有将近70万巴勒斯坦人成为难民流落他乡,但也有60多万以色列人从阿拉伯国家逃回来定居以色列。从双方出入人口来算,差不多的。通过历次中东战争,貌似以色列占有了不少土地,可是在阿拉伯国家被驱逐的犹太人丢失的土地和财富又有多少?现在如果巴勒斯坦难民都能回归,在阿拉伯国家丧失土地、财富的几十万、现在同样繁衍到几百万的犹太人,又能去哪儿呢?
如果以色列接受这个结果,等于历次胜利果8实基本上全部让出,犹太人在各个阿拉伯国家损失的巨额土地和财富却没有任何补偿,以色列就是事实上的失败者。
所以以色列根本不可能接受巴解组织的方案。
于是阿拉法特浪费了巴以和谈的最好机会。
是以色列让步太少,还是巴勒斯坦太过强硬?
实际上,阿拉法特后来也后悔了。2002年6月,在经过一系列事件后,阿拉法特在接受以色列《国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决定“不加改变地”接受克林顿总统提出的和平方案。
可惜,机会已经永久失去了,因为这时以色列的执政者是强硬派沙龙。他根本不想和巴解组织谈,他认为当初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同意的协议早就危害到以色列的安全。当时阿拉法特居然不同意签?那太好了,现在还谈什么。
但以色列不愿意得罪美国,于是就这么拖着,这也是学阿拉法特。
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巴解组织群龙无首,哈马斯开始崛起。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2002年巴以达成了克林顿协议,克林顿、巴拉克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倒是小事,巴勒斯坦的国土面积能否恢复到大约1万平方公里左右?就算恢复不到,能不会恢复到8000平方公里?
可是到了现在,折腾来折腾去,巴解组织能控制的地盘,也就2000平方公里了。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认为阿拉法特和巴解组织太蠢,但肯定也有人认为以色列太坏了。
2002年阿拉法特是否应该签署协议?如果他签了,在阿拉伯和穆斯林眼里,他到底是“巴奸”还是拯救巴勒斯坦的大英雄?

各位自己判断吧。
顺便说一句,1995年以后,在巴以进行长期艰苦谈判的过程中,以色列一直在不断清除自己在占领区的一些居民点。到2003年为止,以色列单方面已经将自己控制的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一些土地交给了巴方。
也就是说,虽然大的协议没签成,但以色列在减少定居点,主动把一些土地让给巴方。
请问这算不算诚意满满?
这意味着在阿拉法特死后,巴勒斯坦实际控制的土地在不断增加。

但是到了2007年,巴解内部哈马斯和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是巴解组织中八个派别中实力最强的一派)打起来了。哈马斯在加沙打跑了法塔赫,控制了以色列让出来的土地,并以此为据点发动对以色列的恐袭。
哈马斯一直都是巴勒斯坦内部的超级强硬派,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巴以“土地换和平”的和平路线,说“美国和以色列一定会毁约”。2006年,哈马斯取代法塔赫接掌巴勒斯坦国,随即撕毁了此前巴以和平协议。
天天说别人会毁约的哈马斯,先毁了约。
这一毁约行为让哈马斯受到了国际孤立。
到了这里,以色列“土地换和平”的努力,在巴勒斯坦彻底失败了。以色列又重新开始控制土地,导致巴勒斯坦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小。
主要责任在谁呢?
现在轮到了哈马斯,让我们看看它到底是什么货色。
给个结论吧:
10、很多西方国家认为哈马斯是恐怖组织。代表巴勒斯坦或巴解组织的是法塔赫(巴解运动),而哈马斯在巴解内部并不受待见,也是法塔赫的对手。法塔赫相对温和,但哈马斯很极端,始终拒绝承认以色列的合法性,主要目标是“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消除”。在巴以和平进程中,哈马斯扮演的是搅屎棍角色。
咱们就拿这次恐怖袭击来说,恐袭开始时哈马斯针对的是以色列南部边境的一个音乐节。这个音乐节的主题是和平,是西方“理想的和平主义者”聚集在一起谴责以色列的一项活动。因为在他们眼里,巴以之间不断爆发暴力悲剧的原因,是以色列太霸道。
以色列倒没拿他们怎么样,还允许他们举行这种活动。但在这个音乐节上,260名爱好和平的西方白左人士被哈马斯突突了,妇女更是先奸后杀。
哈马斯的脑回路有谁懂?是不是他们觉得这些在帮助巴勒斯坦的西方人也是巴勒斯坦的敌人?
犯下这种暴行的组织不是恐怖组织是什么?

有人说我国政府支持哈马斯,啊呸!别给我国政府惹麻烦好吗?你什么时候听说我国政府支持哈马斯了?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恐袭以来,我国外交部已经多次表明“谴责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与袭击”,请问这是在支持哈马斯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谁,对平民搞暴力袭击,都要受到谴责。
我国政府也多次表明“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但是拜托,代表巴勒斯坦的是法塔赫而不是哈马斯,你什么时候听说我国政府支持哈马斯了?我们始终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
再说说以色列政府的合法性。1948年在以色列成立以后,就得到包括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的一致承认。可是从1988年到现在,承认巴勒斯坦政府的只有130多家,虽然包括我国政府,但我们承认的是能代表巴勒斯坦的合法政府,现在当然是法塔赫,什么时候轮到哈马斯了?
闹到现在我国居然有很多人支持哈马斯,实在让我莫名其妙。
从10月7日的恐袭到现在,哪怕在阿拉伯国家,也没人敢明目张胆地支持哈马斯。埃及更是早就将哈马斯列为恐怖组织,阿联酋更是点名谴责了哈马斯的恐怖袭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有人居然比阿拉伯国家还要狂热地支持哈马斯,我真是无语了
反对以色列的人觉得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隔离墙,把巴勒斯坦尤其是加沙搞成一座“监狱”,这显然是以色列的错。
拜托老兄,哈马斯和其他极端分子天天依托巴勒斯坦的地盘对以色列搞恐怖袭击,以色列能怎么办?
所以:
11、以色列建隔离墙,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隔离起来,是为了防范恐怖袭击。以色列会为巴勒斯坦人尽量提供工作机会,也提供了很多。不过,隔离墙确实导致了一些人道主义灾难,也被海牙国际法庭所反对。
2004年7月9日,海牙国际法庭宣布,以色列修建隔离墙违反国际法,应终止修建隔离墙的行为, 同时拆除已修建的隔离墙。当年7月20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执行海牙国际法庭的裁决。2006年12月15日,第61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决定联合国就以色列修建隔离墙给巴勒斯坦方面所造成的损失建立登记册。
一说“隔离”,当然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以色列在这一点上确实是不得人心的。
但是如果没有隔离墙或隔离带,哈马斯等恐怖分子随意进出以色列,会导致什么后果?谁能替以色列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以色列的反击是:认为修建隔离墙是政治问题,不是法律问题,国际法院无权就此进行裁决。美国政府也明确表示,国际法院的裁决没有法律效力。
所以后来海牙国际法庭再对其他问题做出裁决时,大国可以无视。美国开了这个坏头。
对国际法院的裁决,巴勒斯坦方面当然表示欢迎,称其为“历史性” 的裁决。
老实说,对于“隔离墙”问题,我也有些无语。我认为以色列在这方面确实过分。但如果没有隔离墙,怎么解决安全问题?
关于隔离墙,可以再给出一个结论:
12、以色列建隔离墙,也是为了自保。
因为巴勒斯坦人太能生孩子了,平均一个妇女能生将近八个,而以色列的生育率是3.1。
其实3.1也不低了,但比7.8还是差得远。所以以色列建国以来,虽然有大量犹太人从世界各地移民过来,但“大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只有1/3,其他都是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国内犹太人占76%左右。
整个地区来看,一共2200多万人,以色列人900余万,其中犹太人700多万,其他200万是巴勒斯坦人或阿拉伯人。而巴勒斯坦控制地区有将近1400万人,其中加沙地带200万。
巴勒斯坦人这么能生,如果没有边界,以后以色列国内岂不是巴勒斯坦人将占多数?就算他们没有以色列国籍,但是如果乱起来怎么办?以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世界、乃至穆斯林世界对以色列的仇恨,占总人口数量1/3的犹太人何以自保?
好吧,我真不知道以色列是否该建隔离墙了。因为“反恐”冠冕堂皇的话,以色列也有私心,就是通过隔离墙把一些巴勒斯坦人从一些地方赶走,以色列好建立自己的居民点。
大家都在人口膨胀,大巴勒斯坦的自然环境也不够好,因此争夺生存空间是一个大家都不好明说、但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不过,或许还是不建隔离墙为好?这样虽然恐怖袭击可能会更多,但以色列的清剿也更频繁,利弊到底怎么权衡?我真不知道了。
那么为什么巴勒斯坦人特别能生孩子呢?
一方面是文化因素,另一方面,是子宫战争

中东那个地方不太适合人生存,偏偏三大教都发源于此,所以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每个宗教都知道人口是关键因素。

只要人多,长期来看什么都不用怕。

这方面,奥斯曼雄才大略的皇帝苏莱曼一世(苏莱曼大帝)说过一句名言。

这句话是在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第一次攻打罗德岛失败后说的。当时罗德岛被基督教骑士团控制,连居民带骑士也不超过一万人。土耳其出动了15万大军,誓要拿下靠近土耳其但却属于希腊的罗德岛。
打了大半年,苏莱曼大帝亲临前线,却没有打下来。土耳其军队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兵。一场大战下来,土耳其人的伤亡率是基督徒的二十倍。
可是苏莱曼大帝却毫不在意,他说:“我们只不过是损失了一把胡子。但是如果打下罗德岛,你们的损失却是永久的。”
他的意思是土耳其伤亡将近10万根本不算什么,因为土耳其的人力资源比当时的基督教世界丰富得多。果然,当土耳其第二次进攻罗德岛时,已经遭到巨大损失的基督徒再也无力抵抗,被土耳其占领。直到后来土耳其衰落,罗德岛才回到希腊手里。
“只要我的人多,胜利迟早是我的。”这就是三大宗教,尤其是伊斯兰教争霸世界的奥秘。
通过人口来争胜,现在无人在伊斯兰教之上。
汉文化能绵延不绝三千多年,其实靠的也是人口优势。
所以暂时打不过以色列没关系,只要穆斯林保持人口优势,以后总有翻盘的机会。
关于人口先说到这儿。回到巴勒斯坦人被隔离的问题,有一点请大家注意,不是只有以色列才隔离巴勒斯坦人,阿拉伯兄弟国家一样这么做。
13、阿拉伯国家也在隔离巴勒斯坦人。
因为巴勒斯坦人跑到约旦和叙黎巴嫩都出了很多事,甚至搞政变。所以这些国家也都不欢迎巴勒斯坦“难民”。很多当地人也不欢迎这些巴勒斯坦人,别看都是穆斯林兄弟。
因为口头上的道义支持很容易,但真金白银掏钱支持,或者乌泱泱的巴勒斯坦人来挤占了自己的生存空间,降低了当地生活水平,大多数人当然不愿意。
给一个最近的例子吧,2023年9月9日发生的:
具体内容是: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领导的法塔赫组织,和伊斯兰激进组织在黎巴嫩最大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再次发生冲突,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
都是穆斯林兄弟,相互之间打什么呢?为什么巴勒斯坦人到了叙利亚只能生活在难民营里?就不能融入当地的穆斯林社会?
不管谁是谁非,巴勒斯坦人在这些穆斯林国家并不受欢迎。 
鉴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教训,埃及也早就修了隔离墙,并执行比以色列更严格的隔离规定。
所以巴勒斯坦人被隔离,为什么有人偏偏盯着以色列?相比之下,以色列供水供电供网,还提供工作机会,比阿拉伯国家做得好多了吧?
所以我很奇怪,如果有人觉得巴勒斯坦人遭遇隔离待遇很不公平,为什么不埋怨这些周边阿拉伯国家?
有人说,不管怎么样,巴勒斯坦人太悲惨了。
很多人为什么不想想,巴勒斯坦人这么能生,他们的生活水平好像不低吧?
这就引出第14个结论:
14、巴勒斯坦人的收入和生活还可以,远没有一般人想的那么差。
下图是巴勒斯坦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单位是美元。
纳尼?巴勒斯坦人的人均年收入在4000美元以上?
是啊,你以为呢?
2022年巴勒斯坦经济增长3.9%,人均GDP3779美元。看起来还行吧?
虽然不富裕,但绝对不是赤贫。
等等,怎么人均GDP低于人均年收入呢?
因为巴勒斯坦长期从中东其他国家得到巨额援助,每年都在百亿美元以上,所以人均收入就高于人均GDP了。
作为对比,以色列人均年收入是4.4万美元,是巴勒斯坦的11倍。2022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9万元,大约5200美元。
另外,巴勒斯坦有大约20万人在以色列工作,他们的人均年收入是2万多美元,虽然只有以色列人的一半,但却是其他巴勒斯坦人的五倍以上。所以以色列也在“帮助巴勒斯坦人提高收入。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巴勒斯坦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家生孩子欢着呢,说明生活水平还可以,至少吃喝不成问题,对未来充满希望。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以色列已经是发达国家,巴勒斯坦的经济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为什么双方不能都大度一些,共同发展经济?
天天争来争去相互死那么多人,有什么意义。
阿拉伯世界是出过宽容的伟人的。在十字军东征时埃及出了个萨拉丁(其实他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库尔德人),打败了基督教军队,收复了耶路撒冷。他并没有采用冤冤相报的方式,而是宽恕了当地的基督徒。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十字军见了异教徒尤其是穆斯林,经常是杀光了事,手段极其残酷。
稍后基督教世界也出了个宽宏大量的伟人:腓特烈二世。他率领优势兵力和平进入耶路撒冷,也没有惩罚当地的穆斯林。
现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或许也得出两位具有领导力和威望、宽宏大量、目光深远的领导人,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吧。
可惜在可预见的未来,还看不到这种可能。

回到收入问题。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人均收入只有1514美元,甚至连巴勒斯坦人的一半都没有,这是为什么?
因为哈马斯统治这里啊!
15、哈马斯统治的加沙地带相当贫穷。
哈马斯自2006年就控制加沙了,是靠选举上去的。但是此后,相对温和的法塔赫不再敢举行全国性的选举,因为担心自己丢了大权,而哈马斯对于每次推迟选举都表示强烈反对。
不管怎么说,现在是哈马斯控制加沙,法塔赫控制约旦河西岸。下图中的绿色是巴勒斯坦能控制的领土,可以看出无论从面积还是人口,法塔赫都是巴勒斯坦的绝对代表。
但是加沙却不可小视,因为这是哈马斯经营了十几年的大本营,这次恐袭也是哈马斯从加沙发起的。
我们很难说这里的人民是因为贫穷而选择了哈马斯,还是选择了哈马斯导致更贫穷?因为哈马斯统治这里之后,以色列当然不愿意把更多工作机会给加沙,哈马斯也被西方国家定义为恐怖组织,西方给加沙的帮助也几乎没有。
不管怎么说,贫穷的加沙地带是恐怖主义的温床。哈马斯得到了当地大多数人的支持。10月7日恐袭以后,哈马斯“大获成功”,加沙人也集体庆祝。
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人会怎么看加沙?又会怎么对待加沙呢?

如果你是以色列犹太人,你会怎么想?
写到这里,已经洋洋洒洒一万字了,我必须打住做个总结了。
以什么为总结呢?
还是来最后一条作为总结吧:
16、所有支持哈马斯乃至更广泛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人,其脑子里往往有个预设前提,就是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就是阿拉伯人的,就是穆斯林的。
但是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预设前提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当然要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以色列就是对立面。
和为贵,和为贵啊。
站在巴勒斯坦人的角度,他们的最优策略是什么?
我认为,巴勒斯坦的最优策略是:耐心等待以色列鸽派领导人上台,然后尽量达成对巴勒斯坦相对有利的和平协议。
就像2000年时那样。
不要被人当枪使,让极少数贩卖仇恨和战争的人发财,而老百姓受苦。
但现在显然不行。首先,以色列现在的总理内塔尼亚胡是个鹰派。次,10月7日哈马斯刚对以色列实行了大规模恐袭,甚至还把音乐节上很多声援勒斯坦的西人都杀了。
主动恐袭又碰上鹰派对手,这事儿有点难办。
所以巴勒斯坦只能想尽办法,先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对于巴勒斯坦来说,过于鹰派是不切实际的。就像巴勒斯坦过去几十年做的那样,地盘越来越小,到底有什么好处?
我说的是对巴勒斯坦人民来说,到底有什么好处?在恐袭发生前,连沙特都想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了,有人为什么还那么喜欢靠暴力解决问题?在“以强巴弱的情况下,这么做除了让巴勒斯坦人民继续受苦,有什么好处?
请注意,我完全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但还是要提醒一些读者:哈马斯不是巴勒斯坦,现在能代表巴勒斯坦的是法塔赫。
对巴勒斯坦抱有同情和支持的广大朋友们,你一定要想清楚,你是支持法塔赫呢,还是哈马斯?

希望世界和平,希望巴勒斯坦人民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
关注本号,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关注本号,阅读本号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