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本文看点
每一个生命,从弱小到强大,从稚嫩到成熟,其间不知经历过多少艰辛。
倘若经历过于痛苦,人往往会选择遗忘,甚至篡改记忆,以避免心智还未成熟的自己,去承担难以消化的痛楚。
但那些我们生命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未曾处理好的伤痛,会在我们面对孩子时,卷土重来。
始于育儿,终于育己。
 周四
思维 🌏
全文共3674字,阅读时间10分钟
🌿🎨🌏
最初选择进入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因为彼时的我确实焦虑到无以复加。工作上永远完不成的KPI,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矛盾、指责,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所带来的内疚,逐渐萎缩、毫无生气的自我……这让我不堪忍受的一切,像是不知疲倦拉扯我的橡皮筋。
终于有一天,橡皮筋绷断了。
我在又一次深夜崩溃后去了医院,确诊中度抑郁。其实确诊抑郁让我松了口气,因为我终于可以理所应当地要求自己不再事事做到完美,也终于可以放弃这个看似光鲜亮丽却不被我所喜欢的工作了。
一切都在等待重建。
除了照顾女儿的日常生活,我花了很多时间陪自己。按时吃药,困了就睡觉,醒了便去看看路边的野花、傍晚的落日,或是在明亮的窗边看书。这久违的庸常生活,让我迷恋不已。
但我仍然很容易愤怒、焦虑、悲伤。我猜是什么东西把我困住了。
我听景芳的音频解读,反复揣摩,觉得不够时会去看书,第一年和第二年的书单里各有25本书,大部分书我都完整地阅读过。每逢有感悟或是困惑,便会发到群里与队友们探讨,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总会给我多一些启发。
我该怎么做
刚开始,我其实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女儿。
我一边任由她放飞自我,一边又觉得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我会为她很像我的某些行为忍不住发火,我们俩互相看不惯,时常火药味十足;
我还会因为要照顾她,对于不得不舍弃的自由生活而感到愤怒,进而迁怒到她……
许许多多的问题杂糅在我心中。我为母职所牵绊,却不屑一顾,然而欲走不得。感觉自己像被夹在两面缓慢合拢的墙壁中,无法抗拒、无处可逃。
也忘了是从哪一课开始,慢慢开始练习觉察。
《自控力》《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里,理解孩子发脾气不是因为她性格差,而是她感受到了压力或者其他的负面情绪,她因无法排解而发脾气。她的脾气指向都是对自己无力的不满,并非是我。
《光有爱还不够》里,我意识到因为极度厌恶自身被压制的经历,使我对孩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地放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却鲜有人能告诉我如何做才叫“为之计深远”。这本书给了明确的答案:为孩子将来踏入社会做准备。
后来在《准备》一书里,再次看到同样的忠告。这些犹如当头棒喝,我不是要培育一个与我经历相反的孩子,而是要培育一个未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并且能在社会允许的框架内找到自己内心所爱与理想的孩子。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中,阿德勒极具人本主义关怀地说:“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整体去对待”。从整体上,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原因在于大人的傲慢。
“孩子那点小心思我还能不知道”诸如此类的话,是否都流淌在很多父母的心中?
然而据共学群的队友们分享,每次根据打卡作业询问自家孩子时,却不时能得到一些与自己想象中大相径庭的答案。
时间久了,也不必再根据打卡来询问,而是把理解孩子的想法与感受融化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
你的想法是怎样的?你的感受如何?你希望妈妈怎样帮助你?
后来,这些问题是我常常会对孩子说的。
即便如此,我仍然对孩子没有发自真心的爱,有的只是责任。
多余的人
直到学习《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我内心一直住着一位严苛的法官,他从不停歇地审视我的所作所为,指责我、否定我,这才是我内耗的真正原因。爱是满溢,我的内心没有爱,因此也就没有余量给到孩子。
困惑许久,我终于鼓起勇气在共学群里述说我真实的感受。我说我觉得自己不爱孩子。队友们那一次的讨论空前热烈,没有一个人指责我,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帮我分析。我从这热烈的刷屏般的讨论中抓到了一个词:多余。
这一次讨论于我而言是巨大的转折点。我忽然就明白了,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长期的被否定、被指责、被讨厌、被忽略,我的出生除了我妈,没有任何人感到开心,使我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等到我的孩子出生后,我不由自主地把同样的情绪投射在了她的身上。
她没有错,她不是多余的!我在心中呐喊,在电脑屏幕前潸然泪下。在这一刻,我在拥抱孩子的同时,也拥抱了当年幼小的自己。
似乎有魔力一般,当这层面纱被揭开后,我的情感开始流动。我不再厌她、烦她,而是重新认识、接纳她。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但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已然不同。
我从几乎不抱她不亲她,到如今的每天亲亲抱抱。我只是看着她的脸,就会爱意涌动。
她每天笑吟吟地,欢天喜地在家里穿梭自如。当然也有因为写作业而亲子关系“破裂”的时候,但睡前夜聊时,我们会通过真诚地对话与拥抱,消解掉当日的矛盾和情绪。
我尊重她的感受,她便报以无条件地信任。我们俩都在爱的滋养中逐渐生长。
爱是什么
如果说此前我只是模模糊糊感觉到,我困扰的根源可能来自原生家庭,这一次便是极为明显的信号了。
我想要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是想要把罪责推在谁的身上,而是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自我的心理成因。
烦恼即菩提。于是我把回忆中,或者是当下发生的,所有让我觉得烦恼的事或人,当作一个个自我询问的契机。运用景芳老师在课程中多次提到的“苏格拉底式提问”,不断追问,真诚地面对自己,揭开内心一层又一层的面纱。
这样实践了大半年,自我追问时所写的日记超过了20篇,约有十几万字的篇幅。我终于明白无误地知道,许多困扰我多年的问题,除了基因的易感性以外,确实来源于童年与少年时期我所经历的不健康的养育模式。
这段时间,我的情绪反复波动。我意识到多年以前父亲对我长期的心理虐待,让我变成了一个连自己都讨厌的人。
在与他经历过一次与往常毫无不同的争吵后,我再一次陷入深渊。有两周的时间足不出户,以泪洗面。我挺绝望的,无论我说什么,他永远听不见我的呐喊,看不见真实的我,只在意自己的权威和尊严。
直到我决定切断与他在心理上的联系,我才如鬼门关里走过的人一般,从黑暗中慢慢苏醒过来。就像尼采说的“打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从此我再也不需要向他寻求认同与理解了。
过了没多久,景芳老师开始领读《情感依附》
她在音频里提了一个建议:为父母写一篇人物小传。像传记作家那样,真实地去叙述,重新思考父母的不足、局限以及闪光点。
我花了三天时间,写了一万多字。把从小到大自己亲身经历的、亲戚朋友告知的,关于父亲的事情全部写下来,写的过程中不做评判。写完后我一遍遍回看,增加细节。
我得到了一个很意外的结论:他有着极其不幸和被忽视的童年,他有严重的自我苛责,于是他讨厌那个,与他个性、喜好都非常相像的我。
又因不懂反思与克制,而成为了家族代际传递中的一环。把他所有的“求而不得”的愤怒,倾泻在比他弱势的我的身上。
我内心从未有过的清明。父亲不只是不爱我,他更不爱自己。他在自我怀疑、自我苛责中,把痛苦一并带给了身边最亲近的人,摧毁了我“爱的能力”。
理清了过往,而我需要做的是,重新学会“爱自己”。
自我苛责的反义词是自我接纳,而自我接纳主要在于:改变归因逻辑
自我苛责的人习惯性把所有的不好都归结给自己,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自恋,认为自己有能力左右事情的结局。反思不等于苛责,前者着重在思考可改善的地方,而后者着重在找个人来承担错误。
由于多年以来形成的应对模式,遇事非常容易条件反射般的陷入自我苛责,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一条年度目标:识别三种不同场景下的自我苛责。提醒自己不断从当下的事情中跳出来,看待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
如今一年过半,我识别了远远不止三种。因为不断地自我觉察,现在陷入自我攻击的情形已经越来越少。当我对自己变得宽容、接纳后,体内的能量似乎也慢慢在增长。
那个常年因严重内耗而精力不济的我,现在有了不少精神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我也终于明白了,爱是接纳与珍惜
接纳自己平庸、无力、怯懦、脆弱,即便是这样的我,也是值得被好好对待的;
珍惜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把对生命的热情放在探索未知的自己上,远离消耗我的人与事。
两年多的自我探索,如同乘坐时空穿梭机般,回忆、面对、决裂、走出。
在无人知晓的角落,痛苦曾如潮水,一波又一波地侵袭我,生命是悄无声息地惊心动魄。
而今,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已经走出来了,你呢?
童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就是这样一个桥梁,让你认知自我,把握身边的各类亲密关系的距离。

仅需1元,就可以体验从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方面,给你的一个认知提升!
作者 | 苏旷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体验营小队长
终身学习,偶尔摆烂,喜欢在自己的内心探险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互动话题
你平时会和伴侣发生争吵吗?你又是如何降低争吵对亲子关系和婚姻关系造成的伤害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