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推送《怡禾为什么不赚钱》这篇文章,有上千条留言。
除了个别人说有点像卖惨外,绝大部分人是在帮忙出谋划策。
惨不惨是主观的,我只是说了怡禾去年经历了现金流压力,被迫做了裁员、关诊所这些事,那些都是我们非常艰难的选择,也都是客观事实。‍‍‍‍‍‍‍‍‍‍‍‍
但相比很多在疫情3年里倒下的创业公司来说,怡禾还活着,而且今年还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现在还有资源去做新的业务探索,情况肯定算好的。
同时,怡禾成立7年也还没盈利,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如果不能自我造血活下去,迟早会面临业务逐渐萎缩甚至关闭的结局也是事实。恰好之前写《循证医学注定失败?》时有一些感想,就写了这篇文章。
但这样一篇文章有上千人来帮忙出谋划策,也说明怡禾创造了一些社会价值,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也有很多人希望它一直存在并壮大。
回到大家的建议来看,倒没有太多的意外,包括卖货、接广告、开打赏、做付费内容、会员模式、针对高端用户开展家庭医疗等等,甚至有建议卖保健品、做一下干细胞业务的。
其实去年在生存边缘徘徊的时候,各种可能带来收入的业务都有想过,这些建议里除了卖保健品做干细胞这些没有考虑过外,其他的我们其实都有考虑过,很多也尝试过。
比如会员其实已经上线了很久,会员现在也是怡禾比较重要的收入来源了,怡禾周边里也开始有做一些产品在销售,现在也有一些收入了。付费课程其实也做了很多年,但收入非常有限,如果是个体户的话是可以养活的,但对一个公司来则是杯水车薪。
在企业经营上,我还是很赞同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里写到的刺猬理念。
不擅长也不热爱的事是很难长久的,但如果长期无法盈利,持续处于生存焦虑中,再热爱热情也会慢慢消散。
就怡禾这个团队来说,创业之初就是为了创建规范的医疗去解决医疗信任的痛点,这是我们的热情所在,我们擅长的也是把控医疗专业质量去维护用户健康,只不过我们目前还没有为这件事找到好的经济引擎。
但也就像我在前面文章里说过的,不管是健康宣教让大家建立正确健康观念,还是靠谱的在线问诊让大家减少不必要的线下就诊,还是规范医疗本身减少的过度用药和治疗,创造的最大价值是让大家花最少的钱得到了最好的健康结果,这个结果其实和医疗保险的利益是一致的。
而且我认为,医疗应该是为健康服务的,而不应该为了做医疗而开展医疗,否则很难避免过度医疗。就健康而言,医保也好,商保也好,肯定都比医院更希望你健康,保险肯定也更希望医疗能更规范。‍‍‍‍‍
怡禾既然希望通过规范医疗以及健康维护来创造用户价值,就应该从保险那边获得回报才更可能有可持续性,否则坚持规范医疗就是作茧自缚,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应该去探索和保险的合作。
经过最近的努力,现在也推出了第一款和保险合作的产品:怡小禾问诊保,这是一款包括怡禾线上问诊和线下就诊报销权益的儿童健康保障产品,详情可以识别下面海报了解。
这款产品是我们跟合作方一起的试验性产品,所以给的权益比较多但定价很低,最后赔付很可能超出我们的预期导致一些亏损,我们更多是想验证融合了怡禾问诊的这类产品,是不是可以减少线下就医的赔付,所以限定1000份。
如果验证确实可以,我觉得这类产品可以实现多方的共赢,用户花和普通保险差不多的钱,额外得到了怡禾线上问诊的大幅权益,保险公司也因为用户线下就诊少了医疗规范了而赔付少了,怡禾也能获得一些来自保险方的收益,这样怡禾做规范化医疗也可能实现良性循环。
但我也知道国内医疗健康险市场还不成熟,探索的结果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不探索就很难有出路。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