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我 
《门锁》是今年第一部看完之后让我觉得生理性恶心的片子。
具体原因你们应该也都知道了,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大字:吃相难看。
这种片子我已经懒得浪费时间吐槽了,更让我生气的是这几年大量涌现的像《门锁这样照搬热搜做剧操作
制作时从热搜中找点,播出后又靠制造话题精准冲上热搜。
打着关心现实问题的旗号,蹭着现实主义的热度。

这些片子究竟是真的在关心什么,还是只是想消费什么,稀烂的口碑会证明一切。
反正我的偏见是:现实主义的口号喊得越响,越大概率是挂羊头卖狗肉。
《门锁》号称“国内首部专注于独居女性安全的电影”。
这两年,独居女性安全渐渐变成了的热门议题。
光是上个月,就有两起性质恶劣的独居女性遇害案件登上热搜。

它选择在这时候上映,还呼吁“为了安全来看《门锁》”,仿佛是抓到了财富密码。
有数据显示,这部电影的女性观众比例高达83.2%。
整部电影几乎就是各种社会新闻的乱炖。
职场性骚扰,租房踩坑,变态追求者,偷窥、偷拍、室内入侵、杀人……每一条都能在热搜上找到原型。
就像宣传片里那张密密麻麻的词条动图,“性侵”“强奸”“抛尸”“杀害”。
桩桩件件在现实社会都真实存在。
但用工业流水线的手法去串联这些现实,恰恰是对现实的模糊和贬低。
因为当现实变得极端,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和引起共鸣的可能性。
前车之鉴就是郭敬明和落落联手打造的那部《悲伤逆流成河》。
原著是一部典型的郭式无病呻吟青春疼痛文学,电影试图为小说“改头换面”,打出了关注校园霸凌的旗号。
结果最后拍出来,其实是一场黑暗校园狗血三角恋引发的血案。
女主角因为意外染上性病,女同学嫉妒她跟校草走得近,于是到处散布这个消息,导致她成为众矢之的;
这位女同学后来还试图找小混混强奸女主,却阴差阳错搞错了对象,逼死了另一个转校生。
女主角卷进这场事故,被误解成了杀人凶手,遭到了一轮更凶霸凌
处处都是意外,人人都是恶霸。
对于校园暴力的展现,就是各种泼墨、倒水、扒衣服、喂垃圾、贴大字报,恨不得把新闻里出现的每个手段都塞进电影里。
在《演员请就位》上,李诚儒形容它是“用廉价的笔触来引起广泛的共鸣”。
这个评价把郭敬明委屈得不行。
他反驳说《悲伤逆流成河》不是小情小爱,而是“中国第一部认真讨论校园霸凌的作品”。
如果你稍微了解过这部电影的宣发,会发现它的话术跟《门锁》如出一辙。
“直面校园霸凌”“揭露残酷现实”“助力校园安全”……都是一套一套的漂亮话。
但配上片子里那段两个校草爱上我的玛丽苏校园爱情,让整个故事看起来非常不伦不类。
落落本人也是艺高人胆大。
她在路演时还表示非常欣赏《熔炉》和《素媛》这样的作品,能将现实投射到大银幕上
所以《悲伤逆流成河》也聚焦敏感主题,“对残酷青春进行了真实的再现与深刻的反思”。
不得不说这招虽然拙劣,但吃这套的大有人在。
有观众夸电影升华了小说的立意,看完觉得特别沉重。
豆瓣上有个高赞评论甚至拿它跟《我不是药神》做了对比,说它“有刺激消费的商品属性,也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
两人后来又如法作炮制了一部《如果声音不记得》。
明明是一部集齐了绝症、失忆、家暴等元素,科幻与犯罪混搭的狗血爱情片,宣传时却全程碰瓷抑郁症。
最后果然成效显著,两部片子都既有话题又有票房。
用热搜来代替观察,用话题来粉饰悬浮,是炮制现实主义的捷径
比如著名“热搜剧”《三十而已》。
制片人陈菲分析这部剧火爆的原因时,提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击中集体情绪”“对中国社会变迁有精准的洞察”。

这种“精准的洞察”是怎么来的呢?
陈菲自己做了解答:“可能集纳各种各样话题,凸显女性在三十岁面临的种种困境,在人设打造上要先树立典型人物然后往特殊里拉。
翻译一下,就是大量收集热搜,再把它们安到女主身上。

这使得这些影视剧标榜的“关注”变得极其刻意和刻板。
现实主义,说白了就是用来调动观众的情绪、制造话题的工具。
放大焦虑,本质就是在消解焦虑。
《门锁》导演别克回应观众对电影“要素过多”的质疑时,提到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如果按照写实的拍法,那势必是不过瘾的”。
“我想拍得创新一些,至少观众看完了出来会觉得很爽很过瘾。
你看,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部反映女性独居安全的片子里会出现这么多极端的男性角色和惊悚桥段。
片子的前半段我尚且能说服自己,导演也许是为了引起大众反思,特地用夸张的手法凸显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劣。
但到了后半段,看到的变态杀人狂、警察和匪徒街头抢车追逐,我早就把这部电影的主题忘得干干净净。
这不光是我一个感受。
剧情进行到中后段,明显感觉整个影厅都开始骚动,各种笑声不断。
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是女主角被变态男绑到了废弃工厂,生命正在受到威胁。
越是高度地戏剧化,越是难以让人共情。
这等于是在告诉观众:你所以为的危险,都是被夸大的、小概率的事件。
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恐怖,但实际上离我们的真实生活很远。
那些真正广泛存在的威胁,独居女性最普遍、最深刻的不安,因为不够极端,注定很难出现在热搜上。
《我在他乡挺好的》里有这样一幕,女主乔希辰跟同事聚完餐,为了省钱准备搭地铁回家。
中途路过一段施工的地下通道,她隐隐约约觉得背后有人在跟着她,整个人突然变得无比紧张和僵硬。
这一段让我特别有代入感。
我想起每回深夜十一二点从公司走回家,路上空无一人的时候是我觉得最安心的时候。
偶尔从哪个岔路冒出一个人,我会忍不住刻意加快脚步试探。
我还开玩笑地跟朋友说过,对于走夜路的女性来说,人比鬼可怕。
尽管每一次试探完都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就像乔希辰怕到躲进便利店、让同事帮自己报警,最后却证明是误会一场。
但背后有人的那一刻,我还是忍不住去想那些最坏的结果。
这种缺乏安全感的日常片段,没有剧烈的冲突,更没有骇人的细节,当然也很难被从热搜抄作业的创作者注意到。
热搜的逻辑是什么?
我认为不是事实,而是情绪。
当人们面对一条热搜,最常见的反应不是去追问,而是归因、站队、宣泄情绪。
我们大可回想一下。
蛋壳公寓暴雷,引爆的是大众有关租房难的愤怒;
拼多多员工猝死引发关注,是因为年轻人苦“大厂996”久矣;
阿里女员工被性侵事件,引发讨论的关键是恶臭的酒桌文化。

这些事件之所以能成为热搜,是因为它们足够极端化、情绪化。
极端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虚假。
却往往会因为其中精准的情绪提炼,把一次本该引发社会反思的事件,变成一场贴标签、相互攻讦的群体对立。
比如上半年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的案件。
当后期案件被逐渐还原,事实被不断厘清,真相反而成了整场讨论的次要。
人们天然地根据自己的性别、身份选择了不同的立场。
有人攻击女生,怪她被迫害妄想;
有人质疑司机,揣测警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一场混杂了行业规范、女性安全、社交潜规则的复杂悲剧,最终又变成了混沌的男女拉锯战。
古美门在谈社会集体暴力的时候说过,“欺凌的本质是气氛”。
这个能吞噬一切的怪物有着强大的力量,在它面前,法律也许都无能为力。
而热搜,恰恰就是一个气氛制造机。
2019,长春发生过一起网约车伤人案件。
司机报案称,自己被一名女性乘客用水果刀划伤。
后经警方调查发现,这名女乘客受到网上接二连三的女性乘坐网约车遇害的热搜影响,乘车时过于紧张。
事发时车上有女生睡着,乘客误以为是司机给她们下了迷药,所以拿出了水果刀挟持对方。
热搜存在的意义,本不该是引发对立和恐慌。
却因为其中强烈的矛盾冲突,天然地成为了引爆情绪的火药桶。
这两年发生的好几起反转事件,德阳安医生、广州血衣案……
每一件都在最初曝光时获得了巨大的舆论声量,甚至引发网络暴力。
却又在事实明晰时,迅速演化成另一场声讨当事人的舆论狂潮。
众被裹挟其中,成了制造热搜、又反过来被热搜牵着鼻子走的一分子。
如今,热搜已经是这个时代普通人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日常生活之外正在发生的、引起热议的事,不仅在塑造我们参与公共讨论的习惯,也会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这种认知并非永远正向的、积极的,但却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
普通人尚且要对这种狂热加以警惕,更何况是对它进行二次加工的影视作品。

如果核心只是利用热搜,呈现事实却根本不关心事实背后的成因,那么这样的作品,本质一定是早就远远偏离了现实。

转载互推:
FakeLittleSheep
商务合作:
 Lsxhrg
靠热搜做剧,注定翻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