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疾控中心CDC于2023年4月23-27日在亚特兰大的一家酒店召开了一个流行病会议,会上既有大会发言,也有一对一面谈和小组讨论。会议最后一天时,有几个人向组委会反映他们测出了新冠阳性,会议立刻通知了大家。

会后又有人汇报新冠阳性,于是CDC对参会的~1800人开展了调查,主要结果如下:

「1443人(>80%)回复了调查,其中181名(13%)反映最近新冠阳性」

- 这是一起超级传播事件,这种现象一般是因为有超级传播者,就像十九世纪到处传播伤寒的“伤寒玛丽”。超级传播者 + 拥挤密闭环境 = 超级传播事件,这种情况常见于婚礼、葬礼、大型会议等。

- 一篇2005年的《自然》论文提出一个80/20规则,即80%的感染大致是由20%的病人传播的。最近英国皇家理工学院的人体挑战试验发现11%的阳性新冠患者在空气中产生了86%的病毒,属于“贡献极大”的个人。
- 目前还没有发现超级传播者的症状和其他人有区别,目前猜测超级传播者的出现可能和个人自身情况及病毒因素都有关系,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阳性者平均都参加了4天会议」
- 密闭环境中呆的时间越长,被感染的机率越大。


「1435人(99.4%)打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
- 疫苗接种几个月后中和抗体水平下降,此时容易被感染。感染后也是如此,这可能是目前中国有“二阳”的原因之一。


「阳的人中52%以前没有感染过新冠」
- 这属于查漏补缺了。虽然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以前感染过自己不知道,但没被感染过的人总体而言保护力较低,容易被感染。


「没有人住院」
- 在社会整体对新冠已经有免疫力的情况下,新冠造成的住院死亡越来越少,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小了。

刚好看到一篇阅读量达千万的文章“美国惊现“CDC会议毒株”或致全球重陷疫情困境”,但是作者显然对医学很不了解,文章里有不少错误,这里提几个。

错误一:“辉瑞的老总认为自家的COVID-19疫苗有问题,先让别人试试,反正自己不试”

这可能是作者对国外接种疫苗程序的误解。国外接种顺序和国内相反,是按年龄排队,高龄老年人最先打疫苗,见:我给80多岁老人打新冠疫苗。辉瑞总裁不够老,他也不好意思插队,所以三个多月后才打上疫苗。打完两针疫苗后他说感觉解放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错误二:“学术会议惨变病毒传播会…美国的医学专家们也很有默契地集体沉默了”。

每次看到“集体沉默”,我就心头一紧,因为这种描述不是事实。

这次新冠传播事件,CDC的医学专家们不仅没有“沉默”,反而对所有参会者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调查,而且把调查结果广而告之,发了正式报告,上面的数据就是这么来的。
错误三:“之前的疫苗对于新毒株已经不起作用”。

疫苗对新毒株的保护力的确有所下降,但是之前的疫苗仍然有用。比如中国现在新冠疫苗的初级接种还是用针对原始株设计的科兴、国药等几款“老”疫苗。建议参考这篇:疫苗到底有啥用?

错误四:“CDC会议毒株就是一种还未被公布新型变异毒株,这个新毒株或致全球重陷疫情困境”。

超级传播事件是因为有传播小能手,比如“伤寒玛丽”,并非因为有特别病毒株,这个概念要搞清。
CDC的事情是四月底的,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不仅没有导致美国疫情“重现困境”,相反最近是美国疫情的低谷,更不会导致全球“重现困境”。而且现在各国都是XBB系列病毒株,可谓环球同此凉热。

这篇文章提到美国“对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却急剧下降”,这句倒是事实。现在各国都大幅度减少了对新冠病例的监测和报告。中国疾控中心6月11号也宣布已将新冠疫情的“每周数据通报“改为“每月通告”。
总之通过CDC的这个超级传播事件,我们可以趁机厘清一些新冠方面的医学知识。
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