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青铜

来源:益美传媒(ID:YeeMedia)
一眨眼,2023年的最后一次长假已过半。

那个躺在收藏列表里的“远方”,你去过了吗?

对此,你或许会说:

没钱、没时间。

下次吧。

去了又如何呢?

……

益美君想到了另一个答案。

一个残疾人笑着问:

“还准备去哪玩啊?”

另一个残疾人笑着答:

“有些时候,人会考虑时间、金钱这些东西。

所以不下狠心,根本去不了远方。

你问我啥时候再出去玩。

我也说不好。

不一定啥时候了。

或者以后再也没机会了。
说这话的人名叫叶云,在家里排行老三。

因为身患侏儒症,那颗硕大头颅与他迷你的身躯连接在一起显得严重不协调。

所以,大家又叫他大三儿。

这些话,从他口中讲出,分量沉重了许多。

但是,大三儿并不需要同情。

相反,有人看完他的故事感慨:

“我没他活得明白!”


01

大三儿,
不是天生的弃儿

用世俗的眼光看,大三儿的身世有些凄惨。

不只是因为他天生矮小,身高只有一米一,还因为他的两个哥哥、母亲先后离世。

原本热闹的家,只剩他和八十多岁的老父亲。

和大多数在小城市做稳定工作的人一样,大三儿的生活就像一盘重复播放的磁带。

他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在半个小时之内穿衣、洗脸、刷牙、梳头,跟老父亲道别。

白天,他在单位拖地,薪资1600块。

晚上,他会去彩票站买张彩票,那组固定的号码他已经买了很多年。

然后,他再回家和老父亲一起吃晚饭。


命运似乎彻底将他的人生圈定。

但是当《大三儿》这部纪录片上映后,观众费解:

“为什么他看起来一点也不惨呢?”

他们觉得大三儿就应该愁眉苦脸,或者整天被歧视,这样安排剧情才有看头。

可现实恰恰相反:

大三儿没有活成“应该”的样子。

他很积极,很不安分,他乐呵得很。

别人迈一步走完的路,他就迈三步。

他不能去外面闯,但他始终有一颗看世界的心。


北京,就是他常去的地方。

几百公里路,从赤峰坐火车就能到。

大三儿说他喜欢北京。

因为走在大街上,路人不会总盯着他看。

大三向往这样的氛围,可是他注定走不出去。

他经常说一句话:

“我就像列车站的列车员,送走了一拨又一拨人,从来没有一个回头的。”


大三儿上班的地方有不少和他一样的残疾人。

他们都一样,都是被困在原地的人。

大三儿有个搭档叫金航,轻度智障,他更加没有办法去外地看看。

相比之下,大三儿就厉害了许多。

他有一个了不起的梦想。


02

大三儿,
想去冒险

你也许觉得:

大三儿最想做的事情,应该就是像正常人一样娶妻生子。

其实大三儿有过一次结婚的机会。

曾经有个姑娘愿意跟他组建家庭,可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

面对镜头,大三儿畅聊自己想象中的爱情。

他渴望爱情,也相信爱情,只是考虑到自己的状况,脑海中的情景特别不切实际。


真正可触及的理想,大三儿埋在心里十多年没敢讲。

很久之前,他的好友阿皮第一次自驾去西藏,回来后在QQ空间分享了几张照片。

大三儿看到高原上的星空震撼不已,他也想去转一转、看一看。

那是他心目中最远的地方。


可那时,他连份稳定的工作都没有,衣食都要靠家人供养,他担心被人耻笑。

因此,就连最好的朋友都从未听他提起此事。

大三儿说,“有的人是先说后做,有的人是先做后说。”

他属于后者。

2016年,大三儿自觉有了底气。

一次聚餐,他突然对好友阿皮说想“造次大的”——

自驾去自藏。


阿皮一听,没敢实实在在地接话。

他不想无故承担这份责任,万一身材矮小的大三儿在高原上出事儿了呢?

于是,阿皮直接挑明:

“我就问你,你怕死吗?我们每次出去玩都会签生死状。”

阿皮还讲了个真实故事“吓唬”大三儿——

曾经有个朋友的孩子在藏区因高反去世。


大三儿自尊心很强,他没有乞求,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证明。

他抽空去了医院,给自己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随后,他把医生的话转述给阿皮,再次表明了决心。

一方面,大三儿知道朋友们有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他觉得再等下去,这辈子都没机会去西藏。


下定决心后,大三儿先通知了过世的家人。

他在姥姥、母亲、大哥、二哥坟前说出了这一想法,说完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


最后,大三儿凭借执着说动了阿皮。

他依旧是旁敲侧击,一遍一遍絮叨自己的想法,直到让阿皮觉得不陪着去一趟,这个好友会终生遗憾。

后来阿皮说:

“我就想从他嘴里说出,不去就不去吧,他就是不说。”

最后,大三儿如愿进藏。

等到了布达拉宫,他又说都到这儿了不如再去看看珠峰。

得寸进尺,也是大三儿的策略。

然而,让大家意外的是:

一路上,大三儿没有只顾着自己看风景,他一直忙着给“困在老家”的残疾朋友买纪念品、寄明信片。

大三儿觉得,让他们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特别有意义。


最后,大三儿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珠穆朗玛峰。

那一刻,珠峰显得十分渺小,大三儿看上去却格外伟岸。

或许,他根本就不是想看风景,而是一心想证明自己也能去到最远的地方。

03

大三儿,
向死而生

开启西藏之行前,大三儿偷偷写好了一封遗书,并将其存放在宿舍里。

这件事,只有他的好友知道。

如果他回不来,好友会替他将这封信公开。


遗书里,大三儿列明了银行卡密码,存款、欠款,以及别人欠他的款项。

最后,他写道:

“人命天注定,此行不管怎样,我都去做了。”

先天残疾让大三儿早早地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如果生命注定在明天终止,此刻你有没有勇气去面对?

有?

那说明你这辈子活得挺值。

没有?

那就鼓起勇气利用这最后一天再多做点什么。

这就是大三儿的生存逻辑。

这样的信念造就了他的坚韧。


余华在《活着》里说:

“活着,在我们中国人的语境里充满了力量。

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来自于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苦难、无聊和平庸。

这是过去的一代又一代人为“活着”写下的注解。

但。

活法本不该单一。

因为,生命有长有短,有强有弱,有贫有富,有美有丑……

生命的形态本就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活法也应该是多样的。

毕竟,人和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从不缺乏创造力。

生之须臾,有何可哀?

在这转瞬而过的生命里,我们不在这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创造些什么,还能做什么呢?


后来,朴树听闻大三儿的故事。

感动之余,他将原本收录在《猎户星座》里的歌曲《空帆船》重新编曲、演绎。

歌词中写道:

“我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我会怀念所有的这些曲折。”


余生该怎么活?

我们能做的就是:

像大三儿一样,义无反顾地完成心底最想做的那件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益美传媒(ID:YeeMedia),作者:青铜,本文转载已获授权,其它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End-
「如果觉得好看,欢迎点一个‘在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