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这里是星尚君!
由于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更,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会错过推送
为了不互相错过,邀请各位将我们添加为“星标”
步骤如下:
第一步:打开“悉尼星尚”公众号名片;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

点击下面名片,即可添加星标★
一张聚焦于生活里的智慧、温暖的桌子
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
有人问:为什么战士们比我们想象的更伟大?
最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我们站在历史后人的视角看先辈,清晰地知道,哪场战争会取得胜利,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
而他们在牺牲之时并不能预知未来,也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在牺牲之时,他们所能依赖的只有满怀的信念。”
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先烈们前赴后继地去抗争,为的就是自己的子孙后代,不用再去打仗了。
此刻,在银幕前的我,及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正在欢度节日。
国庆撞上中秋,节日氛围十足。
路灯上、电线杆上,五星红旗飘扬,到处都是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
但,这和平,从何而来?
这盛世,由谁织就?
从最艰难,最落后的年代里,我们如何一步步走到今日的成就?
在这里,桌子强烈建议大家去看一看这次国庆档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看完之后,你就会对今日的中国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实,战争从未远离这个世界,俄乌战争历历在目,世界一直在上演着弱肉强食的戏码。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志愿军:雄兵出击》聚焦于1950年的新中国,那时,它才刚一岁。
在举国同庆的时刻,朝鲜内战爆发了。
原本,只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斗争,直到,美国加入进来。
北朝鲜节节败退,希望我国出兵相助,共同抗击美军。
这场战争的结果,所有中国人都知道,我们胜利了。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我们为何而战,为何近20万中国烈士的英魂,长眠于异国他乡。
《志愿军:雄兵出击》就清楚地交代了原因。
那时,新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在内,台湾、西藏还未解放;
对外,美军攻打北朝鲜,轰炸我东北边境,杀我平民,扰我安宁。
打,还是不打?
打,那时的中国,军事实力和美国相比,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不打,就眼睁睁看着别人欺辱到我们头上,来之不易的和平,也会成为泡影!
纵然国内对于战争的态度,众说纷纭。
可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场仗,非打不可!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电影中,那些年轻稚气的军人们,坚毅走向朝鲜的国界时,我只觉得悲壮。
每向前一步,都意味着流血牺牲,但他们义无反顾。
电影中,有几个场景,令人无比动容。
进入朝鲜的第一仗,本该是主力的38军,却没能按时抵达熙川,延误了战机。
彭德怀大发雷霆,痛斥38军军长梁兴初。
梁兴初没有辩解,坦然接受处罚。
被问到他具体错在哪里,他一句话,令愤怒的彭总司令都陷入沉默:
“我听说熙川有一个美军团,我想准备准备,再准备,准备结实了我再打。
我想尽量减少伤亡,我们牺牲的人太多了,太多了,战士们仗都已经打到看见新中国了,看见好日子了。”
他不是贪生怕死,他只是想准备得再充分一点,好让那些枪林弹雨闯出来的兄弟,都能活着回去。
好不容易盼到了新中国成立,盼到了和平,谁又忍心看着同生共死的战友,再次面临危险?
彭总司令没有生气,他只是说:这场仗,你不打,就是儿子打,孙子打。我们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打吧。
这一句话,引出了我的眼泪。
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下一代,不再经历战争的残酷。
他们用自己的苦,换来我们今日的甜。
这样的一支军队,才是无往不胜的雄兵。
电影里,有一个令人无比心酸的对比。
准备出征时,3连的连长、指导员叫两个年轻的战士跟上他们副连长。
而3连牺牲无数时,指导员让两个战士撤退,“给3连留个种子”。
第一次被叫住,两名战士欣然应允,慷慨奔赴战场。
第二次被叫住,他们斩钉截铁地拒绝:你们在哪儿,3连就在哪儿,3连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
他们何尝不知道前方的凶险,又何尝没看见,一位位战友倒在血泊之中?
可扛起枪走上战场的那一刻,他们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这支英雄的连队,一次次让我热泪盈眶。
当漫山遍野都是战友们带血的遗体,连长戴如义悲壮地呐喊:
还有活着的没有?还有能打的没有?能打的举手!
眼前的画面给我带来了巨大震撼,在尸山血海中,一只伤痕累累的手,缓缓举起。
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
只要有他们在,敌人就过不去。
即使所有的装备落后于人,即使子弹最后全部打光,他们用刺刀,用肉搏,用血肉之躯,扛住了那个时代,最顶尖的仪器和武器。
电影没有夸大,历史上真实的松骨峰战役,也是同样的残酷。
“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
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以百余人之力,挡住敌人上万人。
用几乎全灭的代价,抵挡了敌人的5次进攻。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万岁军”。
然而令人泪目的,又何止这些?
将燃烧瓶投进坦克,却被敌人的子弹射中的朱月华;
被烧成雕塑,依然保持着开炮姿势的连长;
连夜奔袭70余公里阻敌,一批批倒下的战士们;
脱掉棉裤,光腿渡过冷冰河水突袭的勇士们……
他们不过是肉体凡胎,却生生用自己的血,为我们辟出了未来与希望。
这些被后人称之为英雄的人物,大多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
离家尚是少年身,归来已是报国躯。
他们一个接一个,永远留在了那片陌生的土地。
一想到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亲手迎来的光明,我就替他们感到心痛和遗憾。
他们用生命换来太平盛世,自己却长眠于黑暗。
可他们没有一个人是白白牺牲的!
一边,是战士用血肉之躯,挡住敌人的枪炮,逼得他们节节败退。
另一边,外交官伍修权在联合国议事厅上发言,掷地有声:
“1950年毕竟不是1895年!时代不同,情况变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全世界面前。
更是无数翻身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最激昂的宣言。
在最艰难、最落后的年代,始终有人相信,中国是不可战胜的。
正是这样的信念,让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强盛。
正是无数英勇无畏的志愿军的牺牲,才有我们今日的万家灯火,举国欢庆。
1951年,魏巍在朝鲜战场前线采访时,一个战士一边吃着炒面,一边和着雪吞。
魏巍问:“你不觉得苦吗?”
战士笑着把送到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说: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魏巍感慨说,我们真的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
后来,他写下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才得以看见,那些勇猛无畏的战士,最真实的模样。
我们不能忘记,今日之盛世,是无数英勇的战士,一拳一拳打出来的;如今的辉煌,是数不尽的热血和身躯,一点一点托举起来的。
光荣与悲壮,牺牲与光明,交织在一起,组成一首响彻寰宇的战歌,无论过去多久,依然动人心魄。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于祥和安稳的当下,回看那段艰难的岁月。
才知道那些无名英雄,是为我们而牺牲的。
在举国同庆的时刻,这部《志愿军:雄兵出击》,最适合和全家人一同观看。
不管是老一辈、小一辈,还是我们这一辈,都需要铭记,今日的幸福是怎么来的。
我们需要这样一部电影,来提醒当下的和平来之不易。
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电影,去致敬伟大的人民志愿军。
敬他们满腔热血,舍身为国。
敬他们撕破黑暗,迎来光明。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先辈们踏过荆棘,让我们迎来坦途。
而今,山河无恙,忠魂犹在。
而那些最可爱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今日话题:
你有什么国庆节的心愿?
欢迎留言评论~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PS. 碎片化时代,更文不易,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 关注桌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