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晶泰科技与专注于 GPCR 靶点的知名生物科技公司季康生物,就创新 GPCR 靶点的抗体药物委托研发项目里程碑进展达成一致:在晶泰科技 AI 赋能抗体发现平台 XupremeHit®和季康生物针对 GPCR 靶点独特的 know-how 转化技术的共同助力下,双方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技术优势,发现的抗体符合约定的验收标准,项目顺利达成重要里程碑进展。
合作项目背景
GPCR(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即 G 蛋白偶联受体,为 7 次跨膜蛋白,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最大的膜蛋白家族,不但参与机体多项功能调节,且与众多疾病的发生紧密相关,是新药研发的重要靶点。目前,FDA 批准靶向 GPCR 的市场药物占比仅为 34%,其中大部分是小分子药物,另外还有 56% 的 GPCR 靶点亟待开发[1]
现阶段针对 GPCR 靶点的抗体药物只有 2 款获批上市,主要原因在于 GPCR 抗体发现存在抗原难以制备、抗原结合表位暴露少、暴露表位缺乏功能构象等技术障碍。
AI赋能抗体发现平台加速研发创新 
针对 GPCR 靶点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及开发难点,晶泰科技建立了从 AI 赋能抗原设计——抗原制备及免疫——抗体发现的一站式平台XrossXeven™。
在靶点选择阶段,针对现有 GPCR 抗体靶点的系统性研究,季康生物提出了靶点与抗体的差异化策略,确定了候选靶点以及抗体目标特征。在抗原制备阶段,晶泰科技与季康生物合作,基于抗原 GPCR 的结构与表位研究,设计并制备了多种类型的靶点抗原,包括使用自有流程获得了高质量的 Nanodisc GPCR 抗原,并获得了优良的免疫后反应。
在抗体发现阶段,晶泰科技同时使用内部的杂交瘤 XtraDoma®噬菌体展示 XpeedPlay®以及 NGS+AI 分析的 XploreSeq®平台,以正交互补的方式迅速获得了多个潜在靶向 GPCR 的候选抗体序列。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 GPCR 靶向抗体难以获得的特点,晶泰科技的智能化平台 XploreSeq®在扩大候选抗体序列空间及发现更多特异性抗体表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运用 NGS 技术对免疫小鼠取得的数百万个 BCR 进行生信分析,通过对湿实验数据的学习及多次迭代,从不同谱系中挑选出具有高亲和力、物种交叉结合和极佳可开发性的抗体,来应对 GPCR 靶点带来的多重挑战。
此外,AI 赋能的平台能够大大缩短传统的发现时间,相较于传统平台 2-3 个月的开发周期,XploreSeq®平台能够在最短 6 周内寻找到多样化的、覆盖最大数量表位的苗头抗体,从而提高下游筛选的成功率。
目前,针对季康生物的 GPCR 抗体发现项目,晶泰科技 XploreSeq®平台已成功发现 20 个具有特异性表位、cyno-cross 的高亲和力分子,其中 4 个是具有功能的先导抗体,并利用双方的功能平台对抗体生物物理特性进行交叉验证,为后续抗体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奠定扎实基础。
优势互补 未来可期
为进一步优化先导抗体,季康生物与晶泰科技将利用彼此在三维结构解析以及 AI 设计上的优势,对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行结构建模,优化抗体的亲和力和免疫原性。
此外,晶泰科技还将利用成药性分析平台 XcelDev®对候选抗体进行全面评估与优化,与季康生物共同推进 GPCR 抗体药物的开发。后续季康生物将利用其在 GPCR-抗体复合物结构解析方面的优势能力,对候选抗体进行分子识别机制研究,从而为更广泛的 GPCR 抗体筛选提出创新思路。
Reference:
[1] Hauser, A., Attwood, M., Rask-Andersen, M. et al. Trends in GPCR drug discovery: new agents, targets and indications. Nat Rev Drug Discov 16, 829–842 (2017).
晶泰科技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欢迎点击下面这条视频,
并关注晶泰科技视频号
随时掌握 AI 药物研究领域的
前沿技术与最新动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