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许倬云
编者按:空间新书推荐栏目推介最新上市的好书,本期推荐历史学家许倬云超越昨日之我的托付之作《经纬华夏》。
“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围绕着这一发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以九十高龄迎难而上,八易其稿,结撰出一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七十余年的研究生涯,用二十万字圆满收官。
我为什么要写《经纬华夏》
节选
文/许倬云
我一辈子经常“变脑筋”。从读大学开始,我就不觉得历史是固定的:不但“史实”不会固定,人对历史的叙述,阅读历史所产生的悲叹、欢欣都不固定。因时因地,你有所感、有所触,就会有不同的陈述,就会有不同的描写。学历史的人,责任是将其所感、所触呈现给大众。
就如同这本《经纬华夏》,里面有我的眼泪、我的欢笑——所有的欢笑和眼泪,都是因为看到了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几千年来的挣扎和奋斗;或者辗转于艰难困苦,而没有出路。但是,其实是有出路的,会有出路的;有时候,他们找到了出路,我自己没看见而已。所以,我每次写一部书,甚至写一篇专题论文,都有一个整体的想法在其中。
我所从事的历史书写,并非排比岁月,也不是着眼其中的是非对错,或者某个叙事的唯一性。要知道,同一事件,旁边有一百个人看见,可以有一百零一种“事实”——身为历史学者,不能说“我的责任就是矫正”,因为你说的“第一百零二种事实”,同样可能是错的或者片面的。所以,我的责任就是告诉大家:历史的变化,并非事实本身的过程,及其所呈现出的变化,而是“我所理解的变化”。理解了上述“变化”,看待历史就如“变动的万花筒”——并非“万花筒”在变,而是“万花筒”里的彩色图案,在“我的理解”之中转变。
如今,我已活到了93岁。为什么还要写这本《经纬华夏》?因为我现在看到的不是一条江,而是一块亚洲大陆,以及欧亚古大陆,我的观念中,这几处是彼此相依相附的。“大陆”这个词,我为何要重复两次?“亚洲大陆”是关于中国为主的东亚,其自身的定位;“欧亚古大陆”,则是着重于欧洲与亚洲之间互动的结果——除了族群在南、北间的移动,还有东、西方向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和变化;以至于海岸的另一边,穿过太平洋、印度洋的万重浪,那边生活着的人们,其想法与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几千年来,中国所经历的一切,都离不开东方和西方、远东和远西、南方和北方、沙漠和海洋之间彼此的“呼唤和回应”。

《经纬华夏》别册及随机赠送书签
有良心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会告诉你:历史在变,历史每一段的解释都在变,因为每一次我们都多看见了一点点。我们永远是在这繁花丛中,密密的树林里面,以为自己看透了。其实,远没看透。树林深处丛丛的树叶,繁花深处一层层的草,里头的小虫子、小蚂蚁,大树后面一条蟒蛇——再远处还有一只老虎:凡此种种,我们都没有看见。在你自己的身后,你都没有觉察:一只大猴子,对着你的脖子呼气呢!所以不要太自信,认为看见了这条路。没有的。路是慢慢走的,要随时修正,随时体谅人家,随着我们的描述不断扩展——也就是,我们此时此刻知道的一些东西,慢慢往前发展、形成的。
我这本新书前半段考古部分的讨论,在《万古江河》中看不到。主要是因为,这十几年来,出土了许多新东西。写作《万古江河》时,没有完全整理清楚的遗址及古代文化的面貌,我在这方面花了相当多的力气,尽力梳理出一个头绪,介绍给国人看。
我在这本书中对古史的“打通”,是一直尝试寻找遗址群所蕴含的意义。一个遗址群的形成,必然有其承前启后的脉络。比如西北角我所喜欢的河套地区,那里多次继承了草原上的成分——渭水、泾水流域累积出来的农耕经验,与草原牧人的经验在此互相推移:你进我退,我进你退,轮流上台,轮流下台。
中国历史上的游牧族群南下,有西面阿尔泰山进来的种族,有东面呼伦贝尔草原进来的种族——东西方向进入中国的游牧民族,其比例大概是3:2。所以,每一个地方的退让、进取,都如同跳“狐步舞”——说是跳“二人转”也可以,不同的步伐,不同的转动,造成了那个地方非常有趣而非常难懂的事情。
比如历史上黄帝、炎帝的故事,在不同的时间、地域被反复叙述,细节则略有不同。黄帝又称轩辕氏,是架着高车的牧人。同一批角色,换了个布景演了另外一出戏,时间差了至少三千年。演员不一样,情形不一样,舞台不一样,我们不能强认其为同。
学历史的人,是看了无尽无了的喜剧和悲剧,看得出人类不同时候莫名其妙地欢乐,又莫名其妙地悲戚。我同情他们,有时候被卷着走,但我绝不会有“这个是我的祖先,那个是我的祖宗”的想法。中国的学术界里有一部分人,总是意图建立一个“完美的中华文化传承”:认为天地之间,中国这条路走得最正最当;所有的传说、故事,都是在“中国”这棵树的某个位置上挂着。这个努力,我佩服他们的苦心,我不想这么做。
我自己在变,下一代历史学家也会变,再下一代更会变。为什么总要将古代留给我们的框框架架,套在别人头上去呢?我要传递的信息是:天地之间的变动,是人和人之间的互动造成的;有太多不能懂的地方,但你可以弄懂的地方在于——万变不离其宗,变化引动变化,角色转变角色。同时,你还要了解:角色是人扮演的,变化是两个角色间的推动、拒绝、拉拢、舞蹈、战斗。你要叙述的是故事,但是要告诉人家,这个叙述满台都是可歌可泣,或者好玩的事情——而我只看了这一部分,邀请你一起观看;我邀请你观看的,是我所拍摄或编辑出来的一块,与你共享。为何要与你共享呢?是为了让你知道:世事如此复杂,从任何角度看去,都有无限的困扰,但也有无限的豁然开通的理解。

《经纬华夏》内外封
尤其要谨慎的是,你对于历史诸种诸样变化的认识,它能培养你的性格,引导你的人生走向。面对历史,不要偏狭,不要固执,不要片面,不要愤怒,也不要自以为是。随时要记得:另一位历史学家叙述的故事,与许倬云叙述的不一样。假如你懂得看的话,两台戏一起,会看出第三台来。如果你不懂得看,两本书都搁在书架上算了,过快乐日子去,我不勉强你。养成了这种观察世事、观察往事的习惯,时时刻刻在局外,时时刻刻又在局中的视角,对你的人生寻找意义、寻找自己,都是有帮助的。
历史不仅是外在知识的整合,历史是大群知识丛之中,最贴近人心的部分。历史可以是文化的历史,可以是团体的历史,可以是一个社区的历史,可以是一个家庭的历史,可以是你内心的转变。你懂得这些,慢慢就可以悟到许多地方:你会知道怎么样多欣赏人家一点,怎么样少责备人家一点;你的心里疙瘩就少一点,一些应该宽恕的地方就能松一点。
等到你能有一天像苏东坡那样,跟一个老和尚讲,自己快走了——“庐山烟雨浙江潮”,过去、现在都是一样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过去与当前的景象都一样,而是庐山烟雨也罢,浙江潮也罢,都在教育你,带着你走过难关,领导你度过你人生的无意义——或“太多的意义”,或“错误的意义”。这种心态,能让你保持一分宁静,不要混乱;保持一分宽容,不要责备;保持一分喜乐——在这世界上,我居然可以站在凌空的位置回头看,站在身外的位置往里看。多少次看完以后,是觉得好看,但也可以悲悯;是觉得悲悯,但也有欢乐——人生之路,原来如此漫长而丰富。

许倬云
从委曲求全到全面抗争
文/许倬云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嗣后不到半年,整个东北被日本占领。不能说没有张学良疏忽的罪过,却也是奉军本身内部结构松弛,才造成这一恶果。“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一直到1945年8月15号日本宣布投降,中国才结束长达十四年的抗战。过去将“七七”事变界定为抗日战争的开始,现在以“九一八”事变为长期抗战的开始,确实比较符合历史。
在正面战场,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对日作战,日本一度将战线向西压到长江中游一带。以长沙为例,始终处在战线的胶着点。从1938年开始,日本多次发动攻势,出动三五万人,到了目的地往往只剩下五六千人,其中大部分在行军途中就陆续被中国军队消灭了:就像一大盆水倒在地上,往前缓缓漫流开;如果路线过长,所经之地又坑坑洼洼,时不时将其滞留,最后所剩也就不多了。这种战术,薛岳称之为“天炉战术”。日本屡次出兵,屡次攻城不下,只能无功而返;返途中又被中国军队一路拦袭,死伤更多。然而,日军的武器比中国军队优良。因此,从双方伤亡的比例看,中国损失更为惨重。
日本的战败,很大程度是因实力被消耗所致。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年年持续被空耗,大概每年损失一二十万兵员,中国每年损失三五十万兵员,即使损兵折将,仍旧坚持不降。八年下来,日本兵员伤亡两百二十多万,中国则伤亡了三百多万兵员、两百多名将领。无关党派,是皆国殇,人人痛悼。
十四年抗战中,北方战场上少有大的战役。其中最大的一场战役是台儿庄大战,中国投入的三十万战士损失五万余人,歼灭了日本一万多人,暂时顿挫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步伐。1937年8月13日开始的淞沪会战,战线在上海,背后是租界,正面却是日本海军的战舰。中国军队在壕沟里守卫疆土,日本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大炮、军舰上的炮火,都向壕沟里的中国士兵不断掷下毁灭和死亡。中国政府的军队,有二十五万余人牺牲在淞沪会战。国民政府的战略,是以淞沪之战吸引世界的注意力,这一策略却牺牲了国军最精锐的部队。据观战的美国军官估计,每一小时死于炮火的中国军人,都是以千计算。
淞沪之战后,实际上江南已无守战余地。中国海军军舰自沉江阴,堵塞长江航道,以牵制日本军队攻击南京。可日本人不仅结束了淞沪之战,而且从金山卫上岸后直扑南京。南京保卫战的一大错误是,奉命守城的唐生智还不知道增援部队在何处,南京城就陷落了。后果是南京大屠杀,不仅失控的国军成为敌人屠杀的对象,三十万平民也丧生于屠城的大悲剧。
南京沦陷以后,国民政府迁都,暂时落脚武汉。中日双方在武汉周围缠斗四个多月,国军最精锐的胡宗南部及其他友军,在此期间伤亡约四十万人。从那时起,计算战损比就多以这次战役的概数作为基准:日本兵折损三人,中国兵折损七人。此后双方交锋,大概都是如此比例。日本人认识到中国人不再忍受欺负,在中国观战的英、美、德国军人也深深感慨:中国军人是不要命的打法,一向被他们认为懦弱的中国人,居然一变成为如此舍身忘己的战士。
我儿时还曾亲眼看见,一个军的四川部队沿长江而下,在沙市上岸,步行赶到台儿庄战场去支援。他们是王铭章军长的部队,每人扛着一把老式鸟枪—对上日本兵,这等于是赤手空拳了。当时白崇禧负责指挥台儿庄战役,作战部署是以人数众多的部队,将日本人围困于包围网中。王铭章的部队到达滕县,刚好堵上这张大网最后的缺口。日本人对着他们的方向冲杀,王铭章率全军战死。等到中国军队反攻,击退日寇时,有人看到战地上的王铭章倚墙持枪,伫立不倒。几名士兵也是遍体枪伤,倒在长官身旁。
这几次大战,都在抗战初期发生。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中牺牲的总人数,大约是抗战时期牺牲人数的五分之一。中国损失极为惨重,却也从此改变了百年来步步退让的形象。此外,还有晋北的作战。1937年9月,林彪指挥共产党军队伏击日军输送大队,取得平型关大捷。双方参战兵力不多,八路军12000余人,日军4000余人。同年10月国共合作,在山西忻口合力作战抵抗日军,历时21天歼敌逾万。至于1940年的百团大战,由彭德怀指挥,参战人数不少,乃是中共在抗战中的大举。从1938年开始,抗战主战场已在淮汉以南。台儿庄之役后,先是武汉保卫战,此后则是年年在洞庭湖周边—长沙、衡阳、常德一带的攻防战。日军打算经过湖南,从夔西由沅水等河道,抄四川的后路。在广东也有过一些战斗,然后就是日军所谓“一号作战”,企图打通中国大陆的南北通道。抗战最后阶段则是中国打通滇缅路线,以突破日本的封锁。至于华北的战役,日军几度占领河南、直袭关中,却都被河南遍地民团所阻挡,日军旋得旋失,劳而无功。

《经纬华夏》,新经典出品
每一个数字后面,都是活生生的中华民族的孩子:面对炮火、刺刀、炸弹、坦克,一个个年轻的生命血肉模糊,他们倒下了。如果在战斗中受伤,这些伤员会被送到附近的村落,放在打谷场上,其实没有医护—所谓受伤,就是生命的结束。我在老河口的吴家营曾经看见,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员躺在广场上,呻吟哭喊声不断。第一夜过去,声音小了许多;第二夜就不再有伤员的叫唤声;第三天,成百的伤员入葬汉水边的大墓,村民们男女老少持香送行,点燃大火,送他们升天,然后一铲一铲地覆盖泥土。这么一座大墓前,立了一块木牌:“忠勇将士安息之处”。
除前线阵亡的将士以外,后方死于空袭、火线旁死于流弹、逃亡中死于疲劳和饥饿的中国老百姓不下两千万。抗战第三年,我们撤退到万县,空袭来了。日本飞机在大雾之中找不着重庆的目标,将所有的炸弹扔在万县,那个小城就此被荡平一半。我们从防空洞出来,眼前已经没有房屋,只有废墟,处处是尸首。眼看着路边,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躲警报,娘已经死了,幼儿还在怀中,寻找母亲喂奶。那几个晚上,我们都无处可宿,人人都在街边废墟旁,勉强半睡半醒。半夜时,所有人忽然“惊营”,满地乱跑、哭喊声此起彼伏。
抗战胜利后,总的来说,中国已经不复当年那样的贫弱苦难。愿老天垂怜,中国的牺牲已经够惨烈了。愿中国不再有为了英雄而牺牲老百姓的悲剧出现。
本文节选自《经纬华夏》第15章
内容简介
“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
围绕着这一发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以九十高龄迎难而上,八易其稿,结撰出一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作者跳脱出中国文化内部演变的叙述,以“大历史”的观看视角与思维方式,对华夏内外的历史互动进行了全新的归纳排列,再现了中国大地上人群、族群、文化互动融合的轨迹。
在超越五千年的长程叙述中,作者借由对中国地方性文化如何交缠为一,以及中国如何应对来自世界之冲击的细致分析,最终揭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并将绵延永在的核心与奥秘,以赤子之心瞻见了一个有根底、有方向的中国。

作者简介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生于厦门。美国匹兹保大学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2 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2004年荣获亚洲学会特别贡献奖,2020年荣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学术代表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等,另有《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数十种行世,海内外行销百万册。
各界推荐
如果说《万古江河》犹如一幅构图细密、笔触重厚的西洋油画,那么本书更像浓淡相宜、舒卷自如的中国山水。现代人类属于同一物种。中西文化完全可以在各方自我检审、相济互惠的交流中臻于大同。
——姚大力,复旦文科资深教授
这是一部期待已久的书。近年来到南方城乡观光,感受到家族、学派、地方集团的力量传承、支撑了中国,它们应该在中国史上被书写出来。想到了年轻时读到的一句话,为天地疏经脉,为万世开太平。
——余世存,知名学者、作家
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许倬云先生以博古通今的学问,关切民族与国民的境遇,思考人类文明的命运。他的洞见、忧思与告诫凝结着非凡的智慧和良知,值得我们每个人倾听与思索。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这本书跳脱开传统的历史叙事,以几条大的线索贯穿始终,要言不烦;更为动人的,则是书中所充溢的,对这个文明以及斯土斯民的拳拳深情。
——刘慈欣
许倬云先生是当世学问大家,治学严谨,而又能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别出一格。老先生饱经忧患,而家国情怀不改,他的话里悲天悯人的胸怀,令人感佩。
——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the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