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事】就是深圳特区的事,特别的事,特事需要特别办的事。也同时发布深圳最新政策、人事、法规、产品、技术、品牌、服务、数据等。

黑龙江省党政代表团来深考察交流
4月21日,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蓝绍敏率黑龙江省党政代表团来深考察交流。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骆文智,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洁与代表团一行会谈。
许勤代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深圳市给予黑龙江振兴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排头兵、示范区,创造了世界发展史、经济发展史、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伟大成就的缩影。新时代十年,深圳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以创新引领发展、以质量赢得未来,扎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次到深圳考察,就是要学习特区精神、开放理念和创新举措,共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东北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接,促进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融合,持续深化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现代农业、外经外贸、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合作,共同续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孟凡利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黑龙江长期以来对深圳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当前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近年来,深圳与黑龙江哈尔滨在对口合作中结下了深厚情谊,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我们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圳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与黑龙江相关城市深度交流对接,立足发展实际、深挖发展潜力、共享发展机遇,不断深化工业、创新、农业、金融、贸易、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推进两地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发展,共创美好未来,携手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黑龙江省领导张安顺、王一新、杨博、于洪涛、王永康、张亚中,深圳市领导陶永欣、余钢、王宏彬参加有关活动。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林捷兴)
《2023年深圳“图书馆之城”阅读报告》
2022年深圳外借读者
人均借阅量为30册次
“80后”是阅读主力军
图为《2023年深圳“图书馆之城”阅读报告》发布现场。 朱族英 摄
中新网深圳4月23日电 (记者 朱族英)第28个世界读书日和第35届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举办之际,深圳图书馆携手深圳图书情报学会23日联合发布《2023年深圳“图书馆之城”阅读报告》(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深圳外借读者人均借阅量2022年为30册次,创历史新高,同比2018年增长24%,是2021年全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的6.3倍,是2022年深圳居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的4.7倍。
《报告》称,深圳持证读者逐年增加,2022年新增注册读者近60万,是2018年的2.6倍,累计注册读者达401万,同比2018年增长86%;2022年文献借还量2510万册次,同比2018年增长10%;“80后”一直是阅读主力军,外借文献量常年高居榜首,2022年达671万册次,占比46%。
同时,经典阅读如《红楼梦》《活着》《平凡的世界》等经典名著常年稳居图书馆网站关键词搜索榜前十,“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推荐的多种图书入选“图书馆之城”外借排行榜,截至2022年底,270种推荐图书累计总外借量高达142万册次。
此外,深圳图书馆数据库全文下载量逐年增长,2022年高达5155万次,居历年之最,同比2020年增长59%;新媒体服务矩阵迭代升级,深圳图书馆微信微博关注用户数突破195万,是2018年的3.2倍,位于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
当天同时举办2023年粤港澳“4·23共读半小时”活动,深圳主会场共读分为经典诵读、亲近自然、全场共读三个篇章,广州、东莞、香港、澳门等大湾区主会场,也紧扣“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主题,共读时代强音。(完)
深圳人行:深港私募通机制正在抓紧落实
4月23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深圳人行”)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金融支持前海30条”发布以来,深圳已出台了《前海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扎实推进。目前,深港私募通机制亦在抓紧落实,深圳市分局会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前海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已开展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法规修订,完成第一轮意见反馈,近期可落地。
深圳人行表示,下一步,深圳人行、国家外汇局深圳市分局将继续强化多方联动。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创新活力强、市场活跃的优势,按照“成熟一项,落地一项”的要求,加快推动政策落实,做出规模质量,做出深圳特色。同时持续开展深入调研,密切跟踪政策落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堵点,积极与总行总局沟通汇报,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已落地项目着重扩面增量 未落地项目抓紧方案设计
深圳人行介绍,目前深圳正在积极落实“金融支持前海30条”。未落地项目抓紧方案设计。除了深港私募通机制之外,前海港资小微企业500万元人民币外债,已于近日正式行文向总局上报操作方案。财资中心等改革创新政策正在积极开展调研,优化业务方案,及时向总行总局请示汇报。
据悉,近年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外汇局深圳市分局在总行、总局的指导下,推动银行构建“六通”深港金融合作格局。
“已落地项目着重扩面增量。”深圳人行介绍,积极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内生的合规意识,推动形成“越合规越便利”正向激励的市场生态,持续提升优质企业贸易便利化质效,显著提高跨境结算效率。
同时,新落地项目稳慎有序推进。深圳人行表示,进口企业实现境外“不落地购汇”支付货款,是全国首创。有利于存在境外开立人民币账户困难的企业,无需开户即可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也有利于推动前海企业与境外对手方签署人民币计价进口合同,规避汇率风险,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
强化部门配合 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
在落实“金融支持前海30条”的过程中,深圳人行加强了部门协同,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
据介绍,3月14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会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信息共享、加强工作协同。组织深圳市89家银行、证券、保险、地方金融等召开“金融支持前海30条”工作推进会,细化各项工作要求,推动金融机构主动作为。
深圳人行还指出,3月以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多次深入一线了解政策难点堵点:赴财付通公司了解支付生态开放、微信香港钱包等业务创新情况;赴商业银行实地调研前海居民个人身份识别、系统录入等业务落地细节;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部门开展座谈,系统梳理前海绿色金融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召开推动实体经济领域人民币跨境使用银行座谈会,听取当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组织召开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座谈会,介绍相关政策内容及推进思路等。
此外,深圳人行表示,还建立了前海合作区金融数据统计制度,做好配套支持。该制度自2023年3月起正式实施,为政策落地工作开展及质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内容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